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存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何云峰
(上海师范大学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234)
和学新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朱桂琴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李松林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如何建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徐继存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立足中国时代背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明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立场,擘画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方略,为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切实的行动指南。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深刻理解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要义,对于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教育关系国家兴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自古以来,教育就在国家事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国家事业,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参照指数。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教育不仅决定着人类的今天,更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只有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2], 并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就将教育与国家和人民命运紧密联系的认识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全新的层次和境界,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3]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毫无疑问,优先发展教育必须首先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实现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我国是真正的基础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基础教育强国,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城乡、校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需要和人民美好生活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进入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保证基础教育发展设计,财政优先保证基础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基础教育需要,更意味着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停留在注重基础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长上,而应全力转向注重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上,不断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让老百姓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尊严感。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不仅是国家战略、社会嘱托、人民期待,也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从这一站位上提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全面检视和分析影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特别要注意从关键的薄弱环节入手破除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不断建立健全适应和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均衡,将教育优先发展的执政理念逐渐变为生动的执政实践。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强化基础教育的公共事业观,充分认识到推进基础教育公平有利于解决某些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有助于防止和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公平的基本体现,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守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规避市场逻辑的影响,克服商业化的侵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引和航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做出最新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凝结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宝贵经验,顺应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厘定了我国教育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目标任务,回答了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能仅仅限于宣教上,流于文本上。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方针意识”,力戒形式主义,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设想学校能成为产生创造新社会秩序所需要的理智的和道德的变革,即态度、思想倾向和目的的变革的主要机构,这是不现实的。任何这种看法忽视学校以外塑造心灵和品格的强大力量不断在起作用。它忽视这样的事实,即学校教育只是许多教育机构之一,在某些方面,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比较次要的教育力量。”[6](P.303)但是,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主要场域,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启迪和教化社会大众本身就是学校重要职责。“学校是形成维护一个真正改变了的社会秩序所需要的理解力和性情的必要条件,虽然不是一个足够的条件。”[6](P.303)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已成为人生命历程的必经阶段,是人生的基础,对于人的终生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接受了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7]因此,学校必须坚定教育信念,捍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主体地位,以高质量的教育水准赢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配合和尊重,维护自己的尊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2]。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落实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基本保障,应将教师队伍的质量作为衡量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指标。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增强教师的政治自觉,坚定教育的政治性方向,引导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动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国家使命,将教师队伍建设落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部署上来。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明确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神圣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时刻心怀“国之大者”,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彰显家国情怀,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三个牢固树立”,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真正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只有如此,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国家的引路人。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如何落到实处?
何云峰
(上海师范大学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234)
收稿日期:2022-11-01
基金项目:上海市地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教育理论创新与上海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知识论、劳动哲学和劳动教育研究。
2022年是我国明确提出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30周年。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从科技兴国战略的高度继续强调要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这表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加以宏观整体考虑的。党的二十大将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们既要从国家层面予以保障,也要促使地方各级政府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行动。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个概念可以分两步解读:其一,什么叫优先发展;其二,什么叫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谓优先发展,就是先于其他所有方面而得到有保障的超前发展。[1]社会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或者由于整体计划的安排,不得不让某些方面先于其他方面而得到发展。同时,在所有方面都有所发展的情况下,某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可能比其他方面更快、发展质量更高。这些做法就是优先发展的集中体现。如果把教育放在以上的情形中,那么可以理解为教育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既可以是战略层面的,也可以是策略层面的。相比之下,战略层面的优先发展更具有高度,意义也更为深远。我国现在不仅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强调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一种战略。
