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斌, 张久全
( 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38 )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1]。 文化符号, 是指一个民族、 国家或地区长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资源的凝结式标示, 是一个民族、 国家或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 反映了某个特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 物质、 智力与情感等方面的一系列特质[2]。 文化符号可强化文化输出,其传播有赖于符际翻译活动的 “两力一度”, 即解释力——对文化及其符号的解析阐释, 创造力——对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改造, 以及接受度——以创新形式传播的文化被接纳的范围和深度。 为了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传播体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例如传播主体层次化、 传播媒介技术化、传播范围国际化等。 近年来, 央视及地方卫视传媒平台打造传统节日视听盛宴, 运用大数据、VR、 AR 等技术, 用现代科技给传统文化故事赋能, 提炼出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 各地区建立地方融媒体中心, 提升文化外宣效果, 并打造文创产品, 借文化产业发展之势带动经济发展, 不少地方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本文以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为基础, 在其提出的符际翻译的视角下, 对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要素加以分析,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播案例探讨这些要素的功能, 以期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播。
世界民族众多, 因而文化具有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就体现为各种地域文化[3]。 地域文化内涵广泛, 包括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 文学、 艺术、 社会习俗、 生产生活方式等, 会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 不同特色的文化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符号。 例如,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图1)的原型是熊猫, 因为熊猫在中国文化中是和平友好的符号, 与奥运精神不谋而合。 表达热情友好的文化符号还有很多, 如安徽黄山的迎客松, 安徽卫视(图2)、 徽商银行的徽标都是以迎客松为原型。 各地保存的孔庙、 孔子像则是表达尚儒崇礼的文化符号。 再如, 福州的“三坊七巷” 保存了中国城市传统里坊、 明清建筑的原始风貌, 以庭院式的布局和造型艺术, 展现出独特的文脉视觉符号[4]。
图1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
图2 安徽卫视徽标
地域文化传播的过程, 虽然形式多样, 但从本质上说, 都是广义的翻译过程, 而在此过程中, 符际翻译又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传播介质丰富的今天更加如此。 《牡丹亭》 搬上国际舞台, 《梁祝》 走进金色大厅, 都是对原作的解读、 内化和再创造[5]。 再如, 大禹治水的故事以文字、 雕塑、 绘画、 动画、 影视、 情景剧等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被人们不断演绎, 传递着以人为本、 公而忘私、 民族至上等精神内涵。这些文化符号的生成和转换的过程也就是文化的符号化和符际翻译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影响着地域文化的传播范围。 而在符际翻译过程中, “两力一度” 更多的是以非言语形式来体现和实现的。 正如雅各布森定义, 符际翻译是用非言语系统替代言语系统的活动[6], 因此对于非言语交际中的要素分析也就有所必要。
布拉格学派创建人罗曼·雅各布森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创立的符号学和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分法, 即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在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一文中, 雅各布森对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指出语内翻译可以通过语码单元替换或迂回表达的方式实现对等, 但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等[6]。 对于语际翻译, 雅各布森认为由于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无法实现对等, 只能通过信息群来尽可能地阐释, 达到等值最大化。 而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言语符号解释言语符号的活动, 即使雅各布森关于符际翻译的论述较少, 但对其进行界定本身就具有里程碑意义。 