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兵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多次到各级学校进行调研,关于教育有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等重要命题,对这些命题进行及时的整理和阐发,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重新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建设强大的祖国,而且要共育一个“美丽而宜居的中国”,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体系里,美育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以总书记教育思想的整体框架为基础来讨论其美育思想,才能做出较为完整和合理的阐释。当代世界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风口,谁能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拔得头筹,谁将主导世界的潮流,这一切要靠人才来实现。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习总书记对他们寄予厚望。青年人只有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强调了青年一代的教育问题,提出了“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1]如何让青年变强?强不只是身体的强健,还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总书记多次提到文艺审美与青年成长的关系问题,他说:“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提醒美育工作者要发扬传统的美育精神,用美引领他们成长。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我们应加快美育工作的步伐,跟上时代的要求。在这样一个以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很多人变成了手机控,低头一族,大量时间被刷屏、游戏、冗余信息占据了,美国学者波兹曼据此认为我们有可能“娱乐至死”。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书记要求我们反思这样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其中首要的是培养什么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体制决定了培养的对象必须要拥护党的领导,必须自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切力量,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如何培养,为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但是没有理想信念、不爱国,这样的人肯定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认真思考总书记的指示,对照现实,我们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些环节仍然不到位。《中国青年报》曾经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发现了美育环节存在的三个较突出的问题:“功利化、课程形式化、课程被占用。”[4]调查表明学校教育中美育仍然处于边缘位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早在两年前的2014 年3 月至5月,杭州师范大学在上海市和四川、黑龙江等省的51 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以下问题:艺术课程被其他课程挪用很普遍;大概有1/3 的学生不能参加学校开展的艺术活动,校外活动更少;校内电视台、网络和作品展览室等硬件不足,城乡差距较大[5]108-113。通过以上调研,可以看出:艺术教育课程被挤占的问题非常突出,对美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美育的师资不足,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无法开展,高等教育情况同样不能让人乐观。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在1996年,国家教委出台了文件,明确指出美育“仍是高等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6]393。2003 年,在上海召开了高校美育方面的会议,对美育问题进行问诊把脉,达成一致共识,认为主要还是“领导认识、课程设置与教育管理不到位”[6]39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是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僵化,导致积重难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凸显了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佳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强调课程思政与美育的结合,习近平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教育就会变得盲目,各级党委要抓好思政教育,加强指导,为思政教育保驾护航。
习近平提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1],就是把教育同中国梦,同文化的繁荣昌盛,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的文化艺术精品不计其数。文化是文明的根基,担负起培育人的理想和精神的重要功能。习近平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5-6把这个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美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体现的不光是物质财富的累积,还要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丰富,后者尤其重要。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优秀的文艺作品,美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把作品中的正能量传递给老百姓,滋润他们的心灵,开发他们的心智。人民有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食粮,民族精神的大厦才能屹立不倒。
关于党的干部的选拔,习总书记曾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道德品性放在第一位。在培养人才的途径方面,总书记首倡的中华美学、美育精神,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传统的精神世界,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方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描述为不断自我教化的历史,并最终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中华美育精神蕴含的精神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著体现与标志。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摒弃了唯心主义的美育观念,把美育与旧世界的彻底改造联系起来,人的发展才能摆脱畸形和片面。马克思曾经提到过生产劳动的重要性,认为它与智育、体育一道,共同促进生产,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及美育,但教育不等于智育,更不等于体育,而是要跨越学科的限制。马克思提到了生产劳动和实践的重要性,离开了生产劳动,离开了生存条件的改善,唯美式的美育就会止步于空谈,不能付诸实施。同样,总书记也不是就美来谈美,而是把美与人的改造,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又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反复提到生产劳动在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知识与劳动的结合,知识分子并非天生就拥有知识,劳动人民也并非就是为劳动而生,两者应该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普及与提高”的环节,让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产生密切互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由此,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始终贯彻了鲜明的人民性立场和方法论。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劳动的人最美丽,习总书记对此深有感触,他曾经深情地回忆自己的知青岁月,认为那时虽然条件艰苦,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拉近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劳动创造了美,人民是文艺的源头活水。习近平要求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而歌,这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在此基础上,总书记提出的中华美育精神等命题,以及扎根时代、文明互鉴等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美育思想,深化和发展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育理念和精神。
