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01-07 10:57李静陈隽章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6期
关键词:革兰阻塞性病原菌

李静 陈隽 章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是以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为临床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缺氧、电解质紊乱、反复性感染等,可导致肺部的纤维结构出现异常,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发展为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同时患者可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致使大量病原菌入侵,进而出现多项并发症,肺部感染作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进而损伤气道功能,增加治疗难度,严重者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3,4]。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一分析,能够以此为依据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15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69 例)和非肺部感染组(85 例)。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21 年)》[4]中相关诊断标准,另肺部感染组可参照如下标准:经听诊有明显的干湿啰音;有咳痰、胸闷等典型临床症状;经痰培养的病原菌结果显示≥105CFU/ml;伴有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者;病历资料齐全准确者等。排除标准: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有恶性肿瘤者;发病前出现肺部感染者;合并有其他肺部急性病变者等。本研究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后实施。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病原菌构成情况。病原菌培养: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并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病原菌的鉴定依据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

1.3 观察指标 记录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类型。②单因素分析: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是年龄、性别、病程、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IL-8 水平、IFN-α 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酗酒史、吸烟史、使用呼吸机、院前滥用抗生素变化情况。IL-8、IFN-α 水平测定: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待其凝固后进行统一的离心分离血清操作(3000 r/min,10 min),获得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进行上述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③多因素回归分析:因变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自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69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51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30 株(58.82%),以肺炎克雷伯菌(23.53%)、大肠埃希菌(19.61%)为主;革兰阳性菌共16 株(31.37%),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61%)为主;真菌共5 株(9.80%)。见表1。

表1 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n,%)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肺部感染组年龄≥60 岁占比92.75%、合并糖尿病占比69.57%、使用呼吸机占比59.42%、院前滥用抗生素占比57.97%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的80.00%、40.00%、32.94%、28.24%,抗生素使用时间(8.36±2.48)d 长于非肺部感染组的(7.53±1.99)d,白细胞介素-8(5.79±1.42)μg/L 低于非肺部感染组的(20.13±2.41)μg/L,干扰素-α(56.79±1.64)pg/ml 高于非肺部感染组的(44.12±2.0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病程、合并高血压、酗酒史、吸烟史、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

注:与非肺部感染组比较,aP<0.05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呼吸机、院前滥用抗生素、血清IL-8 水平较低、血清IFN-α 水平较高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2.101、2.106、2.199、2.588、2.423、2.214、2.328,P<0.05)。见表3。

表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且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可受到遗传、环境、化学物质等多项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疾病逐渐发展,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病理变化[5,6];另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易出现机体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进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一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措施,以达到减轻肺功能损伤、预防感染的目的,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恢复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7,8]。

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后可发现,引发肺部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相比革兰阳性菌等菌群,革兰阴性菌能够对机体呼吸道黏膜起到更强的定植性,进而易导致呼吸系统感染[9];另外对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分析后可发现,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呼吸机、院前滥用抗生素、血清IL-8 水平较低、IFN-α 水平较高,与贺晓娇等[10]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各器官功能可发生退行性改变,可出现多项并发症,进而易增加感染几率,加快疾病进展,进而此类人群的发病风险较高,在治疗及干预期间需尤其关注高龄患者,尽可能维持患者的机体功能,减少各项基础疾病等因素对病情造成的影响;对于合并糖尿病等类型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易受到损伤,同时高血糖状态易促使呼吸道细菌的定植,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机体对肺部致病菌的清除能力有所降低,进而加重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机体的血糖水平变化,可适当给予降血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以减轻高血糖状态对机体造成的损伤[11,12];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机体免疫力的明显下降及菌群失调,同时经验用药易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抗生素的滥用亦可增加感染风险,因此,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需控制经验用药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控制病情进展;呼吸机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辅助治疗装置,其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但长期使用易出现消毒灭菌操作不严格、仪器污染等,进而导致细菌的大量繁殖,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肺部感染,进而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合理选择呼吸机的撤离时机及方式,必要时可接受抗炎治疗[13,14];血清IL-8 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提示机体的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并发挥作用,可用于反映机体的感染严重程度,此外当机体发生感染时各项免疫细胞可大量分泌血清IFN-α,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加重机体损伤或感染程度,促进病情进展,因此,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时观察、评估患者机体感染程度,进而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及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15,16]。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呼吸机、院前滥用抗生素、血清IL-8 水平较低、IFN-α 水平较高,临床上可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控,进而缓解或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减轻感染、改善预后的目的,另临床上可通过增加样本量对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革兰阻塞性病原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