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荣,周娜,刘雯
黄河三门峡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医院感染为各医疗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涉及疾病预防、控制和预后的各个过程,一旦发生严重院内感染[1],轻则影响医院声誉,重则导致医院停业整顿,院领导免职,相关责任人追责[2]。且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对降低抗生素滥用有积极意义[3]。故如何有效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督与管理,是目前各大医疗机构所无法逃避的难题与重点[4]。PDCA循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为基础,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等4个阶段,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患者医院感染率[5]。本研究随机数表法抽取2022年1—8月黄河三门峡医院医院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44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PDCA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依据随机数表法抽取在本院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4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4月为实施院感PDCA管理前组,选择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8~50岁,平均(42.2±6.8)岁;手术时间30 min~4 h,平均(1.5±0.4)h;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56.8±13.7)mL。2022年5—8月为实施院感PDCA管理后组,选择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50岁,平均(42.0±7.1)岁;手术时间30 min~4 h,平均(1.7±0.5)h;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56.0±13.0)mL。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医护人员44名,工作年限2~30年,平均(13.2±3.8)年,干预前后均为同组医护人员,且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干预前组院感管理以本院常规感染管理方案为依据,主要注重操作过程的严格无菌、做好手卫生管理、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杀等。干预后则以PDCA循环感染管理为标准,将医院感染管理的PDCA循环管理具体分为4个步骤:①计划阶段:先针对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深入调查并加以总结分析,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讨论,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院感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应及时总结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管理的解决措施;②实施阶段:针对上一阶段所总结的相关问题,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目标,设定具体的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并制订推进计划与方案,如加强院感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培训,重视手卫生管理,做好可疑感染者的隔离管理,尽早明确感染致病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特异性与有效性高的治疗方法,对于明确需要隔离治疗者,应根据隔离等级做好单间或床边隔离等行为隔离方案,加强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杀,以医院环境感染危险等级和接触频度分级为标准,以颜色区别细化管理,落实具体化环境清洁消杀方案;③检查阶段:该阶段建议院感管理相关人员于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与反馈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明确被管理者的依从性,可针对管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与点评,形成奖惩机制,激发人员积极性;④处理阶段:根据所获得的相关公示结果,报请院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分析,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设立新的PDCA循环管理,以期及时解决问题,降低院感率,针对顽固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加强整改力度,确保整个效果。
比较干预前后医院主要外科手术感染率,比较干预前后关于医疗器械处理、手卫生合格以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提示为成绩优秀。统计干预前后院感理论知识得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以及干预前后治疗室随机采样的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情况。
主要统计骨科、普外科、妇产科和胸外科发生的医院感染情况;院感理论知识得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均由院感科统一组织,并随机抽取外科科室相关人员,进行院感理论知识与院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并以其真实得分为标准;物体表面及空气中菌落采集情况,其中物体表面菌落数采样通过无菌棉签擦拭受检物体表面至少4点不同位置采样后送检,空气采样则于拟采样空间的东南西北各方位采集空气样本,所有获取样本均将其快速放入普通营养琼脂皿内,并在相同环境下静置暴露5 min,随后将其封盖随置入37℃恒温箱内培养48 h并观察菌落情况。手卫生合格率以检测实施清洁手消毒或者外科洗手后,现场测定手表现菌落量,其中外科洗手以无细菌生长为标准,清洁手消毒后菌落量低于200 cfu/cm2为标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干预前后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干预前后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医院主要外科手术感染率明显下降,仅为2.0%,且低于干预前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医院主要外科手术感染率比较
干预后医疗器械处理合格比例、手卫生合格比例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分别为99.0%、98.0%和91.0%,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医护人员关于医疗器械处理、手卫生合格以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比较[n(%)]
干预后院感理论知识得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医护人员院感理论知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3 干预前后医护人员院感理论知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比较[(±s),分]
时间院感理论知识 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干预后(n=44)干预前(n=44)t值P值93.8±6.2 79.3±14.2 9.359<0.001 92.1±7.9 83.2±11.7 6.304<0.001
干预后治疗室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治疗室随机采样的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情况比较[(±s),cfu/m2]
表4 干预前后治疗室随机采样的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情况比较[(±s),cfu/m2]
时间治疗室无菌盘表面 治疗室内空气干预后(n=44)干预前(n=44)t值P值62.4±11.8 32.8±5.9 22.436<0.001 15.9±3.2 6.8±1.7 25.114<0.001
目前医疗界对于PDCA循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以规范化和科学性的方案管理,提高管理过程的严密性,做到管理步骤与实施循环的有条不紊,进而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效率[6],尤其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积极意义[7]。相对于以往常规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PDCA循环感染管理方案更具预见性和实践性,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确保其及时落实,达到提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的目的[8]。结合有效的院感培训,加强易感因素预防,通过院领导和专家团队监督与管理作用,明确管理分工,确保管理措施实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9]。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相对于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比较干预前后医院主要外科手术感染率发现,干预后医院主要外科手术感染率明显下降,仅为2.0%,且低于干预前的15.0%(P<0.05)。说明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可显著降低外科手术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比较干预前后关于医疗器械处理、手卫生合格以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发现,干预后医疗器械处理合格比例,手卫生合格比例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分别为99.0%、98.0%和91.0%,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证明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对提高医疗器械处理合格比例,手卫生合格比例及院感相关考核成绩优秀率有积极意义。另外比较干预前后院感理论知识得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发现,干预后院感理论知识得分和院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说明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对提高相关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均有一定价值。最后统计干预前后治疗室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情况发现,干预后治疗室无菌盘表面及治疗室内空气菌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进一步说明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对降低缓解中菌落水平,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将院内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确保执行与检查过程的高效性[10],以便从根本上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源头,提高医务人员切实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相关的预防管控措施,从而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帮助[11]。并且在PDCA循环过程中将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公示[12],针对优秀者进行表彰,进行不合格者进行惩罚[13],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14],时刻督促其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对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有一定价值[15]。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时刻体现以预防为主[16],将终末感染控制向环节感染控制转变[17],以其将事前预防控制替代事后补救,以更好地降低医院感染率[18]。
综上所述,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PDCA循环,对降低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