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价值阐释、挑战研判与进路探寻

2023-01-05 13:05张铭凯
关键词:育人思政价值

张铭凯

(1.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技术革命的到来和更新迭代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这样的技术境遇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都受到技术浪潮的强烈冲击。当然,这种冲击既可能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化发展赋能,也可能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推进的梗阻。如果只是一味宣扬技术的魅力避而不谈其危机,恐怕会陷入技术的魅惑漩涡;如果过于谨小慎微拒斥技术的渗透及其影响,也难以真正彰显技术使用的价值。这意味着理性的检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为此,我们试图基于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阐释,进而研判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挑战,由此提出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进路选择。在育人为本的价值确证基础上,通过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本质追问以及技术与课程思政、技术与人的关系厘清,系统探究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基点、难点和支点,以更好彰显技术理性的自觉并以此助力课程思政价值理性的生成和发展。

一、基点: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阐释

技术正在并将对高校课程思政产生更加持久、更为深广的影响,这是探讨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认识基础。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不是已经意识到或者已经深切感知到技术对高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它都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1]。这启示我们从技术的视角看待新时代课程思政,关注的重点就不应停留在技术对课程思政有没有价值的纠结中,而应该转向技术何以让课程思政更受重视、技术何以更加适应课程思政并做得更好的核心价值追问上。

(一)从平面到立体:课程思政形态多样化

技术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技术对人们认知方式、认知思维、认知价值取向等的影响相对隐匿,但这种影响恰恰是深层次的,且是能持久发生作用的。就课程思政而言,技术撬动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思维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理解,这种理解外显化为课程思政形态的变化。这种课程形态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按照知识的组织模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顾名思义,分科课程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强调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补充性。高校各专业的分科课程依然是保证本专业的专业性的重要因素,分科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支点。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思维的扩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靠分科课程知识很难实现育人价值的叠加。因此,通过可穿戴、沉浸式、同步化等技术实现跨学科的课程思政成为这一层次课程思政的重要着眼点。其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课程思政相互补充。把课程分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而言的,学科课程强调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本身的需要,实际上技术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既需要保证学科本身的科学性,让学生追求真知,也要关注学生的需要,让知识影响学生的内在价值。相比于学科的严谨,活动更能体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诉求。诸如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引入不仅增强了活动课程的逼真感,也让活动课程充满科学的意味,这种求真求实本身就是一种思政教育。其三,正规课程与潜在课程的课程思政相得益彰。根据课程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可以把课程分为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长期以来,我们对正规课程的关注远多于潜在课程,技术的发展为潜在课程从潜隐到浮出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也应该是课程思政亟待关注的方面。比如一些学校建立的校史馆、纪念馆等,通过图文声像一体化的技术作用,大大激发了它们作为潜在课程的育人价值。其四,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的课程思政彼此激活。学生的发展既包括认知发展,也包括情意发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并不在于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融知识和技能于价值观之中,这需要唤起情感的共鸣,因此相较于片面的说教和灌输,技术在情感传导方面也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相比于生硬的说教,现场感、情境感、气氛感等都可以通过技术得到重塑,这对于身临其境的情感熏染具有重要作用。其五,工具性课程和价值性课程的课程思政唇齿相依。工具性和价值性分别是高校一些理工科类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鲜明特点,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理工科类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的价值性都无可争议地受到了重视。但对理工科类课程价值性挖掘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工具性认识还很薄弱,这消解了课程思政的效能。如何通过技术的介入,让所有课程的工具性和价值性在各显其长的基础上融合发展,是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又一重要视点。总之,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在课程形态这个层面,就是要不断弥合不同课程形态之间的缝隙,超越平面化的线性走向立体化的交错,实现不同课程形态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

