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宇德,房佳婕,洪邦辉,张恒波
(1.台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2.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3.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论及越文化,常指古越绍兴区域文化,然越文化历史悠久,对古越国领土比较稳定的区域进行长期辐射扩散,使越文化在当今浙江区域得到完整有序地传承。对于龙蛇崇拜,越地由来已久,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鹰型原龙(图1),被考证为该时期越族的族徽,外形为双鹰头、身体修长似蛇,该鹰龙能接近太阳,多与后代并逢龙螭较为接近;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虎型原龙(图2),高8.8cm,重6.5kg,称“玉琮王”,外观为“神人虎纹龙”,内涵为“神人骑虎龙,上下通天地”[1]。
图1 河姆渡文化鹰型原龙
图2 良渚文化虎型原龙
其灯、龙的结合兴起于唐代。有唐代诗人张说《踏歌词》中有“龙衔火树千灯艳”、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记》中的“烛龙煌煌,明宗报祀。”等诗词即有体现。据调查,浙江最早的灯彩当是龙灯[2],越地多山,盛产松木、毛竹,越人锯木板、削竹条,制成精彩纷呈的龙灯,家家制灯、户户挂彩,龙灯成为越地元宵佳节重要组成,渐而成为民俗。在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全国有47项舞龙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有10项列入,占居全国首位。在全国范围内,有六项不同地域的板龙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分别为福建省大田县大田板灯笼、浙江省浦江县浦江板凳龙、江西南昌上坂关公灯、安徽黄山徽州板凳龙、湖南张家界板龙灯、四川达州安仁板凳龙。在浙江省已公布五批省级非遗名录,列入浙江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龙项目就有36项,其板龙就有9项,涵括了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8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舞龙项目总数的25%,见表1。
表1 浙江省级以上非遗名录板龙信息表
考察越地板龙文化长盛不衰的文化生态,挖掘越地龙文化蕴含的精神和伦理道德,传承越地板龙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上,以越地板龙的形制、仪式流程等外在表象入手,剖析越地板龙内在的文化表征,能促进越地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开掘、整理与传承。
龙作为族群图腾的时期,先祖主要依靠狩猎来维持生存,在那个猛兽毒虫横行的时代,这些野兽虫蛇既是先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但也常常命丧于猎物,所以对这些动物产生畏惧,进而转为崇拜,幻想自己也具备这些动物的能力,从而保护自我,保护族群,板龙形制是越人对龙文化认知的直观体现。
1.1.1 龙头。龙头是板龙的灵魂,民间艺人根据对龙的认知,融合地方文化,制作出区域民众认同的板龙龙头。九个板龙龙头中,全旺板龙(图5)龙头是唯一一个在制作龙头时不将龙头固定于木板上,该龙头制作时必须由8条竹篾完成,竹篾长度亦有规定,一半竹篾不少于5m长,另一半不少于7.5m,而且竹篾在扎制过程中,不添不减,所有竹篾用完时即完成龙头框架,这是全旺板龙制作的规矩,寓意完美和谐,所以对制作人的手艺要求极高。从龙头的外形可看出,太平龙迎新春(图11)的板龙龙头的外形与众不同,有别于其他8个龙头均为传统中华龙龙头外观,从外形看犹如一只五光十色的神鸟在展翅翱翔,该形制当源于越人对鸟的崇拜,罗香林在《百越源流与文化》中记述“似指於越居地,本有土著杂居,其种人上世纪初以某以鸟类为图腾祖而见属于於越”[2],同时在龙头部插满了各种祝福语的彩旗以及纸扎的兵器、人物、三盖廊、龙梯、龙驳等作为龙头装饰,板龙额头装裱有“吉庆天平龙”五个大字,彰显身份,下巴亦有胡须,将观赏者从龙船外观引到龙的主题。
图3、4、5、6、7、8、9、10、11:浦江板凳龙、大田板龙、全旺板龙、花桥龙灯、杨家板龙、处州板龙、岭口亭花灯、许宅花灯、太平龙迎新春