有学者对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 例如, 贾洪伟认为雅氏既没有界定符号, 也没有界定翻译, 出现了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界限不明、标准不清的学理问题[7]。 但不可否认, 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对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域、 语言学领域、 符号学领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在前人研究和自己提出的翻译三分法基础上, 雅各布森在言语交际理论(即 “六功能六要素” 理论)方面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使得“六功能六要素” 理论成为其语言学诗学的核心思想, 在语言学、 诗学、 文学、 哲学和符号学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8]。 雅氏通信六要素即发送者、 接触、 接受者、 信息、 语境和代码(见图3)。 简要概述为发送者向接受者发出信息, 而信息不能脱离语境而单独存在, 发送者和接受者具有共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代码, 在接触(即有形的感官信道或无形的思维信道)中进行信息的传递, 达到交际目的[9]。 从交际功能的角度,雅各布森将通信六要素的功能分为指涉功能、 诗性功能、 情绪功能、 意动功能、 交际功能以及元语言功能[10]。 情绪功能是指发送者的表达态度,意动功能是对接受者的期望和要求, 指涉功能、诗性功能、 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则共同构成了言语交际的实现条件, 但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各类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图3 雅各布森言语交际模式
如果说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是对翻译的一种广义的定义, 那么他的言语交际理论则阐述了这种广义活动的过程和目的。 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 亦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 翻译活动也从语内、 语际翻译为主的单一言语交际模式发展为与以符际翻译为主的非言语交际共存的多模态模式。
雅各布森的 “六功能六要素” 较为全面地搭建起他的言语交际理论框架, 但在语言、 文化、 思维和媒介与当初环境有着巨大变化的今天看来, 雅氏的六要素有了从言语交际到非言语交际的契合点。 可以说, 雅各布森的 “六功能六要素” 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 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 能够涵盖其他符号系统和表意系统, 具有强大的诠释力[11]。 雅氏的 “六功能六要素” 理论不仅适用于言语交际领域, 也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非言语交际领域。 符际翻译视角下的非言语交际要素可归纳为交际主体、 交际环境和交际内容三大类。
符际翻译属于广义的翻译, 符际翻译下的通信主体自然也属于广义的翻译主体。 广义的翻译主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范围从作者、 译者、 读者扩大为作者、 译者、 读者、 发起人、 赞助人、委托人、 评论人等, 并且会随着翻译概念的变化而变化。 与狭义翻译活动不同, 符际翻译活动中的翻译主体可以承担多种身份属性。 发送者可以是作者、 译者、 发起人、 赞助人和委托人, 接受者可以是读者和评论人。 但同时, 作者亦可以兼任译者, 读者亦可以是评论人, 发起人也可以是赞助人。 甚至发送者也可能是接受者, 身份兼具多重属性, 如某人读了原著(身份是接受者)而对原著形象进行再创造(身份就转变成发送者)。
接触是指开始并维持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际过程的心理联系或物理通道。 在雅各布森看来, 包括声音在内的物理接触和包括眼神、 手势等在内的心理接触都是维持交际过程的必要条件。 此外, 交际行为本身的重复和复现在保持接触、 保证交际渠道畅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保证交际渠道畅通后, 语境承担了传递有效信息的作用。 相较语内翻译, 符际翻译的语境更易于建立, 或者说具有更多的表现性可供选择。 王铭玉指出 “六功能六要素” 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 意义贯穿于全部交流行为之中。 也就是说, 交流行为中的任一要素都携带着意义,“信息” 本身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 交流成效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 代码和接触手段。[11]
雅各布森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主要体现的是诗性功能, 这也是雅氏论述的重点内容。 诗性功能并不局限于诗歌, 新闻、 广告、 散文等亦具有诗性功能, 只是诗性功能的主导性有所不同。 从符际翻译角度来看, 信息所表达的诗性功能不再局限于文本, 视觉、 听觉、 触觉等多感官所接触到的信息也可以表现出诗性功能。 与信息所突出的诗性功能这一符号的外部功能不同, 代码强调的则是符号的内部功能, 即元语言功能, 亦指对语言本身的解释功能。 符号交际的双方——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只有掌握全部或部分的代码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 文字、 声音、 图片、 手势等都可以组成代码, 这些代码构成元素的相互组合以及这些元素自身内部要素的自我组合能够传递不同的解释意义。
