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1-08 08:41阮洪妮
智库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阮洪妮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全媒体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全媒体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联系,分别论述全媒体时代的基础理论,并阐述其在网络技术下的发展前景;从全媒体的特点与作用为基础,解析全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为高校合理、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研究价值;以全媒体环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校如何积极地利用全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思政教育更有趣味性、感染性、说服性、教育性和前瞻性。

一、关于全媒体的基础理论与现状

(一)全媒体的定义

对于全媒体的定义,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见解。自从在各类的新闻、报纸、书籍、电视广播中频繁出现“全媒体”的字眼时,关于对它的认知,学界还未有准确的定义。普遍认为“全媒体”是指运用文字、声音、网页、影像、动画等各式各样的媒体表现手段,利用网站、书籍、音像、影像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互联网网络、电信网络以及融合的广电网络,帮助用户手机、平板、电视等各种终端来获取信息,能够让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自主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进行查询、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为大学生信息的获取带来高效便利便捷。

(二)全媒体的特性

全媒体是信息、通讯以及网络技术下的集大成之作,是网络变革中最为突出的传播形式。“全媒体”不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全方面、大面积的高效便利地统一连接,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可分为:门户网站、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通讯等,是传统媒体与新潮媒体的全面互补。“全媒体”的“全”字体现在覆盖面范围最全、技术手段最全、传播面最全、信息量承载的最全、媒介载体最全[1]。全媒体的传播使得信息具有更快捷更方便的特点、实现了信息传播多元化。同时信息整合完整,信息接受者可通过各种终端进入全媒体网络查找浏览信息。

(三)全媒体的现状

通过现下网络时代,全媒体的快速发展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在2008年以前,人们对于“全媒体”的提及与认知仅限于在文章中体现,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全媒体的认知是仅仅限于理论层面上的、是片面的,并没有对全媒体得到正确的认识。2008年以后,全媒体开始在新闻传播行业崭露头角,众多的媒体行业工作者就“全媒体”提出了各种设想、战略和定位。全媒体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完善,形成了现在成熟的“全媒体”。“全媒体”就是一个兼收并蓄,包罗万象,开放自由的传播形态,随着5G网络的开发成功及推广普及使用,6G网络的开发推广,又将会有出乎意料的传播形态加入其中,不断地丰富、完善人们的媒体体验。

二、分析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革新,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水平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踏入社会在职场上综合性文化的适应能力、运用能力、应变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尤其对于现今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全媒体成为他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课堂的学习都为他们的知识带来了获取、查询浏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全媒体传播的独特性、全面性、多元化、交互性、整合性等特点与其属性,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价值判断能力等方面。这不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不同的机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发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便于高校开展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通过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打破面对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必考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际相处时的方方面面,各类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和观念想法可以自由在网络上广泛书写、表达与传播,关注媒体上网友们的评论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抚慰或情感上的共鸣;还有新媒体可以根据后台记录的大学生浏览者的喜好推送相关的各类信息、视频、网络小说,更能让他们在认知上、心理上、情感上得到共鸣。这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知识获取面更加渊博、思维方式也更加开阔。这就带来了跨领域、跨时代、跨国界的思潮碰撞[3]。

(一)全媒体传播的开放性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全媒体具有传播广、开放性强的特点,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微信”“微博”、各类“短视频”等各种软件app来获取并传播信息,而这个传播过程更是无障碍、门槛低、范围广,甚至超越国界与地域性的限制。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刚成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的阶段,思想文化和观念想法还不够成熟,性格、认知、心理、情绪正处于易波动阶段,面对全媒体的信息内容筛选、网络思潮的冲击,一旦某些不法势力利用全媒体进行言论挑拨和反派思想传播时,一部分学生会被其发布的信息所“吸引”,长时间以来,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从而影响对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看法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大降低了效果,这对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更高。

(二)全媒体传播的虚拟性

全媒体所具有的虚拟性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像大部分全媒体平台上的用户都是匿名的形式,为一部分不善表达、不懂人际交往的人群在进行观念表达和信息传播时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高校大学生们,从小就伴随着网络而生,他们更愿意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情感与喜怒哀乐。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说教教育方式比较抵触,跟辅导员之间沟通有代沟,他们更倾向于跟辅导员和老师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交谈沟通,好像双方地位都是平等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也容易放松自己展现真实的自我,与老师间的沟通就像是朋友间的交流一样更轻松自如。部分辅导员在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做到切实的认识,为了完成教育改革与学校的要求,随波逐流,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只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做到切实发挥效力作用。但是此阶段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还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面对匿名的交流表达形式,抱有侥幸心态,往往无法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甄别和判断,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环境中,开始习惯并慢慢脱离了自身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愿开口、不愿交流、抵触接触人群;这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在这虚拟环境中越来越淡薄,对现实生活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定,增加了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的工作难度,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进程增加了难度。

