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践探索
——以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2023-01-06 06:33周久凤
关键词:红色文献育人

周久凤

(淮阴师范学院 图书馆, 江苏 淮安 223300)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高校图书馆向来以独特的文化存在与传播方式,在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更加坚守育人初心,将文化育人作为思想引领和价值追求,不断拓展自身的文化功能,以最优的资源、最美的环境、更多的精力、更好的服务倾注到文化育人工作上来,不断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1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

文化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力量。当今时代,文化愈来愈成为凝聚思想与创造财富的力量源泉,成为国力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性是高校图书馆的天然秉性。高校图书馆各种形式载体的文献记录着人类的知识信息,而知识信息的内核在于“文化”。因为文献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其实是一种文化过程,所以高校图书馆活动虽以文献信息搜集和服务为基础,却始终以“文化”为灵魂。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图书馆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传递和交流知识信息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是其参与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活水源头。高校图书馆在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创新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具有显性与隐性相互交织的功能特征。“以文化人”是以“文化”为载体,重在“化人”,“化人”的元素渗透在人类文明思想和文化知识成果之中,“化人”的方式具有间接性、渗透性、隐形性,其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化活动。“以文育人”是以“文化”为载体,并以“文”的形式达到“育”的目的,它具有直接性、实践性和外显性,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文的方式实现育人功能。

丰富的文献典籍、幽雅的学习环境等独特优势,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知识中心和文化窗口,成为莘莘学子涉猎知识、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长智慧的精神圣殿,对年轻学子的成长成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过往很多学者大师流连忘返并由衷地钟情于学校的图书馆,视其为“最爱”。杨绛先生曾回忆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我敢肯定,钱钟书最爱的也是清华图书馆。”[2]高校图书馆以学术文献和文化场馆为媒介,通过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促进人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发展。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价值理念在于弘扬人文精神,其文化功能指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引领、价值认同、凝聚激励、情感陶冶。因为文化创造的过程既是文化生成的过程,也是人的塑造与养成的过程,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反哺于人,使人立德、励志、求真、向善。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高校图书馆特别注重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文化在“于无声处”进行着“滴灌”与“滋润”。走进图书馆,书香萦绕,遨游书海,如沐文化温泉。这种内隐、柔性的育人方式,更容易被青年人所接受与认可。高校图书馆的物质、精神、制度、环境等构成了文化育人的基本要素,图书馆的物质资源、管理制度、阅读环境与学习氛围等各要素协同作用,将知识信息服务与文化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并相互渗透,共同引领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健全人格品性、提升文化知识水平、陶冶美好生活情趣。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空间有别于其他场所,其显著特征在于始终以“人”与“文化”的“互动”为轴心,将“育人”与“化人”嵌入其中,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路径

2.1 资源整合与平台优化,集聚文化育人之场力

资源整合与网络平台优化是图书馆充实文化空间能量与动力的保障,也是实施文化育人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整合包括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即纸质文献、数字电子资源、网络搜索资源和活态资源。在馆藏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经典文献、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献予以系统收集与整理,夯实文化育人的资源根基。纸质文本文献的收藏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因为纸质资源具有直观性,读者置身浩如烟海的可见文献中,能目睹人类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文化的厚重感和阅读的仪式感。新媒体资源突破了传统文化保存传递的局限,数字化资源是构建永久性社会记忆的重要资源,要把数字化资源与网络平台优化结合起来,将纸本和网络数字化资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转换,围绕不同层次读者需求,对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数字文化资源分门别类整合加工,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文化资源集成聚合,将学校与社会文化机构的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精品课堂、数字视频等加以有效链接,形成全媒体、多类型的文化资源库,建立“一站式”“包容式”的文化资源服务平台。

2.2 空间再造与场景形塑,增强以文化人之引力

空间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总和,空间与环境同样也具有隐形的育人功能。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与场景形塑在于增强空间与环境的文化“黏性”和育人之“引力”。空间再造与场景形塑应聚焦于人文美学特征,提升空间环境的文化意蕴,使空间、资源、环境和人构成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在空间再造与场景形塑中,要把空间再造和环境美化转化为人文关怀和文化育人的有益成分,摄取多种文化元素,组配独特的文化“能指”符号,运用象征、意指和隐喻等创意手段,精心布局与巧妙设计,于细微处见匠心,将文化的“磁场”效应潜藏于情景空间,让墙壁、地面、标牌、物件等也能“叙述”文化,给读者带来身心愉悦感和文化获得感。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场景设计力求虚实空间与环境氛围、个性场景与共性场景、固定场景与移动场景、近景与远景、静景与动景、书景与人景相互融通,“物境”与“意境”相得益彰,从“形塑”走向“神通”[3]。在形塑外部空间与环境的同时,应着力提升图书馆空间的内在文化品质,增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中人文资源的沉浸式体验,图书馆空间既要有个性品位又能体现文化育人特色,既传承文化传统又契合时代主题的文化景观,使空间再造与场景形塑同文化育人目标有机统一。

2.3 阅读推广与文化营销,彰显以文育人之活力

阅读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阅读可感知文化,并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新媒体使人们的阅读方式与路径发生了显著变化,图书馆空间的传统服务育人方式需要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阅读推广在图书馆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以此为抓手,以文化营销的方式,将图书馆以文育人寓于阅读推广之中,使阅读推广活动促进“人”与“文化”的深层互动。阅读推广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实体馆藏,根据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源储备与阅读动态,通过深层次组织加工、精准推送,增强导读的深度和精度。要引导读者把碎片化阅读与系统阅读、主题阅读统一起来,将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专业性阅读与普及性阅读结合起来。在组织阅读活动中,要虚实结合,既让读者体验传统纸质阅读带来的古朴典雅的仪式感与厚重感,又能让其享受网络与读图时代的穿越感与愉悦感。文化典籍的阅读推广是增强文化核心辐射力、彰显文化育人活力的有效手段。经典阅读推广,力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通、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兼顾,合理择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本文化中的文化要素,把文化育人与“中华文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书香校园”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与国家战略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互通互渗,落实到书目推荐、主题书展、读书沙龙、论坛讲座、征文竞赛等具体活动之中,保持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张力和活力。

