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麦产
摘 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特色人文城市,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比较重视发掘、整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新动向,也是城市在更高发展阶段上新资源观的反映。不过,很多城市在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只注重供给主义,忽略接受者的需要与观感。为了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城市形象塑造、丰富城市内涵、振兴文化产业等的效果,有必要引入接受美学的合理成分,从接受者的立场与视角来优化当前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洛阳在这方面的做法,可谓是一个较典型的实例。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优化;接受者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13(6)
1 引言
经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迈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城市与这个伟大进程同频率和谐共振,也在此期间取得了不菲成绩:数量增多,规模变大,形象与功能不断现代化,日益成为复兴中国的核心和主体部分。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城市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与全面完成国内现代化的着力点,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铺垫了良好基础。
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不同的使命,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与资源观。中国经济社会告别短缺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规模和总量的增加,使资源、环境等硬约束的影响突显。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这个时代主题的转变相适应,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应有不同既往的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
在短缺的以物质生产为主要任务的年月里,中国城市(包括镇)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集中和整合各类经济资源与要素,生产出丰富的商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城市通过扩张,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然而在新时期,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困扼也鲜明地表现在城市上,城市资源、环境等的消耗已不可持续,亟需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就应当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减轻对硬约束的依赖,实现城市由生产中心向生活中心的逐渐回归等。
依据趋势,国内不少城市努力寻找突破,确立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策略。有的城市加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步伐与投入、扶持力度,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规划,在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扩大城市内需,并且根据经济社会进步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实况,提出要强化城市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发展。这些努力、尝试都是恰当且理性的。发展文化产业等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其他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助于打造特色城市,充实城市建设的内涵。2009年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城市文化产业受到青睐与重视,各地方、各城市“努力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1]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中。
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延续城市文脉,建设千姿百态的个性化城市,使中国城市在外形初步强壮之后逐渐健全、成熟、丰韵起来,既恰逢其时,又大有可为。这些城市内容产业作为城市软实力,与城市建筑、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制造业等硬实力一起,共同构筑起城市综合竞争力。不过,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人文城市等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城市自身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与创造性利用,也需要对这些资源的当前利用方式进行必要改进。
2 新资源观和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新释读
像城市在优先发展第二产业的时期而刻意追求土地、机器设备、外资等有形的资源那样,在当前及今后的城市转型发展中,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资源观和发展策略。当城市被理解为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生产与制造中心的时候,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和资金、机器等有形社会资源便成为迫切而有价值的要素。凡是能够在吸纳、占有、聚集这些要素资源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通常都能获得较好的领先发展。我国沿江与沿边对外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城市,以及因其行政级别较高而具有较强聚纳能力的大中城市,一般都曾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先机。然而,在城市发展环境和态势、面临的竞争格局变化的当下,对要素资源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有形的物质产品的制造与城市生产中心地位的确立,需要获得水、土地、资金、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源的支撑。城市发展诸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把城市建设成真正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与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城市,则需要重视创新与创意人才、城市自身所积累的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在内的各种软资源和禀赋。对这些资源要素的占有、利用、整理、加工等的状况与效率,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的内在素质和特征面貌呈现。“在城市化发展不断趋同的情况下,独特的历史文化正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载体”。[2]