(三)全媒体传播的冲击性

全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发展的形式出现了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其传播的内容也较为多元化、覆盖面也广,很难对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监督,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高校大学生初入社会,普遍对信息的分辨能力缺少判断,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无法准确分析其正确性与真实性。而某些全媒体平台为提高其经营效益,往往会发布内容新奇观点独特的,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大为不同的内容和信息,来博取大学生的眼球。有些新奇的想法确实能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但绝大部分全媒体平台为赚取流量,发布的信息夹杂着不健康、不真实、不准确的虚拟的信息,如果大学生获取到此类不良信息,那么对社会的认识产生思想的偏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消极影响;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阻力,这就要求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要时刻警醒不能松懈,时刻做好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进课堂。辅导员更是要在做好辅导员专项工作之外,更加注重工作方式中引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多思多想多实践多总结,增强日常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润物无声。

三、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网络语言拉进学生的距离

传统的教育模式仅限于在课堂上进行,高校大学生在课后跟专业老师、班主任、辅导员沟通的也很少,加上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差异,学术性的语言,难以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在全媒体环境下,老师应多关注些网络上的主流发展和网络热议、学生关注的热门思政话题,研究当下的网络文化、常用的网络用语,通过结合当下的网络语言来表达出自身的思政教学教育理念,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学生建立共同话题找到共同语言,走进学生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滴滴甘露润物细无声。同时,老师应积极接受包容学生的新潮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观念,与学生进行热点思想的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网民的热议,凝聚学生的思想力,达到“出圈”的效果。同时时刻不忘教育初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积极引导学生将兴趣与现下专业学习相融合、与未来择业就业相结合,使学生对专业有学下去的兴趣、有“挖”下去的勇气、产生“钻”进去的劲头,用时下学生新潮观念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不能闭门造车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并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未来就业压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有方向有目标,能够根据当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作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和安排。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模式,一是跟上时代的步伐贴近学生,学会善于借用全媒体技术,掌握大学生新潮语言、感兴趣范围内容,将大学生作为平等的大朋友对待,真正拉进与大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走近老师、主动跟老师沟通、主动敞开心扉,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可以很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工作,无论是通知信息的传播还是与学生的沟通方式都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作为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与积极践行者,在思想意识上更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革新进取,在行动上也要积极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四是作为高校辅导员打铁仍需自身硬,除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善于借助现有各类平台,积极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模式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效力。

(二)运用全媒体展开多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全媒体更改了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突破传统课堂的沉闷,诞生出一课双师等教学新形式,在学习上教师利用全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丰富的视频能更直观形象地给大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帮助大学生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课程都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发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老师通过全媒体采集问卷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并进行全面分析,全媒体技术便于老师统计学生的各项需求,也方便老师提供改进的建议并及时有效提出应对措施;其次,新媒体的兴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知识更加渊博、思想也更加开放,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形式更契合新时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转变成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参与度;最后,老师可以利用全媒体下产生的案例事件,组织学生辩论,展开学生的激烈讨论,形式多样地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

(三)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疏导工作

在全媒体环境下,各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上网时长过长,网瘾难戒的现象。高校大学生一旦过度寄托在网络上的情感,容易使其迷失方向,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通过积极开办“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绘画”“心理沙盘”等系列活动,积极与大学生接触,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疏缓心理压力、学习焦虑和人际交往障碍焦虑,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让其以正常心态面对全媒体网络;也可通过适当增加劳动教育、美学项目,适时放松身心,亲身劳动体验生活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乐趣来舒心解压;一方面丰富高校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全媒体环境下得到有效性、实效性的进展,必须做好全方位地对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活动,一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的整体质量,认真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引导不同时代下大学生的观念想法,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以三全教育方式展开、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充满活力[3]。总而言之,在新一代的环境下,根据全媒体的认知与前景,要全面注重对大学生的认识与知识结构的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有效地应用信息和利用现下多媒体技术来更好地促进和展开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认知与觉悟。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