侯子凡 郜浩 林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形态也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对高质量生活水平转变,居民对于居住社区的服务设施需求也随之提升。在购买房屋时,教育、交通、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也成为了居民选择时的重要因素。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一种综合多种功能的复合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对社区服务中心建筑设计进行浅层次的探究。
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内规模较大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场所,一般由街道的社区服务组织管理。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残疾人、烈军属、青少年、儿童以及其他需要服务的社区居民提供多种社会福利服务,还开展心理咨询、矛盾调解、社区康复等服务。
国家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将社区服务体系纳入重点工作任务之中,在《“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文件中,提出了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推进服务体系面向服务人群的更深层次建设,以达到老有所养、学有所得的目的,使社区居民更有归属感。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提出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联合建设并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的包含范围较为广泛,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于服务主体不同,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角度对社区服务中心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理论、选址、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浅析[1]。
传统住区内,早期规划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居民生活习惯,对各方面综合因素考虑较少,导致很多公益类设施位置较为偏僻面积较小,而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商业类设施则被放置在区位中心。这导致了公益服务设施辐射范围较小,功能重复也导致了资源浪费。设施分散使公众使用便捷度不足,使用效率低下。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居民对于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增多,而现有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且许多文教娱乐设施使用方式单一,并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开放性差,导致了居民对于社区服务中心内的活动场所使用频率较低。
伴随我国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居民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基层社区服务的适老化也应当称为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我国城市主要采用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两种模式,私立养老模式存在收费过高、床位不足、关心不足等各种因素造成老人心理上的抗拒;居家养老对于城市老人家庭负担过大,子女因为各种因素,无法在家中长时间陪伴,及时注意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老人则对居住区的环境以及邻居比较熟悉,社区养老更能契合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多元化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和睦的邻里交流、悉心的日间照料将会给社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有能力购买私家车辆,在便利了日常出行之时,同时造成了地面停车资源的稀缺。特别是传统的老旧小区,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并没有对停车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规划,预留足够的停车用地,使得住区内大量的公共道路、绿化、休憩空间被大量占用,住区居住环境逐渐恶劣,视觉上拥堵的车辆停靠也会使居民心情变差,降低居民满意度。所以在规划建设新的社区服务中心时,可以综合考虑周边居住社区情况,预留足够的地下资源建设地下停车场缓解周边社区停车资源的压力[2]。
邻里单位的理念起源于当时对于美化运动的批判以及对人居社会的关注,1929年科拉伦斯·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思想,邻里单元之间共享具有公共性的中心。新加坡住区在“邻里单位”理念影响下,在居住中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体,成为“邻里中心”。功能业态上,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了生活配套设施、文化活动类设施、社区卫生类设施等。
邻里中心是能够给居民提供便利生活的一种功能复合化的综合服务类设施,但是它的服务设施更加侧重于给居民提供便利的商业服务设施,而社区服务中心则是大多下属于政府,侧重于给居民提供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福利等公益类服务。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多功能复合化的综合体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1933年发表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国家)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组成的空间结构的学说,这一理论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多功能的服务设施,辐射于周边的居民区,可以根据一些数据模型来确定六边形服务构架,作为数据和理论支持[3]。
