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岚 赵世康 吴金凤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和医务知识深入关注诊疗对象疾病发生的特殊医疗和心理社会问题,为诊疗对象及家属连接医疗福利和社会福利。[1]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是指身体、精神、心理、道德、社会、环境等全方位的整合型大健康,[2]这与医务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新冠疫情爆发后,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一股新兴抗疫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广州医务社工为例,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面向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同时设立“安心中转站”,帮助住院患者和家属顺畅就医,充分发挥了医务社工链接医患双方的“纽带作用”。[3]因此,结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医务社会工作发挥的作用、存在的困境和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长期活跃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社会工作,可追溯到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聘请社会工作者在医院里进行救济工作。1788年德国汉堡制,通过设立监督员和赈济员对贫民实行物质救济。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和1884年睦邻组织运动为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在2014年爆发埃博拉病毒时,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对人们进行埃博拉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对该疾病的恐惧和担忧。[4]从境内外社会工作发展背景可见,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由提供物质救济的单一化服务转向教育辅导、心理支持和灾后重建等多元化服务。在我国,社会工作真正介入灾害事件是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爆发后,北、上、广、川等多地自愿组建的多支社会工作者支援队伍来到震中灾区,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协助救灾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为受灾的村民送去心灵上的关怀、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支持。此后,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8.15”天津大爆炸、“10.5”湛江台风“彩虹”、上海“11.5”大火等事件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出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线,其专业形象得到媒体的宣传和塑造,展现出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价值和作用。[5]
在2020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仅发挥着以上专业作用,还充分发挥了提供社会支持、整合社会资源以及建立沟通渠道等关键作用。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医务社工站自发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介入,协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服务于医院,与社区建立良性沟通渠道。[6]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务社工及大众随机发放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其中面向社会大众发放并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53份,对象涵盖学生、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发放并收回面向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问卷50份,有效问卷44份。访谈对象除了2位医务社工外,还包括4位市民,以了解其对医务社工的看法。
选取广州市医务社工为研究对象,第一,广州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早。2013年12月,广州市便有了首个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项目由广州市政府购买,并由广州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其次,广州医务社会工作革新性和独特性强。广州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中探索出了“医社合作,打造全人关怀服务系统”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了医务社会工作政府购买服务,在全国医务社会工作中独树一帜。
调查发现55.33%的人不了解医务社会工作者、57.31%的人不清楚当地是否有医务社工的机构,医务社工虽在我国有一定发展,但知名度仍然较低。另外,医务社工角色辨识度较低也是影响其知名度的一个重要原因。5.91%的人认为医务社工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有25.57%的人认为“医务社工等同志愿者”,可见医务社工与其他职业之间仍存在模糊界限。这与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迟、宣传程度较低、社会支持较弱等有关。
调查发现,广州市医务社工薪资水平普遍在3-5千元左右,其中超过60%的医务社工对薪酬不满意,由此导致专业人员不愿从事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而医院大部分医务社会工作岗位是由内部行政人员兼任。此外,在医务社工从业时长方面,1年以下占比25%、2-5年占比67.5%、6年以上的仅占7%,可见其稳定性弱、流动性强,这与医务社工薪资低、认可度不高、晋升难度大、职能和定位较模糊有关。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具体职能与服务质量的差距大,因此亟需一套全国统一的职业制度和服务标准体系。目前,广州市医务社工虽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意见和政策相对较少,导致实际政策支持力度仍然欠缺。
医院作为专业化的领域,对非医疗系统内的事物通常会带有排斥。医务社工有接案、预估、计划等专业服务流程,这是与患者接触时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过程中,通常以医院通用就诊流程为主,社工的服务为辅。调查发现,34.88%的人在医院遇到困难都找医护人员解决,只有15.68%的人找过医务社工,这反映医务社工的专业服务尚未在医院得到重视。
此外,医院还对医务社工的角色定位了解程度不够,大部分医务社工被安排在行政性职位,其专业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从而会产生一种“不信任”的状况,医务社工逐渐被误解和漠视。
调查发现,在广州市医务社工从业者中,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和专科以下的占45%,硕士及以上的仅占5%。此外,专业教育不完善制约着医务社工的发展:一方面广东省内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少,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资源较少。因此医务社工从业者存在专业性不强、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问题,致使医务社工难以得到社会大众和医疗系统的认可,提供让患者称赞、让医院信任、让社会满意的高质量服务。
