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武汉传媒学院)
当前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还存在过度重视钢琴演奏技巧,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德育渗透等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优化。比如创新教学观念,合理的运用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措施,重视实践教学训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舞台实践机会等等,从而保证钢琴教学能够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目的。
现如今的德育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培养相关的教育,多在学校和课堂上进行,通过一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设置,有目的性,系统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德育都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部分,人才的品德好坏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教师和社会都更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考察和提高,而忽视了作为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近年来学校里出现的一系列悲惨的案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学生心理问题和道德素养的忽视,德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和道德,使学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能够端正心态,保持理性,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避免悲剧的发生。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钢琴的过程需要树立坚持不懈的决心,认识到学习的艰苦之处,坚定信念,坚持不断的练习,而当前很多学生都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很多事情上都容易半途而废,学生学习钢琴要想实现更进一步的成就,学好学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需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钢琴教学之中,通过严格标准和高要求让学生不断精进自己的钢琴技艺,从而形成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音乐学习的发展方向,从而改变钢琴的教学方式,提高钢琴教学质量。而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很多高校通常是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音乐专业学生很多会忽视这些公共课程,无法真正实现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目的。而把钢琴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和理论,有利于扩展德育教育的宽度,帮助补充和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实现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生还是独生子女,并且是较早接触网络的互联网新一代,内心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所以高校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心理辅导和人格健全的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面对困难要勇于克服,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把钢琴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让钢琴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德育教育,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建设,让学生在练习钢琴和演奏时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这对传统的只注重弹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的钢琴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式。
钢琴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让双方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有所丰富,一方面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让钢琴教学增加人文特性,让学生在适当的奖励竞争机制中,激发出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并加强课堂练习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特殊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德育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引导作用,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德育的实效性。
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不少世界名曲,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蕴含了作曲家浓烈的情感和体悟,而学生要学好钢琴曲,首先要学会赏析钢琴曲,感悟每一支曲子中的生命力和特殊意境。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德育思想,可以为学生讲解曲目的背景和其中传达出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渗透德育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感悟先人留在音乐中的不灭精神,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内涵和情感,帮助学生建立与钢琴曲之间的情感链接,更好地带着自己的体悟去演奏钢琴曲,实现对音乐的有效理解。
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较多的群体,对学生德育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准提升了,才有助于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渗透德育思想,促进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在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规范言行,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关心关爱学生的心理问题,最终将实现教师道德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不仅要求教师对思政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考虑融合的多种因素,在实施融合教学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准则:第一,注重教学创新性。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是创新的教学方式,因此要对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把德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论和观念,实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第二,重视实践。钢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通过不断地演奏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在教学中对钢琴教师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钢琴演奏不仅需要实践练习,还要进行表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表演活动,适应舞台环境。加强日常教学中的表演练习,融合德育教育,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引导学生要正确看待演奏中的成功和失败,做到平常心看待。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感知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同,在钢琴的学习表现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在融合钢琴教学与德育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德育的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校的德育建设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钢琴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德育内容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需要钢琴教师在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突破钢琴教学注重技能学习的局限性,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上,关注学生音乐实力和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还应该把音乐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主题娱乐活动,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参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任何教学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置,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师才能够顺利开展有序的教学活动。因此,要实现钢琴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模式顺利开展,就需要明确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把思政下的德育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结合德育的教学目标,融入于钢琴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基于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培养目标,将钢琴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融合德育教育内容,实现钢琴教学与德育教学目标的统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钢琴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满足钢琴教学和德育教学两者教学目标的统一,不能够为了钢琴教学忽视德育教学,也不能够重视德育目标而忽视钢琴教学目标,德育的渗透不能够死板刻意地进行,钢琴教学也不能只关注弹奏技能的培养,更不能违背钢琴教学的规律,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而应该结合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要实现钢琴与德育的融合教学模式,离不开优秀的教学团队的组建,以及对现有的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培训,让教师能够认同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教学模式,整合师资力量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模式的实践。由于钢琴教学与德育两者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实现德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就要加强对钢琴教师的专业德育教育培训,丰富教师的德育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理论知识和内容,同时具备高水准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深厚的思想道德教育基础,培训钢琴教师成为具备德育素养的音乐教育专家。同时,高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上还可以采取兼职与专职教师结合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具有优秀教学经验,理解德育内涵的专家和社会人士参与德育与钢琴融合的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德育渗透,促进高校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钢琴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重视钢琴技能技术的传授,以教师为主体指导学生的弹奏技巧并分析弹奏中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不断改进弹奏中的错误,提升自己演奏的技能,但是却缺乏了一定的针对性,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知能力,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渗透。而要做到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就需要突破传统重技能的钢琴教育观念,在德育渗透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对钢琴乐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赏析,并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的人生经历和心理情感等等背景内容;其次,再由教师进行示范弹奏,让学生对钢琴乐曲产生基础性的感知;最后,为学生指导一些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弹奏,在实践弹奏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下一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总结并回答上一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课堂演奏,以此检验学生练习的效果。在学生演奏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大家讨论对钢琴作品内涵的理解,以及在演奏时遇到的技术难点,最后教师进行提炼和总结,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把高校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起来,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在感知音乐情感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形成德育启发,从而最终实现钢琴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钢琴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钢琴不仅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钢琴弹奏技巧,更需要在不断练习弹奏之中提升钢琴弹奏的水平,作为钢琴教师也要秉承负责任的教学态度,监督学生练琴,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练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表演实践活动,更好地践行钢琴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在钢琴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鼓励学生参加钢琴演出和比赛,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舞台临场应变能力,提升学生在演奏时的表现力,从而让学生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演奏音乐,提升音乐感知力和舞台张力。钢琴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不断的练习之中提升钢琴演奏技能并走向舞台,而舞台表演需要学生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这就需要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面对成功或失败时能够保持平常心态,针对舞台表演的失误能够正确看待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最终实现舞台表演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建立,从而实现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保障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的演奏基础和钢琴水平等差异较大,学习的能力和天赋,对音乐的感知都不一样,同时有的学生是把钢琴作为专业主修课,而有的学生没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是作为非主专业课程,因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应该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分层式的教学,将集体授课和个别课相结合,才能起到针对性渗透德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对一些钢琴基础较好并把钢琴作为专业主修课的学生来说,可以采取小班教学,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钢琴技能,并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对于钢琴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就采取集体式教学,运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互相练习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营造浓厚的钢琴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与德育的互动融合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感知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保障钢琴教学的质量,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