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其木格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红色资源,更是赢得“模范自治区”荣誉的重要元素。“三千孤儿入内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演绎的一段故事,这段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珍贵养料,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牢固根基。这对我们今天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自觉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受灾地区,许多家庭选择将幼年子女遗弃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儿院为此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
1958年到和1959年间,当时负责国家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先后到安徽、上海、江苏等省市调查时发现孤儿院、育婴堂已经饱和,但还是不断地有孤儿、弃婴被送来,育婴堂无法给孩子提供牛奶、肉食,由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因营养不良患病、夭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康克清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此事,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她向乌兰夫提出“能否给江南几个城市孤儿院的孩子们一些奶粉”时,[1]乌兰夫同意并当即决定从内蒙古向上海紧急调一批奶粉、炼乳、乳酪。考虑到给一批奶粉等援助只是暂时性的,乌兰夫征求内蒙古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后,决定将上海的孤儿接到内蒙古,让牧民们抚养。乌兰夫在《回忆录》里写道:康克清同志对我说这事时,我说:“可以。一个办法是给他们送一些奶粉;再一个办法是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送奶粉,能解决孩子们多少时间的问题呢,我看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们送给牧民抚养。牧民很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都喜欢,交给他们抚养,既可妥善安排这些孤儿,又能解决牧民缺孩子的问题,可说是两全其美,你看怎么样?”康克清觉得让牧民抚养孩子是很好的办法,并赞成这想法。
乌兰夫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与康克清同志商量的意见和内蒙古接收、安排的设想及准备情况。周恩来总理说:“这很好!内蒙古地广人稀,特别是牧区缺小孩子,牧民又很喜欢,多收养些南方孤儿,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以后建设是有好处的,符合‘人畜两旺’的要求。但要注意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乌兰夫表示:“请您放心,一定会安排好,准保他们吃得胖胖的,长得壮壮的。”[2]于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这些孤儿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内蒙古最早接纳外省市孤儿是在1958年9月。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下达了接收移入儿童的指示,从安徽接运了304名孤儿,安置在了锡林郭勒盟。这些孩子70%营养不良,身体状况不太好,由于路途劳累,水土、饮食不适,孩子们来到锡林郭勒盟就感染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为此,原锡林郭勒盟卫生厅有关同志、原内蒙古医院院长、儿科主任分头到东苏旗和西苏旗组织当地医务力量进行抢救治疗,并随即抽调内蒙古各地40多名医务人员和在东苏旗工作的内蒙古布杆菌病防治组的工作组人员,组织成若干抢救小组,在全盟开展了紧急抢救工作。
乌兰夫发出紧急指示:“争取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做到不再继续死亡,扭转局面。”原自治区卫生厅胡尔钦厅长亲自到锡林郭勒盟督查抢救工作,他从这次督查、走访调查抢救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接纳孤儿应当在各个盟市设立儿童保健站,先让所有接收的儿童在保健站集中养育一段时间,增强孩子体质,适应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待孩子们习惯了再送到各个旗保育院继续适应后再让牧民接走,对营养不良、有疾病的孩子采取不同养育措施”,后来他提出的集中保健儿童的建议也被采纳。到1960年,锡林郭勒盟再次移入儿童时,就由盟委书记挂帅,成立了接运儿童工作指挥部,抽调70人组成移入儿童工作组,分两批从上海、常州接受移入儿童338名,由于准备工作充足,采取集中保育孩子等措施,避免了像1958年一样个别婴幼儿不幸死亡事件,这为之后内蒙古接收和安排南方孤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移入儿童工作,各级党组织对于移入内蒙古孤儿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接收和安排这批南方孩子,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了妇联、卫生、民政、经营业、公安各部门参加的“迁入儿童筹备委员会”,抽调了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关于1960年移入婴儿计划的请示》,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下达了《关于1960年移入儿童计划的请示的批复》,同意卫生厅上报的请示。这保障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各项工作。
为了让南方孩子们得到妥善安置,内蒙古作出决定,计划新建大型育婴院5处,每所收容200名婴幼儿,分别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呼伦贝尔盟,同时在哲理木盟、昭乌达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呼和浩特市分别设收容100名儿童的中型育婴院1处。[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上报1960年从南方移入940名儿童的计划,并具体制定了各盟市移入儿童人数。
第一批接运孤儿工作人员于1960年4月15日从包头市前往上海。从此,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开展了分批前往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接运孤儿的工作。从1960年至1963年间,内蒙古自治区11个盟市、37个旗县陆陆续续接受安置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3000多名孤儿。这些孩子被接来时小的只有两、三个月,大的也只有七岁,多数身体很瘦弱。1960年哲里木盟接收的60名孤儿大多患病,为了让孩子们一边治病一边适应环境,盟卫生、民政部门专门为孤儿们在医院设立了托儿所,给孩子治病、调养身体,待适应北方气候后再让牧民领养。[4]
在乌兰夫的建议与积极协调下,内蒙古成为安置孤儿最多的北方省份,极大缓解了国家的压力。乌兰夫批示“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每批孤儿到达内蒙古后,都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好、年龄大一点的在医院或育婴院集体休养,然后便直接送到牧区,由牧民领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安置在专设的育婴院呆上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治疗,待恢复健康后陆续送往牧区。[5]牧民们亲切的称“三千孤儿”为“国家的孩子”,这些“国家的孩子”没有忘记祖国、草原母亲的爱,他们以报效祖国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贡献,感恩“母亲”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感激给予生存权的祖国母亲。
上世纪60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周密地开展了“三千孤儿入内蒙”工作。草原母亲们以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这段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领导是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接受南方孩子后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并成立迁入儿童筹备委员会,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政府、干部到普通老百姓都肩负了国家交给的这项重任,带着一份责任感完成了这份使命。
