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与本科生分流培养实践分析

2023-01-05 02:55
科技视界 2022年25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通识分流

杨 莉

(成都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1)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建设的时间并不长。2014年,国务院印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教育部明确要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变;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2]。从这两个指导性文件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是由职业院校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而来,其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师资队伍、文化积淀等和“双一流”大学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短板是否限制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大类招生”?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否开展“大类招生”?“大类招生”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是否匹配?通过部分开展“大类招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分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路径提炼出具有各自特征的观点,结合自身学校办学特色及优势,逐步组建出一套符合学校建设需求的改革方案。

1 “大类招生”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1.1 双趋势、双发展、双融合势在必行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在应用型技术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办学宗旨,办学注重专业教育与生涯规划对接,教学方式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发展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等。可以说,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更需要适应多层次、符合多行业、发展多变的人才需求,是既有专业技术,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正是“厚基础,宽口径”[3]的培养结果。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要上学”转变为“上好学”,除了对学校有所要求外,对未来学业、职业都有了自我规划。因此,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会更趋于理性。“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的选择范围不再局限于划分细致的专业,不再是盲目地选择专业,而是选择未来自我发展的方向,其选择面更宽。新生录取进校后,学校应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充分了解自身兴趣、专业发展趋势、社会就业方向等信息,让学生清晰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因此,大部分高校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通常是安排在入校后的两年内。届时,当学生做出自己的专业选择后,逐步将迫使一些社会需求量小或者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被淘汰,反促学校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定位。同时,学校的各项有限资源得到更好地统筹利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1.2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决定了最大的民生工程——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定位受到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学校是否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是否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能否就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机制设计的重要内容。招生反映的是学生和家长的职业倾向,就业反映的却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因此,学校试图用通畅、优势的就业口碑获得社会及学生的认可,教育主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就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得好不好的一个潜在考核点,受到重点关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自然落脚在与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的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育在课程体系中被强化,占比往往超过30%,就业形势良好的专业成为学校政策支持发展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小、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被迫淘汰,专业建设结构调整的速度过快,不利于形成学科专业的建设积淀。因此,应用型办学定位,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类招生”的开展。

2 “大类招生”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

当前,从“双一流”高校“大类招生”来看,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文理科进行“大类招生”。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理科界限,多用于基础学科招生。二是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大类招生”。这种方式一般是将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整合,采用一级学科作为招生名称。学生入学后先进行学科通识教育,而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自我选择再进行专业分流,这样的学生其综合素养方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专业选择起决定性影响力度。三是按照教学单位——各学院进行“大类招生”,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大类招生”模式。高校内部学院经过多次拆分整合,已基本完成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整合,成为高校组织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层单位。在这里,选择了三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类招生”、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

A 学校按“大类招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4]。该校从2014年选取了土木类、计算机类、设计学类、教育学类4 类学科作为试点,采用“2+2”“1.5+2.5”“1+3”三种培养模式。首先由学生自愿提出申请,然后再依据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在课程设置上,将培养过程先后分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其中,在通识教育期间,高校主要强化学生的基础教育,课堂上学习融通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期间,再让学生学习专业方向、专业核心及专业实践课程。课程体系先后由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构成,形成一套“平台+模块”的结构。

B 学校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修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5]。建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并改进的教育理念,将课程体系修正为四个模块,即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专业分流采用“1+3”方式,即学生第一学年学习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后三年学生专业分流后进行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从2019年开始,该校以二级学院中的工商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实行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进行大类整合。

C 学校按照新工科工程教育的思想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以新工科发展和建设为标准,将C 学校原有的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电气工程四个专业进行了电子“大类招生”培养[6]。这个电子大类包含了3 个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基础、学科特色为引领,实施“三平台+两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与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两大模块。构建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实践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与技术基础课程培养时间达到1.5年,形成“1.5+2.5”专业分流方式。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对“双一流”高校的“大类招生”模仿、借鉴的过程中,既有共性,又呈现出各校个性。同时,三所高校在实践中也有值得深思的问题:A学校由于新的教学班代替原有的自然班,迫切需要规范化、灵活高效地教学管理制度支撑;B 学校专业分流中,仅从片面的专业了解、市场需求就业率等角度去填报专业分流志愿,造成各专业冷热不均,学生热衷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冷门”的旅游管理专业选择人数差距较大,只能进行分流限额,并没有真正做到满足学生专业志愿的要求;C 学校因为“大类招生”跨学科明显,不得已延长了通识教育和学科与技术基础课程授课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专业教育课程。

3 “大类招生”政策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3.1 积极参与,主动做好顶层设计

要充分认识到“大类招生”不仅仅是招生体制改革,更主要的是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到这项改革中,全面调整和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适合“大类招生”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联动机制。

3.2 科学构建“大类招生”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尤其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实事求是地构建“大类招生”方案,避免在同一大类中出现过热或过冷专业。

3.3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要将“大类招生”改革转化到人才培养成效上,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应该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案,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纳入融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同时也将通识教育的相关要求及内容融入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开发并建立起一套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教育教学体系。

3.4 准确把控专业分流节奏

学校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对各专业未来的就业状况和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进行科学研判,要在分流前期科学考量学生的素养、成绩、技能等情况,积极探索并建立起多维评价机制,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帮助学生全面重识自我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性并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做好学生生涯路上的引路灯。

4 结语

当前,“大类招生”已经经历了20年探索,各高校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由点到面渐次推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如何让这类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地参与到“大类招生”改革中实现自身内涵发展,还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通识分流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