社区服务中心的选址根据周边社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心地理论进行确定,力求保证居民可以通过最短距离完成便利的生活出行需求,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生活服务。
通过调研比较分析其他社区服务中心现阶段的使用状况,比较分析功能布置的合理性,是否有资源浪费进行规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社区居民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居民对于社区服务中心的参与度,更多地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建筑的功能组成及面积配比。
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人群是整体社区居民,但一般来说老年人、弱势群体对于社区服务设施的依赖性更高,所以设计中应该对老人、儿童、弱势群体的需求有更多的关注。
调研整理发现,工作日期间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老年人以及退休群体,进行一些事务办理及日常购物;节假日青中年群体对于购物、休闲娱乐设施的使用频率变高。
根据各类社区服务中心的案例以及相关文章,笔者总结出社区服务综合中心的基本功能组成大致有行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商业服务类。
行政服务类,包含了行政管理综合服务窗口、居委会、行政办公等;社区服务的功能则比较丰富,服务人群也更加广泛,包含便民事务大厅、矛盾调节机构、派出所、医疗养老等。文化活动类则是包含诸如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场所、教育活动培训室等。商业服务类包含了一些小型基础便民商业设施,如邮政快递服务点、银行、菜市场、维修点、美发、餐饮等功能,此外有一些公共大空间确保疏散、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服务对象的转变,之前的基础功能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居民的多元化生活需求。根据调研整理发现,社区服务中心类建筑在文体活动用房闲置较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上利用率较高,可以根据居民需求,减少空置功能的面积配额,提高居民高频使用功能的面积额度。
在老龄化背景下,适老化设计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大热点潮流,因此可以在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居家养老的面积配比,更新功能组成。增加如老年人接送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护中心、老年诊所、老年大学、养生课堂、老年活动室、老年健身休闲中心、阅览室、棋牌活动室等功能,还需要考虑一定的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使建筑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全面[4]。
复合化设计理论最早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后逐步拓展至建筑领域。使用人群多元化,功能类型多样化,使用时段多样化,在对建筑功能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当多加考虑多种功能复合设计的影响。
4.5.1 单个空间。根据人群使用时段的不同。可以考虑一些用房的错时使用。医疗设施在上午10点与下午2点访客较多,其他时间多为空置;行政管理因为主要为工作者使用,频率基本与日常工作时间吻合;公共文化类设施由于其开放性差,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置,使用效率低下;体育设施工作日内,下午时段会有老人去进行简单的锻炼,休息日会有青年使用锻炼。
4.5.2 多个室内空间复合化。多个室内空间的复合化是由于一些功能可以互动产生积极关联,而一些则会矛盾冲突。对于设计者来说,合理归纳分析功能的不同,梳理人群的使用目标,协调各个交通流线的组织,使各种功能要素在建筑中能够互惠共生,让建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具有重大的意义。功能组织的高效组织能让建筑使用效率达到1+1>2的目的,也能更好地适应居民的活动需求。
根据纽曼的“领域层次”理论,将空间划分为四个层次: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建筑外部环境可以划分为公共区域,入口大厅、办事服务等为半公共空间;文体娱教等活动室是半私密空间;对内的办公、养老服务属于私密空间。根据空间的开放程度不同,也需要区分设置,如商业类的服务设施需要便利和开放的区域,而办公养老等需要安静私密环境。
4.5.3 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复合。可以将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进行复合,比如进行展览科普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
4.5.4 水平复合。通过多维度的组合方式,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对主体空间进行划分,避免互相干扰。
水平布局方面:针对动静特征的不同,进行动静分区,避免动态空间干扰静态空间。如活动类用房中,体育类、娱乐活动的集中设置,并远离需要安静环境的文教区、阅读区以避免噪音干扰;而服务区与办公区具有一定的互动关联性,需要保持一定的联系,可以将两个功能区域就近设置;商业服务类设施需要极强的开放性,才能保持经济效益,有目的的商业服务设施如银行、邮政服务点可以放置在并不特别显眼的地方,而无目的消费地如便利店等尽量放在首层显眼处,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以上均为一般规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布置。
4.5.5 垂直复合。根据功能的自身特性以及使用者活动流线,在垂直方向进行布局,避免使用者活动流线重叠交叉。商业服务类最为开放,宜布置于底层,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则又有一些不同,老年人记忆力较差,行动迟缓,应当最大程度的简化流线,集约布置,同时,由于私密性的要求,适宜设置在其他功能不会干扰的地方,并设立独立的流线,便于老年人行动[5]。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对于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性和合理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其合理性,保障居民使用效率,更大的发挥建筑的价值。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使建筑功能合理,流线清晰,使社区服务中心具有易达性、标志性、开放性、通用性、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