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民生建设(笔谈)
建设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何文炯(6)
共同富裕战略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几个关键议题
岳经纶(6)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民生改善
张 翼(6)
民生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振兴
向德平(6)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与新思路
黄晨熹(6)
推进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创新性发展(笔谈)
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如何建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徐继存(6)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如何落到实处?
何云峰(6)
构筑创新性发展的课程开发体制机制
和学新(6)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境遇与推进路向
朱桂琴(6)
构建高质量课堂的方法论路径
李松林(6)
■本刊特稿
法治保障研究专辑
法治乡村建设论纲
江必新,过安衡(3)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法治保障
朱海龙,刘雯婷,金劲彪(3)
■传统与现代
从狮子吼到天籁:中国佛教中声音的象征意义
劳悦强(1)
清末民国时期有关“东南互保”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
湛晓白,景凡芮(1)
捍卫一种宪法的未来——竹内好的“宪法感觉”
王 钦(2)
从骈散之争到新旧之辨:新文化运动与黄侃文学思想的演进
潘建伟(2)
“和谐高于公正”论要
王柯平(3)
宋高宗的求子活动及其政治影响
许起山(3)
孟子研究专辑
气论视域下的孟子性善论
赵法生(4)
“好辩”为何不得已?——论儒学的群己困境与话语策略
李风华,赵会龙(4)
荀子“从道不从君”的思想探析——以道统论为中心
蔡方鹿,姜 雪(4)
多元生命、复调脉络、隐显线索:《庄子·德充符》新解
陈 赟(5)
冯契对中国哲学古代和近代两种传统的创新性探索
王向清(5)
“诗”与“仁”——论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
许春华,王 欣(6)
燕居焚香:宋代士人的鼻观与修身
徐 莺(6)
■东与西
政治血气与哲学爱欲:柏拉图的《阿尔喀比亚德前篇》
陈斯一(1)
“书写”作为“修身技艺”的生活方式——从“讲学”到“道艺”的希腊化形态
陈群志(1)
马克思主义的意志自由观
向玉乔(2)
需要论域中的道德记忆
彭柏林(2)
■文史新论
空间的“真实”:T.J.克拉克论毕加索的艺术
诸葛沂(3)
通俗与抒情:“1957年版”和“1974年重绘版”连环画《祝福》比较研究
战玉冰(3)
朱祖谋与“四声词”风气的生成及其得失
沈松勤,赵王玮(4)
从巩固国权到联省自治——章太炎政治主张的转变及其内在逻辑
王 锐(4)
周氏兄弟研究专辑
“把人当人”:鲁迅晚年的人道主义与奴性批判
高力克(5)
“以汉语思想”:论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语言观念
王海晗(5)
“人的发现”中的三重维度:高校中文写作的“创意”转向——一种基于现象学伦理转向的分析
于文思(5)
成神之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亡灵观念与实践
颜海英(6)
垃圾与拾荒者的文化阐释:以《高兴》为中心
周 敏(6)
■教育研究
上大学能使劳动者更健康吗?——大学教育的健康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李春根,彭树宏(1)
教育扩展与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化——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考察
孟大虎,许晨曦(1)
生态环保教育的逆向社会化机制——基于港澳地区中学生的考察
刘 骥,杨雅迪(1)
五育融合学校新样态何以实现?——基于多类教育主体的视角
伍红林,杨 玥(2)
在预期与现实之间:大学生“口碑”背后的选课行为逻辑与动力机制
罗志敏,马浚锋(2)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发展的逻辑内涵与路径探析
卓泽林,杨体荣,段雅玲(2)
信息技术时代的中国教育学建设
侯怀银,王耀伟(3)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制度体系建构研究
赵明仁,柏思琪,王晓芳(3)
通关挑战: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的质性研究
李永刚,方亚丽(3)
高等教育供需平衡的需求侧视角:回溯与前瞻
黄 亮,程海涛,梁永辉,季诚钧,周林芝(3)
“门被打开”后教师关注转向的教育意蕴及启示——一种基于“被听课”体验的教育现象学分析
王卫华,龚文婷(4)
《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父母支持对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基于家校合作的调节效应分析
付卫东,张钰迪,刘尊贤(4)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风险预警与规避策略研究
侯浩翔,倪 娟(4)
研究生学位授予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
蔡 蕾,王 冲,李学尧(4)
论“五育融合”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
宁本涛,樊小伟(5)
困境与路径: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研究
赵磊磊,蒋馨培,赵可云(5)
比较教育研究专辑
培养拔尖人才的创造力:基于荣可“个体创造力”视角
阎 琨,吴 菡(5)
国外教学解释研究及启示
李 刚(5)
论教育根本问题解决的中国智慧
王 鉴(6)
高校危机事件数字化处理的协同模式与优化策略
徐 达(6)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专辑
课程思政的深度学习机制及实现策略
李洪修,王萌萌(6)
技术赋能高校课程思政:价值阐释、挑战研判与进路探寻
张铭凯(6)
■经济与社会
文化产业政策学初论
周刚志(1)
针对自主性武器实施“有意义的人类控制”——国际法视角下的研究
王玫黎,杜陈洁(1)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贸易与碳排放问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胡剑波,王楷文,张智勇(1)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研究(养老专辑)
康养中国: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养老体系之重构
穆光宗,胡 刚,林进龙(2)
当代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的典型特征
丁建定,贺梦阳(2)
政治学知识图谱研究专辑
国内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发展趋势
杨嵘均,卢 晗(2)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政治安全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李超民,杨 蕾,张红艳(2)
世界主义视域与风险社会
申小翠(4)
地方政府债务的边界问题研究
昌忠泽,李汉雄,王海楠(4)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逻辑
袁年兴,朱海龙(5)
换一个角度看“林张之辩”:从二元社会结构看产业发展
张继焦,邵伟航(5)
数字经济研究专辑
数字平台企业的租金性质与规制原则研究
乔晓楠,冯天异(5)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风险与规范进路
张惠彬,仲思睿(5)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
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政策
关信平(6)
共享发展:中国妇女社会保障百年发展回顾与前瞻
黄桂霞(6)
■城乡治理研究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数字乡村专辑)
数字乡村建设中老年人参与的包容性治理: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沈费伟,杜 芳(1)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逻辑: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李 博,刘佳璇(1)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专辑
乡村现代化中的空间秩序与治理演进——中日空间治理政策的一个延伸比较
陈 明(2)
双重调适: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中提升绩效的内在机制——基于岔镇D村“秸秆治理政策执行”的观察
李华胤,李 晔(2)
社区协同结构中居民信任的构建、转化与有效治理——以社区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为背景
张大维,赵益晨(3)
数字化赋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逻辑、实践图景与未来路向
刘开君,王 鹭(3)
社会治理研究专辑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理论视角与实践反思
黄家亮,刘伟俊(4)
我国社会治理智能化研究:理论进展与逻辑理路
何继新,张晓彤(4)
共同富裕背景下提高浙江农民经营性收入的路径
林夏珍(5)
“全球本土化”:世界风险社会与全球治理危机之出路
周 立,罗建章,汪庆浩(6)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进路——基于NVivo11的质性分析
郝亚光,余鸿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