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录静
(中共桐柏县委党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为更好地放松心情,乡村旅游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业已经步入结构转型全面升级的黄金时期,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并且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相关部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休闲农业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打造,标志着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之一。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中指出:乡村可以通过升级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等方式,保证自身开展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能够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改革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意见》等政策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经济体系的科学性,文化部、旅游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现阶段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各地农村需要从当地市场实际需要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完善,优化乡村的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令乡村经济朝着全面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提供助力。
乡村旅游业开展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因此,现阶段乡村在发展自身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在旅游业当中融入与“三农”工作相关的内容,确保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推进不是单向、被动的。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收入额分别达到了1200亿元、2026亿元、3200亿元、4346亿元、5700亿元、7400亿元以及8000亿元,分别占当年旅游产业总收入的5.28%、7.71%、10.56%、12.71%、12.15%、16.69%以及15.59%,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的收入总额达到了8600亿元。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可以为乡村经济繁荣贡献力量,还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力量。同时,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可以看作是一个螺旋上升、层次推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相应”DSR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乡村旅游业正朝着“产业兴旺、空间开发、主客交流”等方向发展,并且这一发展状况对乡村旅游状态产生了正面的响应,这一响应结果又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进而达到为我国乡村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助力的目的。
对于广大乡村来说,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更是推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依据乡村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已经成为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1.响应产业兴旺要求。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乡村振兴不仅仅对乡村产业规模有所要求,还对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发展的变化,我国的乡村旅游已经从最初的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转变为集观光、休闲、度假、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娱乐形式。为使乡村旅游也能够满足产业兴旺的要求,在开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主动融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丰富产品形态与产业形态,确保乡村旅游能够切实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的要求,推动自身的产业聚集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从而达到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增加农村居住人口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
2.响应生态宜居要求。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点其内容包括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宜人等内容。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为保证乡村旅游也能够满足生态宜居的要求,突破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板块割裂感,将保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诉求能够切实与加快乡村生态建设速度、提升乡村自然资本的增值速度、优化乡村居民居住环境等要求结合到一起,避免乡村“两张皮”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同时,为更好地打造以将生态、生活与生产相融合的乡村旅游地,在构建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生态环境是一个全域空间概念,在规划空间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将乡村内外景观环境割裂开来的情况出现,确保乡村环境规划不仅能够满足乡村居民正常居住需要,还能够满足人们游览的需求。
3.响应乡风文明要求。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保障。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乡风文明不仅能够体现出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能被当成吸引游览者的重要吸引力以及乡情乡愁的重要载体。现阶段,为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方面不仅需要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保障当地居民的权益,将乡村旅游中游客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从原本单项的“客户至上”转变为现阶段双向的“主客共享”。还需要鼓励当地居民积极与游客进行沟通交流,令游客与居民之间通过旅游文化的展示以及双方文化的沟通交流,在使游客的思想融入淳朴乡土文明的同时,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心,从而达到在乡村范围内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目的。
4.响应治理有效要求。治理有效要求的落实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受乡村方面利益分配机制缺失、居民权益保障不充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乡村居民能力、参与方式等情况的限制,部分乡村居民在收入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落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对乡村旅游运行机制应进行完善,尤其是对其中经济利益分配方式进行完善,成为保障乡村旅游相应治理目标落实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在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是乡村旅游权益分配保障中最敏感重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协调回应,保障乡村居民主体的利益诉求,确保居民能够分享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权益,成为促进当地经济与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5.响应生活富裕要求。生活富裕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根本。国家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接待人数超过了30亿人次,营业收入额超过了8000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居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但对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也了解到,受旅游淡旺季、乡村经济条件、居民经营能力以及服务技能的影响,乡村居民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收益的短期性与不稳定性较为突出。现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为保证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使居民能够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已经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确实实现乡村居民的共同富裕,乡村方面必须对自身的旅游形式加以创新、优化产品经营模式,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方面可以通过构建以产业融合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完善以政策创新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优化以利益分享机制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治理体系的方式,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产业兴旺指的不仅仅是农业的“一业兴旺”,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百年兴旺”。旅游作为典型由消费带动一、二、三产业模式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的有效方式,为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主动在自身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融入与乡村一、二、三产业相关的内容,摆脱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的情况。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主动抓住“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推进契机,将休闲观光旅游、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建设等内容融入到乡村旅游当中,构建多形态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降低因乡村旅游建设载体缺乏、工作抓手少等问题出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由于乡村旅游业是一个涉及了旅游、农业、林业、渔业、国土、交通等多个方面的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在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自由发展后,主要是依靠政府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引导的方式,保证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从内涵上看,这种由政府部门引导的旅游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规范作用,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现阶段,为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部门的指导体系,支撑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不仅为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契机,还激发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现阶段,为避免因乡村旅游业管理层缺失、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稳定性不足的情况,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乡村旅游业的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经营模式以及利益联结机制等内容进行优化重建,以便完善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游客、当地居民等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诉求,保障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够满足乡村治理共建共治的要求。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部署,乡村旅游也更成为了保证战略部署顺利落实的方法与途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各地乡村纷纷深入挖掘自身存在的资源优势,并且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方式,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