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美慧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类信息的载体——媒体,也随之进化。而就像过去的每一个时代一样,媒体的进化也总是影响社会,让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变革。教育自然也是其中一例。当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信息流快速地占领了青少年的线上空间,并将影响延伸到线下:学生们已经十分习惯在手机上收信息,从各类APP 上看新闻和各类资讯。纷杂的网络情绪涌入他们的世界,游戏又占据了他们的时间,短平快的即时性满足降低了他们思考的维度……今天,“新媒体”一词的所指早已深刻融入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词的词义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一词的诞生要追溯到1976 年,原本指的是广播、电视、电影等基于电波和图像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体。这些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对纸质媒介的依赖,具有传播快、传播范围广的特质。不过,当今社会环境语境中的新媒体早已和当年的定义大相径庭。如今的词汇“新媒体”,指的可能已经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它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是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1]。换言之,网络是新媒体最主要的载体,探讨新媒体对高校青年的影响,就必须了解当代高校青年在网络用户当中的比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见,截至2020 年12 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20-29岁的网民占总网民群体的17.8%,从网民的学历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占网民总群体的9.3%。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是网民群里的主力军,占20.1%[2]。综上可见,高校学生是互联网世界中占很大比重的一部分,他们是享受到第三次技术革命成果,沉浸于时代浪潮的一批人。
青少年时期,也是价值观动荡、心理发展的易感时期,网络与新媒体往往会给他们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带来诸多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价值观更加不确定。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中,很多媒体平台的运作模式是将注意力变现,即吸引尽可能多的关注,并贩卖这种关注度以获得盈利。这就要求平台要不间断地进行内容产出,并以尽可能吸引眼球的方式将内容推送出去。一方面,这些信息增加了高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他们足不出门便能知天下事;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信息造成了信息的过载,它们背后的多元的、混杂的价值观,很容易对未踏上社会的、对事物尚不具备完备判断力的学生产生影响。当今媒体环境十分浮躁,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捧高踩低的社会观、消极颓废的人生观,混杂在各种媒体平台的信息当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的价值认知造成困惑。
(二)认知习惯的改变。对于正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高校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是个人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谓认知,就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高效的认知离不开注意力的集中。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人的注意集中力被切得越来越细碎。目前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力自我管理的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新媒体在持续消耗高校学生的注意力资源,降低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2]。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运作方式导致的。各个新媒体平台为了更好地维持用户黏度,往往会提供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刺激用户的即时满足感,这种信息特点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个人的注意力不断被打断,人的思考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将注意力转向较为轻松短小的内容上。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往往使人习惯于碎片化地吸收信息,满足于学到的零星知识点,而忽视了深入、系统地掌握知识的价值。深入系统的学习,依赖个人的自律意识、机械记忆和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需要学生将即时满足转化为延时满足,深入思考、深入挖掘。简而言之,新媒体使人更习惯于即时满足而非延时满足。这对高校学生的认知资源消耗很严重。
(三)关注范围的改变。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个途径并不一定会使学生获取信息更多更广,相反,新媒体平台对内容的筛选和对圈层化的鼓励,常常会让高校学生形成一种较为偏狭的注意力分配方式,即只关心自己关心的事情,较少开拓新的关注领域[4]。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很多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反馈和交流的通道,比如微博的评论功能和微信的留言功能。用户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其他人沟通。按照不同的兴趣方向,用户往往形成半开放的“圈子”,类似网络上自发形成的虚拟团体,一起感受制造内容、分享资源的乐趣,也会一起陷入论战。圈子内部往往有一些共享的行话、暗语,圈子内部的人在用这些暗语互相识别的同时也就排斥了“圈外人”的接近和关注。同时,另一些新媒体平台,比如抖音和今日头条等以贩卖内容为主的新媒体平台,则会使用算法精准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种推送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会减少学生接触信息的范围,从而缩小学生关注信息的领域。
(四)线上沟通的情绪极端化。虽然互联网精神提倡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基于互联网存在的新媒体平台却并未能很好地实现以上的全部精神。由于各个网络新媒体应用的推送机制,高校青年学生在浏览新媒体平台信息时,关注的内容更容易趋于同质化,接收的信息就会变得更加封闭而不是更加开放。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于2008 年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使用“信息茧房”一词做了描述。他指出,网络媒介、新媒体平台为了实现稳固用户粘度的目的,会通过算法筛选,给同一个用户长期推送同质化的内容,这会使用户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空间之中。这一操作会给用户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当个人长期局限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过度的自主选择会使其沉浸在个人主观选择的信息范围内,失去与不同事物、不同观点接触的机会,进而逐渐失去接受差异化事物的能力与耐性。同时,新媒体平台提供的交往机制,又使用户的交往选择陷入圈层化的状态之中。在信息茧房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的同时,圈层化又会使用户的偏狭进一步极端化。在同一圈层的用户之中,用户之间的声音会趋于统一,用户之间在观点和声音上趋于一致,便意识不到自身的偏激、狭隘和封闭。当信息茧房现象和圈层化现象二者呈现在同一用户,特别是高校青年用户身上时,往往会带来非常极端的激烈情绪。一方面,高校青年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该年龄段的情绪特点往往呈现为情绪波动较大、情感体验非常强烈。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造就的圈层和信息茧房,往往更加鼓励极端情绪的传播。在同一圈层之中,情绪激烈的观点传播速度最快,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社区内,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时还会产生“回音室效应”,许多极端化的同质化观点,在反复讨论后就形成了群体认可的偏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经济转型升级、新媒体对人们的冲击,高校学生的思想更加多样、价值更加多元、关注范围关注点都比以往更加复杂。高校学生正值心理成长成熟关键时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普查方式方法、心理健康普查面向对象、心理问题类型等问题,找准学生心理问题痛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途径研究。