2.4 上下联动与整体协同,形成全员育人之合力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秉持“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理念,上下联动,协同参与。文化组织形态多样,协同联动是助力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重要路径。学校图书馆要统筹利用一切文化育人因素,充分挖掘与利用文化知识再生资源、空间环境设备条件、专业技术人才等优势,将图书馆读者服务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主动融入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图书馆应做好顶层设计,统筹馆藏、人才、技术和空间等资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图书馆内部力量参与文化育人活动,促进知识空间、文化空间、学习空间、第三空间的相互融通,在用户教育、阅读推广、学研服务等活动中延伸文化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联合协作,凝聚诸多育人力量,促进学校部门之间、馆际联盟之间以及跨文化组织之间的相互协同,增进文化育人的目标融合、内容融合、载体融合,形成大协作、大融合、大育人格局,拓展文化育人的广度。图书馆在文化资源利用中,要加强与校园文学社团、社会文化机构间的合作互动,有效吸纳不同组织间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育人合力。

3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践活动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在通过组织与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主题活动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真正多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以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多年来,图书馆秉持“营造书香校园、传承优秀文化”理念,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模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图书馆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为期一个多月,主题突出,活动精彩,影响力不断扩大。图书馆经常与学校二级学院合作,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每年开展各类阅读讲座、沙龙、竞赛、交流等20余场次。图书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内举办的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悦读之星”读书演讲风采展示活动、全国大学生美文朗诵大赛、全国图书馆杯主题海报创意设计大赛等。图书馆成立的国华抄书社,经常组织学生抄写古籍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学科服务平台等进行优秀国学图书、文学经典、文化名著的推荐,多渠道加大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力度。图书馆在营造良好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9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领读图书馆”。图书馆积极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和省图工委组织开展的各项赛事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有多名同学获得优秀奖、网络人气奖、创意奖,在江苏省高校“阅百年历程 传精神力量”作品征集展示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全民阅读推广与社会文化服务实践中,图书馆以党日创建和职工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和馆员走进社区、中小学等单位,送文化科技图书到农家,开展阅读辅导活动,获得了外界好评,2019年度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充分挖掘与运用地方特色人文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增强文献阅读推广和红色文化传播的思想性和育人性。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才辈出,文献丰富。图书馆围绕学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基于淮安红色文化资源和区域特色文化,在系统收藏教学参考文献、重点收藏学术研究文献、全面收藏学习阅读文献、合理收藏潜在价值文献、积极收藏本土抢救性文献的原则下,进一步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地域文化特点,合理选择红色文献与场馆建设的功能定位,确立以周恩来研究、运河与漕运文化研究、淮安地方文史研究等文献为特色馆藏,重点建设了《周恩来研究文献资料专题数据库》《淮师文库》《淮安市文史资料数据库》等,建成校本资源与地方文化兼容互补的各类主题数据库。图书馆在丰富周恩来主题文献资源的同时,不断扩展更新“周恩来研究基地”的陈列内容,增强阅读、阅览、展示和体验综合功能,让红色文献以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红色记忆。周恩来文献资源和研究基地独具匠心的功能,不仅为校内外师生学者学习和研究周恩来提供了丰富资源,也保障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红色资源配置上,图书馆专门设立了周恩来研究资料中心,相关借阅窗口还配置了以周恩来主题文献为核心的红色空间、红色专架、红色书柜等。在空间布局上设置了纸质阅读区、数字阅读区、交流讨论区、成果展示区、演讲报告区等。在空间再造上注重现代科技元素的运用,采用声光电等虚拟技术,生动再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红色文化空间设立了信息联机联网检索和影视播放系统,通过相关红色文献的语义关联、知识聚类,形成知识图谱和多媒体再现,使红色文献阅读可视化,增强了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在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实践中,图书馆以周恩来文献与研究资料为核心,扩展到党史题材范围,兼以文学经典、文化名著等,使红色阅读推广在个性化中呈现多样性,在阶段性中保持常态化。图书馆经常邀请周恩来亲属、周恩来研究知名专家学者,以亲身经历、学术交流、读书会等形式,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讲述和阐发周恩来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近年来,图书馆经常举办“周恩来诗词书信百人抄写挑战赛”,开展“‘不忘恩来志 书香满淮安’我为周恩来数据库代言”“红色元素图文设计”“红色文创手工产品制作”等活动,在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阅读经典”栏目中,推介周恩来主题文献和研究成果,与学校“翔宇”通讯社和读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联合举办“弘扬恩来精神 展示翔宇风采”活动,组织党员在周恩来纪念馆实地创建“最佳党日”等系列活动,在追寻周恩来精神的“红色之旅”中,推介“周恩来文献数据库”,开展周恩来文献资源合作共建共享活动。以上形式多样和新颖独特的组织活动,凸显了“弘扬和传承周恩来精神”的红色文化主题,拓展了红色文献资源的文化育人途径。

4 结语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高校图书馆过去主要强调服务育人,当今则应凸显文化育人。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育人服务效果方面还不够理想,学生对文化育人活动“关注度不够、参与度不高、满意度低”[4]。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和运用一切育人因素,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实现图书馆的文化教育价值。要对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和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具体实践,不断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提升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红色文献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追忆红色浪漫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