“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恩来总理得知南方孩子们生活困境后,第一时间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孩子们的温饱问题,后来周总理在病榻上还向乌兰夫询问这些孤儿的情况,他始终牵挂着这些南方孩子。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三千孤儿入内蒙”后,即使困难时期国家配给南方孩子们每人每月10斤大米,保障孩子们的营养。康克清、乌兰夫等同志都对孩子们给予了无比的关怀,他们的牵挂、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该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充分体现了国家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党和国家把“人民之上、生命之上”理念融入至国家发展战略中,特别是重大灾难之际体现得更加突出,如唐山大地震、98洪水、“非典”、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灾难来临时,中国共产党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战胜一切困难,心系百姓,挽救一个个生命。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家采取“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坚持一个都不放弃”措施,真所谓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之中”的生动写照。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翻开“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我们无法用文字、用语言来表达国家对于孤儿们的关怀,为他们出生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和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而骄傲。[6]生存权没有年龄之分,三千孤儿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能实现生存权利,延续生命,这样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7]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时代需求,经历了创新发展,各族人民以实际行动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以解决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为标准。”[8]这段历史佳话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工作人员,到广大百姓,每个人都把自己对社会的奉献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是一种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9]特定的历史时期造就不同的感人事迹、感动人物,内蒙古自治区为接纳孤儿们,草原母亲们为“国家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用“母爱”书写了担当、奉献精神,充实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认同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凝聚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表现形式。60多年前,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母子,在草原母亲的温暖怀抱里这些孤儿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内蒙古各族人民养育他们的深情厚谊,从小生活在草原,早已把草原视为“家”,南方孤儿与草原母亲建立了友善、和睦、温馨的“一家”。直到现在,这些南方孤儿都会说“我们永远是草原的孩子”。他们刚来到草原时不适应,但与草原人民一同走过了风风雨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相互包容逐渐走向情感认同,从相互交往交流最终实现交融,呈现了“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的境地,书写了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光辉历史。在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了情感认同,情感上的相互认同是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双向的,既是南方孤儿对草原母亲的认同,也是草原母亲即少数民族对汉族的认同,相互认同促进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通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进一步汇聚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培育各族人民担当、奉献精神,使之成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到“学史力行”。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书写了很多经典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10]每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身影,他们无形中肩负着建设国家的使命。要组织好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样鲜活的历史佳话将成为学习党史的重要素材,不仅是当下的学习素材应将成为永久性学习素材,运用好这些历史教科书,滋养心灵、充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学习内容。
我国一直以来提倡民族团结事业,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民族繁荣发展的根基。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提出“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11]1950年又一次指出“团结少数民族很重要”,从此“民族团结”为我国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我国领导人对团结少数民族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指示,并始终践行民族团结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在相互适应中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帮助的社会条件,从而建立了和谐的社会关系。[1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构建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构建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关乎地区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13]进一步加强了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保障了和谐社会环境,构建了牢固的“民族团结”思想基础。这段历史佳话深情演绎了一部部民族团结一家亲真实故事,草原母亲与3000多孤儿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呵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
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复兴,更是精神复兴,精神复兴将会起到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样的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强大精神力量,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干劲。“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体现的精神品质是激励干部、群众的重要精神源泉,是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纽带,进一步汇聚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内在动力,培育各族人民担当、奉献精神的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撑,汇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草原母亲的担当、奉献精神进一步充实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这将成为党史学习重要素材、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会进一步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