龙头扎制包括龙头与一段龙拱,配以彩旗、灯笼等装饰品,其形制根据地方习俗亦有区分。如苍南太平龙龙头外形有开门龙、净龙、关门龙、小船龙四种形制,每种龙头其功能有别,开门龙龙头舞表皮裱有鳞片,大口,安装威风凛凛的利爪,其威武形象用于震慑邪魔,保境民平安;净龙龙头龙嘴开口较小,身形稍小,负责净化人间污秽,确保人间清新风气;关门龙披满彩绸,鲜艳夺目,庇佑民众;小船龙为当地百姓祭祀船神“杨府老爷”而各自准备的纸扎小船。大田板龙龙头扎制工艺相同,但是亦有细微差别,老龙为全白胡须,二龙半白半黑,三龙全黑,野蛟龙为红须;额头上的“大田板龙”和“王”字其颜色有区分,老龙、二龙、三龙为黑色,野蛟龙为红色,以胡须和字体的颜色来体现其辈分。花桥龙灯龙头形制相同,颜色亦有区分,由代表太阳的红龙、代表天空的青龙、代表大地的绿龙、代表运气的紫龙、代表权力和财富的黄龙组合而成的五色龙。
越地板龙龙头制作讲究其威猛、壮观,龙头木板多取材于浙江盛产的松木,取节少通顺的松木,阴干,锯制成长约2m左右、宽20cm左右、厚约2cm的木板。制作成型后的龙头有3m多长,2m多高,除花桥龙灯龙头制作较轻,一人即可舞动,其余龙头均较重,需三人以上配合,处州板龙龙头更是需八名壮汉齐心协力方可舞动。越地地形复杂,有肥沃的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但近四分之三为山地与丘陵,同时拥有近六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所以古越先民主要依靠农渔养家,种地祈祷风调雨顺,打渔盼望风平浪静,这恰恰是作为中华图腾和神灵的龙所司之职,所以对于龙的崇拜根植越人人心,期望扎制威武雄壮、造型逼真、装裱精美的板龙来庇佑众生,以求国泰民安。
1.1.2 龙身。越地板龙的龙身均为木板连接而成,符合中华板龙的基本特征,制作时将木板两端各凿一洞,用木棍将前后两块木板相连,龙身长短取决于龙节的数量多寡,杨家板龙在2004年参加“三门·中国青蟹节”的龙长414m,编入吉尼斯纪录。为增添板龙的美观度,龙身的装扮受到民众的青睐,板龙在民间称之为“龙灯”,名称突出重点,“灯”是板龙的核心组成。作为农耕时代交通不便,区域文化特征显著,不同区域对于龙的认知亦体现地方特质。从外形上看,只有大田板龙和全旺板龙龙身的龙灯为圆筒形整体灯(图13),即每节龙身一盏灯,龙身形状与传统布龙相似,仅每节板连接处便于板龙左右游动而留有空缺;杨家板龙和处州板龙的龙身龙灯外观为圆弧形龙形灯(图14),该形状的龙身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正在自由遨游于天际的巨龙,虽静止之时亦体现动态画面,无形中增添了板龙的鲜活之态;其余几种板龙在龙身制作时更加多元、抽象,将人物(图12)、动物、亭阁(图15)、花篮(图16)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英雄人物、神仙成为板龙身上的完美装饰,高超的剪纸、雕刻、绘画等技艺组装出美轮美奂的板龙。而且每个龙灯均安置有蜡烛,夜晚表演将其点燃,远望是鳞,近观是画,又称“龙磷花”。如许宅花灯参加2000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旅游文化节”,精美的花灯得到与会观众盛赞,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岭口亭阁花灯获得2010“迎世博”扎灯大赛的银奖。越地板龙在龙身制作时尊重中华龙的基本特征,但又充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将越地精美的手工技艺完美移植于龙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地龙灯文化。
图12、13、14、15、16:人物、圆筒形整体灯、圆弧形龙形灯、亭阁形灯、花篮
1.1.3 龙尾。中华龙的形象在不同时代有所区别,但蛇这一形象基本是世人对龙的共识,特别是上古时期先民面对自身完全处于劣势的大蛇时,产生浓烈的敬畏之心,认为巨蛇是人力不可战胜的上天神物,所以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越族先民有崇拜蛇之风习,“越人跣行,不穿履”,所以害怕被蛇咬伤,故而对蛇敬之畏之,越人“断发”习俗即与“敬蛇”相关联。随着龙被先民赋予施雨之技能,其居住之地被设置于广袤无垠的大海或深不见底的深渊,所以水生动物的特征叠加其身,鱼是人们常见的水生动物,故而鱼尾自然成为大众对这一水中精灵的又一认知。越地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海域面积达26万km2,所以古越先民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于龙的认知必然脱离不了水生动物的形象,故而在制作板龙龙尾时,尾尖基本选择为鱼尾形状,如大田板龙(图17)、处州板龙(图18)、全旺板龙(图19)的龙尾在外形上有所不同,均将鱼尾形的尾尖装饰于蛇形尾部。
图17、18、19:龙尾造型图
唐代以降,舞龙祈雨祭祀由官方下沉民间,龙进入百姓生活之中,祭龙由村寨、族群承办,其仪式虽不及官方祭祀程序规范,但也有固定形式以示对龙的尊崇,浙江省级以上非遗名录板龙仪式流程信息见表2。
