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潮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华体育精神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党领导下的百年体育实践。理论之基、文化之根、实践之源共同构成中华体育精神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共产人的文化建设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体育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2]。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赋予了中华体育精神以光辉和永恒的思想伟力,科学的理论根基、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共同构成了中华体育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第一,科学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本质和特征,科学地分析了文化的性质、功能和作用,系统地梳理了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指引,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俱进地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写下了开拓创新的生动注脚。第二,鲜明的人民立场。文化的“人民性”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区别于其他文化思想的显著标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始,就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处,并将文化的“人民性”深深地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之上,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使命,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人民情怀的文化建设之路。第三,博大的人类情怀。面对着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在回应了现实之需与时代之问的同时,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类情怀与道义担当。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人还以自身不断奋斗与实践,正不断拓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大道。由此可见,中华体育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根基为立足点,以鲜明的人民立场为着力点,以博大的人类情怀为落脚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论逻辑。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之根,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也为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演绎出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第一,爱国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根,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责任,再到“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从历史到现实,爱国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而作为精神内核,爱国精神则以最鲜亮的底色镌刻在了中华体育精神这面精神旗帜之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人为祖国的荣誉而不懈奋斗。第二,实干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之要,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实干史,从“纸上谈兵”的徒陈空文,到“以实则治”的优良作风,再到“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实干精神,从空谈到实干,实干精神在历史的积淀中赓续发展。而作为精神特质,实干精神则内在地烙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营养。第三,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之源,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奋斗决心,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再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奋斗人生到奋斗强国,奋斗精神跨越时空而愈发葳蕤蓬勃。而作为精神品格,奋斗精神则以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体育人。一言以蔽之,中华体育精神的生成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脉脉相连,是对其的凝聚与升华。
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体育实践,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兴国,再到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最后到建设体育强国[3]。体育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相连相通,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同向同行,党领导下的百年体育实践正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之源,为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育实践。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出发点,将体育运动与革命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倡“体育军事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体育”。伴随着武术、摔跤、举石、耍大刀等红色体育实践的开展,“立足民众,团结一心;锻炼筋骨,保家卫国;艰苦奋斗,拼搏超越”的“红色体育精神”应运而生[4],为中华体育精神的生成提供了丰富滋养。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体育实践。在这个时期,“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成为了贯穿我国体育工作的一条主线,与此同时,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196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体育赛事的开展,特别是“乒乓外交”的实现,在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篇章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体育实践。在这个时期,中国逐步迈向了体育大国的行列,中国女排成就“五连冠”的伟大壮举,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成绩的取得,中国体育健儿们用拼搏与汗水赋予了中华体育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体育实践。在这个时期,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体育事业融入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之中,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与成功举办,党领导下的体育事业成就非凡,中华体育精神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概而言之,中华体育精神贯穿百年体育实践过程始终,是百年体育实践的精神产物,更是助力民族复兴的精神财富。
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是党领导百年体育实践过程中最生动的精神写照[5],其主要内容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而战、为荣誉而战的内在力量。首先,为国争光作为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核心。为国争光是中国体育人心中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也是蕴含在中国体育人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无论是以升国旗、奏国歌为唯一目标的中国女排,还是永不放弃、为祖国荣誉而战的中国女足,亦或是以身披国旗绕场庆祝为荣誉的中国田径队、中国短道速滑队……,以及那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体育工作者们,多年来,他们一直将祖国的荣誉放在心中最高处,以为国争光为最高光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6]。中国体育健儿们在为国争光精神的激励下,在不懈奋斗与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将个人的梦想融汇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之中,因而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其次,无私奉献作为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支撑。无私奉献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体育人的高尚情怀,全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爱国精神在神州大地上的生动诠释。从日夜操劳、默默付出而熬白了头的教练员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而满身伤病的陪练员,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到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队医,还有那些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忠职守的体育工作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与付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才会日益蒸蒸日上,我国的体育健儿们才会有机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历史与经验昭示我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必将积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力量,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赤心报国、精忠报国!
