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管窥

2023-01-05 03:25柳丽陈瑜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柳丽陈瑜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9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是支撑中华民族克服苦难、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党和国家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力图重新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夯实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民族的绵延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中国智慧、增添中国色彩,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却又浴火重生的历史实践,寄托着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文化软实力是聚焦思想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综合性指标。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聚焦文化领域,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深层动力。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以及自强不息的奋进思想,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源泉活水,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特殊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习惯等因素造就了民族文化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牢牢植根于本国文化土壤,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始终走在世界文明的前沿,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最伟大的梦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勠力同心的远大目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支撑,也需要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功能。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愈来愈强烈,并且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满足民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能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继往民族情感和民族意志的历史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彰显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难以丰富,民族精神难以增强。

(三)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丰富完善奠定基石,蕴含中华民族远大的理想追求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文化发展具有历史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的。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等于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阻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传承脉络,最终会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撰写出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辩证继承并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继承和超越,丰富了其时代内涵,创新了其表现形式,进一步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厚的道德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内含社会大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是涵养新时代价值观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为国家的道德建设以及个人的品德塑造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精神要义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反而会在实践的检验中彰显出永恒的真理性。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能够转化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联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情感纽带,对“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刚健有为”等道德因子的继承发展,有利于凝聚人心、优化风气、促进发展。立足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独特的价值准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道德范围很广,大到国家的道德建设、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规范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民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正义的优秀品格,敢为天下先的先进理念,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应对精神危机、坚定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生动的榜样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从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用其中的高尚品质涵养新时代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准,提升广大群众的是非辨别能力,激发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教育群众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价值底线,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营造全社会讲道德、守道德的社会风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性,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辨别是非、分清善恶,不断增强民众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筑牢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底线。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积极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实践路径,并且广泛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做到理论认识与实践行为的统一。此外,开展家风文化建设。家庭是有效连接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家风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独特形态,蕴藏着为人处世、报国治世的基本原则,是新时代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通过家风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坚持文化自信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前提。文化自信的缺失会消解文化发展的定力、韧性和从容,面对异质文化冲击时会显得慌乱无措,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容易陷入自闭状态。要科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文化自信的情感诉求

文化自信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敬畏情感,表现出对文化现实状况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与否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独立,事关国运兴衰。”[4]文化自信能够进一步转化为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定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吸引世界人民的向往和追求。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开始失衡,呈现出文化自卑的情感状态。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彻底改变文化失落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奠定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工作的情感基础。坚持文化自信,必须科学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善于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文化自信的政治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先进的执政理念和丰富的治理经验,回答了“执政为谁”以及“如何执政”的问题,为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经验借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本思想,强调“民贵君轻”“仁者爱人”等价值观念,表现出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提出人民群众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具有系统的治理模式,无论是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还是奖惩分明的治理方式,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都起着重要借鉴作用。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深入挖掘、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智慧,在借鉴古代治理方式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文化自信的世界向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结晶。在探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华文化一直主张“和谐”理念,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天下为公的理念,提倡和合思想,为世界和平发展道路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奠定深厚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7]面对世界发展难题,我们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汲取智慧,促进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融通互补、相得益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7]推动两者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既是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重要条件。

(一)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时代课题

坚持两者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拓宽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视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输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只有不断推动两者的结合,才能激活民族文化的生机活力、开辟传统文化发展新形态。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效互动,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用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滋养马克思主义发展,开辟两者融合发展的新境界。

(二)两者的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文化政策的制定需要立足客观实际,推动两者结合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契合性。辩证思维与中庸之道、实践观点与知行合一、群众史观和民本思想等,为两者结合提供现实可能。在推动两者结合过程中,需要找准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邃的思想启示,在表达形式上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有效借鉴传统文化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表达,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实际效果。习近平在推动两者结合的道路上以身作则,通过引经据典,运用比喻、用典等方法阐释中国理念、传播中华文化,将晦涩难懂的哲学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树立榜样示范。

(三)两者的结合是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涉及面广、联动性强,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装。马克思主义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供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要想让记录在史书里的文化理念、收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古董、保存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遗迹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丰厚资源,就必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转化,继承合理优秀的文化内容,及时剔除糟粕性思想部分,在引领群众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提升民众的思想鉴别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供根本依循。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认清自身主体地位,激活广大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去。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贯穿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需要经历准确识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必要环节。其中,准确识别是前提,创造性转化是重点,创新性发展是关键。

(一)准确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社会生活实践,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先进的价值理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彰显出跨域时空、超越国界的永恒魅力。但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筑在封建社会形态下的文化产物,存在着与现代社会、当代文明不符合甚至相冲突的内容部分。封建腐朽的思想观点和陈旧落后的价值观念,束缚了人们的自然本性,压制了民众的精神活力,阻碍了人的全面解放。准确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有效识别传统文化内容性质的基础上,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识别筛选,有效剔除糟粕的内容,弘扬优秀的部分。在文化筛选过程中,要警惕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强调对史书典籍、历史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效激活其内在的生机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利于有效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内在联系,打破古今文化的传承隔阂,疏通文化发展的传承脉络。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和实践要求,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拓宽传统文化的外延形态,使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彰显出生机活力。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部分,将其转化为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新时代话语表达的活水源泉,融入渗透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文化的助推作用。同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用新的形式呈现其思想精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质的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仅依靠既有的文化资源,更要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继承并发扬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博大胸怀,在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在互学互鉴中不断丰富完善民族文化体系。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全新解读,邓小平对“小康”的生动阐释以及习近平对“国之大者”的生动论述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树立榜样示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以补充、更新和完善,使传统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开启传统文化的崭新篇章,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