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培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新期待。民营企业是经济参与者、就业提供者和创新协作者,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把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有效融入到企业计划、组织、决策和管理活动中,是需要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问题高度重视。一是阐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二是把实现共同富裕纳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三是阐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四是提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3]。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五是明确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要求。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提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2021年11月1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4]。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迎春茶会上要求全国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促进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共同富裕的惠及对象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更不是某个阶层的富裕,而是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都能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共同富裕既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充裕,也体现在人们群众收入和财富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共同富裕既体现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也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情感方面的满足。第三,共同富裕的分配方式不是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倡导的是劳动致富,不是培养惰性和懒人。共同富裕是鼓励支持引导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劳动价值的分配,以激发各种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不是放纵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压榨,而是把资本与劳动参与价值分配比例保持在合理区间。从具体分配政策来说,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后,对高收入人群征缴所得税方式进行调节,对特殊低收入人群用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进行补贴或救济,以财政税收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另外,因自然不可抗因素致贫人口或区域,政府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开展捐款、捐物或志愿者服务,以慈善公益活动来促进先富帮后富。第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迈向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目标征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新发展格局构建、不断提高协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政策、市场、法治和社会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不断做大“蛋糕”、合理分配“蛋糕”,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五,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公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在助推共同富裕的优势和作用。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才能巩固劳动致富价值观,才能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创造社会财富赋能,才能激发市场主体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积极性。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才能确保改革发展不偏离共同富裕的走向,才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色,才能既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
第一,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层次化和个性化。在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极大改善以后,人民群众会对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社会组织协作和公众配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所以,民营企业要发挥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作用,积极参与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一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方面”战略布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营造市场主体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亮点纷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充分发挥地域、要素、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率先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因受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和资本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滞后。为促进不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国家提出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进共同富裕铺平道路。民营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打造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新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在分享畅通内循环红利的同时,帮助后富地区、后富人群致富。二是解决行业或领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已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但一些行业或领域还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一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尖端技术与其他科技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高科技产品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这些短板是制约共同富裕的绊脚石,民营企业要加强补短板,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科技基础。第三,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在增加,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突出。2019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5,超出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2020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3.8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5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从区域收入差距看:202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027.1元、21286.0元,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548.1元、14110.8元。从行业收入差距看: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之间的收入来对比,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77544元,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仅为48540元,前者和后者的平均收入之比为3.7:1。造成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成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在初次分配方面,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分配比例不合理,前者占比较低,后者占比较高。在再分配方面,税收结构还不合理,2020年国内总税收中增值税占比约为46.3%、直接税占比约为39.8%,而发达经济体直接税占比高于50%(美国超过70%)[5]。在第三次分配方面,一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还未完全确立。部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没有形成先富帮后富的财富观和事业观,注重资本积累和独享财富,不愿意以先富帮后富。二是相关激励还不足。当前国内对企业慈善公益活动等还未建立健全税前抵扣、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激励机制和监管措施。对企业慈善公益活动的激励制度供给不足,抑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热情。
第一,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结构性用工难、技能型人才招聘难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一线员工的薪酬设计、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与员工的期待有差距。如果企业以人为本,把一线工人的期待和企业的支出处理好,有利于激发工人劳动积极性,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企业降成本。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提高企业创新力的需要。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稀缺性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技术岗位被与企业主有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人所把持。如果企业采取任人唯贤唯能的策略,有利于激发人才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创新力。第三,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拓展企业市场的需要。目前,一些民营企业为应对供给冲击、消费减弱、预期下降带来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缺斤少两、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如果企业以一流产品质量、一流服务来吸引消费者,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第四,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减少企业违规成本的需要。过去,因外部监管不严或不到位,一些民营企业采取偷税漏税、侵犯知识产权、不注重环保、虚报营业收入和利润上市等手段成功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现在,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环保、质量、安全等监管,部分民营企业因违规成本增加,导致经营困境。如果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有利于减少违规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是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良好企业社会形象对提高企业美誉度、影响力和绩效有影响。企业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有利于构建良好政商关系和政社关系,形成企业发展良好政策、法治、社会环境。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协同参与,需要在做大做优财富的同时合理分配财富,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引导民营企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目前,受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因素影响,另外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世界经济低迷、增长乏力且波动性大。国际贸易不可控因素增多,我国部分产品面临出口数量下降、出口金额下降或出口数量和金额“双降”问题,因此我国部分出口导向型民营企业和与之相关联企业受到影响。为应对外需萎缩、出口渠道不畅问题,外向型民营企业唯有加强创新,加强经营思想、战略布局、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才能有效破解制约企业发展各种难题。二要引导民营企业贯彻持续发展理念。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5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从剖面来看,有的民营企业发展定力不足,不深耕主业;有的民营企业一心想赚快钱,进行盲目多元化或“脱实向虚”,造成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民营企业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沿着“专精特新”道路发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进行深耕和细作,加强质量、自主品牌、诚信建设,打造“百年老店”,争取成为“隐形冠军”企业。三要引导民营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碳达峰的承诺,政府会采取更加严格措施,加强对企业环保监管。所以,民营企业要增强清洁生产、环保生产意识,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四要引导民营企业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为拓宽企业市场准入、发挥各种资本的优势和作用,政府提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所以,民营企业要加强与公有资本合作,打造效率、公平最优结合的新经济实体,形成经济的新增长点。为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民营企业要抓住拓展国外市场的新商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经济合作和交流。五要引导民营企业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企业财富创造是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开放和法治保障的结果,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认可的结果,是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民营企业要把企业创新创业的成果依法依规和合理分配。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去,民营企业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发展道路。现在,企业发展面临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环境都在变,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行不通了。所以,民营企业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参与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抓住我国大力实施“两新一重”建设机遇,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技术前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在前沿性、颠覆新技术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要善于用新技术赋能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实现企业从要素驱动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
引导民营企业弘扬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规模扩张、收入增长、利润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相结合,肩负对员工、用户、伙伴、环境、社会的责任。第一,引导民营企业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与责任,用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学习、生活场景,不断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把企业打造成职工之家。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切实维护企业合作伙伴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企业自身技术优势、技术能力、服务能力,链接、赋能、优化上下游合作伙伴,促进供需精准适配,带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打开产业链增长新空间,共享经营成果。坚持依法依规经营,杜绝一切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数据保护,维护国家安全。第三,引导民营企业切实维护企业用户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平竞争,拒绝价格歧视等以垄断为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良性市场环境。
第一,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扶贫攻坚、万企联村活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营企业“走下去”帮扶后富地区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年,全国工商联已开启“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要发挥自身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优势和作用,加强与帮扶目标村对接,开发一些互利互惠项目或平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坚持普惠共享。民营企业要抓住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新机遇,加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布局,加强吸纳后富地区劳动力就业,助力破解谷贱、果贱、蔬贱伤农等问题,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