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法
【总体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就本课来说,如何理解辛弃疾的用典,如何理解从典故中抒发感情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把握住“京口”,“望”,“怀古”三个节点,做到对整个课堂的收放自如,以期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本首词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能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概括其内容;
3.体会辛弃疾的爱国热忱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教学重点】
1.能够从词的典故理解词人的感情;
2.熟练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教学难点】对词的典故的剖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环节:文本感知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中年时期的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这首词里作者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辛弃疾晚年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看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板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背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点名学生朗读。
(三)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断句,多媒体展示视频朗读。
提示:佛(bì)狸祠下 封∕狼居胥(xū)
(四)学生齐读,注意情感把握。
(五)词中词语提示:
风流:英雄业绩 赢得:落得 可堪:哪堪
二、教学第二环节:典故剖析
(一)教师提问:本首词最大的特色是用典,共用了几个典故?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明确:5个。分别是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二)用一句完整而简洁的话概括5个典故。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明确:孙权败曹军,刘裕建政权,刘义隆望敌而逃,拓跋焘击败宋文帝,廉颇年老不得重用。
(三)很显然借典故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那么这些典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1、2赞许,3批评,4担忧,5幽愤。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有人说辛弃疾的词用典过多,影响了阅读,但同学们没有受到影响。回到题目中,词和诗经一样,一般第一句话作为题目,如《水调歌头》,单独命题的很少,一旦单独命题了,主题就很明确。
(四)这首词的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告诉我们是诗人在什么地方(京口),做什么(怀古)。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家刚才概括的典故,有几个典故是在京口发生的?
学生思考回答:一个是孙仲谋,他在京口建立了吴郡,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一个是寄奴,就是刘裕,他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他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了政权。
(五)如果只有孙仲谋和刘裕,那么其它几个典故中的人是不是作者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呢?(不是)那么作者是怎么把这几个典故和京口联系到一起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孙仲谋和寄奴他们两个具有英雄气概,这时候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祖国,当年出兵失败了,然后又想到了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于是后面三个典故都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作者是用自己的身世把这些典故联系起来的。
诗歌培养的是我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必须注意联系或想象的辐射点,在这里就是“京口”,如果脱离了辐射点,那就是胡思乱想了。
(六)同学们还要注意一句话,“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这个扬州路是什么概念,它和京口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里不是说京口里有一条叫“扬州”的路,“路”在宋代是行政区域,但这里不是“行省”,而是指“一带”的意思。一个“望”字把这“京口”和“扬州路”两个地点联系起来了,这个“望”字使整个诗的意境扩展开来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这个亭子里,使作品有了远近,不是单独的点,而不是一个面。
三、教学第三环节:情感把握
(一)作品的题目是怀古,那么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伤怀。
(二)伤什么怀?(联系背景)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明确: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三)哪些典故与作者的伤怀情感相照应,作者引用这些典故最终都落在哪一句上?
学生思考,回答。
提示:前面4个典故都是与京口有关的或者与北伐有关的。
明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比,虽66岁仍想为国效力,可是当权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使他感到悲愤,作者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发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四、教学第四环节:总结探究
(一)再一次点名学生范读。注意情感把握。
(二)集体诵读,背诵。
(三)探究及作业
在同一个地点,辛弃疾还作了另外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试着与这首词做个比较,看看抒发的感情是不是一致的。多媒体展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òu,盔),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