有鉴于此,最近数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一种可喜变化,就是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利用,延续城市文脉,尝试把城市的前世与今生等不同生命阶段联结起来,欲图建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
应该说在利用、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个性化的人文城市等方面,我国许多城市是有资源条件与天然禀赋的,甚至部分城市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我国历史悠久,仅文明史就有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不断萌芽、成长,不少城市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理路清晰的传统。尽管中国古代城市也会因为地质灾害、战争等影响而兴废存亡,产生过诸如“五口通商”那样的在外力刺激下出现的近代城市、由执行改革开放政策而造就的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新星,但中国城市在整体上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城市体系。目前,我国城市数量已达六百多个,仅历史文化名城就有一百多个。概言之,整理、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几乎每一个中国城市都有潜力、都可大做文章。
这种新态势、新变化,相较于建国后某一特定时期及改革开放后较长一个时段的情况,确实值得庆幸。建国伊始,财力有限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曾出现对历史文化资源不够尊重,乃至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改革开放初期,片面突出经济指标、一切以GDP论英雄,又导致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性破坏。
收获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我国在城市工作上的自觉性、科学性和理性增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知也在加深。国内外一些城市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高绩效、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更是很多城市愿意学习的标杆。城市终于意识到,土地、水、矿产、资金等有消耗殆尽的时候,惟有属于城市、伴随城市生命过程而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才是最值得珍惜利用的宝贵资源。
3 当前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不足及接受理论
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资源,曾被视为城市扩张和经济建设的负担与包袱。由于这种片面性理解,在经济至上的导向下,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受到较大损害或破坏。而城市是文明成果的容器和主要聚集地,所以,在城市空间内所发生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损害,其实也是中华传统文明受到的损害。缺乏传统文明的基因,或者这个基因淡化,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特征就会弱化,甚至导致民族与国家特征的丧失。一个城市,也只有重新捡拾传统文化、发扬历史文化、创新时代文化,才能够建成具有突出个性特征的城市,才会在由全球化浪潮推动的、世界性的城市雷同的背景下彰显自己的特色。依托并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取城市基因,通过展示本土文化现象,直入城市形象本质,增强城市辨识度”,有助于城市形象建构。[3]所以,我国现在很多城市注重对自己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确是非常明智的。
然而,或许是缺乏理论探索、经验总结等,在目前城市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遗产的整理、发掘、利用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突出或主要倾向是:城市从供给者的视角去实践者多,而从接受者的立场出发、考量者少。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无论粗细,不分时序,疏于分拣,不顾策略,简单罗列堆积,结果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呈现很凌乱,难有鲜明统一的主题概括与生动具体的形象描绘,印象肤浅,效果不佳,城市形象识别并没有显著改进,甚至弄巧成拙者反而与初衷和目的相悖离,造成不伦不类的遗憾。譬如,现在举凡有点年代的城市都打出历史牌,整理出有渊源的新节庆,搞复古建筑,举办沿革展览,开办地方史讲座等,并把这些活动与推动旅游、城市更新联系起来。然而,尽管热闹纷繁,也很有文化味儿,但总体上多是杂乱无章,似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做类似的展示,彼此差异不大。
为了校正某一时期在城市建设中特色丧失的缺陷及更好实现城市进步,城市在当前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重新利用,以延续文脉,建设特色城市,这确实值得肯定。而新问题的出现也说明,我们的城市或许在利用、整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方法等上尚需创新,这些努力、尝试或许值得改进。而分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能够发现它与大多数城市缺乏或忽略一种接受者的视角有密切关系。现在的城市,站在城市主体的地位,只顾自个地在整理、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尽管有一种愿望和冲动想把文化传统与历史底蕴描绘、添附到城市建设实践中,却没有考虑市民、游客、其他进入者的观感与需要。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遗产的供给者即城市官方,试图用这些资源构建城市特色与个性,但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接受者即市民、观光客等,在对城市官方欲构的城市形象的释读上,并没有与之保持一致。这或许是当前城市在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出现困惑的思路层次上的原因。
为解决不足,在城市利用、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与遗产方面或许需要采取另外一种思路。这就是适当修校供应主义,在工作的技术路线上引进接受理论的方法启示。
接受理论源于接受美学,是该美学理论在管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扩展与应用。作为一种美学流派,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联邦德国,创始人为姚斯(Hans Robert Jauss)、伊瑟尔(Wolfgang Iser)等,“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4]根据接受理论,任何领域、种类和形态的作品欲实现较好的推介效果,都不能离开接受者的参与、配合,应当关照接受者的各种个性特征与主观偏好。接受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解释力,特别是能够促进行动主体在思维方式上的创新,现已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与相应实践探索。
