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群
“以前是以单篇课文和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课是一篇一篇讲的,老师讲授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显得零碎、重复、随意。”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教学基本围绕“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的环节展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则主要集中在用典的分析上。教学模式固化、单一,知识点零碎、重复,核心素养难以落到实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教学重心由重知识技能转为重语文素养的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中也强调:“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有鉴于此,不少老师对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为例,有同时期、同题材的比较,如杨柳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主要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词风及作者心路历程等方面进行比较,虽有一定见解,但比较的内容不免浮于表面;而应慈军,范丽丽的《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教学——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将鉴赏“用典”作为“任务”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用典切入,引导学生用“法”解难,由“篇”到“群”,让用典成为任务群学习的关联点。虽设计新颖,实践难度也很大。也有古今作品的对比,如辛文君的《以诗歌的传统架构解读先锋诗歌——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海子〈九月〉为例》,谢同明的《恢弘大气之章 顾影自怜之辞——毛泽东〈沁园春·雪〉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比析》,由于时代不同,环境各异,也难免牵强附会。还有中外作品的比较,如林春香,袁艳玲的《壮志难酬 雄心未减——试比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弥尔顿的〈失明抒怀〉》,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可比性也值得商榷。以上比较阅读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还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理解。新教材单元导语明确指出: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展示了诗人不同的人生状态,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及不同的审美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因此,在组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对八首诗词作品所展现的诗人的不同生命状态与人生选择进行分类,探究诗人在不同人生境遇中,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原因,体悟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为让学生深入体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本文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对比解读这两首词的“生命的诗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宋代词坛中的经典之作,是高中语文各个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两首词从题材上都属于咏史怀古类,虽说怀古的地点一在黄州的赤鼻矶,一在镇江的京口,但两位词人跨越了时空,都选择了三国时期的英雄。因此,抓住两首词中各自的英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究两位词人所流露出来的志士之慨尤为重要。
登临古地,扣响历史的回声,苏轼追慕志得意满的周瑜,辛弃疾则敬仰雄韬伟略的孙权。
历史上的周瑜是东吴名将,他容貌俊美、精通音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与此同时,他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小妾小乔更是姿貌绝伦。词作刻画了周瑜雄姿英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足智多谋的儒将形象,更以小乔初嫁的情形来衬托周瑜的英姿雄才,可谓志得意满的风流英雄。那么,苏轼究竟羡慕周瑜什么呢?或许这便是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苏子却偏偏选择周瑜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年轻有为,相较于34 岁就指挥了赤壁之战的周瑜,此时的苏轼已经45 岁了,不仅在官场宦海浮沉,没有多大建树,还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屈居于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之职,心中的愁苦与心酸不言而喻。诚然,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可以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然而,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的苏轼对韶华不再、功业未就的苦闷更加沉重,忍不住一声长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本就令人无限感慨,何况还“早生”。一个“早”字道尽了词人不愿、甚至不敢面对年老无为的残酷现实。
其次,苏轼真正仰慕的还有周瑜与孙策、孙权间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如果说周瑜有美人小乔相伴是人生幸事,那么苏轼也不甘居后,他有朝夕相伴十余年的发妻,也有“知我者,唯有朝云也”的小妾。因此,这里的“小乔”就不仅仅是美人,她是政治身份的代表,正如杜牧诗中“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一般。周瑜以出众才华先后受知于孙策和孙权两兄弟,他不仅少与孙策交好,还是连襟关系,这样的君臣关系令多少文士羡慕。而同样少年成名、风流倜傥的苏轼,虽满怀报国志,无奈因性格耿介直率,屡屡不容于当权者,在新旧党争中成为了牺牲品,内心苦楚只能酿作一杯苦酒,祭奠江月。
