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生态理论的新能源人才开发策略研究

2023-01-06 06:03刘保书
当代石油石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能源人才

刘保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北京 100728)

1 新能源人才开发问题日益凸显

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壳牌、BP等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发布能源转型报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国内能源企业也都把发展新能源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随着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业务不断拓展,新能源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人才开发问题也日益凸显。

1.1 从供给侧来看,新能源人才规模化教育相对滞后

我国新能源人才专业教育起步较晚。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有100多所院校开设该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却不尽相同[1],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生物质、风能的转换利用技术与工程等方面[2]。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也成立了一批新能源相关研究院,涵盖氢能、核能、电动汽车、能源经济等研究领域。由于新能源专业涉及能源、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基础学科,专业跨度大、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难度大。目前新能源领域还未形成“本硕博”系统培养模式,中高级人才较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更少,新能源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需要。

1.2 从用人侧来看,新能源人才严重不足

我国大型能源企业在传统领域不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都拥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但在新能源领域还是后来者。目前新能源人才多数从常规能源转行而来,缺乏新能源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以光伏人才为例,国内高校未直接开设光伏专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材料、能源等专业以及传统发电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的同时,还伴随着结构的不合理,高端技术研发和运维管理人员短缺,熟悉新能源投资以及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近几年,能源企业都加大了新能源人才培训力度,但由于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和手段单一,实战化培训不够,再加上新能源技术迭代周期较短,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从社会环境来看,新能源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能源转型也催生了行业内“绿色人才”争夺战。《经济参考报》调查表明,“人才荒”正严重困扰新能源行业发展[3]。人才紧缺,流动也不易。当前新能源、储能领域专业人才多数集中在民营企业,研发及投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咨询机构。由于新能源产业当前经济效益还不高,民营企业向体制内的人才流动渠道也并不通畅。即使是石化企业内部,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内部流动也阻力重重。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分布特点增加了招人留人的难度。很多新能源项目处于青海、甘肃、新疆等西部偏远地区,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突出。

2 新能源人才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人才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也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借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才培育、成长、开发与环境的关系,产生了人才生态学。2001年张一方[4]提出了人才生态学的3个基本原理,即环境控制原理、相互联系与整体性原理以及数量决定质量原理。马伟光[5]借鉴生态学原理研究了人才生态系统的规律。用生态学视角研究人才生命运动与环境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对于研究新能源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开发政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2 人才生态系统

人才生态系统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设计人才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系统。黄梅等[6]提出借鉴食物链的原理,根据人才种群的匹配关系以及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设计形成人才生态链。宋素娟[7]提出,各类人才、组织及市场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形成一个系统关系,人才之间相互学习、共享资源,生态关系就此形成。人才生态系统不是人才个体的简单加合,而是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体,包含结构关系、数量关系、人才流动等。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人才开发,为新能源人才队伍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

2.3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人才集聚效应、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等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产业链与人才链相互耦合,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相互促进。产业集群引导人才结构优化和集聚,人才集聚促进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在产业、环境、制度、人才发展的系统框架内,必然形成人才集群生态圈[8]。国内学者围绕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现象,归纳了科技人才集聚的可能模式。如孙丽丽等[9]研究认为,科技人才集聚存在收益优势依傍、“领头羊”效应吸引、产业集聚推动和政府牵引等4种模式。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我们思考新能源产业的业才共兴提供了新途径。

3 新能源人才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3.1 强化产业导向,创新引才措施

在产业人才不足、人才竞争加剧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必须加大引才工作力度,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人才生态建设目标,统筹短期、中期和长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创新思路引进人才。

1)探索“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的一体引进模式。近年来,许多国际石油公司选择通过投资并购直接拥有新能源资产和人才。相比外部招聘,通过收购新能源公司和项目,不仅可以解决引进人才的文化融合问题,还可以一揽子提供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核心人才。国内企业可以采取并购投资、与新能源机构组建合资公司等形式,直接或间接获得整建制新能源人才。在氢能等前沿领域,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建设联合实验室、研究院,促进项目、人才和成果的一同引进。参照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加快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培育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

2)推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模式。人才引进要树立共享理念,不追求人才的“人事所有权”,而是更重视人才的“效益所有权”。依托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采用“客座教授”“联合开发”等模式引入“外脑”,参与新能源项目研究和建设。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柔性引进的人才与内部人才一视同仁,同等待遇、更多激励,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新能源研发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高端智库,以引进智力为重点引入系统型、战略型、商业型高端人才。