1.2.1 表演龙的组成。全旺板龙、杨家板龙、岭口亭花灯、许宅花灯表演时出动一条龙,数量虽单一,但极其追求龙身之长度,少则200余m,杨家板龙长度更是长达400余m,龙身绵延,蔚为壮观;其余板龙数量不等,如浦江板龙为2条,而太平龙迎新春有九条龙加数千条小船龙。龙头的外观亦有区别,颜色方面,大田板龙、浦江板凳龙、处州板龙遵循白色胡须代表老龙、黑白相见代表中年龙、纯黑色代表青年龙、红色胡须代表小龙或蛟龙,花桥龙灯其的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形状方面,浦江板凳龙龙头造型有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跷脚龙、开口龙、闭口龙、木龙等,太平龙有张牙展爪的开门龙、含口瘦腰的净龙、挂满彩旗的闭门龙。
1.2.2 表演时间。至宋代,元宵佳节是越地最具游乐性的节日,越人称之为“灯节”,城市、乡村、宗祠、寺庙等均悬挂彩灯,成为越人最喜出游的节日,如此佳节,自是少不了百姓喜爱的舞龙舞狮。在元宵节当天完成所有仪式的有大田板龙、杨家板龙、岭口亭花灯、许宅花灯,(大田板龙表演时间是在当地的元宵节——正月十四,源于明朝抗倭期间,为防止倭寇在传统元宵节当天侵犯导致节日庆典破坏,遂将节日前移一天,过完节日,防备倭寇),其他几条板龙表演时间天数不等,但元宵节表演均最重要、最热闹。浙江传统村落多以聚族而居,村寨社区舞板龙跳出单一的祈雨功能,成为村民庆新年的重要民俗活动,通过家家户户参与制龙、舞龙,驱邪、祈福,将舞龙带来的好运实实在在施惠于村民和族人。
1.2.3 表演流程。越地板龙表演遵循“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的流程,但是具体仪式流程呈现区域特征。龙作为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神灵,其地位极为崇高,对龙的敬畏深入人心,所以表演前的祭祀成为越地板龙的必要环节,虽然各地习俗有异,但作为忠孝至上的民族文化,板龙祭祀环节均由本村或本族有威望的老者主持,仪式举行之地在龙王庙(或当地香火最旺的寺庙),进行焚香祭拜、点睛等仪式后,方可起龙;若该村主要集中为某一姓氏,那么该村的祭祀环节中还需加上宗祠祭祖,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后代的祈福,如全旺板龙和花桥龙灯即有祭祖环节。舞龙是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要活动,村里的男女老少或参与、或观赏,融入其中,热闹非凡,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以及响声震天的火铳为板龙表演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为体现板龙出行的威严与壮观,旌旗、龙筅是浙江板龙队伍的重要组成,同时在行进过程中敲打铜锣,将板龙的地位予以无限尊崇。
表2 浙江省级以上非遗名录板龙表演信息表
2.1.1 风调雨顺的期冀。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追溯久远,在远古时代,很多部落都将本部族首领或先祖与龙紧密关联,人们虽未在现实中得见龙的真实面目,然则在观念是相信其存在,通过对自然界熟悉动物的认知,虚拟、想象出龙的形状。先祖们在重大事件中获胜后,将功劳归于龙的帮助或指引,将龙赋予神奇的力量,受到族群的崇拜,从而成为部落的标识,进而演化为民族图腾。人类历史演进,产生了原始的宗教,面对深邃的的宇宙,人们幻想能与广袤无际的星际交流,从而将具有神力的龙赋予沟通天地的能力,骑乘神龙,遨游太空,由此,龙成为原始宗教的灵物。《山海经》记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3]。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食物来源由原先的狩猎采摘转向耕种农作物为主,然则原始农业工具及技术极为落后,农业收成依赖于自然,特别是面对干旱对农作物的伤害而无能为力时,又想到了一直崇拜的龙,幻想龙是施雨的神灵,通过祭拜神龙,必能感动上天,施以甘露。《说文解字》说“龙,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进而形成舞龙祈雨的习俗,“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小童舞之”[4]。所以“无论人们观念中的龙如何发展,无论龙的性质发生了如何变化,龙为水物、生水、与雨水相关的这一基本性质始终没有改变”[5]。浙江“建德人”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越地已有古人类栖息。