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栋
(江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江阴 214400)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假体替换病损关节,能够帮助患者快速重建髋关节功能,以降低髋部疾病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1-2]。 但THA 具有创伤大、出血多的特点,术后伴有剧烈疼痛,还需辅以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3-4]。 康复训练图谱量化是一种先进的康复技术,依据临床路径结合图谱,能够将术后功能训练步骤进行具体量化及系统化。本体感觉障碍也是影响THA 术后患者恢复的重要原因, 可降低患者对肢体位置及运动的感知能力,与关节功能持续受限存在密切关系[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35 例THA 术后患者为对象,旨在分析康复训练图谱量化及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联用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 例THA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8)。 对照组:男 38 例,女 29 例;年龄 65~78 岁,平均年龄(70.58±2.29)岁;手术部位:左侧 30 例,右侧 37例;原发疾病:骨关节炎23 例,股骨颈骨折19 例,股骨头坏死25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9 例,Ⅱ级 38 例;体质量指数 19~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1±1.48)kg/m2。 观察组:男 40 例,女 28例;年龄 65~78 岁,平均年龄(70.63±2.32)岁;手术部位:左侧32 例,右侧36 例;原发疾病:骨关节炎24例,股骨颈骨折20 例,股骨头坏死24 例;ASA 分级:Ⅰ级 30 例,Ⅱ级 38 例;体质量指数 19~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 (24.35±1.52)kg/m2。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行 THA 治疗;年龄≥65 岁;ASA 分级Ⅰ~Ⅱ级;均为单侧病变;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存在肝、肾功能衰竭;合并恶性肿瘤;存在免疫功能障碍。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术后当天由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被动按摩, 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抬臀、股四头肌训练等,之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垫膝抬腿、直腿抬高等训练,并逐渐过渡至助行器站立、 行走及体位转移等训练,30 min/次,2 次/d,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图谱量化联合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1)康复训练图谱量化:①先绘制康复训练图谱,由专业医务人员设计及绘制关于THA、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绘;②在术前1 d 即将图谱发放给患者,由参与设计的医务人员进行讲解并示范各康复动作要领,使患者术后可迅速掌握,并叮嘱患者家属也阅读熟悉;③术后对康复训练内容进行量化,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进行踝泵锻炼,5 min/次,5 次/d; 术后 1~3 d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训练,3 min/次,5 次/d;术后 4~7 d 指导患者进行屈曲膝关节运动,3 min/次,5 次/d; 术后 2~3 周加强患者进行股前肌及股后肌训练,4~5 次/组,5 组/d; 术后 4周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屈伸运动,3 min/次,5 次/d;术后2个月加强患者进行股前肌及股后肌肌力训练,5 min/次,5 次/d;术后 3个月指导患者进行平衡负重训练,包括上下楼梯、单腿负重站立等,10~30 min/次,3~4 次/d,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2)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①患者根据专业医务人员指令进行平衡功能训练、位置本体感觉训练,并于盲视下进行髋关节多角度重复训练、跨步练习等,需注意循序渐进,缓慢增加训练时间, 并在锻炼时在其周围置放矫形镜,便于其观察自身锻炼时的动作,且由专业医务人员对其动作进行矫正。②指导患者进行拮抗肌肉节律性稳定训练,由专业医务人员帮助患者进行髋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保持在患者承受范围内的最大角度,之后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主动屈伸运动,依据患者屈伸角度选择适当的几个治疗角度, 每个角度均以双手轻扶,并予以一定方向阻力, 使患者向屈伸两方向进行抗阻等长肌肉收缩训练;上述训练每次开展5~15 min,1 次/d,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两组均治疗3个月。
(1)疼痛程度: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总分 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2)平衡能力: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价,总分 56 分,得分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
(3)髋关节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进行评估,包含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共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及BBS 评分相比,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BBS 评分较对照组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及平衡能力对比[(),分]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及平衡能力对比[(),分]
组别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BBS 评分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68)对照组(n=67)t 值P 值5.36±1.18 5.45±1.23 0.434 0.665 0.89±0.14 1.24±0.25 10.055 0.000 23.48±2.52 23.52±2.61 0.091 0.928 49.53±4.29 42.87±4.22 9.092 0.000
两组治疗前HHS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3个月后 HHS 中的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HH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 HHS 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68)对照组(n=67)t 值P 值关节功能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畸形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疼痛程度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总分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21.24±2.42 20.95±2.38 0.702 0.484 39.76±3.82 33.69±3.63 9.462 0.000 1.89±0.25 1.94±0.28 1.095 0.276 3.05±0.41 2.67±0.35 9.443 0.000 19.53±2.38 20.17±2.43 1.546 0.125 35.17±4.14 30.55±3.92 6.656 0.000 1.74±0.15 1.77±0.17 1.088 0.279 3.91±0.46 3.12±0.42 10.416 0.000 44.34±4.38 44.65±4.45 0.408 0.684 81.62±5.41 70.23±5.39 12.253 0.000
髋关节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可对髋关节造成严重损害,导致髋关节功能异常,降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方法较多,但老年患者机体代谢能力降低,自我修复能力欠佳,若其出现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并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则可考虑采取THA 治疗,以人工材料制成的假体取代病变的关节,促使关节功能重建[6-7]。但THA 术中需剥离原有病变关节,可对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术后还应予以一定的干预措施。
常规康复训练多在THA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抬臀、股四头肌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但缺乏量化标准,影响功能训练的规范性,导致髋关节功能恢复欠佳[8-9]。本研究采用康复训练图谱量化联合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 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BBS 评分、HHS 中的关节功能评分、畸形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训练图谱量化联合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在THA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局部疼痛及机体平衡障碍。 分析其原因为,康复训练图谱量化属于新一代康复训练技术,将术后的康复知识制作成为图谱并发放给患者,能够提高其对于疾病及术后康复的相关认知,根据不同阶段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关节活动及肌力训练,满足不同阶段康复需求,有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该训练模式将具体训练时间和频率量化, 能够提高训练的规范性,进而增强训练效果,促进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恢复。 THA 过程中会将原有病变关节剥离,术中可引起周围血管及神经严重损伤,使病变周围本体感觉减弱, 假体的植入则会干扰原本的本体感觉系统,故术后常伴有本体感觉缺陷。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则利用患者视听触觉功能,及时提供本体感觉反馈,有助于提高训练姿势的正确性。在专业医务人员手法辅助下开展拮抗肌肉节律性稳定训练,可进一步增强本体感觉刺激,促进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10]。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图谱量化联合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可改善THA 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 减轻疼痛程度,加快机体平衡能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