作为地域文化符际翻译的主体, 发送者和接受者身份属性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一是符际翻译的本质决定了翻译主体的多重身份, 二是符际翻译过程是多方主体参与的过程。 在2021 年的传统节日系列中, 河南卫视制作方作为信息发送者, 将包括春节、 端午、 七夕在内的节日传统和习俗等文化翻译成各种符号传递给接受者。 事实上, 河南卫视制作方在此之前已经融合了来自外界各方(如传媒行业、 文化行业等)的信息。 在融合外界信息的过程中, 承担信息发送者身份的制作方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外界信息提供者则在这一文化交际过程中体现出作为信息发送者的主体性。 雅各布森认为发送者对应的是情绪功能, 如何阐释信息, 关键在于发送者; 接受者对应的是意动功能, 如何理解信息, 关键在于接受者。 虽然两种功能是在言语交际理论模式下提出的, 但二者在非言语交际模式中同样可以得到表现。 例如, 在为庆祝传统佳节而表演舞蹈时,演员微笑的面容、 轻盈的动作以及欢快的步伐都在传递欢乐愉悦的喜庆之情, 这便是用肢体符号代替言语符号达到传递情绪的目的。 而在一些文化互动类的节目中, 主办方会邀请现场和场外观众参与相关活动, 达到某种劝说、 请求, 甚至是命令的目的, 从而实现意动功能。
交际环境是确保地域文化符际翻译的信度和效度的前提。 接触是接受者和发送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 接触的范围和程度会影响信息交流的容量, 进而决定符际翻译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通信设备光、 电、 声的融合使用,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的推广, 都推动传统的接触界面更加模块化、 多元化。 接触频率的提高促进了交际信息的传递并进入螺旋型上升循环。 如: 融合数字科技、 光电声及投影技术的动态版和3D 版的 《清明上河图》 以更具创新性、 趣味性和普及性的方式展示古代都城文化[12], 拓宽了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际渠道。 语境作为通信环境的另一必要条件, 是发送者和接受者二者共有的信息基础, 这种基础可以是历史的、 文化的, 也可以是现实的、 情感的。 如: 在河南卫视 《端午奇妙游》 节目中, 何灏浩表演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 (图 4)舞姿曼妙, 游刃有余, 令人赞叹[13]。 优美的舞蹈演绎着灿烂的文化, 表达着美好的愿景, 表演者和观众共有的语境基础推动了这场文化视觉盛宴的传播。 因此, 以接触和语境为前提的二元通信环境的建立, 既确保了地方文化的符际翻译具有传播条件和可行性, 又能保障传播效果朝着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图4 舞蹈《洛神水赋》(截图)
在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中, 信息凸显的是诗性功能。 在符际翻译中, 基于符号表现的多样性, 作用于信息的媒介不再局限于文字, 而信息的诗性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呈现, 并实现多种诗性功能的交互叠加, 例如, 用舒缓的背景音乐、 唯美的背景画面、 梦幻的背景特效等呈现多种诗性。 2022 年春晚节目舞蹈诗剧 《只此青绿》 (图5), 以无声胜有声的表演方式展现宋代青绿山水画代表作 《千里江山图》 (图6),用肢体语言传递着诗情画意[14]。 在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中, 从空中俯瞰各地地理人文, 片尾曲以悠扬的主旋律渲染出诗和远方。 作为元语言功能的代码, 同样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 在言语交际中, 代码的元语言功能体现在文字的选择和组合上, 而在符际翻译中, 代码的元语言功能得到扩展, 可以体现在图片的排列上, 乐曲旋律的选择上, 还可以体现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 例如, 用缓慢的鼓声表现庄重沉稳, 用轻快的二胡曲表现豁达喜悦, 而彩色图片转换为黑白图片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 再如, 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 北京电视台、 淮南市委宣传部等共同打造的大型动画系列片 《淮南子传奇》, 以古代名著 《淮南子》 为蓝本, 通过动画的方式为观众解读原著, 展现前人智慧。
图5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截图)
图6 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局部
雅各布森翻译三分法对符际翻译的定义, 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的范畴, 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翻译的本质。 本文在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其六要素和六功能后, 发现这些要素功能同样适用于非言语交际。 本质上, 符际翻译活动和非言语交际活动有着天然的共性, 符际翻译活动中的 “两力一度” 和非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交际主体、 交际环境、 交际内容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在符际翻译视角下, 结合非言语交际中的 “六功能六要素” 理论, 地域文化的传播可以获得理论支撑, 从而有目的性地改造和利用地域文化传播的交际要素, 扩大传播范围, 提高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