进入新时代时期,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是迄今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发现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从遗址出土器物表明该时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但是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出现了独木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表示渔文化的兴起,同时发现了栽培稻,出现稻作农业;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发现大量的农耕器物及水稻,稻米成为主粮,发现鱼骨,善用独木舟;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犁耕普遍,广泛使用独木舟,农渔业发达。这些文化遗迹说明越地农耕与渔业文化先进,然越地年均降水量虽丰富,但各季节降雨分布不匀,每年梅雨是降雨的主要时节,持续天数长且雨量大,加之空气潮湿闷热,蒸发较少,平原及低洼处极易遭受洪涝;而秋冬降水却又明显不足,河流湖泊水位严重下降,山地、丘陵等区域常常受到旱情影响。水旱灾害频发,民众生活影响较大,所以浙江民间文化中产生了浓厚的龙信仰,修建众多的龙王庙,崇拜龙神,祈求风调雨顺。在浙江南部海边,民间尚存视龙蛇为神和生食海鲜等民俗,是古瓯越人的崇拜龙蛇图腾的遗风。
2.1.2 鲤跃龙门的期盼。自南宋迁都临安,越地发展为中国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经济发达催生了文化繁荣,明清以来,文人辈出,在文人极为重视的科举考场大显身手,因为古代科举是读书人走向成功的唯一之途,科举考试就成为走向飞黄腾达的“龙门”,通过科举考试,就跃过“龙门”,成为封建社会的顶层阶级。越地经济发达,家境殷实之户较多,能为子孙读书提供良好的环境,也是改变商人社会地位的最佳途径,于是就有了读书人参与板龙制作与表演的民间习俗,期冀通过参与板龙活动,“沾染上神秘而至高无上的龙权的光耀和威严”[6],成为人上人。据统计,在有明确记载的宋元儒学学者中,浙江有834人,占该时期2 198名儒学学者总数的37.9%,高居全国榜首;明代浙江有45人,占全国总数(240人)的18.8%;清代浙江有230人,占全国总数(970人)的23.7%。入仕是古代文人的核心追求,从明代开始,进士题名得以完整保存,据何炳棣统计,浙江明代有进士3 280人,清代有2 808人,明代居全国第一,清代进士总数居全国第二,仅比全国第一的江苏少几十人。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板龙的制作中,如大田板龙龙头正面形象极像舞台上的书生装扮(图20),龙头额部顶端前伸圆弧形帽檐,帽檐远端与额头相距28cm,帽檐正中粘贴纸花一朵;额头上方构件称之“云头”,用一根毛竹篾弯曲成圆弧状,上下相距约40cm,正中粘贴身份象征的“大田板龙”;固定于云头中线部位的竹篾继续向上延伸,缚有红花一朵,其顶端为“令”字三角旗;“龙耳”由竹条绕制的一大圆、一水滴形、一小圆组合而成,耳垂处悬挂流苏,如此装扮,使威武庄严的龙头形象融入文人气质,应是文人们参与板龙活动欲获美好希冀的真实写照。
2.1.3 人丁兴旺的祈愿。舞板龙实为人们通过舞动神力无边的民族图腾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板龙在民间多称之为“板龙灯”,是舞龙与灯有机融合,“灯”与“丁”谐音,灯越多,表示人丁越兴旺,进而将龙灯与繁育后代相关联,“妇女绕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7]。浙江奉化地区盘龙习俗是,按照该户人丁多寡来决定点放三眼铳的数量,大户人家放百响,小户人家放三响,百声炮响对于小户家庭来说是一种羡慕,也是一种鞭策;盘龙燃放炮时须手持,寓为该户龙子一步登天,若是放在地上则意为后世子孙为“泥坯子”;当盘龙到新建居所时,小孩钻龙身寓意登龙门,主家妇女须摸龙角和龙须祈求多子多孙,这对于依托人丁兴旺而发家致富的农业社会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中华龙有别于西方龙的邪恶残暴,是中华民族的守护神,庇佑苍生,和谐万物。越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皿上刻有鱼藻纹和鸟纹,古越先民早在这一时代就幻想有一种神物既能游水、亦能飞升,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甚为渺小,毒虫猛兽、狂风暴雨等灾祸带来深深的恐惧,远古先民希望能得到上天的指示,预判祸福。所以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龙形玉饰极为传神,说明对于龙文化的崇拜一直根植于越文化,通过制龙、舞龙来与天地沟通,合为一体。
2.2.1 板龙制作向往天人合体。板龙制作体现区域文化共同体的结晶,龙头形制复杂,龙头上的各种装饰表达越地先民对神龙赐福的期冀,各种饰品蕴藏寓意不同,如全旺板龙龙头上的“凤凰”表示本村遍地是宝、“三脚蟾”寓意金银财宝、“日月”代表太阳和月亮、“闭月”表示阴曹地府、“蝙蝠”象征好运幸福、“龙虾”意为财运增加、“花篮”表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金鱼”象征金玉满堂、“花坛”中的万年青寓意福寿延绵,这些饰品有动物、植物,也有吉祥物以及陪伴左右的太阳月亮,将之集于龙头,就是期望板龙能上天入地,解决百姓所需;龙身上的龙灯制作也很好地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跳出单一样式,造型多样,诸如花鸟草鱼、祥禽瑞兽、神话人物、历史名人、风俗人情、农耕渔猎等,用雕刻、裁剪、彩绘、针刺等技艺演绎的活灵活现,使得板龙极富生活气息,又不乏对神仙和英雄的崇敬。