(二)从单线到融合:课程思政方式灵活化

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是课程思政方式变革的重要旨趣。由于高校对课程思政内涵把握的失准和课程思政实践经验的局限,如何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方式变革成为提升课程思政实效亟待破解的难题。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这为新时代如何基于技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方式变革指明了方向。无独有偶,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也明确表示,“教育部把‘大思政课’摆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教育资源建设”,“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系列共享资源库”[3]等,这些都是通过平台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方式深度变革的探索方向。从课程思政的实践现状来看,线下、单一、机械依然是现今课程思政方式的主要特点,高速发展的技术并没有对课程思政方式的丰富和活化发挥多少切实作用。但随着“大思政课”建设进程的加快,技术必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将大大改变课程思政的方式,这可能在以下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其一,是资源存在方式。思政资源开发和建设是课程思政长足发展的基本前提,它解决的是课程思政“用什么思政”的问题,由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资源本身及其存在方式将进一步丰富,传统的纸本实物资源和电子资源将互为补充,且电子资源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其二,是教学方式。技术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改变会从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两个层面发力,这在根本上回答的是课程思政“如何思政”的问题,无论是进入真实教学场景的技术还是介入虚拟教学场景的技术,其对教学本身的影响都越来越深刻,不少学校创建了智慧教室和空中课堂,这大大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如果能够充分激活并有效发挥技术对教学的真正价值的话,必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能。其三,是评价方式。实效性是课程思政的命脉,从上到下推进课程思政的系列举措无不是要提升其质量,而评价方式直接关乎质量,正因此评价方式回应的是课程思政“思政效果如何”的问题。随着课堂分析和评价的切片技术、实时交互技术、沉浸体验技术等的发展,评价将在技术支撑下超越主观判断感知走向数据实证支撑,从而更加科学化,这也是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变革的方向之一。总之,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方式的变革,就是要在资源存在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融合中,逐渐克服线下、单一、机械的弊端,最终以灵活的方式有效助推课程思政实效的真正提升。

(三)从外铄到内嵌:课程思政价值具身化

“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渗透品德培养、价值观塑造和精神淬炼的育人理念和实践”[4],其终极旨趣在于立德树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旗帜鲜明地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这就是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把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着眼学生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2]。但从课程思政的既往实践来看,如何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依然需要不懈探索。当学生感受不到课程思政对个人的内在价值时,就很难真正产生兴趣,这样的课程思政无异于一种外在负担,它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和价值观培育都是有名无实的。换言之,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兴趣是课程思政价值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5](P.232)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兴趣,才可能有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也才可能将价值塑造和知识学习融为一体,而这恰恰是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技术的发展让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的同时,使得知识的价值显现和传播更加高效,情境式、交互式、内嵌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知识表达,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此一来,课程思政的价值不再是冷冰冰的外在强塞的工具价值,而更多地体现为与主体互动关系基础上的精神价值,这种滴灌式的价值渗透,也更加符合课程思政的价值内嵌机理和价值实践要求。总之,技术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实现而言,其关键作用就在于让学习者更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价值的“与我同在” 而非“与我无关”,进而在外铄的超越中实现内嵌价值的激活,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工具价值与精神价值在具身化过程中相互成就、达至统一。

二、难点: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挑战研判

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课程思政带来了新动能,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技术功能,对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技术本身有不可跨越的极限[6](P.38),在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时,依然面临来自使用主体、技术本身、不同理念等诸多挑战,客观认识并理性分析这些挑战是推进技术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思,实际上也是技术何以有效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前提。

