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2023-01-11 01:45朱海燕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孕产妇评估区域

——朱海燕 陆 熠 张 蕾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两种类型[1],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与非孕产妇相比,孕产妇VTE发病风险高出4倍~5 倍,复发风险高出3倍~4倍,早期预防和及时诊治是降低孕产妇VTE相关病死率的重要干预措施[2-3]。但在实际孕产过程中,孕产妇VTE预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人工评估监管不及时问题,VTE综合防治能力亟需加强。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等手段,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探索并建立标准化、智能化的区域孕产妇VTE防治体系,旨在提高区域孕产妇安全分娩率,降低病死率。

1 研究背景

川沙医疗联合体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牵头,共联合区域辐射范围内的川沙、华夏、合庆、江镇、机场、唐镇、王港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浦东东部区域医联体。在人民医院分娩孕产妇中,有约60%来自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无信息系统支撑时,孕产妇VTE评估以人工为主,漏评率高且社区无法获取上级医院评估筛查信息,中高危孕产妇VTE防治和社区随访均存在管理盲区。对此,人民医院联合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等方法,建立了上海市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模式,搭建了标准化的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

2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构建

人民医院从区域医联体内多个业务系统及医疗服务问题入手,以孕产妇安全管理为中心,以数据流向为基础,以规范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为重点[4-5],设计了顶层架构,搭建了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以支撑区域孕产妇VTE防治工作。其整体架构见图1。

图1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整体架构

2.1 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流程

由于孕产妇在孕早期、孕28 w、分娩等多个环节均存在VTE风险,故需要将VTE评估量表穿插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利用动态评估规则知识库构建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体系。其业务流程见图2。

图2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业务流程

2.2 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知识库

根据《上海市产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专家共识》[6]要求,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人民医院由医务部门、护理部门和信息部门共同梳理出孕产妇VTE评估量表中的评估项,并形成量表动态评估规则知识库,见表1。

表1 孕产妇VTE评估量表动态评估规则知识库

以门诊建大卡和孕28 w环节为例,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产前因素和临时因素。其中:产前因素包括既往史、手术史、遗传史、家族史、内科合并症、个人身体相关因素、妊娠相关疾病等;临时因素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剧吐、妊娠期或产褥期手术式、全身性感染等。通过对孕产过程关键节点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自动触发量表评估并评分,协助医生快速评定孕产妇VTE风险等级,并采取防治措施,实现孕产妇VTE风险的早预防、早治疗。

2.3 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监管

数据挖掘分析是区域医疗卫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中帮助管理者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整合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基于分类分析算法和相似度分析算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设置了监管大屏,通过可视化分析引擎,为管理部门提供VTE主题实时分析展示。监管大屏展示内容包括区域孕产数据概览、孕产风险情况和VTE整体防治水平3个模块。

以区域孕产数据概览为例,通过社区和医院建卡量、孕产妇VTE评估率、出血评估率、预防实施率等指标,可整体了解区域孕产妇数量、VTE评估情况等。数据监管可辅助临床医生和质控部门迅速找到当前VTE防治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及时干预诊疗行为。

3 平台应用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连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人民医院的孕产妇诊疗信息,为孕产妇就诊过程中的VTE风险提供了多次动态评估、社区随访等,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前到产后的VTE智能全场景闭环管控。其闭环管理流程见图3。

图3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应用场景闭环管理流程

3.1 孕产妇产前自评阶段

孕产妇通过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自主评估,填写VTE评估问卷,评估结果推送给临床医生,从而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孕产妇基本情况。同时,在孕产妇填写完成后,系统针对评估情况生成相应健康宣教内容,供孕产妇自主学习。

3.2 孕产妇门诊和住院评估阶段

基于孕产妇自主评估数据和实际问诊情况,门诊医生借助系统完成门诊建卡、孕28 w的VTE评估工作,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包括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同时,提醒孕产妇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强化其自我预防意识。

孕产妇待产办理入院后,系统根据内置知识库规则主动提醒住院医生进行首次住院、分娩和出院的VTE评估。通过系统,住院医生可获取孕产妇前期诊疗数据与VTE评分,根据评估风险等级推荐相应防治措施。此外,量表评估结果实时推送至护士站,床位列表信息同步刷新并提醒护士当前孕产妇风险等级与预防建议。住院医生VTE智能评估流程见图4。

图4 住院医生VTE智能评估流程

3.3 孕产妇产后随访阶段

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按需获取孕产妇在人民医院的VTE评估数据,用于产后随访,并将随访信息上报至区妇幼保健所。通过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专科医生、全科保健医生和孕保机构医生在各节点可实时关注VTE风险,共同确保区域内孕产妇生命安全。

4 效果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于 2021年7月上线,目前运行情况良好。通过人民医院监管平台抽取2021年7月-12月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门诊孕产妇VTE评估率从87%提升至93%,住院孕产妇VTE评估率从44%提升至95%,均达90%以上;出院评估信息均能自动推送至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送人次从71人次增加至114人次。

(1)孕产妇就诊流程便捷化。平台为区域孕产妇提供产前、产后全流程的VTE智能评估,线上自评与线下就诊无缝链接,诊疗环节信息化覆盖率达80%,患者24 h会诊完成率≥95%。

(2)孕产妇VTE防治高效化。2021年7月-12月,平台共服务1 206位孕产妇,共评估2 291份VTE量表,在运行稳定期有效评估率>90%,人民医院出入院孕产妇VTE预防率>85%。

(3)孕产妇VTE评估智能化。通过平台应用,人民医院孕产妇VTE风险评估率从50.8%提高至95.0%,中高危孕产妇出血风险评估率从33.1%提高至90.9%,出血中高危孕产妇药物预防率从14.6%提高至84.3%,中高危孕产妇机械预防率从13.2%提高至81.5%,VTE风险评估时间成本从每位孕产妇15 min缩短至1 min~2 min,使区域孕产妇VTE防治工作更加高效、智能。

5 讨论

川沙医疗联合体共建的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提升了各成员单位的医疗水平与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孕产妇VTE防治水平,有助于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并形成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但在项目推进及应用过程中,VTE智能评估也存在一定不足,这为下一步区域VTE防治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5.1 须持续强化VTE防控意识

人民医院的调查发现:部分孕产妇对VTE认知不足,VTE基础知识知晓率偏低;部分医联体医护人员存在VTE知识欠缺、意识淡薄、防治水平低等情况,特别是社区医生,孕产妇VTE评估和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人民医院已组织医护VTE防治专项培训和孕产妇VTE防控宣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整个区域内孕产妇的VTE防治宣传力度尚不够,亟需加强。

5.2 须完善VTE数据采集接入机制

VTE智能评估需对接采集数据,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门诊处方、临床诊断、过敏信息、住院病历、住院医嘱、检查报告等,数据来源涉及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手麻信息系统等。由于各医疗机构多为异构系统,数据格式与标准不统一,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不能保证,亟待完善数据采集接入机制。

5.3 须提高VTE智能防治精细化水平

当前,VTE智能评估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孕产妇入院24 h内、孕28 w、分娩日等环节进行智能评估提醒,但存在样本数量有限和数据质量问题,形成的个性化VTE防治方案有限,针对中高风险患者推荐的干预措施有待完善,与医护人员VTE精细化防治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5.4 须探索其他专科/专病VTE智能防治医联体模式

VTE作为高发生率、高风险疾病,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仍处于完善优化阶段。后续如何将该模式推广并应用至医联体内其他专科/专病VTE一体化防治中,有待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孕产妇评估区域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分割区域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区域发展篇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