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丽 王彩丽 曹玉贤 张国辉
(1.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2.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而开放型实验室正是现代高校重点教学建设项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要求“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1]。高校科研平台的开放程度与建设水平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就是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普及和共享,为喜欢科研的师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科学研究中有更多的创新和成果[2]。开放实验平台是实践教学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开放型实验室全面建设的前提和基础[3]。探索一种适合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的新模式是目前高校科研平台管理需要改革和研究的方向[4,5]。国外的许多实验室开放程度非常高,很多公共实验平台对全校师生实行全天24 h开放,学生实行一人一卡制,可用门禁卡刷卡进出实验区域[6]。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专门设有公共的开放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区域。开放实验平台的运行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一直在分析原因,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新模式,希望能够为高校实验平台的自主管理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开放型实验室可以改变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设计探索,教师辅助指导”的新模式。学生以前实验课只是机械操作老师设计好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现在可以从自主选题、自主组合团队、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全部实现自主管理。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自由组合团队,各成员分工明确,既培养了一种团队协作意识,又提高了实验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也会发现更多更广泛的问题,可以自己通过书籍、网络、教师等渠道获得解决方法,真正的自己动脑思考,变被动为主动。
随着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建设形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实验室建设更具有了开放性、创新性和研究性的特点[7]。开放型实验室在科研中更具有多样性,这不仅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也导致学生对仪器设备的巨大需求。为充分提高设备的产出效率,管理人员要统筹安排设备的使用时间,设备每次借、还、使用教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耽误了学生实验时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实验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而非“自由”,建立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新模式。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从“管”转移到“理”,从学生进入实验室到离开实验室有一个合理的引导,让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有章可循[8]。
为保证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培训包括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技术和安全教育,只有考核通过者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未经过正规培训者一律不允许操作仪器设备。仪器的使用培训采取集中讲解与具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教师对进实验室的每位实验人员讲解实验要注意的事项,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学院每年集中组织学生进行2 次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将安全教育视频资料和安全管理手册发放给学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能力。
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方便学生及时共享多台仪器完成自己的课题,实验室实行全天24 h 开放,这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开放型实验室自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危废化学品处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损坏赔偿制度”等方面。制度制定好以后,要将其做成展板上墙或者印制成手册,保证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手一本。有了制度以后,学生就可以参与实验室的自主管理,承担实验室的管理责任。
实验过程的自主管理模式逐步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录像。学院有专门的大型仪器管理平台,大型仪器实验预约也由以前的纸质登记本登记逐步转变为网络共享平台远程预约。每个实验室都有专门的学生网格员,负责每间实验室的仪器的维护,对出现故障的仪器及时上报学院实验老师,保证各个仪器及时维修,正常运转,提高实验效率。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如消防设施检查、安全通道检查、水电路检查、实验室通风检查、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和废液回收检查等。负责卫生管理,合理安排值日生每天打扫实验室卫生,不留死角,净化实验环境。
学生是一支拥有高科技文化素养、充满活力并且特别容易接受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生力军。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学生自主管理开放型实验室后,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范了,设备损坏率逐渐降低,仪器配件丢失的现象减少,试验时间扎堆的情况也就明显改善了,实验室的卫生整洁干净了。实验室的自主管理,既提升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又发挥了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示范辐射效应。
在实验场所有限的条件下,开放型实验室可以实现实验室空间的充分利用,实现物尽其用,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会有更多的成果产出。近年来,开放型实验平台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基金等科研项目为牵引,依托学科建设,通过科研团队的引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生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的高水平文章数量也逐年增多;研究生就业率明显提高,许多毕业生去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还有多位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开放型实验室鼓励本科生参加校级和省级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科技成果,提高实践能力。为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广大学生参加食品创新活动,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食品科技文化节。学生可以在开放型实验室中制作活动中所用的冰激凌、饼干、果汁、酸奶、啤酒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食品科学知识的热情,发挥了科学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平台开放模式的探索,开放实验室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当然目前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管理的积极性维持时间短、学生管理员工作衔接不顺畅、实验室更高效化和科学化有待于加强、学生管理员的奖励政策等[9]。因此,实验室开放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且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去进一步进行管理体系整体优化和管理考核等创新,还需要在不断科学论证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个环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实验室开放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10]。
高校建立开放型实验平台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及全面发展人才,无论何种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都不能脱离这个根本目标。以这个目标为支撑,继续加大开放运行的探索力度,充分发挥开放型实验室在实践创新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开放型实验平台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创新,以新思路作为突破口,先于创新实践,切实提高开放型实验平台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开放型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