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胡士磊,赵 伟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科研重地,人才等创新资源丰富,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一些高校与地方政府选择共建新型科研机构,通常称为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以下简称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体而言,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即高校与地方政府(或政府机构,通常也包括政府派出机构)(及企业或其他机构)为实现互利共赢(通常)在地方合作共建的“政府推动、高校支撑、市场主导、开放运作”的科技创新平台[1-2]。总的来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等问题,实现了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多方共赢,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3]。
当前,校地新型科研机构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地方政府乃至企业视为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战略选择,因而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呈雨后春笋之势。目前学术界有关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在对典型机构的案例分析和机构绩效评估等方面[3-8],缺乏对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成因、特点和作用的共性解读,也缺乏对我国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状况及特征的分析。本文旨在分析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成因、特点和作用,并以C9 高校为例分析总结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概况及特征,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把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态势及进行前瞻性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研发活动的正外部性、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和复杂性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根本动因。由于研发活动具有正外部性,完全的市场机制下研发投资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3],这凸显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复杂性,高校仅凭自身之力难以完成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9]。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是在地方政府推动下建立的,通常采取市场化导向和企业化运营模式,既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也能避免行政干预过度导致的效率损失,能够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10],实现高校创新资源、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真实需求的有效对接和整合,进而有效提升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成功率。
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成果转化机制不畅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现实动因。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仅为欧美国家的1/3 左右[1]。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距离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尚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由于高校传统体系是为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的,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的兼顾不够、匹配性不足[1]。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设立能够打通技术供需方的对接通道,实现企业需求引导下高校核心技术的再开发,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客观动因。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北京、上海和南京等东部特大城市高等院校集聚,而其他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高等院校很少。然而,近年来这些地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也很旺盛,亟需外部科研力量的支持,以弥补科教资源薄弱的短板[11],这直接推动了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建立。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主观动因。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项重要职能,其中政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和平台,能够有效助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较于传统科研机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投资主体、机构性质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表1 总结了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主要特点并与传统科研机构进行了对比。由表1 可知,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机构性质也十分多样。管理模式方面,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主要采用企业化管理,多数实行院长负责制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具有去行政化的特征[1,3]。此外,校地新型科研机构采用融合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的交互模式,能够有效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3]。最后,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也更加灵活,这又体现在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3]。
表1 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科研机构对比[3]
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建立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地方还是其他主体都具有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
首先,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有“接口”作用,能够实现产学双方的精准有效对接,模糊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的界限,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创新链[12]。其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有人才“集聚器”作用,能够打破学科壁垒,集聚大量高素质的交叉学科人才。再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有经济“发动机”作用,它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并能够有效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从而能够有效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具有“窗口”作用,能够展现母校科技成果和研究特色,提升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状况,我们收集整理了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数据,并以此为例具体揭示当前我国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概况和发展特征。
C9 高校即九校联盟(C9 League,简称C9)成员高校,包括清华大学等9 所大学,这些大学均是我国首批“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常被认为是中国顶尖大学的代表,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影响力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13]。
本文通过手动检索的方式收集数据,首先查阅了C9 高校官网的新闻报道和各高校技术转移部门官网;其次,我们在百度搜索引擎以“××大学AND研究院/研究中心/研发中心AND 共建”为检索词对9 所大学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设立情况进行逐个检索。考虑到“基地”或“实验室”或是研究特色不突出或是规模不够,因而不将它们作为检索词。此外,本文的数据只包括C9 高校直接建立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不包括C9 高校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再度建立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规模演变情况如图1 所示。C9 高校第一所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设立于1996 年,此后的10 年,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呈缓慢增长趋势,当年所建立(按照揭牌时间或协议签订时间)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均低于5 所。从2007 年开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2009年和2017 年分别开始进入新的提速期。截止2019 年10 月底,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总数达217 所。
图1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规模演变
研究发现,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性质以事业单位(含新型事业单位)为主,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股份化企业为辅。事业单位型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如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如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等,股份化企业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如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招远研究院等。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与此同时,一些涉及或聚焦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也开始出现并不断增长,代表性的如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盐城电子商务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这些机构通常具有智库的职能,但目前总的来看这类机构的数量较少。
从地域分布来看,C9 高校的217 所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分布在全国75 个城市(直辖市或地级市),其中多数城市仅分布有1~2 所C9 高校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地域分布,图2 仅保留了分布有3 所及以上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城市,由图可知,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落地南京的数量最多,达23 所,其次是苏州和上海,分别有16 所和15 所,杭州居第四位,分布有11 所,其余城市的分布数量在3~7 所之间。值得注意的是,C9 高校217 所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中,分布在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的就有172 个,占79.26 %,这一方面表明我国许多创新性城市(区)在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方面展现出很强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已成为创新型城市(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些城市“创新基因”的一部分[14]。
图2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地域分布
就合作地域类型而言,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以“异地合作”为主,占75.20 %,“本地合作”仅占24.80 %。合作政府类型方面,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合作政府主要是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政府,占42.86 %,其次是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下辖市(区、县)政府,占19.82 %,省(区、市)政府、直辖市下辖区(县)政府和其他政府派出机构(如国家级新区管委会、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省级开发区管委会等)所占比重较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尤其是地级市)间科技创新“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校地新型科研机构成为各城市政府用以增强和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凭借和依托。
本文对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成因、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明确了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发展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在此基础上,以C9 高校为例具体分析了我国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包括数量规模、机构性质、研究领域、地域分布和合作类型,从而细致地揭示了我国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现实,并得以从一个微观切口洞悉我国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图景。
本文研究发现,研发活动的正外部性、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和复杂性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根本动因;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成果转化机制不畅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现实动因;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客观动因;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主观动因。相较于传统科研机构,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在功能定位、投资主体、机构性质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作用包括“接口”作用、“窗口”作用、人才“集聚器”作用和经济“发动机”作用。
本文研究发现,过去十年我国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得到突飞猛进式的增长;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性质以事业单位为主,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股份化企业为辅;校地新型科研机构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校地新型科研机构地域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等创新型城市;校地新型科研机构以“异地合作”为主,合作政府类型主要是地级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