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实践路径及其现实启示

2023-01-08 04:26左伟尘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董必武延安抗战

左伟尘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讲好中国故事是宣传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会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影响。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发优势、西方资本控制下的媒体所塑造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全球舆论霸权所形成的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讲好中国故事无异于舆论传播战场上的突围战和攻坚战。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预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悄然来临,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变局的演化,中美博弈趋向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新阶段,这些都对我国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在世界舆论传播格局中仍处于比较劣势,我国要在此状态下奋发有为讲好中国故事,仍可以借鉴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历史经验,谋划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策略,最终改变和扭转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

一、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实践路径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后从比较弱小发展到比较强大的阶段,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结束、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开始。延安时期,中国国民党对我们党和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污蔑造谣抹黑,国际社会在中国国民党的虚假欺骗宣传中对我们党和根据地也存在一定偏见和错误认知,[2]我们党迫切需要在舆论战中冲破中国国民党的封锁,树立抗战、民主、团结、进步与和平的正面形象。在延安时期,董必武主要是在国统区大后方负责统一战线工作,主要工作地点前后在南京、武汉和重庆。董必武于1937年9月从延安至武汉、1947年3月从南京返延安,在国统区工作长达近10年之久。当然在此期间,董必武两次从重庆返回延安并在延安工作一段时间,具体时间为1940年6月中旬至10月10日、1944年12月7日至1945年4月6日。董必武在延安的小住为他讲好“延安故事”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概括起来,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实践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国统区社会大众,在党的舆论阵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持续撰文讲好“延安故事”

《新华日报》、《群众》周刊是我们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报刊,是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传递延安信息的最重要的窗口。根据《董必武与抗战大后方——思想资料辑录》统计,董必武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发文达到39篇。在这些文章中,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主要侧重于宣传共产党的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群众参战等。例如董必武在《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文章中发问:“我们有什么条件,使这一战争成为持久战呢?”[3]董必武的发问不仅引出宣扬我们党的持久战战略方针,同时提出民众运动是持久战的条件,进而指出抗战以来的民众运动发展不平衡,国统区民众运动存在弱点的原因是:轻视民众运动、惧怕民众运动、担心中共“抓民众”的成见(即掌握民众运动领导权)阻碍民众运动发展,明确肯定“民众运动中共讲得最多,开展民众运动中共主张最力”,我们党的行动产生了“在游击区,在敌人后方,民众运动风起云涌的起来了”的效果。[4]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出版审查制度的限制,董必武的文章不能详细地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实践,如果要详细介绍则会面临不能登报发表的风险。例如,董必武在1941年7月写的《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就遭到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的无理扣押而不能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此文指出当时的民主体现在: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强盗、中国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国民参政会的召集、陕甘宁边区内民主政治的实施、敌后抗日根据地内的民主运动,最后呼吁国民党政府采纳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允许各党派公开合法存在的两条建议。[5]虽然此文正面肯定了国民党的一些做法,但是由于以较大篇幅比较详细地宣传了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实践,在中国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阻挠下就没有在《新华日报》发表,最后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得以发表。当然,尽管国民党的新闻审查严厉,《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不能刊载共产党坚决抗日、实行民主政治的众多事实,但是董必武还是以大量文章宣传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和主张,有助于社会大众更多了解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而奋斗的政党。

(二)面向国统区社会各界精英,在国民参政会合法讲坛讲好“延安故事”

国民参政会从1938年7月延续至1948年3月,开过四届十三次会议。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前后参加了前三届十次会议中的九次,是共产党参政员中参会次数最多的。如果说受制于国民党的新闻审查,董必武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不能公开发表我党的抗战成绩的众多事实,那么在国民参政会上董必武则利用驳斥国民党造谣污蔑抹黑共产党的发言机会,用众多事实证明共产党坚决抗日、厉行民主,在各界精英中讲好“延安故事”,取得了对国民党进行舆论斗争的三次重大胜利。

1942年10月26日,董必武在国民参政会第一审查委员会会上驳斥了何应钦的“十八集团军各自为政”与王普涵参政员“加强军事统一”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实质是想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完全置于国民党的指挥之下。董必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自抗战以来“总是拥护军事统一的”,“十八集团军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它在军委会总的抗日战略下,在最前线和日寇搏斗,基本上是统一的”,[6]“打倒日寇的命令,十八集团军是没有不听调遣的”。[7]可见,董必武认为十八集团军遵从抗日战略,所谓军事统一是一个伪命题。董必武强调“十八集团军在华北作战五年,坚持敌后根据地,和日寇生死肉搏是极艰苦的,敌人优势的装备和残酷毒辣的政策,是不容易抵御的。”[8]具体而言,日本侵略者实施“治安强化运动”,设立封锁线,采用“三光政策”,手段极其毒辣;而十八集团军基本上没有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枪支弹药、药品、军饷的补充,一直战斗在抗日最前线,就必须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士兵吃饭穿衣作战的众多问题。[9]可见,董必武利用国民参政会宣传了十八集团军在华北抗战的艰苦情形,打破国民党对十八集团军的新闻封锁。

