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恒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许多中小微企业“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今年年初以来,朝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通过落实惠企政策、提供暖企服务,为企业“输血造血”,用实招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加强统筹协调,下好助企惠企“一盘棋”。朝阳市委两新工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动员33家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和7个县(市)区积极参与到专项行动中来。相关委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梳理惠企政策149条,优化简化企业业务办理流程141项。编印《惠企政策汇编》3000余本,印制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并利用税务、市场监督等部门微信公众号,广泛发布惠企利企政策,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创新工作模式,开通助企解困“直通车”。为有效解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朝阳市创新实施“解困直通车”服务企业机制,发挥党员干部专业优势,抽调工商联、营商局、工信局等单位党员作为“红色管家”组成专班工作组,深入企业调研30余次,沟通企业216家,收集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有关问题169件。以月度专报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并得到书面批示,直接推动问题解决,得到了企业家们的认可和好评。
发挥部门职能,打造利企强企“助推器”。针对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委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出实招、办实事,打出“组合拳”。市财政局认真落实留抵退税政策,聚焦重点环节,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把关,累计完成退税1718户,退税额10.27亿元。联合市工信局积极向上争取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3800余万元,支持本市85戶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人社系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30余场,发布企业岗位招聘信息4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近万人。
突出行业优势,架起便企暖企“连心桥”。朝阳市各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为企业走出困境“搭桥铺路”。朝阳市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开通“疫情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升级保险服务,为企业提供6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积极为企业抵御资金风险。朝阳市律师行业党委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联合工信局、工商联等单位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涉企法治体检活动的专项行动方案》,组织优秀党员律师组成4个公益律师团,分小组与60家企业结对子,设计专属法治“营养套餐”,帮助企业摸准法律风险“盲点”,找准经营管理“痛点”,打通依法维权“堵点”。
下一步,朝阳市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不断推动载体、模式、机制等创新,切实把党建工作的成效落实到助企纾困、产业建设、为民服务上来,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企业产业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