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建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中学,安徽阜阳 2360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仅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唤醒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纵观初中化学为课堂教学现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化学课堂氛围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第一次接触化学,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在学习中本来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同时,由于初三阶段的学生还面临着中考的重任,存在较大的考试压力,再加上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制约,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甚至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进度,只是笼统地讲解一下,便带领学生进入到“题海战术”中。在这种情况下,化学课堂氛围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停滞不前。
第二,化学实验设备不足。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实验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化学实验不仅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了化学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也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陈旧、滞后,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
第三,化学教学方式有失科学性。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学生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在调查中发现,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依然束缚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观念中,基本上是采用讲授法开展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等。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对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严重制约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四,忽视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融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型育人理念。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化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评价时,常常忽视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致使化学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原则,阻碍了核心素养的落实,严重制约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1]。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直接决定了分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面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应关注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普通层、拔高层三个层次。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分层教学的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通过学期前调研、期中调研、期末调研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但调研活动并不能将学生的全部情况展示出来,还应科学融入调查问卷、走访调查等,了解初中学生的性格、态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精准把握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分层。具体来说,基础层的学生化学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对化学学习兴趣不大,难以主动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普通层的学生学科素养处于中游,能够基本上掌握化学知识,但在自主学习时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常常只是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无法实现教学内容的迁移和应用;拔高层的学生具备极高的核心素养,并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对化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具备极强的举一反三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适当调整。例如,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虽然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但学习态度却十分端正,此时教师就可适当地采用“提升”,旨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信心。另外,还应结合考试成绩,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重新划分,以便于层次化教学的顺利开展[2]。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预期达到的成果,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同时,教学目标还是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面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要指向“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思考“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具备极强的独特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唯有结合基础层、普通层、拔高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其最近发展区出发,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制定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才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否则,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分析,设计的教学目标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畴,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结合了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针对班级中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基础知识,包括:了解常温下单质碳具备稳定性的化学性质,日常生活中关于单质碳的应用,以及伴随着温度的不断提升,碳的活性也随之增强,并可与多种物质产生化学反应;针对普通层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升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种化学物质中是否存在单质碳进行判断;针对拔高层的学生,教师可在普通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拔高,引导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内涵,能够从失氧和得氧的角度上,对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关反应进行判断,掌握碳和金属发生反应的时候是产生一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如此一来,通过层次化的教学目标,真正满足了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了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发展。
以往,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灌输”的模式,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所有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极容易产生极端现象,难以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师应摒除这一教学模式,结合层次化教学目标,按照分层教学的要求对班级中学生实施层次化教学。具体来说,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层次化教学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第一,借助导学案进行分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导学案指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大纲,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旨在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鉴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结合层次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结合初中生的个体差异性,指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导学案,以便于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探究学习内容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在探究学习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酸雨”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导学案的模式,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导学方案。针对基础层学生来说,可将自主导学案设计为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防治措施等;针对普通层的学生来说,可将导学案设计为酸雨的形成过程、PH 应用依据,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搜集雨水,并对雨水的酸碱性进行检测;针对拔高层的学生来说,在设计分层导学案时,可将其设计为连续对雨水的PH 值进行测定,并对其PH 值的变化、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对酸雨的类型进行检测[3]。
第二,依托小组进行分层学习。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层次化教学时,还应借助小组学习模式。鉴于层次化教学的内涵,教师可先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初中生化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接着,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将其设计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分交给各个不同的小组,引导班级中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引领下,完成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将班级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分别为基础小组、普通小组、拔高小组,并按照针对性的原则,给不同小组发布了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具体来说,针对基础小组的学生,将其合作学习任务设计为:依据课文内容,总结氧气的基本概念,氧气的基本性质;针对普通小组的学生来说,将合作探究任务设定为:对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差异性讲解出来,如氧化反应和化学反应;针对拔高小组的学生来说,可将合作探究任务设计为:开展化学实验,并结合实验观察和记录,对实验结论进行思考和总结。如此一来,通过层次化的探究学习任务,可促使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以往,教师基本上是采用“题海战术”的模式进行,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应立足于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结合基础层、普通层、拔高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层次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后作业,旨在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层次化教学中,教师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层次化的课后作业:针对基础层的学生,可布置溶质质量分数的作业,引导学生对溶质质量进行计算,以便于学生在基础性的作业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自身的学习记忆;针对普通层的学生,可适当增加课后作业的难度,使得学生在不能直接运用公式解答的练习题目训练中深化所学的知识;针对拔高层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更加开放性的课后作业,确保学生在开放性的作业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化学综合素养。
最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契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其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鉴于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层次化的教学评价。
一方面,实施评价标准层次化。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实施统一的评价标准,还应指向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层次化的评价标准,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在层次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还应坚持教学评价内容的层次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态度、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确保教学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从而促进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发展[4]。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鉴于此,传统一刀切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难以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化学教师唯有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立足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结合分层教学的内涵,对班级中的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进行分层,旨在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所有学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