图20 大田板龙龙头正面图。图21、22、23:板龙剪纸
2.2.2 板龙出游盛邀吉禽祥兽。板龙出游不仅有旌旗锣鼓,也有民间文化中的祥瑞之物,期冀各种祥瑞聚集,能为本村本族带来幸福吉祥。如杨家板龙出游即为中华吉祥代表的五首开道,“狮子”是威武雄壮,充满力量,百兽之王,寓意吉祥繁荣、地位尊崇;“象” 聪明、勤劳,而且与“祥”音近,意为吉祥;“鹿”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神兽,健康长寿,而鹿皮在古代婚娶中的男方重要聘礼,被赋予爱情的信物,同时谐音“禄”,寓意“高官厚禄”;“犀牛”体型威猛,民间传说中的独角神兽,锋利的犀角能冲破阻碍、驱赶妖邪,带来盛世;“麒麟”是中国古籍中的“四灵”和“五大瑞兽”之一,性情温和,麒麟出现,必现祥瑞,民间还有“麒麟送子”一说,所送之子长成必是治世良臣,而麒麟五行属土,亦寓意聚财守业。
存在决定意识,孕育文化的各种地理环境,让人类文化打上了自然印记而成为一种生态现象[8]。越地地形被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越人长期在这样的地理环境生存,其文化性格必定受此影响,这种山海文化孕育出越人极具地方特征的精神品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这些文化性格被映射到板龙文化上,逐渐丰满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团结合作的“抱团”文化。板龙的制作有别于传统布龙整体箍扎与缝制,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由一条条方便连接与拆卸的板凳组成,龙头龙尾扎制工艺较为繁琐,由专门民间艺人负责,龙身由一条、几十甚至上百条板凳上加以灯笼等装饰而成,每逢舞龙时节,愿意加入板龙队伍的村民自备加以装饰的板凳自愿加入,表演结束后将其拆解带回,来年表演可继续使用,有效避免了一家一户制作整条龙所需的财力约束。板龙的多段特征也体现了宗族、村寨意识,在过去舞板龙者必为男性,在农业社会,男性支撑起家庭收入来源,若每次板龙表演都能派出强壮男丁参与,说明家庭幸福,而一族、一村板龙的长度体现的是家族和村落的兴旺繁荣。作为村寨的重要节庆表演,村民共同出物出力,欢庆佳节,凝聚人心,形成文化利益共同体。板龙表演尤为重视仪式,起龙前,需由本族或本村有威望的长者主持祭祀仪式,通过“祭天地、祭社公、祭祖宗,以表对天地、社公的敬畏和尊重”[9]。通过板龙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仪式流程,对本族、本村的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的熏陶。在板龙的制作、表演过程中,团结协作,各尽其职,培养既合作又独立的理性精神,长期以往,形成独具特色的越地板龙文化,渗透民众的生活之中,伴随着越地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浙江民众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创建于1982年的义乌小商品城目前拥有商位7万多个,单品多达170万个,被联合国等权威机构认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像这样依靠团体合作获得成功的例子在当今浙江不胜枚举,这就是新时代越人能战胜对手、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2.3.2 以智巧取的“尚智”精神。越地地形地貌复杂,具备典型的山海特征,越人为求生存,必须顺应自然环境,从而培养了越人善于思考,运用智慧来征服自然的精神。“大禹治水”的神话“出于绍兴”[10],大禹传说为越人先祖,抑洪十三载,“得通水之理”,改“堵”为“疏”,解决水患,换来民众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成为越人心目中的智慧化身。神话是远古时代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是先民思索世界、解释自然的基本方式,“通过神话能看到一个民族在最初的祖先身上暴露的心情和精神本质,在最后的子孙身上照样出现”[11]。所以从大禹这一神话人物的“尚智”品质在越地得以代际传承,这种精神在人民生活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如浙江板龙龙身装饰的各种纸花,剪纸艺术原本盛行于中原,当传入越地后,剪纸艺术得到继承与发展,比如大田板龙的纸花制作工具不是传统的剪刀,而是木雕所用的刻刀,因为运用剪刀制作剪纸,每次张数较少,纸张太多就难以剪出细节,但是每条板龙需上千张纸花,其工时较长,而用木雕的刻刀可一次刻几十张,同时三十多把形制不同的刻刀完全能满足雕刻纸花各种细节所需,雕刻出来的动植物、人物等栩栩如生(图21、22、23),既节约时间,又使纸花具有“灵魂”。
