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甘雨 张菊馨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后,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并提出支持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等各类院校积极服务、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概念从提出至今得到不断的提炼、升华、拓展,不再仅限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开展,在本科院校中同样需要加快推进,积极探索。然而,目前为止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阻力重重,效果甚微,本文拟针对此现象,对如何有效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初步探讨。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逐年增长,据教育部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在学总人数超过4 43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1]。在教育需求上,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人民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强烈,对教育“好不好”的关注更加迫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传统外延式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各类高素质劳动者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随着我国正式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全民素质整体提高,人才储备日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愈发凸显。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2022年更是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1 076 万人,多数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加之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停产停工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本就艰难的就业形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快转型发展,注重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断增强学生应用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
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来看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高校未能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缺乏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科技创新未能较好结合行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瓶颈问题[2]。因此,作为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回归行业、融入产业、服务事业,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自教高〔2006〕16 号文件发布以来,众多学者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题展开大量研究。笔者在CNKI 中国知网上以“(主题%=‘产教融合’or 题名%=‘产教融合’)AND(主要主题=‘产教融合’)”为检索条件检索出文献7 753 篇,其中2017年412 篇,2018年979 篇,2019年1 533 篇,2020年1 782 篇,2021年1 758 篇,呈逐渐递增趋势;以“(主题%=‘校企合作’or 题名%=‘校企合作’)AND(主要主题=‘校企合作’)”为检索条件检索出文献21 318 篇,其中2017年1 705 篇,2018年1 763 篇,2019年1 888 篇,2020年1 463 篇,2021年1 127 篇(数据截至2022年7月22日)。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但是却以高职院校居多,地方本科院校相对滞后,且在实际运行中还是以浅层次合作为主,甚至由于运行成本问题,大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几乎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科学的、深层次的合作体系[3]。
目前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为主导,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部分专业可能早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度较高,课程的设置模式几近相同,同时大多表现出理论课占比多而实践课占比少的现象。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高校的人才供应与企业的岗位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脱节,使得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校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双师型”教师目前在我国较为短缺,且多分布于职业院校,使得本科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缺位尤为严重。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常常注重高级职称的评聘以及博士学位教师的引进,对实践能力较为突出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不够重视,从而限制了地方本科院校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发展。使得众多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所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满足地方与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也就导致与高职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失去了优势。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学校热、企业冷”,在本科院校中更加突出,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划分不够明晰[4]。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热衷于产教融合是希望以此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率,而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则更为看重投入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职业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基本没有或少有较为成熟的实训基地,这也就意味着,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合作,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共建实训基地,并承担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产生残次品而带来的部分经济损失,使得企业的自身需求和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导致多数企业在开展产教融合方面积极性不高。
一是主动把握地方发展趋势。在了解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院校应更加关注所在地市、省的发展趋势,认真研读地方“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动态与需求,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寻找对接点与突破口,使人才的供应能够切实符合社会的需求。二是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传统专业显然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而一些新兴专业的人才又屈指可数,“供不应求”,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时对专业进行撤销与新建,探索“订单班”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快速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打造一支既能理论育人、又能指导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是加大引进力度。针对“双师型”教师这一放眼全国都较为稀缺的教师资源,地方本科高校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设置一定比例的“双师型”引进名额,适当提高各项待遇,“引得凤凰落梧桐”。二是注重校内培育。在全国“双师型”教师稀缺的背景下,校内培育不失为一条捷径。地方本科院校应大力挖掘有一定实训基础的校内优秀青年教师,鼓励教师走出学校、深入企业,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各项实践技能,同时组织教师参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实践的“双面手”或“多面手”。
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各个院系特色鲜明,若想与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应进一步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院系办学活力,鼓励院系主动求变,改革创新[5]。目前,多数高校仍实行“高度集约、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院系特色化发展,导致院系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快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推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层面负责统筹协调、服务监管,院系层面负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服务等。同时要扩大院系的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对外合作交流权等,压实院系办学主体,使院系能够根据自身特色优势,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与合作中心,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深、做实。
信息的不对等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地方高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不够精准,而企业对地方高校的优势特色又掌握不全,这就造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法有机衔接。针对这一现象,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孵化培育中介服务机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本科专业需求信息采集与发布大数据平台,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形成产教融合信息发布长效机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动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新变化,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越来越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涌入市场,各类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势在必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积极转型、改革创新,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使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能够真正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使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得到有机衔接,为地方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