先前,广州214个社工组织在政府的带领下与各村(居)委会通力合作,提供心理疏导、防疫宣传、资源链接等服务,[7]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但这种情况仅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较为常见,由于资金限制与重视程度不够,医务社会工作组织目前仍处于较为分散且各自发展的状态,不同组织之间缺乏常态化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不利于他们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技术互补。[8]
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提升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系统内外部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应关注医务社工品牌的建设,提升品牌效应,从而提升医务社工的资源吸附能力。医务社工在医院中本属于“消耗型”职业,即医务社会工作的引入不仅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创收,反而要消耗医院的经费。因此需要关注如何让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的跨专业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例如:医务社工可以利用关系网络与医疗系统、民政系统、社会民众等形成跨部门、跨专业的工作模式,为科室引进优质资源,从而在医疗卫生组织中争取专业领域的话语权。[9]
当地政府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医务社工的基本薪资水平;其次可以主导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对评价结果进行记录;最后可以在财政预算中拨出一笔用于医务社工激励和发展的专项款目,一方面可以激励表现较好的医务社工,提高其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医院推动人员专业化,避免出现过多医院内部行政人员等非专业人员转化为医务社工的情况。
在人员稳定性方面,可采取“医务社工+医护人员+志愿者”三方联动模式,打造一支常态化医务社工队伍,使医务社工、医护人员、志愿者三方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中提供服务。[10]该模式一方面对大众的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支持提供有力的补充,实现供应和需求的有效链接;另一方面能够打造一支人员相对稳定、服务全面、作用突出的专业化人员队伍。其不仅能够满足医疗系统日常需要,还能对以后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医务社工作为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巧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从业人员,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医护人员的好“辅助”,还是群众的好“朋友”、志愿者的好“伙伴”。然而,政策制度不完善、常态化的标准不健全,一方面导致医务社工无法及时、有效地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专业能力,医务社工该干什么、要去干什么通常不能自己决定;另一方面,医务社工今后能否得到健康发展也受到政策的制约。
因此,要积极促进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应完善医务社工服务购买和评估机制,通过优化购买服务的操作流程、引入第三方评估等,减少行政干预,以保证服务独立性、专业性和持续性。
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中面临着专业边界模糊和生长空间受限的问题,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进一步认识和明确医务社工的职能范围。只有找准医务社工与医疗服务的连接点,重新定位医务社工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使命。[11]医院应当主动了解医务社工的具体职能,并促进医务社工与医疗服务取得有效结合,避免因自身便利和经费制约等因素导致医务社工的实际工作脱离专业性。此外,各医院在设立医务社工部、配备医务社工的时候,应当提前明确好医务社工部在医院的定位和功能、岗位分工和晋升机制,最好是尽早制定并出台好相关的医院规章,这是医院内的医务社工能否长远走下出的重要因素。
具体而言,我国的医务社工基本以两类人员为主,一类是经过短时间培训转岗的医护人员,另一类是社工专业的毕业生或专职人员直接进入医疗机构。[12]政府、学校和医院应重视培养后者,即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医务社工,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尤其需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将从事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学生来说,拥有去到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机会是很重要的,其影响远远大于书本和课堂上的内容;其次,医院要树立长远目光,多与周边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实习实验、人员交流等活动,为高校相关学生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便于吸纳专业人才;最后,对于想从事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要认识到医务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光明前景和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重要作用,要在实务中不断增进自身,做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努力证明自身专业价值。
医务社会工作为重要的资源链接者,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广东省为例,疫情爆发初期,广东省政府迅速把医疗团队和物质都集中送往重点区域,同时呼吁社会大众进行各种医疗以及生活物资捐赠。其中医务社工联合多方力量与医院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承担好链接资源以及资源输送的角色,为前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提供稳固的大后方。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好医务社工的这一重要功能,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提升医务社工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水平,让医务社工服务更广泛地惠及社会成员。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困境,须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促进发展,要多方协作制定对策,对症下药,不断优化治理,从多条路径发力。下一步,如何科学、有效地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中,赋予其在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法治保障,力求让其发展走出困境,对提高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