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群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英国是个传统的纺织业国家,毛纺织业被看作是英国“民族财富的主要源泉”[1]。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英国经历城市毛纺织业的衰落,乡村毛纺织业的兴起,本文拟对英国近代早期乡村毛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做初步探讨。
中世纪英国的毛纺织工业最初主要集中在城市,毛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有约克、贝弗利、林肯、布里斯托尔、诺里奇和伦敦等。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位于英格兰西部的布里斯托尔,毛纺业发达,很早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该城就有一些市民雇用工匠在家中进行生产。但14世纪中叶以后,上述城镇的生产开始衰落。如诺里奇的绒线呢输出,l6世纪初为3000匹,l561年暴跌到只有38匹。[2]
城市呢绒产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是,受到城市行会法规的严重束缚。行会日益趋于保守,对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诸多限制,再加上城市政治的动荡,给城市经济带来了破坏,使得一批旧有的传统毛纺织业城市衰落。而乡村存在发展毛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乡村具有离原料产地近,离消费市场近、劳动力廉价等优势,此外还有充足的水力和丰富的矿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农村的渗透,劳役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导致了农奴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动和庄园经济解体,为乡村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政治环境,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为乡村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种种有利条件,促使14、15世纪城市资本和劳动力向乡村转移,乡村毛纺织业兴起。而乡村毛纺织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则离不开农业的变革和重商主义政策下广大市场的建立。
英国乡村毛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农业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在16世纪至17世纪前半期,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种植面积的扩大;新的农具的使用;新的农作物如萝卜、甘蓝、包菜、马铃薯等的引种;优选家畜交配以培育出更肥壮的牛羊;以及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如采用诺福克四茬轮作制,第一年种小麦,第二年种萝卜,第三年种大麦,第四年收割三叶草和黑麦。萝卜用以喂牲口。饲料通过牲口转化为大量的粪肥,不仅肥了牲口,而且提高了地力,增加了谷物产量。
从16世纪时开始的圈地运动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圈地运动可以看作是乡村工业兴起的结果,乡村工业特别是毛纺业推动了英国养羊业,导致了圈地,但圈地运动刺激了乡村毛纺织业的进一步扩大。圈地运动改敞田制为大农场制,实行集约经济。圈地农场主、乡绅和自耕农们,由于限制或取消了原有的与农民共有的耕种权和畜牧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他们开发新农作物和饲料作物,追加肥料,采用更好的设备和技术,改善排水系统,不仅增加了肉类和羊毛产量,而且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在16世纪期间,农业生产已经多样化。农业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了刺激工业化的商品,如食品和原材料,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以及扩大的市场消费需求。