(一)迷惑与盲从:教师课程思政的技术意识模糊

技术对高校课程思政发展具有引导性、支持性和助推性作用,但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和实践的推进最终依靠的是教师。教师的技术意识是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方法论之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对课程思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变量,“‘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7](P.13),而技术意识是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重要构成。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课程思政的技术意识千差万别,这主要体现在对技术的理解和技术的使用两个方面。比如,有教师认为技术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可能与课程思政本身的价值存在冲突,这是典型的技术忧虑观;相反,有教师认为技术对课程思政丰富外在形式和挖掘内在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技术为课程思政带来了无限可能,这是典型的技术崇拜观。秉持技术忧虑观的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对技术的使用总会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秉持技术崇拜观的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会想方设法运用技术且会自觉主动引入新技术。这表明,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技术的使用是相互影响的,当教师深刻理解了技术,又恰到好处运用了技术,技术就会深度介入课程思政过程,反之,技术只是徒有其表,难以对课程思政产生实质性影响。我们认为技术忧虑和技术崇拜都表明了教师的技术意识模糊,即他们难以判别技术究竟对课程思政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更多的是凭借主观感知判断技术的可能与不可能。特别是一些教师会迫于外在压力使用技术,这不仅难以发挥技术的真正价值,而且可能消解课程思政实践的原有效能。比如,在教学评价中专门列出了“课程思政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这样的标准,有些教师即便不赞同但为了迎合评价导向,会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使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但这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是不是就真的好于传统的板书,一言难尽。同样,有教师对技术相当迷恋,也会借助评价的风向标让五花八门的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竞相登场,以此体现技术的魅力,但这种技术喧嚣的背后是不是真正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效能亦不得而知。由上所论,教师要么迷惑要么盲从的技术意识,给课程思政中的技术运用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自然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效。“技术价值只能是技术对人的价值,只能是相对于人的益处和害处而言,脱离了主体就不存在任何价值。”[8](P.27)因而,如何提升教师的技术意识并确保技术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合理定位,这是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面临的主体性挑战。

(二)突变与应变:课程思政中技术的不确定性

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给教育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加剧了教育的不确定性。在教育场域中,技术的新发展总会通过课程教学这个重要环节进行试验,如此一来,课程教学不知不觉成了新技术的试验田。辩证地看,新发展的技术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试验,无疑使课程教学获得了使用技术的先机,也为课程教学的新发展注入了新技术能量。然而,教育活动相比于实验室研究而言,最大的不同恐怕在于不可重复性。作为育人的活动,我们难以承担技术的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给教育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这就是说,技术进入教育特别是课程教学场域应该保有审慎的姿态,切不可任由它发挥,更不能大张旗鼓。特别是对于课程思政这种寓价值观培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复杂育人活动而言,技术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方式、尺度等介入,都需要以理性反思为前提。技术本身的成熟性、科学性、可靠性等同样也是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方法论之实,如若没有技术本身的臻善,就不可能有技术赋能价值的真正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当技术肆无忌惮地进入课程教学场域的时候,除了反思我们自身的技术素养之外,也有必要检视技术本身是不是理所应当。随着技术的强势植入,一些评教者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教学了,一些教学者也越来越不会教学了。对于这种感慨,恐怕不能仅仅只是从落伍的角度去指责,更直接一点说,这种感慨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如果没有使用所谓的技术或技术含量不足,就被认为与好课关系甚微甚至无关时,也是时候倡导教学的返璞归真了。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如果课程思政教学一味迎合技术,期待享受技术便利及其潜在价值的时候,就很难不陷入技术泥潭,比如元宇宙等一些新兴的技术理念,如果我们不假思索狂热追捧且以时不我待之情去践行时,难以保证不会忘却教学的初心。更何况,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教育视界中的元宇宙又是什么,元宇宙对课程教学的独特价值在哪里等基本问题都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直接谈元宇宙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及实现未免为时过早,这种操之过切的心态只能放大技术的能量同时遮蔽技术的局限,最终把课程思政推向技术裹挟的危险境地。在技术突飞猛进已成事实的时代境遇中,“技术本身和技术使用中都还有不少悬而未决的紧要问题,如果在这种时候盲目突进,无疑将把技术推向一个未知的险境”[9](P.9)。如何在应对技术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发挥技术实实在在的功用,这是课程思政向技术而生的又一挑战。

