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

2023-01-08 01:27李景平殷艺娜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李景平 殷艺娜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49)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是指蕴含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伟大革命特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形态综合体,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中,革命物质文化是指革命先辈建设的、现存保留的纪念建筑、革命圣地、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革命制度文化是指在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革命精神文明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科学民主的价值观念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生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其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发挥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导向作用,是新时代提升政党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宝贵历史资源。鉴于此,回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思想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变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启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筑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思想渊源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为基石,又以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为底蕴,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为一体,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本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理论根基

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实践的目标动力。《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永恒的根本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实践的价值基因。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劳动成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2]287,才能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760。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归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无产阶级政党,其革命和改革实践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实践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649。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产党人最终奋斗目标是使人“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3]757-758,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实情况紧密结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广大人民群众,是为了“解除这些束缚和停止这种破坏,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5]1058。在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纲领,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不畏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品格。在马克思看来,他的毕生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恩格斯曾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3]777为了完成人类解放这项伟大事业,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工人运动,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为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染上了革命底色,彰显了坚守信念、不畏牺牲的革命品质。从哲学意义上来看,革命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天然特性,具有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即“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109。由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蕴含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特质的理论基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的直接思想来源

“格物致知”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底蕴。中国传统儒学“格物致知”“经世致用”,蕴含实事求是思想,强调通过认识客观事物来探究事物原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获得智慧。宋代朱熹强调“格物致知”;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倡“修己治人之实学”;王夫之提出“欲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强调“言必征实、义必切理”。近代以来,曾国藩进一步把“实事求是”与“即事穷理”的思想相结合,主张要从客观事物出发去探究事物的“理”,提出“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7]229毛泽东在经世致用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在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尤其是对知行关系批判继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辩证地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实事求是”进行了新发展——“‘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5]801,并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在道路探索和革命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

“民为邦本”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精神来源。“民为邦本”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早在西周时期,“民为邦本”国家观就初步显现在“敬德保民”的治国思想中。战国时期孟子强调“民贵君轻”,提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8]402。唐朝魏征曾说:“孙卿子曰:‘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载舟,亦以覆舟。’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9]155明末清初黄宗羲也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10]2。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将民本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践行“民为邦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底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的主旋律,始终激励着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汉朝苏武不辱使命,大志不移,用自己的人生重新诠释了爱国主义;南宋文天祥慷慨就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句;明清之际顾炎武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1]1230;清代末年梁启超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宣言,竭力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人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传统融入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将爱国情怀与人民解放融为一体,坚定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12]520-521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形成发展于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自建党之日起不断与时俱进、变革求真,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引领时代潮流、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优势,持续为党和国家提供深厚红色基因和不竭力量之源。

(一)发端与萌芽阶段(1921-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着眼于剖析中国现实社会问题并领导革命实践,开创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征程,在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任务中,促使了革命文化的发端与萌芽。

1.创建革命根据地、成立工人学校、创办革命刊物,宣传革命思想

中国共产党通过开辟革命根据地,为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创建了庇护场所。土地革命时期,党先后在井冈山、鄂豫皖、湘鄂川黔等地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领导武装斗争,为革命斗争胜利提供了物质条件,为根据地革命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托。成立工人学校也是宣传革命思想、激发革命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党积极创建工人夜校,培养工人骨干,为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创办革命刊物也是扩大革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切入口。如: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提升了全党的革命思想和理论水平;1922年创刊的《向导周报》被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党在民主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创办的一系列传播革命的刊物,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热情,成为当时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媒介阵地。

2.明确革命总路线、改革土地制度、贯彻群众路线,凝聚革命力量

革命总路线是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基本遵循,是全党方向正确一致的必要保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总路线明确了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为党领导人民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文化确定了基本准则。改革土地制度是民主革命胜利和制度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党在1947年提出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作为彻底消灭封建制度的革命性变革,这项制度符合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为革命斗争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为制度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现实支撑。此外,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是凝聚民主革命力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党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将“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工作方法视为“基本的领导方法”[5]900并予以贯彻,丰富了革命制度文化的基本内容。

3.传承五四精神、形成建党精神、持续艰苦斗争,生成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作为革命文化的显著标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先进政党特质。1921年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孕育了“红船精神”,形成诞生了“伟大建党精神”。1922年,党的二大为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总基调,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具有革命精神的分子所组成的政党”[13]48。此后,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在实施战略转移的过程中生成了“长征精神”,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过程中形成了 “延安精神”,在西柏坡时期锻造了“西柏坡精神”,等等。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担当使命、英勇斗争的鲜明品格,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强大精神之基。

(二)形成与成熟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传承革命理念,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原有的革命制度文化、构筑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观,以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日臻成熟。

1.创办革命大学、开设马列课程、创作文艺作品,传播革命理念

创办革命军政大学和开设马列课程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陆续创办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建立了中南军事政治大学、西南军事政治大学等,以培养军政干部、增强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技能。1953年起,全国高校逐渐开设“马列主义基础”等公共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文学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在“二为”和“双百方针”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涌现出一批以革命理念为中心兼具政治性和革命性的文学文艺作品,如: 《红旗谱》《山乡巨变》《青春之歌》《百万雄师下江南》等。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党在不同阶段艰苦卓绝、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为传播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革命文化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2.确立民主集中制、改造国家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文化

改革和发展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是进行国家建设和执政党地位巩固的必然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党逐渐将民主集中制从作风、原则、理论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1949年,民主集中制正式被规定为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1956年,民主集中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被写入八大党章。民主集中制的确立极大丰富了革命制度文化的内涵,是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在新中国不断发展成熟的重要体现。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家建设的逐步推进,国家原有的经济制度与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的矛盾日渐显现,党及时洞察国情社情,提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改造国家经济制度。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实践,1956年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的制度基础。