从17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农业变革极大地扩展和巩固了前一阶段的革新。农场主们种植有需求的新作物,采取更有效的种植技术。新的作物有蔬菜,染料,荞麦,玉米和马铃薯等被大规模种植。人们更合理地分布农田,并扩大饲料种植面积,种植更多的人工草、三叶草和芜菁以提供饲料;仔细选种饲养动物,不仅更密集地放牛和羊,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畜产品,而且也增加了肥料。由于饲料作物含有氮,也使土壤恢复元气。两者都提高了耕作的产量。
农业进一步商品化,英格兰西部和北部高地发展畜牧业。在英格兰东部和南部,浅土地区从事粮食畜牧混合耕作,深土的地区则减少可耕地来扩大畜牧业。在城市特别是伦敦及其郊区,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繁荣起来。
农业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增加,英国人口急剧上升,而且几乎从未间断,从1500年的230万增加到1650年的550万。以伦敦为主的城市化水平增长了两倍,伦敦的人口从1650年的40万增长到1700年的57.5万,同年,伦敦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1750年又增长到67.5万,1800年为86.5万。[3]234不断增长的人口增加了对工业的需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英国农业的变革,特别是圈地运动,导致了农村社会制度性的改革。到1700年,圈地运动规模更大。耕地和牧场从敞田、荒地变为圈地;耕作方法上粗放转向精耕;大规模生产逐渐取代小生产;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也逐渐代替封建主义经营方式。大农场主能够调度所需要的资源,圈占农田,建羊栏和草地,购买马和新型的农具。在播种、收割和其他农忙季节,他们可以雇佣到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手。农村的下层也扩大了,因为不断有农民在竞争中破产,再加上当时人口的激增,找不到工作的人群扩大。因此,许多破产的农民就到非农业活动中谋生,尤其是制造业中。
所以农业上的这些变化刺激着毛纺织业的进一步壮大。如在英国西南部诸郡纺织区中,生产兴旺的威尔特郡,圈地对它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比较明显。威尔特郡那里敞地早已变为圈地,存在许多部分失业或无业的农民,他们成了大小呢绒商的雇工,在自己家里为呢绒商纺线或织呢,成为靠工资过活的雇佣工人。
农业变革除了为乡村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外,同时保证了英国的乡村毛纺织业有丰富的原料和粮食供应,也为毛纺织业的发展造就了国内市场。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民手中的剩余粮食已经超过了自己家庭的消费,农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他们是农本社会人口的主体,其市场前景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贵族无法比拟的。农民们需要的是质地轻巧、价格低廉的呢绒,这带动了乡村毛纺织业的繁荣。当时中低档呢绒的主要消费者在国内,如约克郡的西莱丁地区,生产的粗呢绒一般不出口,主要在国内销售。乡村毛纺织业适应了广大平民的要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之相对的是老毛纺织业城市的衰落如诺里奇、约克、贝弗利等。正如布罗代尔所指出的,英国农村早已被纳入英国的市场网络体系之中,它不仅为城市及其居民提供粮食,也是英国国内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国内市场正是发展中的英国工业首要的销售场所。[4]
除了农业变革推动了乡村毛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外,英国政府对工商业的政策特别是重商主义的实行,促进了对外贸易、航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海外的殖民活动,这是乡村毛纺织业发展的助力。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商业越来越发达,商业的繁荣尤其是对外贸易的繁荣,先于工业的繁荣。甚至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业的繁荣。马克思曾指出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是商业霸权带来工业的优势”。[5]
英国是重商主义的发源地。英国的君主和政治家为了加强其政权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借鉴、发挥了从亚当·斯密时代就标榜为“重商制度”或“重商主义”的一些观念和做法。重商主义就是要帮助国家,扩大国际贸易,以让更多的金银流入英国,特别是要扩大出口工业品,减少进口工业品。他们认为国家财富的来源是纳税能力,所以千方百计把货币保留在国内,以增加纳税能力。
