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探索

2023-01-06 06:33
关键词:校地苏北人才

苗 军

(淮阴师范学院 人事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2018年11月5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从更高的层面推进深层次改革开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国家要全面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长江三角洲区域化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空间更大了,步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也意味着探索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进程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的问题将是关系到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来看,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如何让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增长期的苏北城市迅速赶上经济发达城市的脚步,如何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将对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进程大有裨益。

1 研究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如何合理利用所辖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人才资源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关系地方经济文化更好发展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苏南和苏中地区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苏北地区的大量高校毕业生资源涌向了苏南地区乃至经济发展更为高速的上海市以及广东省的深圳市、广州市等地区。因此,研究苏北城市探索一种积极的人才共享模式不仅是必然之需,也是必要之需。苏北地区有着众多高层次学校,分布着包括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而且这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学科专业门类人才。

2 探索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逻辑思路型构

在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的学术规范当中,所谓模式,主要指的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企业发展模式、科学实验模式等。以逻辑学的思路来进行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模式是一种勾连实践与理论的中间性环节。模式具有结构性、重复性、简单易操作性等普遍特征。模式在实际的学术实践运用中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结构要素的调整。因此,梳理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的思路至关重要。厘清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的思路需要全面地了解苏北地区现在所拥有的经济产业分配情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逻辑前提。需要重点提及的是,早在2019年,苏州、南京、常州、无锡的GDP已经突破万亿元,而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等地的GDP远不及南京及苏南地区这些城市。从苏北所拥有的铁路条数、高速公路条数以及机场等交通设施配备来看,与苏南差距并不大,苏北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交通条件,积极地内引外联,促进人才的流通与共享,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的扩大与深化”[1]。

根据现在我国所具有的校地人才共享模式以及苏北地区自身的特色与条件来看,苏北地区的这些城市一方面需要借用传统的校地人才共享合作模式,在校地人才共享方面积极发挥政府的平台作用,更好地“助力高校内涵式发展”[2],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政府是发布政务文件和处理事务的组织机关,政府在行政执行、行政命令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的吸纳与引进乃至人力资源的调配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府与高校之间同样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高校的一部分财政支出需要政府的预算来解决,高校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校与政府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3]。政府同样也可以从宏观方面指导和帮助企业发展,为“形成区域人才共享机制”[4]助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信息高度发达,现代媒介工具广泛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电脑的广泛使用使得万物互联的时代迅速到来。在校地人才合作的逻辑思路当中一定要融汇高新科技的因素,也需树立媒介化思维,媒介化思维强调一种分众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如上所述,苏北这些城市所分布的行业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在高校人力资源的精准配置方面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的资源,树立分层化细化的人才配置模式思路,并在这种模式思路指引下,做到人才资源的精准配置。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逻辑思路型构需要融入一种精准化的、信息化的现代媒介逻辑理念,“整合各方媒体力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5],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人才信息流动。

3 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方案

在本部分当中我们需要详细探索苏北地区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三种方案。

第一,培养多渠道的校地人才合作模式。创新渠道,发展多渠道的校地人才合作模式是未来校地人才合作的良好路径。众所周知,校地人才共享是需要基于特定的平台来创设的。这种平台一般由政府搭建。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模式为校地人才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机制,可以充分解决高校人才进入地方企业工作的时候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这种模式也成为校地人才共享的一种通约模式。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模式其实也有其需要克服的困难,中间性环节的多寡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制约校地人才合作的水平,增加一些未知的变量。因此以政府为平台,同时积极鼓励构建校地人才共享合作网络,这种网络化的平台在政府搭建起来之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管理和对接,实施人才和企业的精细化配置。

人才专业和企业所需要的行业人才进行精细化的对口和匹配,是促进校地人才共享的良好途径。同样,走出去,引进来,形式多样的人才交流会、高校所创办的各种产学研论坛,也为学校和地方企业合作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因此,努力利用各种会议和交流方式来促进校地人才的共享也成为未来校地人才共享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在人才储备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同时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现代化服务意识与水平也非常高,这就保证了多渠道的校地人才合作模式将会进一步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向着更高、更快的水平发展。

第二,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新模式的拓展。

要充分利用苏北地区各个城市的优势,将优势进行互补,更好地拓展校地人才合作机制。首先需要将苏北地区的高校人才资源联网,充分发挥不同地区高校优势。众所周知,徐州作为一个工业矿业地区,其在矿业人才储备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的,徐州地区还有着中国矿业大学这样的专业类矿业院校。连云港作为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城市,它在海洋行业的人才储备也独具优势。事实上这些专业人才在苏北地区的其他城市是有着旺盛需求的。苏北城市地缘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这些城市可以将这些人才资源共享。

同样,盐城和淮安是淮北地区两个工科类院校较为聚集的城市,此类人才是各地政府想要提升当地企业发展水平必需的人才,在需求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缺口。因此,对这些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内的高校人才进行合理的配置是校地人才共享的重要层面。地方企业可派遣联络员积极主动深入到高校教师团队当中,积极吸纳高校教师和其学生团队成员加入企业的研发,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团队提供充足的助研资金,为高校教师的一些实践类项目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提供基础项目的孵化资金,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差旅费和服务费,邀请高校师生团队进入到企业当中,对企业的运行和产能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团队优势和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的导向积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进一步提高产能提供智力支撑,提供实践性的策略、管理和技能指导,这将能更好地促进校地人才共享的发展水平。

第三,苏北地区城市校地人才合作模式的理念创新。在苏北地区人才共享的探索当中,需要转换思维,积极利用江苏本地高校以及邻近的山东省、安徽省等高校的资源。积极吸纳这些地方的人才优势,促进苏北地区校地人才共享。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企业遭遇技术性的难题时,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在线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校地人才共享的成本,同时也能最大程度提升苏北地区校地人才共享的效率,是一种双赢互惠的新模式,这种利用网络来进行指导的合作模式,可以让一个技术员服务于多家企业。从投入和产出方面的比值来看,利大于弊。同时企业可吸纳一些高年级毕业生加入企业团队当中,让他们在实习中感受企业的团队文化,为其提供食宿方面的支持,增强其对该行业和岗位的认知水平。

猜你喜欢
校地苏北人才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人才云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