我们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从多方面来考虑的。首先,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大批量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2]。换言之,构建人才强国战略支撑体系,离开人才,强国必然成为空话。为此,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而持久地普及教育,多层次、广泛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只有如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才有希望完成。
其次,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贯彻人民主体性原则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P.442),也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P.193),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或者说民生是优先的。而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从人民群众的期待来看,教育民生是非常基础性的民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意味着把教育放在民生的优先位置。正因如此,我们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福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党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因此,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民福祉优先的战略。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教育不仅是关乎个体发展、涉及家庭幸福的大事,也是关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最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是全面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没有公平正义的实现,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斗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有保障的社会。而教育公平是社会整体公平的基石。教育可以促进阶层流动,防止阶层固化。教育公平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出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必然要从每个人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开始。如果没有教育公平,那么每个人的机会就必然难以公平。有了教育公平,社会才能建立起平等的竞争机制,促进人人有自我全面发展的机会。没有良好的教育,就可能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甚至反向发展,进而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
总之,我们必须从统一思想认识到积极行动,切实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因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P.45)。
我国对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直接将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则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开始的。“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6](P.233)可以看出,教育不仅要优先发展,而且教育优先发展被当作战略予以重视。这使得教育被重视的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之后党的十五大报告也同样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提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P.34)。党的十六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8](P.560)。由此可见,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像党的十四大报告一样将教育优先发展当作战略进行强调。之后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以及二十大报告都从科教兴国战略角度继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9]。这非常清晰地显示出,教育优先发展始终被当作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教育法律予以保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公共财政的教育投入必须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1994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还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说明我国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而是在切切实实地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实施这一战略,这体现了我国对教育的一贯重视。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来看,总体上还是令人鼓舞的。根据2021年国家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1.6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2%。[10]在教师待遇问题上,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20日颁布并实施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11]。为了落实教师待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从2020年起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还专门发出公文要求各地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这一系列举措无疑都是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财政投入多少和教师待遇高低是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否得到落实的最重要的宏观参考指标。以这两个指标为抓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无疑是牵住了“牛鼻子”。
进入新时代,我国围绕牵住“牛鼻子”采取的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各种措施,大致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其二,“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其三,“把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在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突出环节”[12](PP.11-13)。应该说,教育优先发展在国家宏观层面上抓落实,是十分有力的,也是很有成效的。这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在国家宏观层面牵住财政投入和教师收入这个“牛鼻子”之后,必须进一步让宏观政策落地,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在落实公共财政的教育投入必须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和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两个要求之后,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真正地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推动地方教育强势发展、引领发展。如果没有可行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微观落实,即使牵住了“牛鼻子”,可能也无法实现真实的教育优先发展。找到具体的教育优先发展路径,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有效的具体举措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各个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说财政投入和教师收入是两个评价是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票否决”指标的话,那么具体评价就需要找到一些肯定性的观察指标。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是否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肯定性指标去判别。[13]首先,教育发展是否优于其他事业发展而首先得到保障。其次,教育责任是否全社会化。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教育责任要全社会化。每个人每个单位都要担负教育责任。最后,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的领先程度。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教育教学设施是否得到优先保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这三个方面是教育是否被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最基本标准。
当然,这三个方面并没有涵盖全部方面。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还有其他很多的考量指标,例如教育的普惠性发展、教育公平的优先实现等。也就是说,教育必须整体提高而非重点发展少数学校,教师待遇要由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法律上不允许教育资源集中发展或者长期重点发展,也不允许将教师待遇次级化。这些基本的指标,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公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曾经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有效地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实际上,教师的这三个地位是一个地方政府是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试金石。
构筑创新性发展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