“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实干精神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健儿积极进取、争创佳绩的磅礴伟力。首先,科学求实作为实干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标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方法,也离不开科学求实的精神。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在“科技助力奥运备战”的总体部署下,科学化的训练方法、现代化的科技装备、专业化的科技团队都成为了助力奥运备战的关键利器。“合肥风洞”及风洞实验室、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的科学运用成为了我国冬奥健儿创造佳绩的科技保障;高科技的短道速滑比赛服、钢架雪车比赛鞋等科技装备的科学助力成为了我国冬奥健儿超越自我的科技支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研教练团队成为了助力我国运动员创造佳绩的幕后功臣。其次,遵纪守法作为实干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特性。在党领导的百年体育实践的过程中,中国体育人一直将遵纪守法作为自己所秉持和践行的基本原则。一代代的中国体育人以遵纪守法为准绳,用实际行动向世界立体地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与风貌,也充分地彰显出了一个体育大国应尽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更是进一步弘扬与发展了遵纪守法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7]。历史与经验昭示我们,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实干精神必将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健儿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首先,团结协作作为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团结协作作为一种精神,它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向度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时空,而是跨越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中国体育史上写下了生动的注脚。长河浩荡,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开启“五连冠”的辉煌,到2019年中国女排创造第十次获得“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历史,团结协作精神始终是中国女排不变的亮丽底色;从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女足创造“七连冠”的伟业,到2022年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团结协作精神始终是铿锵玫瑰逆风绽放的精神密码。正是在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之中,团结协作精神跨越了时空而绽放光芒。其次,顽强拼搏作为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动力。1961年,面对着决胜局的关键一战,容国团发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壮志,最终战胜对手,为中国迎来了第一个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也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深深地激励和感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面光辉旗帜。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面屹立不倒的精神旗帜,正是在顽强拼搏的过程中,许多的残疾人运动员用超越常人的努力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我。先天失明的平亚丽,通过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终在1984年举办的第七届残奥会上获得跳远金牌,实现了中国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6岁时遭遇车祸而失去了双臂的“无臂鲨鱼”许庆,用热爱与执着在泳池里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成为了残奥会“十冠王”!历史与经验昭示我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必将凝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中华体育精神意义深远、价值多维。完整、系统、准确地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意蕴,可以从人民、民族、人类三个维度出发,从中探索与分析中华体育精神的真正价值所在。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的重要内容。首先,中华体育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底色”。从实施健身扶贫而提振群众脱贫信心,到开展赛事扶贫而激发贫困地区潜能,再到推进产业扶贫而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立足于当地实际,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开辟了一条“体育+扶贫”的扶贫新路径,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发展进程,因而生动地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底色”所在。其次,中华体育精神助力残健共融,突出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亮色”。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社会中最需要关怀与帮助的群体。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以体育服务为根本,以残健共融为目标,以各类赛事为依托,使得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活动,走出家门、走向赛场、融入社会,残健共融的美好愿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从理想变成现实。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生动地突出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亮色”所在。再次,中华体育精神助力美好生活,展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成色”。以人民心为心,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体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7]。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党坚持以人民心为心,将“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完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到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再到推动“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医疗”等多元融合模式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8]。中华体育精神之所以意义深远,正是因为它铸熔于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首先,中华体育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内生动力。民族自信心作为一个民族的内驱力量,是一个民族不断走向富强的内生动力,它不仅激发了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与认同,而且为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旧中国三次奥运之旅的铩羽而归,到今朝奥运之旅金牌奖牌的满载而归,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体育健儿以精神为指引,用鲜血与汗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其次,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汇聚了磅礴伟力。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一个民族走向繁荣与富强的重要力量。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离不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系所在。从2008到2022,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感召与激励下,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迎盛会。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港澳台同胞,抑或是海外华侨华人,全体中华儿女都密切地关注着在祖国召开的盛会。我们欣喜于中国运动员的优异表现,也自豪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汇聚了浩瀚的磅礴伟力!再次,中华体育精神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浇筑了精神长城。一个民族要想真正走向复兴,绝不能离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凝练于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所彰显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共同汇聚成了强大的中华体育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浇筑了精神长城!
中华体育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为经纬,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蓝图。首先,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推动共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以体育外交为依托,为共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拓宽了阳光大道。无论是改善中美关系、打开中美友好交往大门的“乒乓外交”,还是打破西方制裁、增进中国同亚洲各国友谊的“亚运外交”,亦或是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和“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共同构成的“奥运外交”,都彰显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巨大成就,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其次,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推动共建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充分发挥了体育在促进产业发展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从“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到“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再到“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带动了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共建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再次,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推动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以“绿色办奥”为抓手,充分发挥了体育在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以“绿色奥运”为指引,以优化能源、大气治理、城市绿化等措施为手段,成功兑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以“绿色办奥”为旗帜,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并最终从能源、建筑、碳汇等多方面入手,成功举办了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正是在绿色办奥的过程之中,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顺应了席卷世界的绿色浪潮,为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了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