(三)疏离与偏失:技术与课程思政意涵的区隔

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取决于技术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吻合性。当技术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高度吻合时,技术才可能被激活并产生正向作用,即用得其所;相反,当技术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吻合度不高甚至相斥时,技术可能沉寂甚至发挥阻碍作用,即未得其所。理想的情况是技术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技术促进课程思政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技术赋能的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视域中的技术实现真正地同向同行。然而,实际情况却错综复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所指不清晰。一种基本认识是技术属于工具范畴,指向外在,而课程思政属于价值范畴,指向内在。这一基本理解使得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技术与课程思政本身陷入双重迷失中,技术在课程思政中无法合理安放,技术中的课程思政也摇摆不定。第二,技术强调的工具理性与课程思政强调的价值理性冲突。技术强调的精准、科学、流程化等是典型的工具理性,而课程思政强调渗透、涵养、传导等又是典型的价值理性,这两种理性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也加深了技术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区隔。第三,技术辅助课程思政抑或引领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稳健的技术立场强调技术对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激进的技术立场强调技术对课程思政的引领,现实中这两种立场及其实践可谓平分秋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种立场各自安好,持稳健立场者总会以技术的不确定、技术的局限等强化自我立场,影响持激进立场者;同时,持激进立场者也总会以技术的无限可能和未来可期企图改变持稳健立场者。此二者在相互游说、诱导和吸引中,形成了一种拉扯和暧昧的关系。如此种种,让技术与课程思政各自陷入自我迷失的漩涡,究竟是为了技术的课程思政还是为了课程思政的技术,这个看似并无多大争议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那么棘手且难以回答。究其原因,还是在技术与课程思政意涵理解上的区隔所致。特别是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迫切诉求相互叠加,使得技术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隔阂有进一步加深的危机,作为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方法论之要,课程思政中具体技术方法的选择可能走向失真、异化甚至反面。更难把控的是,无论是对技术意涵的理解还是对课程思政意涵的理解及其对此二者关系的理解,都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这种共识的形成可能更难。这意味着或许很长一段时间,技术与课程思政之间都将可能出现并存在某种疏离与偏失,对于技术境遇中的课程思政实践而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之一。

三、支点: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进路探寻

技术赋能的高校课程思政必将迎来一系列新的变革,“抨击技术化并无益处”,“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它”[10](P.146)。这就是说,当前重要的已经不是课程思政究竟要不要接纳技术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样的技术理念和技术实践真正助推高校课程思政深化发展的问题。前述已经解析了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价值并剖析了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挑战,我们有必要继续探究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未来路向。因此,基于理念与实践衔接、未来选择与当下挑战呼应的系统思考,构建起上位的理念、中位的技术和下位的使用“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以期解决好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未来怎么办的现实问题。

(一)理念澄清:技术服务于而不是僭越课程思政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似乎已经毋庸赘言。但实际情况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已经走向了某种异化且这种异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并非危言耸听。检视这种关系异化的生成逻辑,可以发现人们对技术的态度经历了从刚开始的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自然而然地享受这样的过程,时至今日已经到了无技术不教育或者说由技术牵着教育发展的鼻子走。这种价值取向传导至课程思政实践中,就是课程思政过程对技术的过度依赖甚至完全被技术化。具体到课程思政教学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丽技术,技术介入的课堂图文声像并茂,各种技术性互动信手拈来,但究竟这种技术是不是真的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恐怕很难胸有成竹地回答。“妄图任由技术改造课程,这不仅难以真正彰显信息技术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且会让课程发展深陷技术的牢笼。”[11](P.55)一切改进课程思政实践的举措,最终都应该指向课程思政实效的提升,更直接一点说,就是指向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否则再华丽的形式、再多变的花样都是舍本逐末。倘若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恐怕也是时候重申技术服务于而非僭越课程思政这一基本理念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适切的理念会引导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反之会误导甚至给实践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因此,重提技术服务于而非僭越课程思政这一基本理念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首先,坚守课程思政的育人底线。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也不管秉持什么样的技术观,只要是引入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技术,应该明确它对育人的真正功用,不能以食而不知其味的想当然姿态和人云亦云的跟风行为迷糊前行。其次,恪守技术的服务本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技术崇拜论者俨然已经忘却了教育场域中技术的角色和身份,教育中的技术是姓教育而非姓技术,这是需要明确的基本立场也是课程思政实践中技术应有的本分。最后,促成实践的返璞归真。对课程思政育人底线的明确和技术角色的划定,实际上都是为了促成课程思政实践的返璞归真,这意味着课程思政既不能在技术的诱导下亦步亦趋,也不能在技术的助推下一路狂飙,而应该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走好教育性教学之路。总之,“技术于教育学而言,是手段,而非目的”[12](P.71)。“过度抬高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育信息技术等思维,这是不可取的”[13](P.99),澄清并树立课程思政中技术服务于而不是僭越课程思政的理念,就是要为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未来发展的认识把好关,由此开启课程思政的技术化正途。