2.3.3 硬朗豪迈的“胆剑”基因。越人面对强大的生存压力,山行而水处,善驾舟楫,形成与生俱来的克山抗水、视死如归的强悍个性。古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种,因常与水打交道,所以断发文身,以像龙子,从而在捕鱼过程中免被蛟龙伤害,越人黄道成在《大越史》说:“子崇缆是为貉龙君,生雄王,以川泽立国,多为蛟龙所伤,王教民墨刺水怪于身以免害,文身之俗始此。”《淮南子·泰族训》说“夫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从而使“断发文身”成为古越人的一个标志,说明越人尚武,以龙文为尊。如在对抗强大吴国欺辱时,虽国力弱小,然士卒对阵时“锐兵任死”,为复国,全国忍辱负重,休养生息,秘密操练,最终雪耻强国,彰显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气势。越人的“胆剑”精神在板龙文化中得以体现,越地板龙极为强调威武壮观。首先体现在板龙的长度上。处州板龙由118节龙身组成,长度逾300m;而号称“天下第一长龙”的杨家板龙长达400余m,需近800名壮汉共同舞动,同时还配有各种抬阁、龙旗等,整个出游队伍超过2 000m,浩浩荡荡,蜿蜒绵绵。其次体现在舞龙表演上。越地板龙演出喜“盘龙”,盘绕、追逐、解龙,看似忙乱,却甚有章法,如大田板龙盘龙的规定为,老龙包绕外圈,二龙第二圈,以此类推,蛟龙最里面,盘龙开始后,里圈的龙要在运动中寻找机会突出包围,而外圈的龙需防其冲出,相互之间,你追我赶,场面激烈。越地板龙文化中的制龙、舞龙,充分体现了越人面对困境毫不退缩,培养了越人敢闯敢冒的胆识和敢想敢干的精神[13],这种胆剑精神成为当今浙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积极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推力。
2.3.4 进取求新的“创新”意识。越人制龙时不崇尚权威,不拘泥于固定思维,发挥想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制作的龙灯形制多样,装饰既有历史印象,又具时代气息。如“亭阁花灯”龙身启发于“真君大帝”的供奉佛龛,龙灯为高3m、周长4m的三层亭阁,每层亭阁制作极其精细,选用优质木料,主体框架以木柱和横梁连接,围栏和屋檐均为木雕,亭阁四面裱糊白纸绘以精美山水、名句等,再配以方灯、红球、彩旗等,当整栋亭阁点亮十二只蜡烛后,美轮美奂;而“许宅花灯”的上百节龙灯由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生产生活等极少同样的花灯组成,当地刺绣发达,所以该花灯制作时跳出越地传统板龙等以竹条为骨架的束缚,完全采用纸料制作,用绣花针将绘于纸上的图案镂空,当夜晚灯中点燃蜡烛后,烛光从细小的针孔洒出,尤为精美,俗称“无骨花灯”,精湛的制灯技艺被冠以“浙江一绝”的美誉。这种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是古越先民为战胜自然、赢得纷争的“武功秘籍”,制作出的板龙既有中原龙文化的形象,又深深镌刻了越文化的基因。
2.3.5 尊老爱幼的“敬祖”传统。板龙表演是对青少年进行“敬老”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载体,越地板龙均有祭龙环节,祭祀地点在当地专门的龙王庙或寺庙举行,祭龙主持需为本村本族有威望的老者担任,如花桥龙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五位长者在五龙殿祭祀天地、请财神;为了教育后辈对先祖的尊崇,部分板龙还在祭龙环节后再举行祭祖仪式,该环节在本姓宗祠举行,由本族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族人对先祖进行上香、跪拜等仪式,感恩先祖为本族兴旺所立下的功劳苦劳。越地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仪式还体现在板龙出龙上,如浦江板龙第一天需出年长的白胡须灯头,第二天再出壮年的黑胡须灯头,出龙顺序按照先长后幼的顺序;而处州板龙出龙顺序为第一天舞红色胡须小龙,第二天换黑胡须中年龙,第三天为白胡须老龙,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出场;大田板龙群龙则是群龙同时出场,但同场表演时亦有严格规范,出龙时是老龙在前,紧随其后是二龙、三龙和野蛟龙,在游龙过程中允许任意穿插游玩,游龙结束后必须回归原位,最后在盘龙时也是老龙在外,其余几条按其辈分层层包围,意为老龙在外护住小龙。另外在板龙出行时须由龙珠带领,虽然不同板龙龙珠的称谓和形制有所区别,如大田板龙的龙珠称“滚珠”,但龙珠的本质涵义相同,都代表龙的卵,板龙一直跟随龙珠游走,体现长辈对后辈的无限呵护与爱。
