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振琴
所谓“课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类型,课型设计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教材所设计要求的训练目标。目前,课型设计与课型改革并没有因为新教学的安排而激起波澜,传统课型的惯性,严重制约着教材本文效能的发挥。因此,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课型剖析与设计。下面,笔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谈相关认识。
原始教学设计,基于传统的教读课型,什么是“教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如何读书,是以文本为例子,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和阅读的技能。其课型任务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以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教学生学会如何读书。基于此,教学设计首先从小说文本特点入手,确定教学目标为:
1.理清小说脉络,概括“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2.通过细节描写感知牧羊人形象。
3.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板块:一、牧羊人和高原;二、“我”和牧羊人;三、你和“牧羊人”。每个板块分别设计了一个主问题:(1)“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遇中,牧羊人和高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我”和牧羊人的接触中,牧羊人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牧羊人”,请你说一说他们的故事并进行简要评价。
对于初入中学的学生而言,笔者考虑到通过对主问题的自主探索是一种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可行方法。但备课至此,笔者陷入一个纠结,就是本课的核心目标应是文本理解目标还是情感价值目标,如果按照1 课时内容来安排,事实上本课在文本理解能力训练与情感价值培养上的落实都不够充分。正当我踌躇不决之际,笔者突然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处理这一篇课文的设计,却忽视了从整体关联性角度来解读文本,于是笔者将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重新查阅,很快发现自己犯了三个基本错误:1.忽视了统编版新教材的系统性特点。2.忽视了这篇课文的课型定位。3.忽视了单元导语中目标训练指向。笔者突然意识到自己备课最大的不足就是思维习惯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少去考虑常规课堂之外的因素。所以,这第一次备课完全不符合新教材提出的要求。
《植树的牧羊人》在教材中是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出现的,笔者认为自读课文应该是教读课文的延伸,是方法能力的迁移、运用、巩固、提升。因此,笔者基于整册书阅读目标序列的研究,从单元目标入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笔者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会默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关键词句,感知人物形象。2.理解人物的行为意义,体会人物的精神内涵。
在自读教学中,教学设计应更关注如何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思考、交流、表达来达到阅读方法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笔者尝试将课堂流程分为四个任务:
1.梳理情节脉络:勾画出标志情节发展的语句,理清层次。
2.概括坏境变化:勾画出环境描写以及前后对比的语句,讨论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细读细节描写:勾画出人物描写的语句,用批注形式进行人物性格概括,体会人物神品质。
4.探究情感主旨:尝试理解内涵丰富的语句,联系实际,写写评受与感受。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继续学习默读方法,这四个任务是对默读技巧中运用圈点勾画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圈画、朗读、批注、交流、讨论,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临时加入了学生自读手稿比赛,将一些圈点勾画有特色,评论批注有深度的内容进行展示和颁奖。大大提高了学生自读的兴趣与效度,对于学生的自我解读充分尊重与肯定。
笔者认为与教读课相比,自读课应讲究“放手”,教师大胆“放手”将课堂留给学生,发挥“重导轻教”的作用。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应讲究“放松”,在教学设计上要放宽思路,放下执念,让自己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轻松。试想,学生在家学习的状态与心态与在校是截然不同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行为的驱动,如果失去了外在压力,而自我约束力又不够,那么他的行为驱动基本就依靠本能了。而学生的本能是什么?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一看书就打瞌睡,一玩游戏就可以玩通宵。吸引他们的是乐趣,是挑战,是新鲜感。因此,我们教师如果在线上教学依旧采取固有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一成不变,那么教学过程会让你“心累”,教学结果会让你“心酸”。
因此,笔者考虑如果线上教学《植树的牧羊人》,那么这节课应该如何设计?很显然,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并不能够起到最优化的课堂效果,应该考虑更贴合线上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操作。由此,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1.线上观影,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你问我答,线上问答接龙。
3.为你写诗,歌咏“牧羊人”。
第一个活动是在课前让学生观看1987 年获得奥斯卡短片奖的电影《种树的牧羊人》,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故事内容,思考课文是改编自电影,那么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第二个活动在线上展开,由学生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重要词句每人提出1-2 个问题,互相问答辩论,而我只需负责引导偏离度较大的言论以及适当的补充,实际上这篇小说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理解,很多问题都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答得以解决。第三个活动是一个课后小练笔,我的要求是需要选用文中的字词进行组合成诗,篇幅不要超过50个字,这是对他们自读效果的反馈,同时也是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如果就一般传统课的目标标准而言,也许这节课并不能够达到语言知识技能的落实,但是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方面,却是大大超过一般传统的授课模式。
课无完课,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开设一节完美的课,而是期待在研磨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改进。《植树的牧羊人》这个课例的不断改进过程中,让笔者对于文本与课型的合理勾连策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全新的尝试。首先,我们要坚守语文课程的学科立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需要兼顾,这意味着教师要从文本出发,合理解读文本,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来渗透语言知识,提炼文化内涵。《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同时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如何既有语文味又能体现新教材赋予自读课文的使命,是笔者在磨课过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难点。经过反复推敲,试炼与反思,最终呈现出的是一条能力知识双线结构的阅读指导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阅读方法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最后内化文本,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从“无法”到“有法”最终“得道”,教师的教学也实现从教到不教的基本思想。其次,我们需要明确语文老师的核心作用。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对于课文内容的裁剪,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把握都需要基于教师的“机智解读”。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习得性经验去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