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琴
叙事学主要研究的是叙事作品的叙述结构、人物形象、叙述角度等问题。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字词、语句、段落等,作为叙述单位往往浸透了作者的心血,对解读小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性作品,它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物,而且还很关注叙事角度,所以教师要基于叙事学原理引导学生展开小说阅读,进而构筑高品质的语文课堂。
由于不少作品都是长篇作品的选段,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了解作品的原貌,对其叙述手法也常常不够了解。针对此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研读原著,尝试还原作品中的各种疑问,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体会作品独特的叙述视角,进而理解文章。
在学习《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明白作者为何要让英雄人物做出抢劫一事,认为这样的行为不符合人物形象。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要促使他们阅读原著,在整个故事框架下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设计。学生在阅读原著后发现“智取生辰纲”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和广大农民的矛盾,歌颂了农民大智大勇的才能,这样就给后续梁山泊英雄聚义奠定了基础。由此学生认识到作者并非随意设计了这段情节,而是利用这段情节更好地凸显出人物形象。
在研读原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疑问,将获得的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整合,从而进行知识建构。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得出更多的疑问,教师要引导他们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叙事学中,学者格雷马斯发明了深层概念模式的“符号方阵”,认为可以按照形式逻辑的对立、矛盾、包含等关系来解释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这种方式展开探究,尝试找出作品中的矛盾点,然后分析这种矛盾对立的形成原因,从而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阅读《孔乙己》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尝试围绕作品中的矛盾点展开赏析,并尝试挖掘隐藏的主题思想。如文章的最后提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学生产生了疑问,认为这里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发现“大约”是从“我”这个叙述人的角度来写的,“我”并不知道孔乙己最后到底结局如何,但是“的确”则是按照整个事情的发展逻辑来写的,孔乙己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生存下去。在这个矛盾点中,作者含蓄地展现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评价,认为孔乙己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引发读者思考。学生由此认识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常常展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所以在阅读中要基于叙事学探究矛盾形成的原因,从而深入挖掘。
在品味冲突词句的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结合作品中的矛盾点挖掘出了隐藏其中的深层概念,从而提升了小说阅读的效率。
学者格雷马斯在研究叙事学理论的时候提出了“行动素模式”人,认为可以将人物形象按照表现分成各种不同的功能。学者普罗普也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基于这一点,引导学生探索作品中的人物,思考人物在作品中的功能是什么,继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学习《故乡》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从功能角度分析,思考作者为何展现这样的人物形象。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列出表格,展开对比:“对于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作者是如何写的呢?为何前后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呢?”学生发现作者没有单纯地展现某个时刻的人物,而是写出了人物的变化性,展现出了他们从真诚善良到人性扭曲的过程,这样就能让读者反思,思考这些人物形象之间为何会变得冷漠、隔阂。由此学生体会到作者创造这些人物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想要通过闰土和杨二嫂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想要批判旧社会,表达对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认识到作者为何要写出人物的变化,这样的人物形象也让人觉得更为丰满。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要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作者用他们展现了自己对社会的反思。如果学生能结合这一点展开赏析,就能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
叙事学认为作者在叙述中常常对虚构的故事进行颠覆,作者常常用“我”的视角出发,以“我”的所见所闻引导叙事,或者采用内外视角交叉的效果,创造出深层意味。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抓住这一点展开分析,尝试了解作者如何虚构一件事情,如何通过虚构的事情展现出真实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提升学习效果。
在学习《范进中举》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为何作者要写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故事呢?如果单纯说这样的故事,总是会让人觉得虚构成分太浓厚,可信度不高呢?”学生围绕作品的虚构性展开分析,认识到小说所写的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生成的,所以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虽然在真实生活中,如范进一样真正发疯的人可能不多,但是像他一样,一辈子醉心科举的人却并不少。由此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通过这种虚构的故事展现出了对真实生活的讽刺,作者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不自知的人,展现了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社会面貌,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由此学生通过对虚构世界的探究挖掘出了作品的真实意味。
虚构是小说的本质质疑,小说不满足于真人真事的因果逻辑,所以就会超越实用价值,挖掘人心理深层的奥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小说如何将虚拟和真实融合在一起,让虚拟的故事创作展现出作者对真实世界的反思,学生只有将显示和想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进而小说的世界。
叙述时间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小说在讲故事时的时间安排,看看其中是否出现了倒叙、插叙以及交错等情况,然后思考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是否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手法,并对他们自己的写作带来一些启迪。
在学习《故乡》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关注作品的时限,探究其创作艺术。学生发现,从表面看,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一开始写了“我”回故乡的场景,然后又写了“在故乡”发生的事情,最后写了“离故乡”,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却可以发现,作者在顺序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插叙的成分,如在作品中回忆了少年闰土,通过对话的方式写了杨二嫂过去的样子,和现实中的杨二嫂形成对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先写以前的闰土和杨二嫂,然后在写第二次见到的闰土和杨二嫂呢?作者运用插叙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认识到:“这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让文章结构变得更为紧凑,看似写的只是几天内的事情,但是实际上时间跨度很大,让读者印象深刻。”由此学生体会到了作品在写作结构上的独特之处。
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学生常常比较关注情节和人物,但是却很少关注作品中的时限,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关注这些地方,并引导其思考作者如何合理调整时间,制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学生对叙事学理论了解不够深刻的话,常常理解作品独特的写作视角,感悟作品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的创作艺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叙事学原理解读小说,从而体会作品的深层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