习近平指出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明确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路径,美育离不开艺术教育,强调了两者的紧密联系,摆正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位置。艺术教育不等同于艺术技能教育,必须从美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艺术教育要传技更要传道,关键在于立德树人。在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君子乐道、小人乐得其欲的思想,表明中国先哲总是把艺术与传道、与立德启智紧密联系在一起,审美不是为了满足纯粹的感官欲望。在此,艺术教育成为修身、完善人格的最佳途径。近代以来,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喊出了美术教育的口号,蔡元培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美术教育的理念。蔡元培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美育可以破除宗教迷信,把美育提到启蒙的高度来认识。他提出美术、音乐等才是美育,要与教育家们平心讨论“世界观与美育”[9]。蔡元培把美育写入教育方针之中,并大力推广美育。由此看来,美育不能离开艺术教育而独善其身,因为艺术活动的本质就是审美,或者说必须植根于审美,离开了审美,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作为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存在,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就是总书记所讲的美术教育。
艺术教育需要艺术精品,什么是艺术精品?就是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的艺术作品。习近平要求作家要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就是经典,习近平认为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7]9。习近平举了自己年轻时的例子:他说自己年轻时读了《怎么办》,内心很受震动,甚至为了借阅《浮士德》,走了30 里路。这些经典不但让年轻人悟出了不少生活的真谛,还让成了领袖的总书记在许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在出国访问与外国专家座谈时,仍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文学艺术成为与外国友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从美育原理上看,经典不仅是面向个人的,而且面向所有人,经典传达的感情带有普遍性。在审美过程中,以这种普遍性的情感为纽带,个人从作品中获得极大的震撼,这种带有崇高特征的感受,作为同类的其他个体也能感受得到。审美过程中的这种共通感最能代表和传递人类的情感,这是文明交流的基石,也是以美育德的内在机杼。
习近平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的特点。”[2]这些要求,言简意赅,为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值得美育工作者好好学习,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必须认真领会,在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
2014 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5]21。强调美育的主要由艺术教育来承担,因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意见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立德”是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教育理念,是中华文化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基因。“树人”是培养成才的意思。在新时代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立德树人”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应有之义,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7]90。体现在美育实践中,就是充分发挥和强化文学艺术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方面的功能,以美引真、以情启智而臻于善。美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坚定,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自觉追求美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做好美育工作还要扎根时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艺术,美育也要与时俱进,步步为营。习近平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7]6时代的风云变幻最先体现在文艺作品中,文艺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和风尚。美育工作者应该敏锐把握时代的脉搏,独具慧眼,能发现美的所在,用美的魅力吸引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人,进而与时代前进的洪流和谐共振,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例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后,在社会上兴起了“维特热”,人们效仿维特的穿着打扮甚至说话方式,甚至连维特自杀的方式也有人模仿,最终死于非命。但这些并不妨碍这部作品成为文学名著,歌德写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共同的精神处境,其宗旨是张扬个性、解放思想,小说的卷首语呼吁读者一定要理性,做一个堂堂男子。虽有个别极端的例子,但歌德作品的总体精神是在警醒世人、烛照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育的价值得到了彰显。格罗塞高度赞扬歌德的文学成就,说他对于德国而言,其巨大功勋“并不下于俾斯麦”[10]。再比如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电视剧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作品写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泥土味、民族风、精气神”[11],满满的正能量让《新闻联播》为之点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让习近平也对该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给美育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身处这样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运用视觉手段进行美育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美育工作者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让无聊的八卦新闻、花边消息满天飞,是新媒介的失败,也是美育的失败。
美育扎根时代,还要因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传统文化中美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习近平号召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他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弘扬中华文化,学会把它与时代联系起来,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2]313。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但也不可避免泥沙俱下,美育工作者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合乎时代要求的美育资源继承下来,古为今用,实现中华美育精神的现代转化。
习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还必须“遵循美育的特点”。不管使用何种美育手段和方法,美育还要遵循自身的特点。美育在过去得不到重视,比如寓教于乐的思想,中心是德育和智育,“乐”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教育方针也长期以德智体为核心,美育的独立价值得不到彰显。新时期以来美育受到高度重视,美育地位开始复归,随后获得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习总书记提出美育具有自身特点,发展美育要遵循美育的规律,实施美育应重视美育的独立价值。德育以教化为主,要求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带有强制性;智育偏于知识的传授,重在启智,有很强的理性,并携带一定的功利目的。美具有超功利的性质,美育是美感之教育,通过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让生活富有情趣,人的精神获得自由,从而道德变得高尚。正如马克思所讲:“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3]美育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办事。列宁也说在文学艺术方面,允许个体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14]。所以,遵从美育自身的规律,是由审美的特点决定的。