(二)技术自觉:技术本身的革新与价值挖掘

技术的更新迭代为高校课程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大大拓宽了高校课程教学的边界,同样也深刻影响着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的变革。诚然,技术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但技术如果不加节制地进入教育,扰乱的可能不只是正常的教育节奏,还有可能会导致教育这种育人活动被技术奴役,这是技术时代教育发展的潜在危机和应有警醒。对于课程思政这种特殊的育人活动而言,既然技术的介入已经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关注的重心就不应该还停留在课程思政中要不要技术的过时考量,而应该转向如何通过技术的“善意”真正促进课程思政的深化发展。这种“善意”至少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技术需要自我革新。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无论是“主战场”的坚守还是“主渠道”的畅通,都离不开技术的赋能。问题在于,“课程思政具有间接性、微观性和叙事性的独特特征”[14](P.144),技术在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作用,特别需要考虑技术与课程思政的兼容性问题,换言之,并不是任何技术都可以用于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助力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提升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实效的技术必然是进行了转化后的教育性技术。依此而言,不管是旧技术也好还是新技术也罢,进入课程思政视域中的技术一定是经过转化并更好吻应课程思政需要的技术。另一方面,技术需要价值挖掘。技术本身的价值虽然是由技术自带的,但这种价值并不会自发发挥作用,只有深度挖掘且与主体需要密切关联的时候,价值才可能被激活并不断释放能量。譬如同样是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仅仅是把讲稿进行了电子化呈现,这种技术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相反,有的教师同样是用多媒体课件,但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沉浸式的深度体验,教学在技术支持下变成了精神共振和价值渗透的“第一现场”,这种技术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充分挖掘。因此,高校课程思政要更好发挥技术的作用,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1]为行动遵循,立足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际,以不断革新的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同时要基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旨趣持续推进技术的价值挖掘,以技术的价值觉醒和功能发挥彰显它在课程思政实践深化中的独特魅力。

(三)执两用中:技术使用与目标体系的契合

“没有人可以扭转、拒绝技术的发展,但也应该有人站出来告诫疯狂迷恋技术的人切勿误入歧途。”[15](P.31)在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的过程中,技术使用在根本上要与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相契合,唯有如此才可能发挥技术之于高校课程思政的真正功效。具体而言,技术使用与思政目标的契合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宏观上,技术使用要与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契合,注重会用。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在根本上回答的是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16](P.32),具体到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就是各学科专业的育人目标,即各个学科专业要通过课程思政把人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技术作为这个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必然要考虑实践中正在使用以及将要使用的技术是不是有益于这个总目标的达成。简言之,这一层面的技术使用就是既要自觉接纳技术也不能乱用技术,应以总目标为纲。中观上,技术使用要与课程思政的课程目标契合,突出巧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不同类别、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这是基于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科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的指南。[2]为了有效发挥技术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支撑、辅助、助推作用,我们就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和不同专业课程中技术的作用发挥方式,只有最大程度地促成技术与课程目标的巧妙结合,才能实现技术助力课程育人价值的目标。微观上,技术使用要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目标契合,落于活用。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思政“主渠道”的作用,特别要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而课堂教学目标贯彻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思政总目标的最具体表达和最直接践行,也是何以向每堂课要质量的根由所在。技术融入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要把技术与不同课型、不同课堂内容、不同课堂实施方式等这些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以技术活力塑造课堂魅力、彰显课堂价值。总之,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不能不重视技术使用,而重视技术使用就是要以会用的意识、巧用的思维和活用的方式实现技术与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在不同层面的深度契合,“承担起通过技术之物、技术之事来成人和育人的责任”[17](P.22),如此真正促成高校课程思政借技术之力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