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
节目主持艺术的研究核心是主持人的语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的到来,使得节目更加的细分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爱看的节目,不同类型的节目都朝着专业化发展,因此,财经类的谈话节目就此产生。专业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专业化节目的核心支柱,是节目高质量的保证。主持人专业化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媒体的不断进步对主持人的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媒体的受众群体在媒体传播过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参与,使得受众更加细分化和节目更加专业化。衡量主持人能力的高低的标准就是语言的运用,因此,对主持人语言特点的研究可以演化出专家型主持人的发展特点,有效地提高专家型主持人的节目质量。
对财经类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特点和规律,给专家型主持人提供了有用的借鉴。主持艺术研究的核心就是主持人的语言,所以对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进行研究探讨,加强节目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节目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更加深入化的发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专业背景和差异化观众为背景,共同探讨财经类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的发展特点。
在研究专家型主持人专业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为专家型主持人指明发展方向。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研究离不开对主持人专业化的分析,需要不断的探索才能创造新的局面。
财经类的谈话节目由于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类节目专业化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以及服务性。
对主持人语言的研究不仅仅是专业化层面的研究,也是对主持人素养的研究,因为语言可以折射出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言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主持人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发展自身素养。
经济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财经类节目的诞生可以为大众指点迷津,因此深受喜爱。所以,研究财经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播音学的科学体系已经发展了70余年,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论述。根据国内的理论研究发现,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和节目的传播特色存有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技巧”。虽然使用“技巧”很重要,但只有“技巧”而不考虑观众,那么主持人的语言就变得华而不实,缺少诚意,从而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复合型人才更符合差异化媒体市场对主持人的要求,主持人的成熟标志就是看他在节目中的参与程度,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考察逐渐代替了声音和外形等表层的考量。这种好势头,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参与进主持人的行列,培养出全能型和专家型主持人。
经济关系民生,这就决定了经济节目必须是专家型主持,公众更加信任专家型主持人;经济项目专业化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势在必行的趋势。综上所述,专家型主持人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是主持人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主持人语言特点的研究丰富了对专家型主持人的理论研究。
自2006年以来,十年间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的投资行为不断增加,迫切需要一些具有专业性的经济节目指点迷津,因此财经类的节目就应运而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财经类谈话节目的出现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纸媒为主的媒体时代已经过去,信息化多元化的媒体开始发展,专业化、细分化的财经类节目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电视台加大了对财经类节目的投资输入。
专业课程肯定需要专业人才。专业主持人是财经脱口秀的必备人才,专家型主持人以其专业性的视觉和深入的探讨,把控节目的开展。专家型主持人的专业化、权威性,保证了节目的播出效果和播出质量。
主持人“说什么”是语言内容的研究问题,本章将从这个角度分析财经类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谈话类的节目就是围绕一定的话题,主持人和参与者就这一话题开展一系列的语言交流活动。话题的选择对于财经类的谈话节目至关重要,专家型主持人需要对话题内容进行把控,掌握话语权,深入浅出的分析内容,带动话题走向。因此话题将影响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该以当前民众比较关心的问题或者是热点事件进行展开。例如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楼价问题,这个问题与大众息息相关,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选择这类话题,要求专家型主持人从民生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学分析,个性化解读政府政策,做到角度独特,贴合民众所思所想。
其次,话题的选择可以从微观经济入手。专业化的财经问题大众普遍关注度较低,它脱离了大众的实际生活和热衷关心的问题,所以,关注小话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微观的经济学出发,透过微观的经济本质,分析宏观的经济现象。这种泛财经话题的选择符合市场大众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这就要求专家型主持人既能够从群众利益出发,引发共鸣,又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升级高度,把经济表象下的真实经济进行有效的传播。
一个话题的分析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进行,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分析和构建,才能把话题进行延伸和推进。专家型主持人有专业的背景,能够按照话题的连贯性衔接下一个话题。专家型主持人能够按照既定的话题走向进行扩展,多角度分析,但是也能把控话题走向,不会被观众带跑题。
语境是语言活动的环境,谈话类的节目是一种交流类的节目,语境对主持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受场合的影响,专家型主持人的谈话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主持人是节目话题的引导者也是参与者,要既能把控话题走向,又能根据实际语境做出延伸,还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切换谈话语气和谈话严谨度。例如,参与观众为普通群众,那么谈话内容就需要尽量轻松直白,语气要亲和轻松。如果是严肃的话题,比如严重的经济事故等,就需要整个气氛是极为严肃的。
