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海水养殖“转型记”

2023-01-06 19:35:52孔爱群
共产党员·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毛蚶海水鱼兴城市

孔爱群

辽宁葫芦岛兴城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绵延118公里的海岸线,使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水养殖地理优势。

凭海而生,靠海而立,兴城当地沿海海域渔场盛产各类鱼、虾、蟹、贝及海蜇等60余种海产品,养殖总产量近15万吨。2012年,兴城多宝鱼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两年,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组成的兴城市海水养殖科技特派团,在当地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对相关产业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特派团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积极助推兴城海水养殖向高质量转型。

刺参,绿色生态养殖

海参,大家都熟悉,但刺参恐怕没多少人了解。

目前,全世界已开发食用的海参有6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其中自然分布于黄渤海区域的仿刺参(一般称刺参)是品质最好的,也是当前海参唯一规模化养殖的品种。

辽宁刺参生活环境优良、生长周期长,具有“色黑、肉糯、多刺”的优点,位列“海产八珍”之首。兴城“五岛”区域是辽参原产地之一,品质较高。其中徐大堡镇是“辽宁特产海参之乡”,出产的刺参苗种不仅在本地区使用,还远销福建等地,成为国内较受信赖的高品质地标性苗种。

“刺参养殖在兴城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产业模式低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推广力度不够,养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生态发展意识不强,养殖技术、模式的研发和推广滞后。”兴城市海水养殖科技特派团团长董颖介绍,“当地没有高效的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和产品市场溯源体系,虽然有十几个刺参品牌,但没有如棒棰岛、獐子岛那样的高端品牌,缺少市场竞争力。”

要打造高质量刺参品牌,特派团决定从扶持龙头企业入手。

兴城市大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针对刺参产业现状,特派团在大润水产建立示范基地,与企业合作繁育适合辽宁本地的刺参新品系“辽参1号”,至今已经培育至F4代;协助企业建设微生态制剂扩培车间,通过指导企业培养自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实现了刺参的绿色生态养殖;特派团还帮企业制定了刺参苗种、刺参养殖及干海参企业标准。

2021年,“葫芦岛市大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海水养殖专家工作站”获批,特派团4位专家成为工作站进站专家,为建设刺参养殖苗种良种化、养殖生态化、生产集约化、运营智能化的现代化智慧渔业示范園提供科技支持,搭建面对兴城市刺参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服务平台,研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毛蚶,恢复土著品种

每年进入10月,毛蚶就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特派团的专家前往当地进行贝类养殖指导与技术推广。针对海域特点及水产品产业发展现状,专家们确立了以土著品种毛蚶作为当地水产和乡村振兴的优势品种,开展了土著品种的南繁北养、中间培育、浅海底播等系列研究和推广工作。

之所以要恢复土著品种的毛蚶,主要是因为,“兴城毛蚶曾是辽宁海域标志性生物,是优质的土著滩涂贝类,品质优于国内其他产区,不仅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曾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由于市场需求的毛蚶一直依靠采捕野生资源和多年持续大量采捕及环境改变等原因,资源和产量大幅下降。”董颖向记者介绍。

兴城沿海滩涂,多为平缓的泥滩和泥沙滩,潮间带宽阔、滩面平坦,底质以泥、粗沙为主,是贝壳类栖息的理想场所。

特派团在杨家山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建立示范基地。

今年,特派团帮企业申请到省农业农村厅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与改良项目,着重在毛蚶良种的选育、中间育成的衔接、底播技术的改良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截至8月,已培育出平均壳长14.5毫米、601枚/斤的大规格毛蚶苗种3500万枚,成活率达70%以上。

“苗种于11月底播,经过两年生长到2025年达到商品规格,预期可新增效益200万元。”能为兴城海域毛蚶土著品种的恢复及毛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董颖很兴奋。

海鱼,工厂化养殖

海水养殖,少不了鱼类。

2000年,兴城市利用地下井盐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2001年成立了兴城现代渔业园区。园区以曹庄镇为中心,如今已扩展至沿海5个乡镇,养殖户近600户,养殖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年产量3万多吨,占全国产量一半,产值超过10亿元。

董颖细数养殖成绩:2012年,“兴城多宝鱼”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2014年,曹庄镇被评为辽宁特产“大菱鲆”之乡;2016年,“兴城多宝鱼”荣获“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曹庄镇被列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为保持海水鱼养殖健康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兴城市龙祥源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海水鱼工厂化养殖技术示范,在优质苗种引进、合理密度控制、高效饲料使用、物联网应用等关键技术上进行指导,并通过减少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的规模,减轻养殖尾水污染。”董颖告诉记者。

海浪滔滔,海风阵阵,董颖踌躇满志。2021年,特派团帮助兴城市编写了《兴城市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协助国家海水鱼体系举办了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培训与研讨会,围绕辽宁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新品种研发与应用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技术推广促进兴城地区海水鱼养殖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由“海洋大县”向“海洋强县”迈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猜你喜欢
毛蚶海水鱼兴城市
水温、底质对不同规格毛蚶潜砂行为的影响
海洋渔业(2022年6期)2022-02-11 03:33:08
毛蚶增殖放流技术
养殖与饲料(2021年1期)2021-12-04 20:29: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赴粤东饶平开展海水鱼产业技术服务活动
科学养鱼(2021年5期)2021-11-30 20:55:06
2种升温方式对毛蚶呼吸代谢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2021年1期)2021-01-28 10:53:12
兴城市日光温室辣椒越冬一大茬周年栽培模式
新农业(2020年8期)2020-08-26 14:55:25
中国海水鱼养殖现状分析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56
基于降维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人机飞行速度控制研究
无人机(2019年10期)2019-12-17 08:45:38
兴城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粤海、海大两大海水鱼料巨头13日凌晨海水鱼料齐涨价,涨幅达300元/吨
当代水产(2017年3期)2017-02-02 22:14:26
兴城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