再次,苏轼追比周瑜还与其身份、经历有关。苏轼作为一介文臣,他所期待的功业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救济世道的决心。正如他“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的慨叹。周瑜同样作为人臣,一腔热血匡扶天下。怀着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使得周瑜成了苏轼所期望的榜样。尽管屡遭贬谪的现实境遇让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他依然在《南康望湖亭》诗作中直言,“许国心犹在”,并在贬谪期间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业绩。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苏轼以周瑜这样一位志得意满的风流英雄为追比对象,并非随意选择,而是饱含深意。他仰慕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英雄才能,以及周瑜与孙策、孙权之间契合的君臣关系。反观自己的境遇,苏子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以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功业未就、年老无为的叹惋与愤懑。
与苏轼不同的是,辛弃疾生活的年代动荡不安,那时北方大部分地方已沦为金人的地盘。他自幼便目睹了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在心里埋下了抗金救国的火种。然而,当时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主和派却为了自身利益,极力阻扰北伐,一味通过求和来换取苟安。满腔抗金热忱的辛弃疾得不到朝廷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只能“把栏杆拍遍”,将一腔热血挥洒在一首首沉郁悲壮的词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追慕了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这两位英雄人物都在京口建功立业,此时,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自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们。
孙权胸怀大略,驻守江东,敢于抗衡雄霸一方的曹操集团,开拓疆土,最终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辛弃疾在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慨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孙权的仰慕可见一斑。
刘裕同样起兵于京口,南征北战,不仅平定了内乱,取代了东晋的统治,建立了南朝,而且两次北伐,光复了洛阳、长安等中原腹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便是其气魄的写照。可以说,孙权与刘裕都是叱咤风云的时势英雄。生逢乱世,目睹破碎山河的辛弃疾,多希望当时的统治者也是这样的时势英雄,北伐抗金,收复失地,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
词人开篇借用两个典故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不仅满怀炽烈的英雄情怀,也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两首词中,苏轼通过对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将才周瑜的追比,流露出了风流自赏、心忧天下的文士情怀。辛弃疾通过对孙权与刘裕两位帝王的追慕,表现出了不满于现实中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态度,流露出了英雄末路的悲凉。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一字传神。因此,在两首词的对比解读中,炼字也是重要的环节。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探讨得比较多的是“笑”字,有人认为这是苏轼想象如果自己生在那个年代,周瑜肯定会笑自己功业无成。也有人认为这是苏轼的自嘲。从词意看,“笑”是第一种理解。从词旨看,可属第二种解说。因此,自我嘲笑还是别人嘲笑不应是探讨的重点,重点是关注“笑”背后的心酸无奈与生命隐忧。“笑”的内容是“早生华发”,所以“笑”可以理解为“可笑”“可怜”,甚至“可惜”“可悲”“可叹”。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可纵观中国文学史,能够如陶渊明一般活着为自己写挽歌,直面生死的文人恐怕难以找出第二个了。慷慨如曹操,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忧叹;豪迈如李白,写下了“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的哀叹。豪放如苏子,在面对流逝的时光,同样充满苦闷与无奈,将这份无法宣泄的苦闷化作一声苦笑,写下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慨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因典故太多,有人讥为“掉书袋”。然而,仍不影响它 “辛词第一”的地位。这些典故里,最能体现作者情志的,恐怕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莫属了。词人以廉颇自况,以一个“问”字表达出强烈的报国决心、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爱国情怀背后的生命隐忧等复杂的情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廉颇与辛弃疾都还老当益壮,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可现实的境遇却是一个被奸人陷害,一个被朝廷埋没。尽管有着满腔报国志,却只能蹉跎岁月,将自己的满怀壮志寄托于诗词中。这种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与生命短促、时间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在辛词中为数甚夥,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再如“甚矣吾衰矣……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亦如“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还如“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
如果说对三国时期英雄的追慕与艳羡体现出两位词人不同时代背景与理想追求下的志士之慨。那么,两首词在一“笑”一“问”中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那便是中国文人“叹老嗟卑”的心态。在那个“生死有命”的年代,人们面对苍白的生命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对社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更是有着更深沉的生命隐忧。
一“笑”一“问”的背后,正是这种功业未成与年老无力的生命隐忧的具体体现。“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是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当所处的时代没能给他们提供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的现实土壤时,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对自己内心苦痛的书写。如杜甫、白居易就写下了不少身体衰颓之悲、疾病缠身之苦以及壮志难酬之愤的诗歌。
可以说,这种生命隐忧是中国传统文人共同的心声。
