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新疆沙湾 832100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山羊的地区较为多见。而养殖场一旦出现该病,其经济效益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该病的病原体为支原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使用姬姆萨氏法、卡斯坦奈达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良好[1]。病原对培养基的要求苛刻,培养时低浓度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煎蛋”状。该病原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在121 ℃下30 min 可将其灭活,该病原还对石炭酸、来苏尔和75%的乙醇等一些表面消毒剂较为敏感[2]。
羊支原体肺炎对山羊和绵羊最为易感。患病羊和带毒羊是羊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冬季和早春两季,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羊支原体肺炎主要作用于羊只的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因此患病羊会出现咳嗽和打喷嚏等临床症状[3]。
患有羊支原体肺炎的羊只潜伏期为7~28 d,羊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4]。
体温升高,(40±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并伴有咳嗽等症状。随着患病羊的病情加剧,患病羊会出现严重的肺炎,鼻腔流出黏液,呼吸急促等症状。最后,患病羊会出现四肢僵硬,严重的呼吸困难,直至羊只死亡。
体温升高,(40±1)℃,精神萎靡、食欲正常,伴有咳嗽(前期为湿咳,后期为干咳)。随着患病羊的病情加剧,患病羊的鼻孔中流出大量的泡沫状黏液,并在鼻腔处可见黏膜,后期结痂,听诊可见支气管有明显的声音,反刍减弱或者停止,直至羊只死亡,该病的病程为2~4 周。
慢性型是由急性型转化而来,患病羊会出现咳嗽、体弱,严重时可伴有继发性感染。该类型的羊支原体肺炎死亡率相对急性型和最急性型较低。
病理剖检发现羊的胸腔和胸膜出现明显的病变,肺部表面上有1 层纤维素膜包裹,支气管会出现明显扩张,支气管淋巴结明显肿大,且切面有大量的出血点;心肌出现松弛;肝脏、脾脏和肾脏出现明显的肿大,并伴有出血点;血管中会有大量的黄色或红色的泡沫分泌物[5]。急性型羊支原体肺炎病例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慢性型羊支原体肺炎病例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双侧肺部,肺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或灰色肝变区[8]。
羊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两季,因为冬季和早春两季温度较低,空气潮湿或干燥,羊群在两季中调节机体温度的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故羊只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容易使病原微生物入侵羊只的机体,导致羊只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和蔓延,从而引发羊支原体肺炎[5]。
羊群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羊支原体肺炎。长途的运输过程可能会出现环境和温度的变化,加之羊群因运输无法满足正常的采食和饮水,且运输羊群的空间有限,羊群易出现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情况,进而机体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引发羊支原体肺炎[6]。
由于我国羊的养殖模式大部分为传统的家庭散养模式,因此养殖环境较差,地面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系统和保温效果较差,易引发羊支原体肺炎。此外,传统的家庭散养模式,饲料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羊群日粮的营养均衡。
1)根据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等对患病和疑似患病的羊进行初步诊断。2)血清学检测,将采集患病羊待检血清等样本送至有兽医疾病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补体结合反应和ELISA 等血清学试验,血清学检测多用于慢性型病例。3)病原学检测,将采集患病羊的肺脏等样本送至有兽医疾病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1)在养殖场、羊舍的进出口、养殖场内部的主要线路设立与门或马路同宽,长4 m、深度0.3 m 的消毒池,并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
2)养殖户应根据羊群的日龄和月龄对羊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群,控制羊舍的饲养密度,以此减少羊群因密度过大造成的应激等问题。
3)针对羊群的日粮,养殖户在喂养羊群时,应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同时还要满足精饲料和粗饲料混合搭配的原则,并适当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等,以此来提升羊群的消化吸收能力。
养殖户应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动物疫病疫苗的免疫要求,并结合养殖场自身疫病的发生情况制定适合养殖场的免疫规划。羊支原体肺炎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该疫苗是用羊支原体菌种经过甲醛灭活处理后,加氢氧化铝胶制成。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流行,而养殖户可通过每年定期接种疫苗来预防羊支原体肺炎。通常情况下,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主要采用颈部皮下和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并可在接种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21 d 后采用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此外,养殖户对患有羊支原体肺炎的羊群采取隔离措施的同时还应对健康羊群进行紧急接种[7]。
患病羊和长期带毒羊会对健康的羊群造成威胁,养殖户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隔离制度,做好隔离工作。被隔离的羊只应单独饲养,远离健康羊群,以此防止羊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和传播。此外,针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羊群,养殖户应定期采集羊群血液等样本送至有检测资质的兽医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对检测出羊支原体肺炎阳性羊只应第一时间执行隔离制度。
由于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较强,抵抗性较差,一般的消毒剂或消毒方式均能有效杀灭。养殖场可每周对养殖场内部的环境、饲养用品用具等进行消毒,消毒时间间隔为每2~3 d进行1 次。如果养殖场的资金充足,养殖场可购进雾化机等大型消毒仪器进行雾化消毒。
1)西药治疗。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0.05 mL/kg,1 次/d,连续用药3~5 d。或者口服氟苯尼考,给药剂量为5 mg/kg,1 次/d,连续用药3~5 d。
2)中药治疗。鱼腥草、杏仁、款冬花、甘草、苏子各25 g,桔梗、陈皮各15 g,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 次,去渣留液,口服,1 次/d,连续用药5~7 d。鱼腥草15 g,甘草、杏仁、苏子、枳壳、陈皮、枇杷叶、炙半夏各10 g,炙麻黄5 g,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3 次,去渣留液,口服,1 次/d,连续用药5~7 d[8]。
羊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养殖户需要充分了解羊支原体肺炎的基本情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建议:1)在饲养管理方面,养殖户应注重羊群的饲养供给,进而通过饲养供给的增加,来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2)在暴发羊支原体肺炎疫情时,养殖户不要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应根据临床兽医的诊断结果和疫情分析结果进行给药。3)在羊群出现羊支原体肺炎时,为了降低耐药性的发生几率,养殖户在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上应以中兽医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如达不到治疗效果,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羊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4)养殖户应注重羊支原体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只有科学接种羊支原体肺炎疫苗,才能有效防治羊群出现羊支原体肺炎。5)对于养殖场出现的羊支原体肺炎患病猪和病死猪,养殖户应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销售贩卖、隐藏疫情发生的事实。6)养殖场对于羊种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如非要对外引种,养殖户一定要做好检疫检测和隔离工作,防止疫病进入养殖场。综上所述,养殖户在羊养殖过程中要积极预防羊支原体肺炎,尽最大可能降低该病的发生,以此促进养羊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