用接受理论砥砺当下城市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工作模式,城市官方适度站在接受者的立场,或许会有助于提高今后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利用效果,促进特色城市建设。
4 从接受者的视角优化城市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行动策略
建设特色城市、提升新时期城市建设的质量,建成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中国风格与气派的现代城市,已被界定为新时期国家城市化战略的理想目标。①城市应当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高水准地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从接受者的视角优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城市值得考虑如下方面。
首先,城市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时候应当关注和研究接受者,根据接受者的情况与需要,选择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建设特色人文城市的技术性路线。发布者和接受者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必要的两极。没有发布者,接受者无法获悉所知;没有接受者或者忽略接受者,信息发布的目的(譬如构建城市新形象、建设特色人文城市)就会落空。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应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处于主动地位的发布者需要关照处于主导地位的接受者的观感与需要,知其偏好与兴趣。在当前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乃至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作为从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必要养料用于当代建设的一方,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色城市的信息发布者,它要想在城市观光客、市民等各类接受者中间推进形象共建与引起共鸣,不能不尊重和重视接受者。
其次,勇于转变立场,从原来惯于做历史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主人,尝试去做赏析这些宝贵财富的客人,体味客人的感同身受,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适宜的技巧和方案。易言之,不能再粗略罗列历史文化资源了,要从方便接受者的角度,整理、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并把相关的优质成果表达奉献给接受者。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进行梳理、分析、综合、凝练、提纯,在自知家底的基础上,多替接受者想一想他们需要什么、对什么部分最感兴趣,哪些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部分,等等。这样,根据轻重缓急等要求,把握层次性,把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应部分逐次展现出来,对不同组成部分的利用、开发有一个时序。“坚持历史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5]亦有利于持续性地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再次,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在空间上要尽可能做到均衡布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段与较少、贫乏区段彼此呼应。历史文化资源在长期生成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在城市空间(主要是老城区)的不均衡分布是客观事实。但在当前实施城市文化建设中,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做到均衡性照顾,努力做到处处有景(即使在体量、规模等方面有差异也行),增强城市整体的持续可读性,避免历史文化景观在空间展现维度上的跳跃或断裂。
另外,历史文化资源的呈现要用硬方式与柔方式的混合搭配,宏大同细微的巧妙组合,既要重视、发掘、整理大建筑与大遗址等实实在在的硬性资源项目,使之与现代城市景观耦合、适应,也要用心于细节末节,讲好城市故事,做好小景观,“进行分批次、分层次的开发建设”。[6]物质性的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性的文化资源一同重视,不能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最后,在利用方式上,要把握好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既不能不懂开发、不敢开发、不会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造成错失发展良机的遗憾,同时也要警惕与防范过度开发、泛滥开发。例如,旅游开发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确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有促进作用等,但过度、不恰当的利用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7]一些城市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时,过分依赖市场力量,结果出现商业开发中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不利的后果,需要引以为戒。
其实,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很多,真正能够较好地开发利用者,可能只是其中较少的部分。一些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可能受到时代认知等限制,未必都适合当前的开发使用,则可考虑作为预备资源,暂且规划,“着眼未来,为后代留有余地”,[8]不必盲目急躁或急功近利。
上述探讨基本还属于论纲性质。具有实效性的方法策略应该从实践中总结与概括。所以,这个话题是开放式的。
5 洛阳实践及其评点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我国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当代一座较大城市,更是一座具有中华文明史标志意义的城市。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在《过故洛阳城》中就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9]洛阳既拥有丰富而灿烂的各类史前文化资源,又贮藏着辉煌且繁多的历史文明资源,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的城市。
建国后,洛阳曾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起来。“一五”期间,国家有数个大型工业项目布局在洛阳。至今,洛阳的城市形象还被认为与重工业密切相关。其实,洛阳在拥有较丰富的工矿业资源、较雄厚的科研实力等之外,更有着其他众多国内城市不可比拟的历史文化资源。只不过在着重发展第二产业、配合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时代,洛阳的历史悠久、各类遗产丰富、人文城市特征鲜明的一面被屏蔽、覆盖了。