和学新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收稿日期:2022-1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BAA2100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和学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些都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向导。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需要依托课程创新性发展,课程创新性发展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维度。在当前背景下,构筑创新性发展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是课程创新性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性发展。他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P.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他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2],创新被提高到发展第一动力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多次强调创新,并将坚持创新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3]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同样离不开创新性发展。
基础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学者在论及教育创新时,从教育目标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体系结构创新、全面发展教育创新、课程创新、教育组织管理创新、教育形式与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等多个层面展开论述。[4](PP.39-43)可见从系统理论的视角看,课程创新性发展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把课程教材问题提升到国家事权的位置[5],并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6](P.1)。为了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课程创新性发展应当受到重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教育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遴选和组织专家、学者、骨干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对已有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修订,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进行了修订),2022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发展的蓝图、框架已经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发展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动课程的创新实践。[7]
国家制订统一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统编教材,是从国家利益角度保证受教育者共同的一般发展,满足社会时代发展对人才质量共性的要求。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规模巨大,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各地域、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在落实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要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发挥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从课程理论而言就是课程的开发问题。
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而言,至少存在四个层面的课程开发活动。其一,省级课程管理部门对国家课程方案的适应性调整和规划。其二,市、县级课程管理部门对省级地方课程方案的适应性调整和规划。其三,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市、县级课程方案的整体调整和规划。其四,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开发,主要是对教材资源的开发。现实中,尽管各地的课程开发活动差异较大,整体成效不尽如人意,但这四个不同层面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存在着。
面对稳定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和有限的学校教育时空,需要有效地处理好教育内容的补充与更新问题。[8](P.163)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在不断地变化,社会需要也在不断地变化,学生身心发展更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不断地变化需要在课程中及时反映出来,尤其是在课程教材问题上升到国家事权后,需要有效地把政策要求和新的主题等及时融进课程之中,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环境保护、交通法规、新的科技发展等引入课程。这种对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实际上也是课程开发工作,在实践中也是客观存在的。
积极地应对诸种变化和主动的课程开发行为是遵循教育和课程发展规律的理性做法。现实情况却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被动地应对,甚至不应对,缺乏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课程开发活动,只是机械地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因此如何激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这一难题可为课程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所破解。
体制、机制在本意上各有所指和侧重,合在一起提及,强调二者的密不可分,既要有制度规定,又要有运行规则,确保机构和事务的规范、有效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将体制机制合在一起提及。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都对课程开发提出了一些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实际上就是关于各层面课程开发体制机制的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3]这对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我们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第一,树立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我们要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从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乃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课程政策制度与措施保障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如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培训,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教材建设,设立课程改革项目等。[7]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要重视区域、城乡、学校、教师之间的差异,给地方、学校、教师留有开发创新的空间。多元主体要自上而下树立课程开发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要从战略性、基础性的理念和思想上高度重视,确保课程开发活动的真实展开。
第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新课程开发体制机制。时代变革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和价值要求,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就要紧紧围绕这一时代目标和价值要求而努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胸怀天下,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3]。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应该坚持这样的理念,通过课程开发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第三,坚持课程开发体制机制的系统化建设。从2001年以来我国课程政策和课程变革实践的经验来看,课程审议、课程评估、课程质量监测、课程实施督导、教材建设等几个重要方面基本形成了系统化实践和认识。而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整体上仍显得不够健全,需要下功夫不断努力加以完善。
第四,扎根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对已经颁布的国家、地方课程方案进行的在地化实施过程,它要求开发主体扎扎实实地从各自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开发活动。比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过程中,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审议审核组,分别就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严格把关。[9]这种审议问题针对性强,取得了预期效用。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已经形成,但地方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课程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大有可为。我们要扎根中国课程变革的大地,坚持问题导向,走出中国自己的课程开发道路。
第五,用中国的课程开发话语讲解中国的课程开发故事。经过20年左右的课程改革实践变革、深入的课程理论探讨和课程实践经验总结,我国课程政策、课程实践、课程理论已取得长足进步,在国际课程领域交流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战略措施,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是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0]课程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性发展应从中获取力量,要自信自立、融通中外。我们要坚定信心,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思想,并将之融入我们的课程实践,推动我们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课程开发体制机制乃至话语体系。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境遇与推进路向
朱桂琴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收稿日期:2022-11-04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英雄事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机理与学校教育机制研究”(2022NDYB1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桂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基所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主动迎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教育提供支撑和保障。