制定美育的政策与措施时,必须从审美特点出发,不能用生硬的行政命令干涉美育工作,打击美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针对美育等学科的建设,习近平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教师专业素质过硬还不够,必须要让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378,才能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真正做到尽职尽责。课程思政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并非是在各门课程中宣传政治理念与政策观点,把专业课与思政课生硬地嫁接在一起。而是在各种门类的课程中,适时恰当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呼应,保障专业教育不脱离政治的正确轨道,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出发,习总书记又倡导“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的思想。以文学教育为例,其蕴含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得文学在人文科学领域里的作用相对重要,正是美育使人从物质的感性世界走向理性的境界。在美育课堂上,美育在用审美形象激发情趣的过程中,也应当引入思政教育,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以美育德、立德树人的理念贯串课程始终,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所以,思政教育与美育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这并不违背美育的规律,思政教育保障美育的政治方向,美育让思政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带来社会的恶性循环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保护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做了长远规划,惠及民生国计,是美丽中国梦实现的有力保障。绿色发展的理念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要求我们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务必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一切以人为中心,让自然服从人的安排,因为这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12]394。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义是不再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绝对主体性,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表现在生态审美方面,就是爱护自然、以自然为美的生态美育理念。只有在美育实践中贯彻执行绿色发展的理念,让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才可以让人们的环境不断改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立德树人的理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美育思想的扬弃。德国美学家席勒是美育理论的创始者,是西方经典美育体系的奠基者,其基本的思想是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感性与理性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席勒试图让审美调和二者,既保持二者的张力,又不让二者的冲突过于激烈。由于审美在席勒那里只是充当一个调停者的角色,导致席勒对待审美的态度颇为复杂与犹豫,有时对理性法则表示恐惧,有时又怀疑审美救赎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席勒的美育更多地偏向于美的教育,即与崇高相对的优美的教育。席勒认为真正的人一定是审美的人,因为只有在审美的世界中,人才能克服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束缚,唯一的通道就是“受形式的支配”[15],在此,审美的设计为的是在游戏中获得自由,摆脱政治的束缚,而不是获得道德的崇高。与之相比,立德树人的理念,在不违背美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彰显以美育德的机制,以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其中,形式的优美与道德的崇高相并举,抛弃了审美救赎的片面性,把美育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习近平还呼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扬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对中华美学的特征作了精当的概括,譬如在表达方式上,喜欢比德,托物言志;在表达技巧方面,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节制;在表达效果上,追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7]29,真善美融为一体。体现在文学中,就是言志与载道的传统;在书法上,就是笔圆而韵胜的格调;在绘画中,就是气韵生动的追求;在戏曲舞台上,就是故事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正是这些美学特质,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在此基础上,总书记提出了“中华美育精神”的命题。提出这个命题首先是解决当代问题的需要,当代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还需要加速发展,与经济地位相匹配。在美育理论领域也一直以西方理论为坐标来研究中国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有共性,但由于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强制征用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有可能会发生张冠李戴、似是而非的错误。最根本的,是要让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炫出自己的民族风,需要做好传统美育理论的现代转化,重新拾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美育精神”是一个崭新的命题,理解这个命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何习近平提中华美育精神,而不说中华美育思想?二是中华美育精神的特质是什么?与西方美育精神的不同在哪里?美育思想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术语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的系统的理论话语,它是非个人化的,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精神一词,作名词用时,指的是意识、思维等,也指内容本质、主要意义等。中华美育精神则是中华民族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思维传统,它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比思想教育范围更广。而精神塑形比强制性的思想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中华美育精神到底是什么?西方人喜欢把美与真、善分裂开来,如康德对知识学的划分,分为知、情、意三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然后通过审美来沟通理性与道德两个领域。而中国人讲求真、善、美的统一,如孔子所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精神,修身要从道出发,不能偏离立德树人的根基,还要有爱人、利他的态度,最后才能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翱翔。这里的核心是道,既是文化之道,也是个人修身之道。美育工作者要继承中华美学的精神和道德精髓,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或用故事,或用形象,或者结合多媒体呈现其声、光、色、态的优美形式,让中华美育精神真正打动老百姓,融入老百姓的血液当中。
西方美育思想过于哲学化,在美育的地位和评价方面,西方人更多地是试图通过审美而达至真理的普遍性,这和西方贬低文学艺术拔高哲学的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中华美学没有这种传统,对文学艺术格外重视,历代文官的选拔考试,文学是必考的科目之一。中国人非常推崇文学艺术对人的精神的塑形作用,思想的灌输是由外至里的进入,而美育的塑形是在文学艺术的体味、熏陶中复归人的初心,或者说唤起人之为人的善良与美德。比如,“兴”在中华美学中不但是一种创作的技巧,还是一种育人的手段,从孔子所言的“兴、观、群、怨”说,到清代王夫之的“能兴即谓之豪杰”[16],把美育的这种思路阐释得淋漓尽致。诗之兴可以让人重拾初心,恢复童真。可以荡涤浊心,澡雪精神,扫除暮气,把人塑造成豪杰圣贤,美育的作用至此可谓是“至矣尽矣”。“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美育精神,体现在中华艺术的精气神里,体现在中国人的精气神里。
综上所述,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美育工作者要认清自己的使命,按照总书记指示的方向,肩负起自己身上的担子,扎根时代,还要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文明互鉴、中西互通,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从而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