1943年3月至8月,蒋介石等国民党顽固派策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并最终失败。但是由于国民党不甘心失败,于9月13日在其第五届中执委第十三次会议给中国共产党安上“破坏抗战危害国家”的罪名,[10]并且在9月18日至9月27日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上利用何应钦作军事报告的机会造谣污蔑共产党和八路军。董必武在何应钦报告后立即运用询问权对他提出口头询问,列举韩德勤进攻新四军制造摩擦、胡宗南军事进攻陕甘宁边区、何应钦扣留外国友人送给第十八集团军的药品等大量事实揭穿国民党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罪行,指出何应钦在军事报告中故意一字不提第十八集团军在“在敌后坚持抗战,牵制住敌人十几个师团的兵力,粉碎了敌人迭次扫荡”的作战成绩,[11]“这是对十八集团军几十万人抗战的抹杀,对敌后几千万人民抗战的冷淡”,[12]宣布退席并且不再参加本次大会以打击国民党利用参政会反共的做法。

1944年9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三次会议正值盟军胜利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惨败之时。国民党允许在这次参政会公开谈论国共两党关系问题,董必武和林伯渠认为“公开讨论对我们有很大益处”,因为国民党一向不允许在大后方宣传共产党的抗战力量和成绩,在国际上更是如此。因此,董必武和林伯渠决定“我们要乘此时机,利用法定机关的讲坛、国民党的法定通讯社和机关报——中央社与《中央日报》,把我们的力量和抗战建设的成绩,传播给全国人民知道。”[13]董必武在会后给中央的报告中认为,林伯渠的《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取得了预期效果,共产党领导的正规部队、民兵、管辖人口、敌后根据地所体现的力量和抗战成绩得以广泛传播;此外边区政治清明无贪污现象给参加参政会的“听众一个极强烈的印象”,[14]因为它极其鲜明地映衬出国统区的贪污腐化。林伯渠在报告中提出的“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15]的共产党主张更是主导了日后抗战建国的议程,但是“中央社所发表的报告已删去成立联合政府这一段”,[16]后来还是在《新华日报》全文发表,共产党的联合政府主张广为世人所知。

(三)面向外国民众,通过外国媒体和记者讲好“延安故事”

董必武接受海伦·福斯特·斯诺的采访向外界树立老革命者的传奇形象。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急需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世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万里长征的故事,同时也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自从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采访报道陕北苏区之后,许多外国记者相继进入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采访了许多党和红军领导人,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延安,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形象。1937年夏天,董必武也接受了海伦·福斯特·斯诺(尼姆·韦尓斯)的采访,主要讲述了参加辛亥革命、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大革命、留学苏联、归国在中央苏区参加土地革命、长征等经历,[17]可以说董必武通过记者的采访以自传形式向外界展现了一位中国老革命者的传奇形象。

董必武在国统区工作期间经常会见外国记者宣传共产党的抗战功绩。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在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共方针。国民党顽固派从这时起到1943年8月,先后制造了三次反共高潮。与此相配合,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等根据地的信息与新闻封锁更加严厉。从1939年9月埃德加·斯诺再次采访延安,到1944年6月9日中外记者参观团抵达延安,在将近5年时间里因国民党的阻挠西方记者都没有获得去延安采访的机会。在此情况下,南方局就必须在国统区主动接触外国记者。董必武在重庆工作时,经常接触外国记者。例如1944年2月中旬,董必武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中“邀请外国记者前往中共所在区域考察,列举了中共领导的军队一九四三年的作战记录,边区民主建设的成就,以及人民生活丰衣足食的景况。”[18]斯坦因是1944年6月成行的中外记者参观团的成员之一。

董必武是中外记者参观团访问延安事件的重要组织者。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严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封锁,党领导抗日根据地人民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建立“三三制”政权,度过了1941年至1942年的困难时期,1943年起党领导的大部分抗日根据地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抗战成绩斐然,吸引着国统区驻华外国记者的目光。1944年2月16日驻华外国记者联名直接致函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允许他们到陕北和延安采访,[19]2月23日蒋介石同意此行。董必武得知这一信息后于2月26日立即电告毛泽东、周恩来,“建议为迎接外国记者作准备工作”,[20]2月28日周恩来回电要求董必武“安排龚澎、龙飞虎陪送中外记者团来延安”。[21]3月1日董必武电告毛泽东、周恩来:“外国记者希望我们对他们去延安有欢迎表示,我在谈话中已表示欢迎”[22],3月9日周恩来来电要求董必武转告外国记者团:毛泽东、朱德和中共中央热烈欢迎他们来延安参观[23],4月30日毛泽东来电要求董必武转告外国记者:“诸位来延,甚表欢迎”。[24]可以说,董必武顺利推进了参观团的成行。中外记者团参观延安是我党因势利导打开边区大门的一件大事,外国记者大量符合边区实际情况的宣传报道不仅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也有利于国际友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反攻日本法西斯和建设国家的能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延安是中国未来之希望的广泛的心理影响。

(四)面向美国国际友人和旅美华侨,利用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中共代表身份讲好“延安故事”

