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2017-06-08 08:51高旭日
文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接受者

高旭日

内容摘要:海德格尔的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思考,在我们认识艺术作品的道路上启发了我们。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推崇以作品为本位来思考的方法,让作者脫离作品,并且应避免过分强调个人体验的趋向。

关键词:作品第一性 作者 接受者

我们长久以来被艺术作品的批评围绕着,这些批评大致分为三类:把作者作为切入点,从接受者角度出发注重主观体验,和从作品本身出发来评判作品。对于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了思路。艺术是艺术作品之本源,看来我们应该从艺术入手去看作品。那么我们就先要了解艺术。艺术的本质是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那么看来我们应该从作品中来认识艺术的本质。这个有趣的圈子恰恰正在清楚地提示我们:从艺术角度去看作品正意味着从作品出发看作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认识艺术以及艺术作品。

作品具有第一性。从本源上来说,作品纯粹自立。

我们在证实作品的纯粹自立时总是被一个关卡拦下,那就是作者对于作品的创作。没有作者,何来作品呢?它如何能是纯粹自立呢?当我们这么想时,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作品当成器具来考虑了。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必须经历从创作到完成的过程,作品从此才存在了。对于器具来说,事实的确如此,创作充当着这样一个创造者的角色。当质料被做成器具形状以备使用时,器具的生产就完成了。器具的完成意味着器具已经超出了它本身,并将在有用性中消耗殆尽。作品的被创作存在却绝非如此。“作品创作始终是在真理固定于形态中的同时对大地的一种使用。”第一,首先是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而带来存在者之敞开性,而后作者所代表的这一种被创作存在(作者并不是全部的被创作存在),正是在作品所打开的领域中才得到显现。第二,大地是作品的物因素,作品自行制造大地,创作通过对大地的利用使真理固定于形态中。创作更像是一种接受和获取,并非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作品可以被创作出来,是因为作品已经存在。作品存在先于被创作存在而存在,更狭义地说,作品先于作者而存在。我们还可以采用另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道理来说明,“在存在者整体中间有一个敞开的处所,一种澄明在焉。……惟当存在者进入和出离这种澄明的光亮领域之际,存在者才能作为存在者而存在。”看见是因为我们已经看见。创作只是一种确认,把已存在者实实在在地带到我们面前而已。作者,确实如我们所说,他们是“接生婆”。

并且,在作品被释放出来之后,作品不断地在自身面前投射作品,不断地强调自身,这样一来,被创作存在更加紧密地依附于作品而存在了。艺术家就像一条自我消亡的来路,与作品相脱离了,即作品独立了,更加孤独。

对于任何伟大的或说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说,作品是高于作者的。在认识作品的过程中,从作者生平经历的角度去寻找一些契合点和蛛丝马迹以便更好地“解释”作品是一种收效甚微的做法。我们之所以惯用这种方法或认可它的作用,实乃今日伟大的艺术作品缺乏的缘故。伟大的作品由于其孤独而带有更深入人心的力量,更普遍的作用。对于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作,我们不需要了解李白的生平,也依然可以进入李白诗的世界,受到心灵上的激荡。

这里我们不觉涉及到接受者的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接受者还尚未是保存者。保存,并不意味着鉴赏,保存意味着“置身于其中”。与创作者一样,作为被创作存在,保存是一种证实,由于保存者的保存,作品才表现为“以作品方式在场的”。既然保存者对于作品的存在如此重要,在认识作品时我们又不免陷入另一个误区,即过分看重个人主观体验,将体验作为判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我们要指出两点。其一,正如前文所论述的,被创作存在本质上属于作品存在,保存固然重要,但保存已先行被作品决定了,保存与创作一样,是个见证。其二,真正的保存必须与鉴赏区别开来。保存者保存了作品通过它自身而发生的真理,使作品在现实中起了作用。“作品之保存并不是把人孤立于其私人体验,而是把人推入与在作品中发生着的真理的归属关系中,从而把相互共同存在确立为出自与无蔽状态之关联的此之在的历史性悬欠。”这透露着海德格尔作品本位的思想。作品是决定性的,作品通过真理固定于形态中转换着真理。而这里所说的保存有一种“传递”的功用,作品需通过保存来起作用。在崇尚单纯体验艺术,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今天,我们可以觉察到这里的主张有些实际,甚至有些功利了。但是通过此处的说明可以有力地反对这一做法,即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体验,甚至将体验作为可以说明艺术本质的方式的做法。需要指出,在此我们只反对过分强调主观体验的做法,并不完全拒绝个人体验。作为接受者,海德格尔启示我们不要在体验中弄丢了艺术的本质,但我们同时也应对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保存”主张有所保留。因为离开了个人,仅从现实性角度来思考艺术的本质,恐怕也是有失偏颇的。

海德格尔的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思考,在我们认识艺术作品的道路上启发了我们。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推崇以作品为本位来思考的方法,让作者脱离作品,并且应避免过分强调个人体验的趋向。

参考文献

1.《林中路》.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接受者
析《暗恋桃花源》经典生成的必然性
从金隄的“等效”翻译看沙博理《林家铺子》英译本
受众在电影传播中的角色
论“不能同意更多”的形成与发展前景
从接受者角度浅谈中学语文名著教学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接受美学对歌曲演唱教学的启发
“知音”与“粉丝”:古今接受者之比较
通向主体性审美救赎的乌托邦
哲学为谁而说——哲学:在诠释者与接受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