伴随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以及相应的国内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洛阳在最近的城市建设中也不断加强对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遗产的整理、发掘、利用,特别是注意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开发、利用,同城市特色、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拓展和延伸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提升其价值和意义。
洛阳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也曾遇到过困惑。譬如,由于当年没有意识到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价值,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建设项目就直接覆压在各类遗址、遗物上,甚至造成不可挽回和补救的损失。如今,经过深入分析、横向比较,洛阳找准了城市的特色禀赋和资源优势,规划和确立了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坚持做实工业的同时,大力发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发展包括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新兴业态,建设美丽、宜居、经济基础雄厚、人文特征鲜明的城市,增加城市吸引力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洛阳创新方法,自觉采用从接受者视角出发的行动策略,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较有成效。
首先在资源观上,洛阳扭转了原来较重视有形经济资源的偏颇理解,对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摸清家底。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诸如碑刻、石窟、寺观、墓葬、会馆、遗址、文物等,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城市历史故事、传说、老技艺等,二者在开发利用的方式上有所区别。前者通常具有利用方式的单一性,使用不当会产生有形的损害甚至灭失,而后者一般能做到共时性的使用分享,也可以进行再加工、深加工,例如演绎历史故事、挖掘城市传说,并在不同的主体间以不同的形式实现交换,不会因此而制约其他主体的使用行为等。像洛阳流水席、小街锅贴等登上了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并被引入到城市当代的餐饮旅游业中,就是对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当代城市美食与舌尖记忆。
其次,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平衡上,洛阳尽力做到保护性建设。由于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可持久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且有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历史文化资源,而洛阳作为一个古都城市,对此有更深入的认识。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洛阳执行保护性建设,把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放到首位。例如,按照城市规划,在火车站南侧本来要建广场,但在这里随后勘探和发掘出周天子墓的陪葬坑,出土了大量国之重器。洛阳遂改变规划,在原址上建了博物馆,就地保护、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便利旅客游览,无疑也增添了城市底蕴、丰富了城市形象。
由于有系统性考虑,洛阳在整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推进当前城市建设中,各方面的工作能够协调到位,形成综合影响力比较好的效果。如对遗址、遗物等可资直接利用者,则广泛建成博物馆、民俗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等;对于传说故事、非遗资源,缺乏可资凭借的直接平台者,则以隐性的手法巧妙展示——如把街角商业广告橱窗改造成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等,方便城市中的行走者在无意识间感知历史文化之厚重。城市色彩和特征突出,城市的古典与现代气息兼备。
6 结语
在新时期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普遍进入了由外延扩张到丰富内涵的发展阶段。受制于有形的经济资源要素消耗的不可持续性,不少城市都开始重视整理、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发展城市新的产业和业态。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个性的载体,[10]历史文化资源是了解城市个性与独特性经历的窗口,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与遗产,创造性利用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与众不同的底蕴,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宜居城市,也是我国很多城市的优势。不过,从目前诸多城市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方式看,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接受理论认为,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承载的信息,要为市民、进入者、游客等所接受并形成对城市形象的建构和认识,城市方面在做足供应者的工作之外,还应该改变原来仅仅是供应者的思维,多考虑怎样方便接受者及其需要。改变立场与视角,必然会带来新的发现与方法创新。(下转41页)
(上接08页)
在这方面,洛阳做了一些努力,在城市形象塑造、特色城市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社会评价。
注释:
① 201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意转化[J].学习与探索,2010,(4):114-118.
[2] 赵洋.洛阳城市更新中大遗址保护性利用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3] 聂远征,邓淑文.历史文化资源与电视传媒的城市形象建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27-29.
[4] 夏征农.主编.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823.
[5] 赵夏,张艳红.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0,(5):48-51、56.
[6] 毛峰.洛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9-50.
[7] 谢春山,王贺婵.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商品化问题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4,(4):73-77.
[8] 李国恩.天中京洛细雕琢[J].城市规划,1989,(2):50-53.
[9] [宋]司马光.传家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全文版),1999.
[10] 徐琴.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49-52.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