3.开展学术活动、加强集体主义学习、发扬革命精神,树立革命文化观

树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观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一环。从1951年秋到1952年夏,党开展了对学术领域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活动,希望通过对思想文化界学术观点、价值观及研究方法的正确引导,达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14]45目标。1955年,党中央强调要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学习,“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15]450,有效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党积极发扬以爱国创业、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伟大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传承与发展阶段(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紧紧围绕着“传承发展”这一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挖掘文化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事业,丰富革命文化形式

建设公共革命文化服务体系成为传承革命历史文化的新途径。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革命物质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也随之发生转变,主要以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保护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对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建设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基础设施,保护与革命文化有关的数据、文本、图片等历史文献。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公共革命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信息载体。以博物馆的发展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逐步复苏和人民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先后新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开创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2.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革命制度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创新。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发展了革命制度文化。随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续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制度,推动革命制度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2011年7月,胡锦涛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而进行的革命制度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党高度重视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强调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随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直至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上升到事关社会发展和民族存亡的高度。由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到崭新阶段,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为我国物质文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

(四)开拓与创新阶段(2012年-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现实要求,坚持传承革命优良传统,通过创新革命文化传播途径、完善革命制度文化建设、开拓创新精神文明发展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了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接续发展。

1. 创作文艺作品、建设文化产业,创新革命文化传播途径

结合时代潮流创作革命题材作品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措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文艺的思想论述,在这些思想的引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大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7]43被创作出来,如《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影视作品、《红色追寻》《百炼成钢》等综艺节目。这些作品结合新兴媒体技术,将革命文化以文学艺术形式呈现给人民群众,创新了革命文化的传播形式,增强了革命文化的传播效果。此外,革命圣地旅游业和革命文化主题展览等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在形成强大经济推动力的同时,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也赋予了革命文化新内涵,推进了革命物质文化的完善发展。

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党内法规条例,完善革命制度文化

现实社会问题纷繁复杂是制度文化发展的外部驱动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强调“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党自身来说,面对“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党中央先后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制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等党内法规,进一步规范了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全方位扎紧了制度笼子,推动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完善落实,彰显了党自我革命和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革命制度文化。

3. 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开拓创新,彰显革命品格

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关键举措。十八大以来,党在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精神文明的开拓创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在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此外,还有“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等,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021年9月,新时代的伟大革命精神与前述几个历史时期的伟大革命精神一道,被纳入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精神品格,提振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现实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里,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不断丰富,在形成发展和继承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仍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仍需从多个维度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以继承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一)文化建设维度:坚持整合革命文化资源,丰富革命文化实践活动

革命建筑、旧址、文物、文学作品等历史文化资源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党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要善于发掘利用历史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整合革命文化资源,补充完善历史材料,丰富革命文化资源库,增强革命文化传播效果。其一,结合时代和人民群众需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点和兴趣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历史资源趣味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产生共鸣,深刻领悟革命文化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其二,将革命文化历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和青年实践活动中,增加青年学生的革命文化知识储备。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和载体,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间节点,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年一代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其三,要有计划地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革命文化历史资源,注重保护革命文化资料和革命文物,合理开发革命文化旅游工程。对重点革命遗迹必须进行重点防护,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损坏重点革命遗址的惩戒力度,以避免对革命文化历史资源的不可逆损害。

(二)政党建设维度:坚持传承党的伟大精神,锤炼全党革命精神品格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18]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建设需要不断锤炼全党的革命精神品格,将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真正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补足精神之钙,端正全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全党传承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传承党的伟大精神奠定思想前提。第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守人民立场,勇于修正错误,善于总结反思,敢于自我超越,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使命的危险,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第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改进党内作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干部队伍问题,要严格干部的管理教育与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优良、专业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为传承革命文化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文化宣传维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提升革命文化感召力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革命文化宣传最见成效的手段与方法,是实现革命文化与时代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党对舆论环境和媒体宣传的领导与管控,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特征,全面加强党和国家对革命文化正面宣传和引导,巩固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加强学习新兴媒体运营知识,占领革命文化宣传的主流阵地。全党要不断学习新媒体运营知识,认识新媒体传播规律特征,切实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争做革命文化宣传的带头人、实践者和传承者,要在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建立革命文化主流阵地,及时更新内容,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学习革命文化知识、了解革命文化历史、感受革命文化气息、抵御不良文化侵袭。另一方面,创新革命文化宣传方式和内容,增强革命文化感召力和亲和力。在进行革命文化宣传时,要融入时代元素和互联网技术,善用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短视频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革命文化,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革命文化。要善于充分观察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契合点,提升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的接受程度,拉近革命文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悟革命文化精神。

(四)国际传播维度:坚持塑造对外话语体系,推动革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斗、不畏牺牲的优秀品格,彰显着和谐共生、民主文明、诚信友善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是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展现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与发展的关键契机。要着力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对外话语体系,保障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常态化发展。其一,要牢牢掌握革命文化话语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其二,要结合革命文化受众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充分发挥文以化人功能,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用新时代文化语言传播和宣传革命文化。其三,要培养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宽阔国际视野、过硬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助力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要做好与高校国际人才培养对接工作,加大支持力度,以全国高校为主阵地培养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人才。其四,要彰显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推动革命文化走向世界。在革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要寻找与受众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共同价值,提升革命文化宣传力和影响力,全方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无限生机与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