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芹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面和影响度不断扩大,互联网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博弈的前沿阵地。同时,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它营造了全新的话语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洞悉我国在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现实态势,以促进话语权的提升。
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变革、网络技术的纵深发展,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创造了现实契机。
大数据技术在分析和处理海量信息上为我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创造便捷。首先,大数据可以迅速捕捉热点话题和不利于意识形态的风险点。全面分析信息受众群体的关注点,掌握其思想动线,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威胁的信息,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分析,为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提供优化方案。其次,大数据能够整合优化网络资源,能够迅速地筛选海量信息,实现资源的整合、分类,进而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资源的整合度,推送既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符合大众审美和感知的信息。最后,大数据能够更加便捷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网络生活圈,能够在读者的海量阅读信息中掌握意识形态的动向、预测意识形态走向。因此,网络意识形态与大数据的契合,能够及时应对网络信息的更迭,提高我国在网络意识形态上的引领力。
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网络意识形态上政治观点的纯粹灌输,使得政治话语的逻辑表现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加具有欣赏性。数字化空间的发展不断整合网络意识形态语言,完善话语体系,使得网络意识形态语言更加贴合时代特点,饱含时代语言魅力,从而进一步深化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内涵、强化话语表达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网络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载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甚至被阿尔都塞看作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网络的交互性和互动性转变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刷新了人们对世界信息在传播、交流和沟通上的认知,为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创造了便捷的平台。这种网络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种网络意识形态在思想层面上的良性交流,也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在保持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同时,坚持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时刻保持其先进性,让其更加完善和成熟。
在世界发展的大变局中,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国科学技术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依旧存在着差距。在网络信息的对峙中,发达国家已经优先掌握了“游戏规则”,发展中国家作为参与者和后来者已经失去了先天优势,甚至一度被发达国家挤压至边缘地带。发达国家利用所掌握先天优势,捕捉我国网络安全漏洞,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中发酵,不断侵占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地。西方霸权主义利用“糖果般”的外衣装扮着资本主义价值观,用“普世价值”“中国威胁论”“民粹主义”等等带有西方价值观色彩的词汇,通过网络途径加大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干扰,不断干预舆论走向,对我国网络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面对资本的诱惑力,马克思曾经这样说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跨国购物使得国外网络购物平台、电商平台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不断借助自身的“流量”夹带西方价值观,抢占话语权市场。同时,这些平台还妄图打造自身的话语体系,实现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瓦解。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就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虎视眈眈,甚至借以资本的力量扩张进入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域,这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造成一定威胁。
当前,网络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泛娱乐化逐渐演变为塑造社会精神、文化风貌与价值观念的重要力量。现如今,网络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大趋势,短暂的视频中,娱乐元素占大比例,往往以“娱乐至上”作为其价值向度。即使存在其它价值,也往往被“泛娱乐化”埋没。泛娱乐化的短视频会大大稀释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具有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受到忽视。除此之外,由于意识形态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发布视频者的思想层次和素质的层级化,很多短视频出于商业的目的,甚至为了博眼球,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曲解,对严肃话题进行轻率解读等,这对正确理解主流价值观造成了阻碍,使得话语权的提升遭到挑战。
1.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在社会物质力量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将是在精神力量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核心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而,必须在不断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进而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地,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2.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获得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基础,有助于应对价值主体的多元化。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便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融通,并且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因此,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网络德治对网络多元化话语力量的整合和运用。同时,要焊牢“四个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强化民族自信心,不断促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
3.构建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生活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世界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网络空间中,世界各国网络力量差距悬殊、利益失衡。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缩小各国网络治理短板,也有利于强化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维护网络意识安全,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既是“软实力”也是“巧实力”,创新网络意识形态语言的传播,不仅能够规避语言上的冲突,还能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精神,有利于扩大中国对外关系上的全球关系网,提升国际影响力。
1.提升网络空间话语治理效能。网络内容建设是加强网络治理的关键,优秀且丰富的内容能够成为正确意识形态价值思想的载体。良好的网络空间亦能促发优秀内容的出现,有益于涵养正确的舆论方向和政治导向。因此,要培育和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氛围。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上的斗争,归根结底是舆论的斗争。加强互联网话语治理效能,更要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正确的话语点化人。要不断加强网络话语治理效能,避免网络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介和平台,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
2.坚持网络治理法治化方向。针对网络治理,更加要强化法治思维,加强网络立法,做到依法管网。对于网络上的不法言论和危及主流意识形态的所有行径,要敢于站出来,并用法律来与之进行斗争。对于利用网络媒介宣传不良思想,民族极端主义,宗教主义和恐怖活动等,更加需要法制化治理。十八大以来,大量涉及网络的法律文件先后颁布,为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治理危害网络主权和安全相关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和执法保障。除此之外,必须引导广大网民自觉依法上网,清楚认识到网络自由和权利的边界,养成自律意识,增强信息筛选和筛查能力,使得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3.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是衡量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强弱的重要尺度,只有从根本上占领先发优势,才能强化网络“硬实力”,不断激发网络活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技术保障。互联网技术的差距,往往使得网络发声变得被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价值渗透,对我国网络进行监控和干扰,对我国话语权的提升制造了许多现实障碍。由此可见,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强化抗干扰能力,从技术层面出发,牢固网络防火墙,才能筑牢网络意识形态的围墙。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我国网络的监管,预测网络话题走向,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和引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话语权。
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不实言论围堵中国话语,使得中国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逐渐陷入被动。面对媒体盛行的时代,如若中国在网络失势,外交便会受制。为此,我们必须注重讲好和传播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必须旗帜鲜明地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使得那些抹黑中国的言论不攻自破。不断掌握话语表达的优势,将中国故事讲得出彩,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度,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2.活化网络语言,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感染力。网络语言的诙谐与生动,常常成为其吸引眼球,传播面广的原因。有趣生动的网络话语,既能提高网络语言的感染力,还能提高网络内容的传播力。因此,活化网络语言,借助网络语言的优势,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引得更多网民的关注是关键一招。诚然,要想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还需要打造主流媒体的自身特色,采取各式各样的传播形式,在语言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辅之以语言的艺术性,提高话题的关注度。进而借助网络语言的传播力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媒体关注度,以保证主流文化始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
3.强化队伍建设,培育网络良性发展后备人才。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意识形态的工作者是人,其工作对象也是人。因此,人才的培养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要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队伍,强化我国在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培育一批具有政治辨别度和政治敏感度的中青年,打造网络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