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潇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应对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准把握中国社会的脉搏,科学研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行了有效应对。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就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其中的历史经验,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即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所谓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皆是起因于“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分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作用。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因矛盾而起,但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方向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发展的某一历史过程中,有且只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是次要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一定意义上也是因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多种矛盾引起的。究其根本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准确地把握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表征方式,也就把握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而可以更好地去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各种矛盾汇集在一起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无数的仁人志士试图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找到前进的方向,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审时度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结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逐渐壮大成熟,并最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四次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主义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使得近代中国国家千疮百孔,社会矛盾重重、人民饱受苦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摆在初生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制定革命方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列宁创造性地使用“半殖民”“半封建”来形容当时的中国社会,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正是立足这一国情,党在二大上,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然而,彼时的中国共产党势单力薄,无法独自和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抗衡。1923年,在共产国际的有力推动下,党的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统一战线,由此开创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国情,着眼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主动担当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重任,鲜明提出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作为革命的对象,并为此提出了革命纲领并付诸实践。
在国民大革命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外与帝国主义勾结,对内同大地主阶级联盟,疯狂制造“白色恐怖”,致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转入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五大上对国内形势进行了新的研判:“大资产阶级已转过来反对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之间的斗争,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社会主要矛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果断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中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十大政纲》,其中第四条就是: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显然,经过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并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同国民党新军阀展开斗争。
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相继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激化。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外敌入侵,中国共产党果断应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研判。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的发展,在政治比重上,降低了国内阶级间的矛盾和政治集团间的矛盾的地位,使它们变为次要和服从的东西”。这表明,党对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已经由过去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
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喊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时代强音,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抗战为总路线,以持久战为方针,积极开展敌后抗日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直接或间接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敌人,为全面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党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进行了多次谈判。1946年,国民党反动集团撕毁《双十协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挑起内战,疯狂进攻解放区,残害民主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试图推行一党独裁。此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阶级矛盾再次成为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从整个形势看来,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在敏锐捕捉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反对蒋介石篡夺抗战胜利果实而英勇斗争,经过三年艰苦卓越的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近代以来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针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研判。特别是在由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继续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作斗争,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变化。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帝国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封锁、孤立、包围,封建残余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企图颠覆新生政权的阴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的判断,并且把国内矛盾作为主要矛盾。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非是民族资产阶级。基于这一研判,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采用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国内领导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并且继续同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军事斗争。
到1952年底,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封建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基本被扫清,中国内部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转变成为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分散落后的个体农民经济与城市和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逐步地显现出来,对国民经济实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也迫在眉睫。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之,党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地把握,经历了由阶级斗争保卫新中国到改造新民主主义制度建设新中国的转变,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序过渡。
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以十对关系为分析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为党的八大在主要矛盾问题上的把握准备了理论前提。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党在建国以来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清晰明确地判断和表述,表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已经从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手段的阶级斗争转变为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翌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高度充分肯定了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分析。主要矛盾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党的八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立足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以极具前瞻性的政治魄力和改革勇气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线。
但是,随着1956年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发生和1957年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再次回到了阶级斗争的立场上,提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后的20多年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曲折探索,也为之后党重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经验教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变。与此相对应的是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发生了变化。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在系统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研判,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准确。而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为今后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一直持续到党的十九大。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的三十多年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从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到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六大在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必经的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部署,再到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赶考者”和“答卷人”的奋斗状态,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拼搏干劲,不断调整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顶层设计、周密部署,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实施了一整套安国定邦的新措施: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梦”定位发展目标,以统筹“五位一体”,协调“四个全面”为总框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部署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崭新理念和有力措施,为着力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定位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研判,更新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是党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把握,反映出党引领时代、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为理论依据,着眼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基本国情,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与其能够准备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不无关系。回顾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中国问题,认识中国国情,研判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实事求是的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和开创性实践探索。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分析法的创造性继承发展和现实应用,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论断,深刻揭示了一百年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明确指明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目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也是我国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途上,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洞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最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持续绽放绚丽的真理光芒。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认识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深刻哲理,就担当起了为人民谋取幸福、为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广大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带领人民推翻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研判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发展目的是为人民、发展过程要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时代,继续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站在人民立场出发,为满足人民需求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历史。回顾一百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本属性,把追求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研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取向和永恒主题。党对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剖析,都是领航民族振兴、回应人民期盼的伟大实践。
“‘基本国情’是以国家的最根本的社会性质定位基础,立足于其国家的发展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作出的深刻分析。而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延伸发展中出现的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党能够永葆与时俱进的品格,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可以在基本国情不变的前提下发生改变。从党的十三大正式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到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始终围绕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安排,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部署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推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布局新发展格局。这些都为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