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的生成逻辑

2023-01-05 03:25陈殿林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任 苒 陈殿林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孕育新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这一重大论断,事实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以下简称“新思想主题”)。从生成逻辑的角度把握其思想的主题,有助于理解思想主题与理论体系之间的耦合机理,有助于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基础上回答好重大时代课题。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2],在历史逻辑中把握时代课题、明确理论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宝贵的经验教训,也是正确认识“新思想主题”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的源泉与动力。

(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镜鉴中认识“新思想主题”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变更。虽然“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不曾改变,但是时代的变迁造就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表现为“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伟大意义和实现途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表现为“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中发展前进”;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表现为“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来促进人类解放的事业”;21世纪的前50年,是人类面临高度复杂性挑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表现为“在追求人类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践推动下开拓前进。”[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紧扣时代主题前提下,顺应时代大势、回应时代呼唤、荟萃时代精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在百年大党的历史演进中守护“新思想主题”的人民性

纵览百年党史,“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紧紧围绕如何不断满足人民需要的主题而展开的”[4]。党在建立之初,就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只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人民群众力量的局限性,在发展中不断回答着“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时代之问,形成了兼具历史意蕴和时代内涵的人民观。无论是在推翻三座大山、求得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坚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提出人民是阶级性群众性历史性的统一,形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提炼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提出“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坚持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危难困境的不竭力量之源,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把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点,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同志基于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不断铸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人民”是解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因此,从人民性的角度看,“新思想主题”是践行初心使命的需要,是对党领导人民冲刺更加远大目标的高度提炼,是对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深度凝粹。

(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捍卫“新思想主题”的科学性

“新思想主题”的确立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它不是毫无进步的原地踏步,也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确定,是在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的历史前提下、在接续奋斗的历史创造中,对新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是中国共产党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赓续前行。邓小平理论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聚焦的理论和实践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根据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的新环境进行的进一步提炼和总结;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是基于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背景而提出,是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化解人民生活中遭遇的诸多矛盾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两个大局”以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领导而凝炼出来的科学主题,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彰显了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阶段下思维的连贯性与行动的一致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生成的理论逻辑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大历史观的恢弘气度把握时代脉搏,创造了基于世界历史之维、本国历史之维、党的历史使命之维形成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演进是“新思想主题”生成的理论之本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理论主题、完成不同现实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什么是人类解放、怎样实现人类解放”的主题,运用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更替规律、总结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明确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任务;列宁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围绕“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如何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等方面主题,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科学回答了在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前进之路;邓小平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政治力量角逐加剧的国际背景下,以及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国内背景下,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指引中国建设、拨清思想迷雾;江泽民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国际环境下,以及复杂的国内环境下,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主题认识;胡锦涛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历史环境下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又补充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题表述,这是党在对时代问题精准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高屋建瓴的概括,既是对十九大说法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历届核心领导集体的“什么”和“怎样”句式表达一脉相承的延伸与超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顶层设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擘画解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二)历史唯物主义大历史观的树立是“新思想主题”生成的思想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7]首先,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性。要在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以大历史观的浩瀚视角总揽全局,方可在空间与时间的横纵交错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掌舵定航;其次,以大历史观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集步骤安排的阶段性与目标结构的系统性为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只有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总结党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洞悉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强烈渴望,才能以非凡的勇气担当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最后,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想要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就必须在大历史观指导下把握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总结历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感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百年历史经验,从而为跳出执政“周期率”、永葆执政生命力、加强执政能力、实现长期执政奠定基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生成的现实逻辑

时代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回应现实呼唤。“新思想主题”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在现实发展中遇到的最重大的问题。回答好“新思想主题”之问,可以充分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坦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有力回击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疑。

(一)党在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需要

问题包含着价值、问题指引着方向。理论主题是党和人民的心之所向,反映着人民的呼声、表达着人民的需求,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个突破口。在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回答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在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毛泽东同志回答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接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思想主题”是对解决这一矛盾的理论凝炼与行动提纲,是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中对人民诉求的积极思考,是党百年路上初心如磐、新征程上奋楫笃行的精准侧写。

(二)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成果,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回顾历史,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现代化方案轮番登台并纷纷宣告失败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百年奋斗路,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在“时代出卷、中共答卷、人民阅卷”的有机统一中探索新路,在守正创新中开辟正道。中国共产党在“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下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在道路探索过程中延伸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主题表述,从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内容。在新时代,只有解决好“新思想主题”中提出的问题,才能开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场域中突出中国主体性的道路自觉,才能在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不断丰富主题内容,实现主题丰富与道路建设的双向互动。

(三)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党永葆青春活力以及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实现从容驾驭,在现代化变革浪潮中乘风破浪的根本和关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理论的自觉性与问题的针对性相统一,坚持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前瞻性相统一。新中国的恢弘历史已经证明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与主题的更新始终是同频输出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展开,在“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主题的指引下,通过不断完善党组织架构、建立归口管理和领导小组制度、完善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标准、建立健全纪律检查制度,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围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改革开放和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而展开,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主题的指引下,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制度和体制机制、增强执政水平、深化制度改革,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党的长期执政奠定基础;十八大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入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在“新思想主题”的指引下,通过健全党的制度、深化机构改革、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制度治党能力和依法治国水平,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成果卓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紧紧围绕“新思想主题”,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磨而不磷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持之以恒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答时代之问,回人民之应。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