尊崇先祖是越地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今祭祖的各种仪式早已脱离封建迷信的意识形态,长者们带领后辈对先祖的祭奉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无鬼神之观念,亦非宗教之束缚,这种祭祀,是向天地和先祖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及来年之安排,后辈通过观看和参与,是对祖先的感激和对族群的认同,进而升华为对区域及民族的认同。尊敬长辈、爱护幼小、以礼为先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越地板龙文化中得以完美体现,这种对传统板龙文化的礼敬是源于越人对区域文化的高度自信,敬天地、拜先祖、树族风,孕育出顶天立地、敬老爱幼的完整人格,促进越地文化的传承弘扬,对当今青少年的德行规范培育能起到极好的推进。
越地板龙从其制作到表演,生动地体现了越地先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开拓的个性精神、务实的实践精神、重利的事功精神、尚学的理性精神、外向的开放精神”[13]。对于浙江精神的凝练,浙江省委在2000年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十六字表述,习近平同志在2006年提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阐扬。十六字的“浙江精神”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对浙江人和浙江现象背后精神动因的总结、提炼;十二字的“浙江精神”既是对浙江先民披荆斩棘、开创文明的概括,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巨变的归因聚焦,所以习近平同志认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能“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进而让浙江的经济更富强、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14]。故而传承越地板龙文化,让区域民众深刻了解与体悟浙江精神的文化意蕴,特别是对当今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改变纯文本形式的精神文化灌输,让青少年参与到板龙的制作与表演,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产生生动具体的儒化功效,极大提升浙江精神传承的实效性。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基调,社会和谐的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变的旋律,“和为贵”“天时利人和”等合和文化深入人心,积淀出仁、义、礼、信等厚重的华夏文明。儒家学说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仁爱”是其核心,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仁德”养成,是由“亲亲为大”的爱自己亲人,到“老吾我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大仁,培育个体内在德行。通过“礼”与“仪”规范与教化外在表现,这些礼仪规制要求人们自觉遵从与坚守,有一颗“爱”和“仁”的心,使群体成员之间友爱和谐。活态传承是板龙传承的重要特征,对人的培养是关键,强调文化与技术、身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要求“道法自然”,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德行礼仪,达到个体内外、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传承板龙,注重内省与人格培养,追求德行塑造,将“身心一统”、“内外兼修”、“形神共养”、“阴阳协调” 作为个人的内在涵养与终极追求。重友爱轻竞技是板龙文化中个体与个体和谐共处的直观体现,要求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制龙舞龙的技艺高低只能通过正当比赛来评判,输方心服口服,不影响大众之间的和谐交流。集体意识与团体精神一直是板龙文化的核心,需要参与者无私奉献、个人服从集体。