为了阻止国外工业品的进口,同时增加原材料的流入,广泛采纳的重商主义措施是创建垄断市场,保护关税和直接禁止进口。英国最先采用这样的政策,禁止原料出口,使自己的毛纺织业受益。在都铎王朝统治下的一个世纪中,羊毛出口逐渐减少。14世纪末,英国商人每输出一包羊毛,就需要交纳的出口税和附加费,一共合并是40先令,外商要纳53先令4便士。15世纪后期税额提高了,1471年所规定的定额是本国商人仍然只纳40先令,但是外商的输出,提高到每包纳税76先令8便士。[6]1547年3月的王室诰令重申,只有获得了特许证的羊毛商人协会成员,才能运出羊毛,其它人必须将羊毛纺成线,织成呢,或制成帽、带,才能出口。1549年8月,王室又颁布禁止无特许证的商人,输出羊毛。对于违犯者处以双倍于出口羊毛价格的罚款,羊毛的所有者要被投入监狱。当时科茨尔德地区的羊毛每包售价8镑,出口税对本国商人来说,它的比率是25%,对外商约达48%。此外,不经加来港运运销的羊毛还要交纳每包8便士的“加来便士”。而呢绒成品出口税大大低于羊毛原料的出口税。在1347年开始征收的呢绒出口关税,本国商人输出绒面呢,每匹纳税14便士,外商纳21便士,仅占商品价格的2%左右,比羊毛关税低得多,以此鼓励呢绒出口。[7]79伊丽莎白女王对呢绒成品输出课以极低的税额,例如检验盖章的手续费只有4个便士。在詹姆士统治下,为保护制造商的利益,曾以公告的形式禁止羊毛出口。复辟之后,这项禁令被载入《英格兰法律大全》,在英格兰实行。[8]329
为了垄断市场,英国政府打击外国商人,特别是在英国长期拥有特权的汉萨同盟商人,以夺取外商对市场的垄断。在中世纪前期,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汉萨商人享有特殊地位,英国同德国、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主要掌握在他们手中。英国民族经济的成长,要求摆脱外商的控制。1552年2月,枢密院决定取缔汉萨商人的特权,宣告汉萨同盟商人,所享有的在英国的特权无效,以后,汉萨商人在英国输出和输入商品,均按其它外商的税率缴付关税。[9]在伊丽莎白女王继位后,坚定地扶植本国商人,打击外商,发展本国经济,汉萨同盟在英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英国结束了外商控制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的状况。英国商人开始独享贸易权益,如英国的冒险商人开拓公司,专营本国毛纺织品出口贸易,1505年亨利七世将特许证颁给它,承认它拥有出口呢绒的特许权利。1564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发了新的特许状,使它享有向尼德兰出口未染色的呢绒的垄断权,让它获得了更多的利润。[7]168
在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时期,几个主要的工业部门都受到政府的保护和奖励,使得造船业、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特别是毛纺织业获得了发展,取得了领先地位。英国的统治者重视保护本国呢绒业,如亨利四世的一项敕令(1603年前)主张发展手工工场,“这是防止金银外流从而使别国富有的唯一办法”[10]。为扶植呢绒业,1678年出台了一个法案,勒令每个治丧者必须用呢绒埋葬死者,所有的牧师都要证明他们是这样被埋葬的。1699年,又通过法令,禁止爱尔兰的毛织品向外国和殖民地输出,打击爱尔兰的呢绒业。1750年以后,禁止殖民地输出羊毛、毛线和呢绒。此外,还在1720年通过了一个棉布法案,反对从印度输入印花布和细棉布,要求妇女穿着轻质呢绒,至少是用英国的原料纺成的毛线作经、棉纱或丝作纬的织物,并组织棉布突击队,把妇女的棉布上衣扯裂。[8]389虽然最后棉布准许进口,但要以英国人加工印染的棉布为条件。这种限制性的立法给予英国的纺织业极大的刺激。
统治者还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力量,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被迫害的新教工人纷纷逃离家园,伊丽莎白女王下令接纳他们移居英国,他们将自己先进的手工技艺传授给了英国人。1558年就有2860个尼德兰人移迁入;1563年前后,佛兰德尔有18000人移居伦敦和桑威奇,1566年增到30000人;1567年由于阿尔伐公爵对尼德兰实行恐怖统治,都铎政府趁机吸收佛兰德尔呢绒纺织工及染色工人到英国定居,约有100000人离开尼德兰去异邦谋生,其中大部分移居英国。[7]164这提高了英国呢绒业的生产技术。此外,政府还支持将国外掠夺来的财富流回英国,转化为发展工业的资本。
在商品流通领域,都铎王朝政府还推动了国内外市场的建立和扩展。统治者逐步取消国内关税,以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封建社会英国各地设关卡,到重商主义时代,王权在关卡设置满期后不再批准。英国境内各地再也不会被林立的关卡隔离,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在15世纪逐步形成起来,英国贸易和商品开始转运通畅。
