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政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力

2023-01-06 06:33许帆扬
关键词:育人思政特色

许帆扬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力,旨在用其武装青年头脑,补足精神之“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阐释、传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推进原则、具体路径、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思政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力。

1 统筹三个关系,整体把握思想阐释原则

1.1 时代与思想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讲话中,对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空间与动力源泉问题提出了一个精彩论断: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思想产生于对时代问题的追问,思想必须具有关照现实的能力,同时思想具有批判和建构时代前沿的功能。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回应了中国问题,指明了中国发展方向。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法,深刻剖析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发挥集体智慧,对新的问题进行时代化解答,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实证分析法,表达思想内容中理论创新的丰富意蕴和时代价值,比如对人民观、中国梦、战略布局、发展理念、强军思想等原创性阐释,要用一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实际案例,将中国故事深深烙进学生的心田,以更具说服力的事实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理论成果对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指引作用。实践证明,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

1.2 政治与学理的关系

政治性与学理性不能割裂来看,两者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讲政治是生命线,学理性应当为政治性服务。与此同时,政治性也离不开学理性的支撑,离开了学理性谈政治必然不能有深度,这就很难让青年学生真懂真信,因此必须以学理性为手段,用学理的话语来讲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行动遵循。思政课是培养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属性,明晰这一思想内容的鲜明政治立场和根本政治诉求。同时,应打破一味重政治表达轻学理阐释的思维,改变对政治性内容进行简单重复说教的“传声筒”方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从学理层面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并以之来解释、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年学生感受到这一思想的情感温度、实践力度,不断增强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

1.3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学鲜明特色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需要回归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鲜明的实践导向,因此在阐释这一思想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精神层面,关键要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做到用有力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来强化学习理解,把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真理才会变得具体可感。思政课不能脱离现实基础,只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才能使教学理论能够具备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增强学生生活获得感和认同感。比如用抗疫斗争、脱贫攻坚故事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中心思想以及中国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讲清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打通理论和实践,历史、现在和未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大势、明规律,着力增强这一思想理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2 着重三个转化,逐步细化思想阐释路径

2.1 增强阐释的真理力,推动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立场思想、生产发展思想等方面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因此提升思政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力,使其精髓在师生群体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层的彰显,使其理论魅力得到更广泛地散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在“深入研究”上下功夫,优化内容供给。对于在“新”的节点上出现的新观点、新提法、新目标、新任务、新思想等,需要系统梳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领域的论述,进一步推进学理化、学术化,不断推进对这一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把握,高校还应全力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第二,在“有机结合”上下功夫,活化融入内容。根据思政课程特点,以用好用活教材为基础,创新教材运用方法,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精准提炼,以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方式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党的领导与教材体系的有机结合。

2.2 增强阐释的感召力,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教材与课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3]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力,关键在于研究创新“阐释”方法,打造“有情有意”“有滋有味”“有己有人”的思政课堂。第一,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做到多元变通、启发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问题入手,培养青年学生的政治情感,建构“主义”与“问题”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让政治性和学理性有效结合,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其在探究新知识、把握新理念、解决新难题、践行新思想等方面的学习热情。要注重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维阐释法等多种教学模式,改善教材理论抽象性与现实问题具体性的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因势而新。既要形成生动有趣的局面,又要注重内涵,不能形成流于形式的“假协同”现象。第二,要转换话语方式,做到紧贴地气、浸润情感。“阐释”应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高深的道理浅显化。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鲜明特点之一,譬如“撸起袖子加油干”“扣好人生的扣子”等成为年度热词。因而思政教师在阐释新思想过程中要采用轻松自然、通俗易懂、体现时代特色、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语言,用情感浸润学生内心,增强情感认同。第三,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选择主流的视频、动画、影视作品等融入课堂教学;利用微信、短视频APP等平台,采取微宣讲、微党课、微视频等“微教育”方式,推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的衔接融通,做到声光电并举、虚与实结合、观与做兼顾、思与行互动,强化理论感触深度,实现学理、情理、事理的有机结合,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2.3 增强阐释的践行力,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阐释的践行力体现在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理论认知问题,又是一个实践体验问题。”[4]只有将新思想融入实践体验,用思政小课堂撬动社会大课堂,才能将思想理论阐释得深入浅出,因此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致力于“深知”与“笃行”相结合,搭建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的立体多维空间。一是融入课堂实践教学。在进行思想阐释的同时,应注入“实践”元素,推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生动化、多元化和立体化。在课堂教学中聚焦时政热点和学生疑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唇枪舌战、各抒己见等方式对话交流,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聚焦生活感悟,引导学生现身说法、真情流露,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聚焦经典事迹场景,学生可通过模拟法庭、扮演功勋榜样、编演环保情景剧等强化理论学习,真正实现入脑又入心。二是融入社会实践教学。“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5]高校应构筑社会实践教学新生态,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从而拓宽学生受教育的空间。一种以理论认知学习为目标的社会实践,可采用与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参观工厂企业单位体验经济建设和改革成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采访行业模范、榜样人物激发崇德向上的精神。另一种是以行为养成为目标的社会实践,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主题宣讲以及社会调查活动,利用专业所学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全面真切地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和转化能力。

3 健全三个体系,强化思想阐释的保障机制

3.1 坚持大思政布局,构建协同联动责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3]第一,要落实领导干部育人职责。高校各级党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党委主动去谋划、推进、落实,并纳入学校发展大目标和总规划,明确各部门在此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确保思政工作全覆盖。以党委书记、校长讲思政课为契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二级院部党政负责人走上讲台为学生开讲引航第一课,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基层组织制度,有效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第二,坚持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高校各级领导应当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对思政课的平台建设、师资队伍、激励制度等提供充分保障。同时发挥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高校教师的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并把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同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第三,认真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并建立起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督办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责任体系。

3.2 坚持大队伍齐抓,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提高思政工作研究水平、提升思政队伍素质能力,需要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加大人才、经费、硬件投入,构建高水平、高层次思政工作平台和保障体系。首先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研究水平,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培训班,设立专项课题等方式,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诠释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价值和深刻内涵把握到位。其次要加强思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科学方法与科学的“度”,坚持以“适度”的教育去开展“适合”的教育。因此要搭建多方合作的交流平台,通过整合校际资源、学界资源、社会资源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校际协同教研等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定期举办思政专题培训班、进修培训交流会、教学竞赛等方式使教师培养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此外,还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政“基因”融入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做到为师有“道”、凡课有“观”、育人以“德”。

3.3 坚持大载体建设,构建思政教育环境体系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身处多元化社会的大学生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关键在于从生活着手,感受其释放出的真理光芒。这就要求思政课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将理论的体系性与现实典型的生动性有机结合,构建思政教育环境体系。第一,构建校内育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内资源德育功能,利用校内文化景观、文化宣传设施以及物质文化建设,有意图、有意识、有方向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耦合于校园物质文化中。组织理论宣讲、经典阅读会、实境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搭建网络思政新平台。随着技术的深化,各类网络平台被纳入网络思政育人的范围内,形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服务及时的思政云服务体系。因此要建强网站主阵地,构建校级新媒体为统领、院系级新媒体为支撑、班级新媒体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独特优势。第三,拓展校外育人基地。高校应立足地区服务发展,发挥品牌特色,寓思想于实践,深入挖掘校外思政育人资源,开展资金足、范围广、类型多、具有专业指导人员的各类教育阵地,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从而自觉担当新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