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广芹
(盱眙县马坝中心小学, 江苏 淮安 211751)
在过去,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没有作业设计的意识与能力,作业来源以网络或者教辅为主,很多时候不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更不会自主设计,导致作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并且要积极学习、主动探究,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从而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要以特有的视角去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去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以此为基础去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有“慎独”视阈,才能生成作业设计“本来”的样子。
教师作业设计独具慧眼,是指教师以特有的视角去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去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以此为基础去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设计作业所需要的独具慧眼的素质,要从两个方向来研判。首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能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准确把握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而能给学生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学生才能支持,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其次,从教师的视角出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包括主动学习专业设计理论知识,主动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以此为基础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通过学生的视野与教师的视野去发现设计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具有发现作业设计问题的意识,这样就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足,不断提高作业质量。
1.2.1 独特的视野
受传统惯式作业设计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习惯性地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切入,导致设计出的作业新颖性不够,存在局限性。因为教师的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学生虽然完成了作业,但是存在知识盲区。因此,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需要教师具备独特的视野,尤其是开阔的视野,能站在全体学生、全部知识的视角上去设计作业。这样设计出的作业才能全面、有力,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才能保证所有知识点都有针对性的题目,收到作业设计应有的效果。
1.2.2 独特的设计能力
作业设计讲究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具备独特的设计能力,包括从什么角度作为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难易程度,作业的体量,作业的类型等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善于总结,积累一些适合自己的作业设计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作业设计能力与素质,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培训,通过专业机构的专业化培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二是自我学习,通过向网络学、向书本学、向先进学,不断优化自己的作业设计综合素质。
1.2.3 独我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具有设计高质量作业的意识,在设计作业之前,就要意识到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才能满足高效教学的要求。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题海战术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作业设计意识受到惯性思维的严重影响,面对很多作业,教师没有甄别的意识,拿来主义之风盛行,这也导致作业设计质量不高。在教育新时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独具匠心的能力,首先要具有独我意识,要能主动设计个性化、高质量的作业,要能主动分析教材内容及班级学生特点,也只有具有独我的意识,才能设计出不拘一格的作业。
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要契合教材知识点,满足学生需求,能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教学成效,能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作业中,实现两者的融合。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独具匠心、独具慧眼,确保问题具有思想性,能引导学生去思考,立足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一节内容讲授结束之后,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纵观整单元教材,把握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吃透教材,对每课时所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有清晰的认知。其次要及时掌控学生的课堂学力,根据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设计作业。最后是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来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要把握好基础作业,切忌盲目胡乱地让学生做重复的机械的练习,要以检验学生课堂对本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为设计主要目标。精心设计作业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整体进步,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分层级的作业,要用心思考作业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同学生所需要的不同层级作业,以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如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应用这一公式,需要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完成。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用心,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第一层的级作业是学校圆形花坛的直径是8米,求花坛的面积;第二层的级作业是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是56米,求花坛的面积;第三层的级作业是一头牛被6米长的绳子拴在一个长方形的草地上吃草,草地长25米,宽20米,问题是牛能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完吗?还剩多大面积?通过这三类问题,不同学习成绩、应用能力的学生都能在针对性作业的帮助下,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一个深入地认知与灵活地应用。
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有科学的定位,不能设计出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作业,也不能天马行空,为所欲为,一定要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要求与特点,紧密契合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设计针对性的作业,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立足精细目标,也就是对数学思维进行细分,然后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尤其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过程中,解放思想,实现数学思维的培养。如教师在讲解“元、角、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钱币”换算模型。如学生放学回家之后,去商店把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买齐,并且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商店售货员又找回多少钱?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更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去尝试、探索,去设定不同的情景,去完成不同的任务,也因此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
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要避免超出学生的理解力,要巧妙的立足数学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对知识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增强应用能力。这需要教师设计的作业内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合一些生活化元素,使作业内容接地气,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作业的时候,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上,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能局限在单纯的计算中,而是要借助生活设计一些开放性、趣味性的作业,多给学生列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的机会。通过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模型,更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学生学习的潜力无穷,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精妙构思,体现出作业的多样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完成作业的时候就能加强思考,学会找准切入点,提高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要避免作业的单调单一,让作业的内容丰富多彩。例如,教师在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作业为基础,与教师一起完成作业设计。完成之后,学生自己尝试着分析和解决,整个过程对于丰富作业设计流程,对于学生参与热情,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都有帮助。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需要学校和教师将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成效的主要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成立作业设计小组,开展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从而通过作业的统一设计,在节约学科教师工作时间的同时,也能建设高质量的作业库,然后各年级教师以作业库为基础,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给学生练习。学校作业设计团队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坚持“四精”的设计理念与追求,满足学生个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