这一时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也有很大扩展。在欧洲,长期以来,英国与低地国家的联系很紧密,1496年,英国与佛兰德尔签订了第一个正式商业条约。但在16世纪初经历了一段活跃的时期后,由于安特卫普的衰落和后来的英、荷矛盾,双方关系遭受了挫折。在德国,1569年,伦敦不顾汉萨同盟的反对,在汉堡设立了贸易公司。而在北欧,1499年,英国与丹麦签订了条约,后者向英国船只开放冰岛和波罗的海域。1533年,英国开启了英国与俄罗斯的直接贸易关系。在地中海东岸,早在15世纪末,爱德华四世就把他的商船派到了这里;1579年,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直接通商的权利也被英国获得。英国与意大利的贸易,首先与是威尼斯,后来是与比萨和佛罗伦萨,双方往来发展迅速。17世纪中叶,与西班牙的长期斗争结束后,英国获得了在西班牙的最惠国待遇。而且,1703年的梅休因条约订后,葡萄牙成为英国的商业特区。[11]50
而且到此时,英国商人已越过欧洲的限制,通过小亚细亚或俄罗斯到达了波斯和印度的边界,与这些富庶之地,英国开始了定期来往。在印度,1639年和1652年,英国分别获得了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两个重要商业基地。1608年,英国船只还到达了摩鹿加群岛。[11]5017世纪,英国开始了对非洲的探险,它在圭亚那海岸上建立了商站。18世纪,英国贩奴船由此出发。通过1713年的专卖契约,英国获得向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输送黑人奴隶的权利。[11]50-51在美洲,英国攫取了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1655年占领牙买加。在北美洲,到17世纪,从圣劳伦斯湾到大湖区到密西西比河,一个庞大的英帝国初具规模。到1763年的《巴黎和约》签订时,加拿大和印度的一大部分被转给了英国,英国的霸权延伸到了所有的大洋。[11]51
海外市场对纺织业特别有价值,在1698年至1702年和1756至1760年之间,英国出口到葡萄牙的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增长了266%,其中大多数转口到巴西。2/3的新呢布销往西班牙,并从那里销往西班牙的殖民地。剩余部分销往地中海的其他地区,其中小部分进入非洲。特别是美洲殖民地兴旺的需求,极大刺激了英国纺织品的出口总额。从1604年到1640年,新呢布的出口总值增长了近75%。到1640年止,新品种的纺织品出口与传统纺织品的出口相匹敌。到1700年出口占了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英国亚麻布的国外销售,1730年大约为18万码,10年后迅速增长到170万码,到1760年达到近960万码。棉布一开始在美洲就很畅销,占了出口的五分之四,在18世纪70年代。到17世纪50年代,在兰开夏郡,棉亚麻混纺生产为它提供了20000个就业机会。[3]146到七年战争结束前,这个英国的外贸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翻了一番。
在整个18世纪中,英国取代荷兰,成为欧洲商业的领头羊。英国商品在国内外的多重市场上销售,这意味着一个市场衰退了,也可以用其他市场的发展来抵消。英国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市场要比荷兰更大,更活跃,受到更多的保护。而英国最活跃的工业地区,正是可以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大量需求,提供支持的那些地区。尤其是国外海外市场更加活跃,北美和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本身没有多少工业,因而消费了大量英国的工业品。
所以,亚当·斯密在论述君主专制制度时期的英国时曾指出,“自伊丽莎白即位以来,英国立法特别注意工商业的利益,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即荷兰亦不例外,其法律一般地说,能这样有利于此种产业”。[12]在实行重商主义最有成效的英国,最早实现了封建农本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13]
由此可见,近代早期英国乡村毛纺织业的发展,离不开英国的农业变革。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农业制度性的变化,为乡村毛纺织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粮食、原料和劳动力、市场。而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本国工业品的出口,保护和推动了乡村毛纺织业。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再加上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积累起来的财富,有一部分转化为工业资本,这都使得英国的乡村毛纺织业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