3)做实“定制培养+择优遴选”的订单引进模式。根据企业新能源业务发展的重点,有针对性与有关新能源专业院校结合,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择优引进。通过新型学徒制、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等途径,根据产业链要求成建制定制培养引进一批新能源骨干人才和一线操作人员。探索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研究生的校企合作培养,择优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依托新能源项目,与当地人力资源部门结合,采取劳务外包、业务承揽等形式,经过定制培养后引进一批企业亟需的操作人才。

3.2 强化战略导向,完善育才体系

坚持“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动态耦合,从人才储备、拓展、提升等方面多向发力,走好复合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1)强化产教融合,储备培养一体。加强企业与高校、继续教育行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一方面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活动,定制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构建新能源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支持有关高校加快新能源特色学科、前沿学科建设,通过合作办学、双向导师等方式,参与新能源专业高等教育。支持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能源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充分利用校企不同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建立新能源产教融合联盟、产业发展论坛等平台,开展政企合作、校企联合、企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育人模式,大力培养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人才。

2)强化专业复合,拓展培养一体。石油石化企业积累了大量传统领域专业人才,通过强化复合培训,有助于尽快形成一支新能源人才队伍。一要做大基础复合型人才规模。对从传统能源转岗的一线员工,要强化新能源技术培训,同时拓展项目管理、电力营销等专业学习。二要打造一批中坚骨干复合型人才。建立专业延伸、业务交叉的内部交流和培训机制,如,勘探与地热利用、炼化与氢能开发等,同时加快培养更多“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三要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在新能源电气化、数字化、低碳化与灵活化的发展势头下,要重视高端人才融合创新能力培养,打造一批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战略科学家和商业领袖。

3)强化训战结合,实践培养一体。着力在新能源项目研究、开发、实施过程中锻炼培养新能源人才梯队。一是培养战略预备队。分专业选拔高潜人才进入预备队,通过团队学习、模拟演练、竞赛对抗等形式练兵选将,安排到新能源项目实习实践。二是培养攻坚突击队。整合资源、技术、装备优势,构建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全产业链服务联合体,在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中锤炼队伍。三是培养管理领头队。充分用好新能源合资合作、产教结合、国际合作等平台,采取任职挂职、轮岗交流等形式,选派优秀管理人才在项目运营、市场开发等实践中学习,加快培养新能源项目领导团队和领军人才。

3.3 强化创新导向,优化人才生态

新能源企业要创新人才工作体系,构建人才“引、聚、留、用”的良好生态循环。

1)着力打造人才强磁场。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环境和干事的舞台[10]。一方面,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人才成长搭建大舞台。石油石化企业可以从发挥传统业务优势角度出发,有选择地将地热、分布式能源、油气氢电综合服务站等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并集中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宽广舞台。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任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保障、激励、人文关怀等方面统筹出台一体化政策,全链条优化新能源领域人才生态,构建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科技生态,释放引才聚才“磁石效应”。

2)着力培育人才大森林。新能源产业发展,必须把引才、育才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多层次、多种类、动态平衡的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打造人才大森林。在新能源人才引进配置上,要打好“外引内育”组合拳,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树,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既注重“头雁”引领,更追求“雁阵”齐飞,努力打造优势互补、梯队合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才生态。同时,要努力为各层次人才搭建一个可供学习、交流、自由发挥的生态圈,并通过构建人才发展平台,让人才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3)着力构建人才新高地。随着能源供应多元化,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融合、跨界创新合作发展日益普遍。要强化高端人才跨界交流,大力培育高水平领军人才,形成“领头羊”效应,通过凝聚并持续支持优秀的创新群体,打造专家领衔、充满活力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团队。要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申报建设,谋划构建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原始技术策源地优势,持续提升新能源人才生态圈效能。要探索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市场化薪酬机制,推进员工持股、项目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方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构建新能源科技创新人才新高地。

4 结语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加快转型、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势在必行。在推动企业转型的同时,要超前谋划新能源人才开发,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方向,研究制定新能源人才开发规划和配套行动计划,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持续构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人才生态圈。

猜你喜欢
新能源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63%新能源二手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卖掉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