董必武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此时董必武正在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给董必武的指示是“赴美后主要是争取外国朋友,提高我党的国际地位,并尽量争取留驻美国工作。”[25]董必武在美期间,主要是通过四种形式来讲好“延安故事”。

第一种是与中国代表团成员协商共事,展示我党顾全大局、为国为民的广阔胸怀。董必武是旧金山联合国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这是我党对国民党进行斗争争取到的成果。从国际政治来看,董必武代表的是中国人民;从国内政治来看,董必武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敌后解放区人民。因此,董必武在参加旧金山会议期间,尊重和团结顾维钧等代表。顾维钧回忆,董必武“凡有建议或提出问题,无不就商于我”;也遵从顾维钧提出的中国代表团的四条行动准则,其中有在代表团内部“应该回避政党和内政问题”以营造中国代表团团结形象,[26]顾维钧评价董必武“关于代表团行动准则的谅解,他确是恪守如一。”[27]董必武与其他成员一道,圆满完成了旧金山会议的任务,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鲜明地记录了我党为国际和平而努力斗争的过程。

第二种是向海外华侨、旧金山会议各国代表和记者等散发英文版《中国解放区实录》一书。该书从“军事上的成绩”“民主政府”“战斗的人民的经济”“教育”“工会”“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实现的政治纲领”[28]等方面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解放区的情况,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抗战成绩,突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能力。

第三种是向旅美华侨演讲,大力宣传我党的基本政策。董必武作为我党的高级干部,通过多次演讲向旅美华侨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信息。董必武在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演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民主进步。”[29]董必武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成绩、团结人民的方法原则、解放区的民主进步的实施措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所有政策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团结、强大、繁荣的新中国”。[30]董必武还就抗战建国的舆论热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大会的态度,认为“国民大会的召集,只有使中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更加深内战的危机”,[31]因为由八年前(反共内战时期)的“代表”所组成的国民大会的本质是国民党大会、国民党一党专政,中国局势的唯一的民主的解决途径是“只有召开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32]后来董必武在另一次题为《中国问题的关键》的演讲中再一次强调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33]可见,董必武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和平、民主、团结基础上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主张。

第四种是走访交往美国友好人士。董必武除了深入华侨劳动群众之间,还走访交往了美共书记白劳德、史沫特莱、史迪威女儿、赛珍珠等一批支持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友人。[34]董必武还参观了纽约市议会并受到市长优待,董必武在交谈中呼吁美国防止中国爆发内战,呼吁美国人民要求华盛顿制定明晰的支持中国民主联合政府的政策。[35]可见,董必武是在明示美国政府不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二、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现实启示

(一)要建立自己的媒体舆论平台,坚守本国舆论阵地

董必武是老报人,曾经在大革命时期创办《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血光画报》报纸和血光通讯社[36],抗战时期参与创办《新华日报》、《群众》周刊。董必武利用共产党所掌握的舆论平台坚持不懈地宣传革命思想,宣传抗战,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宣传党的抗战功绩等,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已经从纸质传媒转移到电子传媒,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党管宣传、党管舆论、党管新媒体的要求,建立好自己的媒体舆论平台,推进原来的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建设,以电子传媒方式快速发出信息、发出声音,在中国舆论阵地上建成一支强大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宣传队伍。

(二)要积极利用权威讲台主动发出权威声音,让正确声音先入为主

董必武积极在国民参政会批判国民党的污蔑、宣传共产党的抗战功绩的行动,积极在旧金山联合国会议期间宣传我党领导的解放区的抗战成就和民主建设成就,利用权威讲台发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声音。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强盛,世界对中国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无论世人是出于赞扬、猜忌还是恐惧心理。例如,我国战胜新冠疫情的斗争经验与成绩,西方国家的主要媒体还是没有完全报道这些事实,更不用说极大赞扬事实背后的中国价值观念;而世界卫生组织及总干事谭德塞等一些高级官员则极力赞扬中国的抗疫成就和对世界抗疫的贡献,批驳反华政客抹黑中国的行为,与西方的主要媒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建立各式各样的权威讲台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世界上已有的各种比较有影响力的权威讲台,政界和学界、官方和民间共同对外发声讲好中国故事。

(三)要因势利导外国的媒体和记者,拓展中国发声的渠道

董必武积极促使中外记者观察团访问延安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在旅美华侨中发表演讲宣讲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并被外媒报道,拓展了共产党讲好“延安故事”的渠道。当前,亚洲东方力量逐渐平衡欧洲西方力量并且呈现出超越趋势,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而资本主义美国渐趋衰落,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种变局中,我国要积极引导外国的媒体和记者更多报道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对世界未来发展所设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的意义。为了使世界更多了解社会主义中国,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称赞埃德加·斯诺和马克西姆·维瓦斯真实报道中国一样,[37]要积极创设面向外媒和记者的真实报道中国的奖项(例如可以称之为“埃德加·斯诺奖”),凝聚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国媒体和进步记者队伍,表彰他们向其本国或者世界民众真实报道中国的行为,从正面攻破外国部分媒体和记者以及世界部分民众对中国的偏见与成见,拓展中国发声的渠道,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董必武延安抗战
董必武严律教子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董必武清廉为政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