其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目标之变。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力量,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1]。2021年,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844.4万人,这支规模庞大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2]如今,我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正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提升整体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3],“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正走向内涵式发展,这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质教育的需要。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需要将教师重新定位为新时代的“大国良师”。“大国良师”是心怀“国之大者”[4],时刻关心和承担国家、民族、人民的需求和重托,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将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与个人选择紧密结合起来,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是关注教育的“时之变者”,用时代的眼光看教育,从教育的角度看时代,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新技能等;是关注教育的“民之切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法令,坚持公平正义,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关注教育的“教之本者”,能够具备新时代教育改革所需的教书育人本领,掌握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具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能力。
其二,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的格局之变。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整合谋划,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并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这一战略性目标,必须要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5],他们是塑造未来、引领世界发展、彰显大国气象的各类人才成长的基础。新时代需要那些德行高尚,有大境界,有丰富的跨学科素养,能教会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有良好的创造素养,能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能担当起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德才兼备的“大先生”。
其三,从自给自足到创新变革的结构之变。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随后,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多个有关教师发展的文件,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师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文件的颁布是对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动回应,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育人蓝图。因此,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进行结构性变革,并应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的内生变量和优先要素,聚焦培养教师队伍理想锚定力、师德涵养力、深厚学习力、超强思维力、高阶创新力、终生发展力等教师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推动教师教育发展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等融合发展,在政策的指引下实现教师队伍的自我革新。
首先,目标之维——打造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是我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它强调“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6]。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第一,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师范院校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以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作为办学方向与宗旨。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在跨学科领域中的优势,发掘有志向当教师的优秀学生,培养优质的具有跨学科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教师人才。第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大力推动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升,为在职教师提供提升学历的教育机会,鼓励他们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的培养,为乡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教师,进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真正做到补短扶弱。第三,帮助教师进行多元化的终身学习。精准学习表现为精准赋能,提升教师专业学习力,为教师发展筑基提质,以此更好地达成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通过探索“U-G-I-S”模式,“构建‘大学—政府—区域教研机构—学校’四位一体的发展共同体”[7](P.22),为教师终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探寻教师专业学习中的新模式,比如课例研究、同侪协作学习等,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积累更多的专业智慧。
其次,统筹之维——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构建公平、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需要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8]。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均衡的教师资源是重要保障。其一,推进编制改革。充分保障教师对于编制的需求,多渠道增加教师的总量、学校编制的数量,鼓励城镇优秀教师一定程度上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其二,推进教师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实施教师、校长的轮岗制度,让优质学校的教育者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师互相流动、交流学习,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联动。其三,提高教师入职标准,完善准入制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吸引善教、爱教、乐教的人才进入教师行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的态势。
再次,评价之维——优化教师评价方式。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挥棒。其一,建立多元、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考核,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多主体对教师实施评价,特别关注教师对自身的发展性评价。其二,有效破除“五唯”。建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灵活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二者相得益彰。突出科研绩效考核的质量导向,全方面、多角度综合考察教学绩效,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高质量地自主发展。其三,尊重教师的劳动。学校要主动为教师减负,拒绝给教师施加无形的压力,为教师创造安心教学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解放教师的生产力,使他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书育人。
最后,技术之维——助推教师队伍发展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从供给驱动变为需求驱动,实现教育优质公平与支持终身学习,从而形成具有开放性、适应性、柔韧性、永续性的良好教育生态。[9]在信息化背景下,技术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力是人才培养,强化数字化教育战略下的教师发展机制是时代所趋。其一,建立支持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利用区域链等技术,强调人机协同创生,使教师和人工智能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汇总教师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依据,帮助教师探寻个性化教学之路。其二,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重视培训教师的技术素养,充分利用在线工具,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促进教师共同体的智慧碰撞,带动教师队伍思想境界的提升。其三,建立数字化的监测机制。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预测教情学情,掌握教学中师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变化规律,进行精准的个性化推送,满足教师发展和教学需求。
构建高质量课堂的方法论路径
李松林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收稿日期:2022-11-01