(一)新媒体背景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更高。传统的教育教学、咨询、宣传,已不能满足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体制机制、教育教学、宣传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师资队伍等要关注更广泛,更深入。
(二)疫情时代及后疫情时代新媒体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更为鲜明。2020 年4 月某高校针对全校学生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16403 份样本。调查报告显示,居家在线学习期间,16.8%的学生存在焦虑和担忧,2.65%的学生感觉无助。在抑郁量表测试中,7.17%的学生达到中、重度抑郁的程度。造成心理问题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居家隔离、在线学习产生的孤独、无助等得不到更多渠道的有效排解,同样说明长期仅依赖网络、新媒体学习、娱乐、休闲会对部分大学生心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融合需要教育者能力更高,环境更好。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对大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靠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性学等对大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更为需要干预。新媒体背景下学生认知、学生面对干扰和困境的积极心态直接影响了行为发生。
(四)新时期“三全育人”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心理育人是基础,是推进德育教育的实践抓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过去针对少数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诊断和帮助,而逐渐面向全体学生,线上线下分类实施、动态管理,以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健康完善的人格为目标。
针对如此之多的变化,特殊背景下存在的特殊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随之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下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便及时做出引导。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从机制体制建设、教育教学要求、宣传活动设计、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中的新媒体设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新途径:
(一)在以往开设健康课基础上建设线上课程与活动。除了传统的心理基础课程和讲座外,利用新媒体的时代优势,增加线上活动比例,将线下活动与线上互动相结合、实体教材与线上讲授相结合、一个任课教师讲授与多个教师微课相结合,全过程无死角的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
(二)建立高校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积极营造线上健康良好的氛围。这一途径很多高校都已经付诸实践。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各个组织都登陆了各种公众平台,为自己的学校打造公众形象。心理健康平台也逐渐建立并投入使用。在2016 年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的论文中可见,已经有至少六所高校将心理健康微信平台投入使用,开始建设新媒体平台上的心理健康知识推送[5]。考虑到现今新媒体信息碎片化、鱼龙混杂的特点,高校的新媒体心理健康平台应该尽量建设得丰富、有趣、吸引人,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到结论。除了科普心理知识,高校心理健康新媒体平台应当推送各式各类的社会事件评论,在评论中传达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对影响价值判断的一些重大事件有评价和判断,引导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能量的社会观。对于尚未涉入社会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平台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并且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新生普查,针对新生设计强化入学教育。入学初的普查配合职业规划、学业引导、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对于刚刚开始尝试掌握自己的时间的高校新生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冲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者,有必要教授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集中精力在有效信息上的技巧。比如,教给学生区分“观点”和“事实”的技巧,能够增加他们面对新闻和资讯时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被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的观点裹挟,陷入圈层化的弊端当中。高校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注意力集中训练,该训练可以帮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认知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辅导可以在大学第一学期第一次上课之前开设。对大一新生来说,新的学业阶段的往往意味着全新的学习方式,及时调整他们的关注点、引导他们适应全新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尽量脱离新媒体时代的负面效应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工作。
(四)建立心理咨询聊天室、心理咨询BBS 等虚拟心理咨询窗口。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有较积极的态度。而网络心理咨询能治疗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疏离感、网络成瘾、摄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等,能取得面对面心理咨询相同的治疗效果。网络心理咨询突破了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能给有心理困惑的人带来及时、便利的帮助,所以越来越多的机构在开始提供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服务[6]。在新媒体平台已经渐趋成熟的今日,高校的心理咨询也可以采取这种新形式。这种新的咨询方式减少了现实中人与人面对的压力。高校应该尝试建立机制完善的网络心理咨询窗口,为不便面对面对谈的学生提供一些便利,帮助他们解决心头困惑。
(五)提升高校网络教育能力与水平。新媒体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不应该局限在心理教育本身。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不良运作方式。减少学生对新媒体平台信息的依赖,减少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也是一种让高校青年心理更加健康的有效手段。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从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引导两方面入手。教学上,高校教师应当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单纯的知识灌输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姿态,使他们在课堂上放下书本拿起手机。教师需要通过更加合理有趣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生活引导上,学校应该重视高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引导大家多参与线下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深度自主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习惯延迟满足而非即时满足,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与持有不同观点的社群接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稳健平和的良好情绪。
面对时代的浪潮和随之而来的种种变化,每个人都必须奋力向前,迅速学习和接受新的现状。对于高校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资源建设也是一样的。面对不断成长和变化的学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和新事物,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知识和技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个高校都必须及时改变策略以应对。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首先关注学生的变化,再按照变化制定新的策略,知己知彼,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