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应用研究

2023-01-12 00:46胡婷婷陈大斌
职业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育人德育

胡婷婷,陈大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江苏 扬州 225003)

0 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灵魂,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的教育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倾向[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践的问题。知识往往源于生活,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生活,因此高职教师要在充分理解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选择二者之间的内容契合点;充分认识到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价值,进而更好地应用到教书育人的实践当中,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促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1 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阐释

在认知和探索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需要认清生活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内在契合点,这样有助于我们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1.1 教育目标的内在契合

陶行知生活德育教育目标,从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和生活决定教育等方面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2]。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由此而见,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虽然在表述上有一些不同,但是在深入分析后也容易发现二者在内在目标上的天然相似性,二者均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之处,如二者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均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也是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天然内在契合之处。

1.2 教育内容的内在契合

从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来看,以爱国主义和集体精神为基本要义,主要围绕爱国教育、政治教育、理想教育、民主教育、法纪教育和人格教育等开展教育实践[4],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职业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小,二者有很多契合之处,这也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当代的教育价值和应用价值。如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观教育强调实践、注重实践,包含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职业观教育强调诚信和奉献精神等。此外,陶行知生活德育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它是按照“有什么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教育”,这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时代性、先进性亦有异曲同工之处。

1.3 教育方式的内在契合

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的人类活动[5]。在教育方式上,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强调要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鼓励教育工作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6]、专业学习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等。由此可见,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契合之处,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理应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之一。

2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误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各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就业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存在思政教育意识缺失、能力不足等问题[7],甚至还存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误区,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成效不尽人意,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地位易被忽视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也是学生顺利就业和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这就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将专业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相对忽视,导致思想政治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得到教育工作者和高职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的资金、师资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总体投入比较少,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未能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育人环境和氛围,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和有效开展。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专业课教师和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参与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也相对滞后,现有工作人员“教书育人”的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这些都会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系统培养。

2.2 教育目标存在片面性

思想活跃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需求层次差异化是高职学生的典型学龄特征,学生愿意主动接收新事物和新思想[8],对于时政信息也有着敏锐的捕捉意识。同时,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尚未实现“精准滴灌”的育人效果。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中,“考证族”“升学族”“创业族”“就业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片面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如在考试中存在作弊现象、在助学贷款中有失信行为、“校园贷”中不合理消费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宽容等,这些行为都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任务相违背,也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2.3 教育手段相对单一

综合来看,高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不易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热情。同时,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行政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界限分明,教育者一般以领导者、高觉悟者的身份自居[9],学生则是被动学习,在现有的思政育人模式下,很多学生接受的是行政命令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很少有质疑、反思、互动、讨论的机会,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讨论比较少。大多数教师也习惯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素质和特殊性的学习需求。此外,即便是在教育民主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出于对教师权威的尊重,表面上认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心深处可能并未认同,也缺少质疑的勇气和互动讨论的热情,最终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4 教育内容与过程形式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过程的形式化,是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传统理念影响,客观环境约束和教育载体约制,高职学生未能主动参与其中,内心需求和实际感知也未能得到真正的关注,表现出鲜明的形式化特点[10]。首先,教学内容的形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依然以传统教育为主,缺失实践育人等现代化教学内容。虽然现有的教育内容体系基本能够满足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需要,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偏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未能有效对接高职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现实需要。其次,教学过程形式化。多表现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不够,缺乏深入探究的过程和学以致用的效果。此外,虽然有些高职院校采用了实践育人形式,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2.5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评价与考核是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维度[11]。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主要采取传统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价体系不完善。首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的过度依赖,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当前,依然存在以思想政治课程成绩判定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的现象。学生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只停留在“知”的层面,离“行”的层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因此,评价欠缺科学性。其次,教师评价处于主体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日常表现主要是由教师的单向评价决定的,但是部分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实现对学生学情的全面把握,所以在评价环节也就容易导致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再次,评价结果导向作用缺失。出于就业压力或者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等原因,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时,一般都会普遍评定为“高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丧失,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应用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导向功能和应用价值,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应当有意识的加强研究力度和应用推广力度,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际,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1 优化教育目标,使之贴近生活实际