作者简介:李松林,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课堂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古今中外课堂教学发展史一部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史。作为学校教学的永恒主题,高质量课堂的内涵与特质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倘若我们将其放置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加以审视,高质量课堂乃是要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养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概言之,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同时发展和整体生成乃是我们这个时代高质量课堂的根本尺度。同时,针对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高耗低质型课堂以及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问题,中国式高质量课堂又蕴含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养发展质量的实践品质。如此看来,减负提质型课堂乃是现阶段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构建的实质内涵和努力方向。那么,减负提质型课堂的内部机理如何,到底如何构建减负提质型课堂,本文将进行尝试性回答。
任何课堂都面临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学生的课堂学习是有限的!在学习的时间上,学生的课堂学习只有40分钟。在学习的空间上,课堂学习只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在学习的内容上,学生面对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在学习的素材上,学生凭借的也只能是少量的事物、事实、案例和课文等。显然,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知识一定是讲不完的,习题一定是做不完的。一句话,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的事情终究都是有限的。课堂本身又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育人活动。任何成功的课堂都必须超越课堂学习固有的有限性,必须引导学生经由“有限”逼近“无限”。正是课堂学习的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构成了课堂的一个固有矛盾。这意味着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路径、何种方法,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都必须以课堂学习固有的有限性作为前提和起点,进而去探求课堂学习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关系的破解之道。
回到实践中,倘若教师一定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去做不可能做完的事情,势必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粗放高耗和事倍功半。实际上,粗放高耗和事倍功半的课堂学习,成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生成的直接根源和内部主因。反之,倘若课堂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条件下引导学生经由“有限”领悟“无限”和借由“精小”把握“卓大”(1)“精小”指精选出来的小事物或小知识,“卓大”指小事物或小知识背后隐含的更大的道理、规律、法则或奥妙。,那么这样的课堂便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进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素养发展的质量。照此分析,既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素养发展质量的课堂,必须要在破解课堂学习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个固有矛盾方面更有作为,必须要在引导学生经由“有限”领悟“无限”和借由“精小”把握“卓大”方面更有突破。更为明确地讲,只要我们从课堂的这个固有矛盾来审视,无论是课堂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减负提质,都需要构建能够引导学生经由“有限”领悟“无限”和借由“精小”把握“卓大”的高质量课堂,即“小学大成”的课堂。在此意义上,“以小学求大成”乃是高质量课堂构建的基本方法论。
通俗地讲,“小学大成”的基本内涵就是“小课堂,大发展”。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借助四个关键词对“小学大成”的课堂进行描述和刻画。一是“少而精”。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虽然教师教得少,但是学生吸取到的则是最为精华和最有营养的部分。二是“小而大”。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虽然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小事物和小知识,但是学生领悟到的实则是背后的大道理和大智慧。三是“多而合”。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虽然教师为学生打开了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但是所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又是一个有机融合体。四是“快而好”。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教师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的高效率学习,而且能够促成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同时发展和整体生成,进而让学生发展出能够应对现实世界和复杂情境的广泛适应力。
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高质量课堂不是一个表征课堂局部状况的概念,而是一个表征课堂整体状况的概念。从生成机制上看,高质量课堂是课堂各要素、各方面交互融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高质量课堂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从表现方式上看,高质量课堂自然会以具体的实践形态表现出来。换言之,高质量课堂的构建不是某个部分的简单修补,而是课堂形态的整体建构。高质量课堂着眼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素养发展的质量,所以构建高质量课堂的现实课题乃是高耗低质型课堂形态的整体重构和减负提质型课堂形态的整体生成。那么,如何从整体上对高耗低质型的课堂形态进行重构,如何从整体上创生出减负提质型的课堂形态。须知,倘若我们要从更为整体和深刻的意义上构建高质量课堂,最终都必须回到课堂的四大原点问题上来。
实际上,任何课堂都涉及四个基本问题:其一,谁在学习,即学生的主体状态如何;其二,学习什么,即学习的内容形态如何;其三,如何学习,即学习的活动样态如何;其四,学得如何,即学习的发展质态如何。正是主体状态、内容形态、活动样态和发展质态的交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课堂形态。显然,这里的课堂形态指的是课堂的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它是以理念为核心的主体状态、内容形态、活动样态与发展质态交互融合而呈现出来的。这意味着无论采取何种路径、方法,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都必须回到主体状态、内容形态、活动样态和发展质态等四个课堂原点上来。相应地,无论确定何种角度、采用何种理论和依循何种原理,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高质量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多方面素养的整体生成何以可能”四个原点问题。由此,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在四大原点问题的引导下,从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中精选出更具适切性、解释力和指导力的理论资源,并以此作为高质量课堂构建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原理。
如前文所述,高耗低质型课堂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而且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课内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与素养发展质量之间的恶性循环。针对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高耗低质型课堂及其内部主因,高质量课堂的构建更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状态、以大概念(大观念)为内核的内容形态、展开深度建构的活动样态和素养整体生成的发展质态。换言之,高质量课堂的构建更需要以学生主体论、大概念(大观念)理论、深度学习论和融合育人论作为其理论基石和核心原理。
如果从课堂学习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固有矛盾来审视,我们今天追求的高质量课堂乃是“小学大成”的课堂。如果回到课堂的四大原点问题来审视,我们今天追求的高质量课堂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大概念(大观念)为内核的课堂、以深度求品质的课堂和以融合促发展的课堂。如果说“以小学求大成”是高质量课堂构建的基本方法论,那么以学生为主体、以大概念(大观念)为内核、以深度求品质和以融合促发展则是高质量课堂构建需要着力彰显的四大课堂特质。
在主体状态维度,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需要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特质。必须承认,40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践行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然而,“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在践行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作为外部赋予的主体,因而容易让学生沦为“他为”的主体。为了将学生从“他为”的主体提升为“自为”的主体,课堂需要回到主体真正得以生成的实践逻辑上来,其实质是为学生创设出真正且具有品质的实践活动。
在内容形态维度,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需要彰显以大概念(大观念)为内核的内容特质。在过去,我们教给了学生太多的小概念和小观念,较少让学生学到那些更具统摄作用和迁移力量的上位概念、深层概念和中心概念。为了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大概念,课堂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接近知识背后蕴含的那些普遍的事理、规律、法则。
在活动样态维度,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需要彰显以深度求品质的活动特质。课堂中存在的浅层学习,成为了知识难以转化为素养的根本原因。如果教师要通过知识学习来引导、促成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同时发展和整体生成,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更有深度的学习活动。简单地讲,更有深度的学习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知识体系的里面去,把知识学到自己的心里去,把知识学到现实的世界去。
在发展质态维度,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需要彰显以融合促发展的发展特质。说到底,我们今天追求的高质量课堂就是要追求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同时发展和整体生成,促成学生的整体认知、综合理解和融合创生,引导学生发展出更能应对现实世界和复杂情境的广泛适应力。所有这些,都指向新的学生发展质态即融合式发展。如果教师要促成学生的融合式发展,就需要展开融合式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践活动、核心问题和大概念(大观念)则是展开融合式教学的三根纽带。实践活动是融合式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融合式教学的基本工具,大概念(大观念)则是融合式教学的深层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