板龙传承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进校园开展传承对社会和谐促进的重要价值。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传承板龙,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及教师,家长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子女板龙传承活动而了解与认知传统文化,社区与学校本就是不可完全隔离的主体,社区参与与支持是学校科学、可持续开展板龙传承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开展板龙传承与弘扬,不仅能有效促进学校内部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和谐共处,也能推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共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和谐。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原动力,板龙文化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从器械制作、动作技巧、服饰、仪式、德行要求等都为区域大众共同创造与遵循所得,并不断吸收新时代内涵与其他民族交流而完善丰满。在学校开展相关传承与教学活动,可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与原有学校教育内容互补融合,完善多元文化的时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集体意识培育。
传统体育文化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丰厚资源,向区域大众传承本民族的道德体系与价值观念,规范与培育民族或区域共同的情感与精神。面对西方文化强势袭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多次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念,确保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信息化、数字化是当今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在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需求知识的同时,也被混置于不同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信仰的环境下,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体系,培育民族凝聚增添了巨大挑战。板龙文化的历史源流、技术技巧、展演编排、器具制作等烙印上不同时代的印记,通过活态的外在表达,能快速适应新时代的特征与需求,使传承板龙文化更具创造性、创新性与想象力。通过对板龙文化技术的深入挖掘整理,并融入到地方的重要节庆活动中进行展演与文化交流,使习练者与观赏者通过亲身实践参与或观赏体现的形式深度全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加强区域大众对本区域的历史与传统的记忆,进而升华为区域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认知和依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从认知推向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
古越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面对复杂险恶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外来侵扰,迫使越人将部族的生活与生存推至至高的地位,尊奉“适者生存”法则,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军事对抗中,培养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尚武爱国、强悍豪迈、认真务实等优秀的越文化精神,从而具备良好的顺应自然环境及外界变化的生存能力。在积极吸纳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又结合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融合升华为颇具特色重实践、尚事功、强进取、富开拓、擅智取的越地板龙精神与文化传统。越地板龙文化中富于包容的价值内涵与颇具张力的实践品格,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成效,这种“事功践道”的为人处世精神极具现实意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