同时,上下文语境对专家型主持人的制约也是很大的,对上下文的语境衔接,会对话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控,一个完整的话题是一个节目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同样对语境有影响的还有社会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和种族文化,所以专家型主持人在谈话上要尊重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制约,做到规范用语,尊重各种文化。
主持人“怎么说”是语言形式需要研究的问题。本章将重点从语言形式来研究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我们将分三个方面来研究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形式,分别是开端语言、过程语言和结束语。
好的开端语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兴趣,所以财经类谈话节目对于开端语的设置也非常重视。财经类的谈话节目要求开篇要简洁扼要,直奔主题,我们的专家主持人通常从简单讨论话题开始,同时介绍嘉宾。这样的开始简单明了,突出主题,能够快速地进入谈话内容。从社会话题入手,通过财经分析,能够更加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透过微观经济看到宏观经济现象,用简明扼要的开场白,开启专业的财经分析。
谈话过程也是谈话节目的主体部分,这是谈话节目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决定着谈话节目质量的高低。主持人掌控着话题的走向,具体体现在:话题提问、适时接入应接语、补充插入语、话轮控制这四个方面。
1.话题的提问要从横向到纵向进衔接,贯穿整个话题,推进话题开展
第一,提问有“精度”要做到紧贴主题,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的提问可以帮助群众抓住重点,理清思路。
比如:“股市中买在低点,卖在高点几乎是所有人的追求,有没有方法可以做到呢?今天的嘉宾用3个理论帮你尽可能接近底部和顶部”。
第二,提问要有“角度”,可以从受众群体的生活中抓取一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小问题,然后做大文章,能够看到小问题背后的经济问题,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开市直播中,我们请到了3位对北交所很熟悉的嘉宾,他们一直呼吁设立北交所。为了表达北交所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不易,我没有从宏观的意义入手,而是轻描淡写,拉家常地问道“昨天北交所挂牌,你们都在干什么?”结果有一位嘉宾居然说“我在北交所门口整整待了一天,从清晨到日落,看工人挂牌子,我要见证这一历史”,那种激动开心,终于达成所愿的感觉喷薄而出,效果出奇的好。而这个问题,事先并没有沟通,完全是我兴之所至,情之所至,自然表达,切入真实自然。
第三,提问要有“坡度”,从小问题入手,然后渐渐地过渡到大的经济问题,需要一步步地加大提问的深度,从纵向上贯通整个话题,使其连贯成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节目。
比如:在华为鸿蒙的发布会现场直播中,我会轻轻问嘉宾:你们用什么品牌手机?未来鸿蒙的应用场景除了手机,汽车还有哪些?目前推广的瓶颈是什么?抽丝剥茧,逐步深入,解答效果很好。同时还加入鸿蒙,鲲鹏的解读,又有深度又尽可能让大家听懂。
2.适时接入应接语,承上启下,深入浅出
脱口秀是两到三个人聊天的节目。所以主持人需要及时地承接每个嘉宾的话题,做到承上启下,做到不断场,不空白。掌控着整个话题的走向,完成每个话题的完整度。
同时对话题的把控还要做到深入浅出:从小事入手,然后跳出局限,看到现象后的本质内容;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在触动群众感情后,抛出重磅理论,转为理性思考。
比如:《交汇新三板》走进公司,我们会收集很多我们观察到的公司在生产中的问题,其中一位嘉宾问到“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我会追问“一般公司的研发占比多少是合适的?”答曰“3%”,然后就是一个小小知识点的讲解和科普,自然衔接。
3.补充插入语,补充说明,独具特色
插入语是最能体现专家型主持人特色的地方,在这里它能体现主持人的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或幽默,或独具慧眼,或是词汇丰富学识渊博。专家型主持人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对时事做出判断,以独到的见解和判断力给出明确的思想指导,对社会不良现象给予批判,专家型主持人是整个话题的引导者,代表了正向的力量。
比如:谈到巴菲特午餐的话题,我会搜索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2014年,我在美国纽约,特意去了一趟巴菲特午餐的牛排馆,牛排馆与我们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奢华高端,毫不搭嘎。反而是古朴的美式风格,墙砖,木地板,洁白的桌布。巴菲特喜欢的牛排50美元,分量特别足,两个女士分享足足的够了”。以及牛排店老板并不认识巴菲特,为了打动巴菲特,承诺捐款的背景资料,和我作为实地体验者的具体描述,比干巴巴的数字生动有趣得多。这其中,充足的案头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4.话轮控制,掌握话语权的同时,多角度碰撞发掘新观点
在谈话类的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和参与嘉宾在会话中常常会就一观点进行深度的讨论,那么这个配合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话语权的适时把握就非常的重要,这里面包括对话语权的争夺。例如,如果节目时间有限,我们需要及时在嘉宾的手里争夺话语权,做好结束语;又例如在嘉宾唇枪舌剑不可开交之时,适时的把持话语权,不让话题跑偏;同时也需要把话语权适时的交给嘉宾,让嘉宾给出不同的观点,相互之间就问题进行探讨,不同角度看待一些经济问题,多元化的理论交汇,挖掘新的观点,帮助受众群体多元化的思考问题。
结束语就是对节目中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财经类的节目一般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一般专家型主持人会运用两种方式进行结语,一是,归纳总结,给出问题的方向,判断主要矛盾。二是,引发共鸣,设置引发公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此就不再做过多的讨论。
随着社会对于财经类节目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专家型主持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行业内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第一,有泛娱乐化的倾向;第二,存在专业化不强的问题;第三,对现场把控不准,容易出现“专家”和主持人身份混淆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不再一一进行讨论,在此给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无论是作为专家的知识能力还是作为主持人的现场发挥能力,都需要同时提高。二是,加强服务意识,要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去做好节目,只有具有这样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地打动群众。
本文着重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上讨论了财经类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的语言特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专家主持人的语言可以说是艺术的代表,目前在文章的论述中还存在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寻找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