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昌璐婕(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石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目前,职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仍较薄弱,特别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还存在数学学习焦虑。焦虑障碍是一种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焦虑障碍者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感觉面临危险、遭受恐慌或产生厄运感。学生无法摆脱失败的数学学习经历,对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或苛责感到伤心、恐惧和焦虑,越来越排斥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认为自己无法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由此,许多职校学生选择放任自己,他们在数学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做数学作业,不参加考试,甚至长期逃课,努力逃避学习数学带来的焦虑感。为此,笔者经过长期思考实践,研究了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策略。
数学学习焦虑的产生是一个过程,教师不尊重学生是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虽然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应当受到尊重,教师不应单以学生数学成绩衡量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教师不能归因于学生自身,而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积极与学生沟通,共同探讨突破数学学习困境的方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对彼此没有芥蒂,共同打造高效助学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焦虑。
放弃学习数学是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突出表现,如学生不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睡觉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面对此类情况,教师不能放弃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可以在课后约谈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扰,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订短期学习计划,陪伴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充分关爱学生、不放弃引导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消解学习带来的焦虑感,勇于突破学习障碍。
来自教师、同学的批评和嘲笑也是许多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焦虑的原因,学生因此惧怕在课堂上发言,害怕出错。长期缺少学习反馈,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学生会失去思考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勤于表扬学生的进步。参与教学活动就是积极进步的表现,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发言,就应当受到表扬;以前上课睡觉的学生,只要听讲就应当受到表扬;以前不写作业的学生,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应当受到表扬。教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有助于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在职校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尝试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只要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学习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又可以自由提出对教学问题的意见等。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先讲概念,然后讲例题,最后做练习,教学模式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没有限制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两条直线相交”这节课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条直线的方程,要求学生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图、解方程、观察试数等,尝试多种方法,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
教师应当创新数学课程评价维度,不将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制订多维数学评价体系:课堂表现10分,只要遵守课堂纪律就可以获得满分;作业10分,只要按时交作业,订正作业错误就可以获得满分;发言10分,小组捆绑评价,只要参与讨论并在小组内积极回答问题就可以获得满分;测验20分,只要掌握教材例题就可以获得满分。平时成绩总共50分,期末考试只要认真复习就无需补考。多维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找到数学进步的突破点,突破数学学习困境,帮助学生减轻数学学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