贴近生活实际是连接思政教育与浪漫理想的桥梁纽带,也是学生体验思政教育真义的方法和达成理想生活愿景的主要路径[12]。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充满变化,很多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陷入迷茫,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在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指导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优化、调整和重构。首先,教育宏观目标制定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在教育宏观目标的制定上,要避免传统的“高”“大”“空”,要遵循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生态,在强调引领导向功能的同时,要更加强调客观现实性,不能偏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同时,在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上要增强内在规律联系,确保其能贴近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符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特征,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循序渐进的提升,不能求速成或让学生达到“完人”标准。其次,教育微观目标的制定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在制定教育微观目标时,要避免“形式主义”,更好地贴近学生在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上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价值观的养成,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增强高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3.2 丰富教育内容,有效反映生活现实

在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突出开放性、生活性,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生活现实,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思想政治课程,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弊端。教育内容向生活现实回归,不仅是知识向“人”的过程回归,也是唤醒和彰显“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过程[13]。首先,要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托,开发和建设生活化教育资源。以生活化教育资源为桥梁和纽带,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授贴近高职学生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关注正面事例的榜样示范意义[14]。同时,加强对生活中负面现象的探究和反思,让高职学生深刻体会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让高职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层面的理解,更能实现心灵上的契合和情感上的沟通,充分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增强相关课程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其次,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和职业成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渗透,注重对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改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生活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个体的成长与生活环境持续进行相互适应的过程,并受到各种情景环境乃至情景所处更广阔环境的影响[15]。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以及在相关实践教育中的参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创设的教育环境,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积极创设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满足高职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活化育人氛围。首先,要积极改善校园的教育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校园隐性教育资源的建设,趣味性、特色性课程的建设等,有效对接高职学生的生活化学习需求;同时,要积极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基于网络技术构建自主性学习平台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要重视社会教育环节的改善。如在高职学生的校外实习和实训环节,可以通过教育环境和职业环境的改善,习得与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关的教育内容;同时,在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的建设上,要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规范社会化秩序。再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高职院校要重视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共同参与生活德育教育方案的制定,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最后,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高职学生生活感悟。要借助微博、QQ、微信等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高职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最新资讯,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动态;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利用学生社团平台,积极联络师生,举办特色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分享等活动结合起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3.4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生活育人水平

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导入和应用,教师队伍无疑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铸魂育人”,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和信仰养成都与教师能力素质密切相关[16]。由于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联结“教”与“学”两个环节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只有保证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增强生活育人的意识。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有针对性的增强个人的生活育人意识,不断提升生活育人的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建构生活育人的教育载体。高职院校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特点,融合传统教育资源和现代多媒体资源,协同开发和建设更多的生活化教育资源和素材,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生活育人方案的设计,在生活中改善高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在生活中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养成,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3.5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践性

科学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奠基石。马克思(Marx,K.)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7]。显然,实践性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因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必然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实践场域和生活实践状况为主要依托,明确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践场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着眼于全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充分理解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评价的挑战性和复杂性,须统筹考虑现实状况,兼顾不同学校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要注重整体性建构,形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评价长效机制。首先,着眼全局,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要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新理念,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把实践性评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细节,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其次,增强问题意识。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校的基础条件和特色资源,在相对统一的要求下,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实际问题的切实解决和形成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涉及多方要素和诸多环节。要以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在统筹考虑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基础上,充分彰显实践性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统筹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的优势,确保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延续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4 结语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作为生活化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很好的理论借鉴和指导:要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导向功能和应用价值,通过优化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改善教育环境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变革;将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效渗透;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践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对接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引领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陶行知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陶行知教育名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