“生命的困顿”表达的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即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陷入了一种“困惑、焦虑与无助”的境地,如国势的衰微、仕途的不顺、生活的磨难等。当这些生命中的苦难如洪水般涌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与生命状态。如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对山野田园之归的选择,而饱受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演绎了乱世中的生命况味。
纵观苏轼的一生,正如他自己在《自题金山画像》里所说的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诚然,回顾他漫长的政治生涯,几乎都在漂泊辗转。他自步入仕途就屡遭贬谪,初因反对宰相王安石变法自求外放;后又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好不容易等来机会重新被起用,却又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只能再度自求外调,一度贬到惠州、儋州,最后病死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就是被“放逐”的人生。
历代失意文人,在被政治放逐的过程中,或苦闷消沉、困顿不堪,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半生飘零困顿的苏轼属于哪一种呢?循着他同时期的作品,由此推彼,探究苏轼在困顿人生中,如何实现精神上的“突围”,感悟生命的诗意。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联想到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看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于是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这句是消极情绪的表达还是积极的心理宽慰?
从苏轼同时期的作品中去找寻答案,《前赤壁赋》中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等表达了人生苦短,稍纵即逝,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何必把个人荣辱、得失挂在心上,不如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的寄托。《定风波》中一场自然的风雨,让饱受政治风雨的苏轼获得了顿悟和启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苏轼,已经从被动的“放逐”到自我“放逐”的状态了,呈现出一个生命个体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抽离现实的自我觉醒和彻悟。苏轼在自己的人生困境中经历了从不甘与苦闷到超然物外、达观世事的心灵修复,突破了生命的重围,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事实上,这一切得益于他本身乐观豁达的天性与儒释道文化精髓的浸润,儒家“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以及参禅修道的佛家做法在苏轼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当人生无可奈何,便将诗意寄寓江月。因此,“人生如梦,一尊怀酹江月”不是消沉,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释然。
同样身陷人生困境的辛弃疾,又怎样对抗生命的无力感呢?与苏轼顺应自然的自我“放逐”不同,辛弃疾始终将个人际遇与民族命运紧紧拴在一起,坚守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的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人生志向。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刘义隆、拓跋焘与廉颇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中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以及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词中“熔铸了词人年轻时驰骋于抗金战场和在南宋做官时平定暴乱以及积极筹划抗金事业的‘英雄’记忆,也包含了词人英勇有为、政绩卓著的‘风流’而遭到主和派‘雨打风吹’的愤懑体验”[9]。虽然不乏“我愧渊明久矣”的牢骚,但“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爱国热情与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在失意人生中依然坚守自我,诗意地生存。这份诗意背后是家仇国恨的沉重枷锁,使得他不能如东坡一般自我“放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大喊“杀贼”!。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或许真正的诗意并不是这些诗作,是诗人不同选择下丰盈的生命本身。
[作者通联:贵州瓮安第二中学]
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背景下,在线学习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常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具有“服务”和“引导”特色的国家权威数字教育平台,将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利器和标杆,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体现。用智慧教育平台构建教育新样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内容。平台的专题教育可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课程教学有助于课程教学品质的提高,课后服务有助于启迪开拓学生思维,教师研修可系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家庭教育有助于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教改实践经验可实现典型引领创新发展。
设置专题教育,“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平台的专题教育学习资源,从历史发展、生活实际等角度,结合具体典型的人与事,以主线贯穿、循序渐进、有机衔接,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组织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宪法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9 方面内容,以不同媒体形式立体化呈现,不仅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学习,而且能够很好地为任课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有助于“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工作扎实落地。
——钟绍春,《中国教育报》2022 年04 月27 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