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纹饰及其发展研究*

2023-01-04 01:17
陶瓷 2022年12期
关键词:花鸟纹饰山水画

周 蓉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0)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合了多种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也是众多艺术创作家表达自身丰富内心情感的重要承载体。在陶瓷加工设计中,纹饰应用是一项关键内容,是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融合结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加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内容的创新研究,能够为当代艺术实践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与活力。

1 中国陶瓷纹饰主要类型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为丰富完善的传统陶瓷纹饰,这些纹饰图案不仅能够向人们展现出其造型、色彩的美观性,还充分表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特点。笔者将对以下几种经常出现于陶瓷制作加工中的装饰纹饰展开阐述。

1.1 花鸟纹饰

我国陶瓷花鸟纹饰兴起于古代北宋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花鸟纹饰在陶瓷制造加工中的实践应用,通常被创作者赋予了作品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美好。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花鸟是大自然所孕育出来的随处可见的生命,他们种类繁多、形象多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鸟纹饰在古代社会发展中频繁被应用在服饰、建筑以及陶瓷等领域中,同时也是众多文人骚客抒发情意的重要载体[1]。中国陶瓷作品上的花鸟纹饰主要是是以写意花鸟纹饰为主,其次是通过利用传统笔墨方式在陶瓷上进行绘画创作,最终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意境,能够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生命肆意、朝气蓬勃的独特感受。在我国古代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彩瓷制作加工上就广为流行使用花鸟纹饰,比如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枇杷手袋鸟纹盘,创作者在传统瓷器盘上有效描绘出了绶带鸟在啄食枇杷的美好生动画面,能够让观赏者切身体验感受到该陶瓷作品所富有的浓郁自然生气,成为了彩瓷花鸟纹饰的代表作。而在清康熙时期,陶瓷制作技工对于花鸟纹饰的运用进行创新,融入了传统画工笔画法技艺,促使陶瓷上所呈现出来的花鸟纹饰图像变得更加生动逼人,充分展现出了自然生命精彩之处,并融入了创作者的个人审美情趣。

1.2 人物纹饰

中国各个朝代陶瓷名窑在制作加工瓷器时都会广泛采用各种题材的人物纹饰,有的是出自于民间故事、有的是出自于民间神话传说,创作者综合采用象征、借喻以及双关等表现手法,将人物纹饰造型图案与美好吉祥语融合在在一起,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陶瓷艺术品。陶瓷人物纹饰的成熟发展期为我国元代,在元代青花瓷制作加工中,创作者喜欢采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人物纹饰。比如,人们所熟知的绍君出塞、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而到明清时期,人物纹饰在陶瓷作品中的创作应用更是盛行起来,并且题材也变得越丰富,不仅有历史真实故事中的人物题材,还有着取材于民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纹饰。比如,西王母祝寿、八仙过海、精卫填海以及女娲补天等[2]。清光绪时期的青花八仙纹香台一对(见图1),其借用了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人物形象,各个仙人神情样貌生动有趣、各执法器、举止高雅。整个青花器发色沉、胎质紧密,在纹饰描绘上笔触流畅、笔意不装巧趣。绘画纹饰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葩”,其中以人物纹饰最为珍贵,受到了当今收藏家与投资者的高度青睐和追捧。相较于植物、动物纹饰,人物纹饰的绘画难度更大,因此它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绘画纹饰的同类型瓷器。

图1 清光绪青花八仙纹香台一对

1.3 缠枝纹饰

在古代陶瓷制作加工中,缠枝纹饰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传统纹样,其盛行于元朝之后,是以自然界中的植物枝杆或者蔓藤作为骨架,往四周方向蔓延,最终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纹样图案,有着变化无穷、循环往复的特点。在明朝时期,人们将缠枝纹饰称之为“转枝”,是传统陶瓷装饰花纹形式之一,深受从皇家到平民的一致青睐和喜爱。该种传统纹饰兴起于宋代,在元明清三代发展极为流行,主要是以莲花作为纹样创作的核心主题,创作者需要将莲花以自形而上的方式,描绘枝叶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的图案。缠枝纹饰最早是出现于我国宋代时期,宋代人民有着较为丰富的审美观,强调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的和谐统一,对于自然界中花卉植物的描绘呈现是一种人格理想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比如,作为宋朝儒家理学思想开山鼻祖的周敦颐,在其创作的《爱莲说》中,人们能够分析了解到作者对于莲花的无比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朝时期文人骚客对于莲花自然秉性、形态特征同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人格理想所赋予的审美观念。元青花缠枝莲纹碗(见图2),该缠枝莲纹描绘了不规则的锯齿状花叶,以青花勾画叶脉几朵莲花左右相背,上下相对,相同之中有所不同,不变之中有变化,充分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大放异彩特征。

图2 元青花缠枝莲纹碗

1.4 山水画纹饰

山水画纹饰在陶瓷制作加工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民间陶瓷制作工艺者主要以褐、绿等色绘制青釉高温釉下彩山水纹,该时期的山水纹描绘较为简单质朴,以山石树木为主。

元朝时期,元青花、釉里红中的山水画纹饰开始真正的崭露头角,并开启了瓷绘文人画的新风采[3]。而在明代时期,我国瓷都景德镇的青花山水画纹饰快速发展起来,有着笔法精湛、构图巧妙以及色粉浓淡的特征,不仅显露出浓郁的文人画气息,还带有独特的版画味道,为之后清代时期的瓷绘山水画纹饰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明代时期的民窑青花瓷中山水画纹饰已经伫立于陶瓷艺术之林中,自然美丽田园风光、山川乡气、楼台亭阁无不显示出该时期艺术创作者的审美趣味,同时还营造出了深远的艺术意境。在清朝时期,陶瓷中的山水画纹饰应用发展进入了到了黄金时代,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作为繁盛。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画中的山石形态以劈开片状为主,继承了南宋画院派的写实风格;雍正时期陶瓷中的山水画纹饰主要采用“披麻皴”技法,该技法由五代时期画家董源始创,主要用来描绘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乾隆时期陶瓷中的山水画纹饰以杭州西湖风景、园林风景作为主要描绘对象,通常采用写实手法进行山水画在陶瓷上的描绘创作。该时期的陶瓷绘画作品不仅有精美的山水画纹饰,还会配以优美的诗句、精致的印章以及秀丽的书法,因此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2 中国陶瓷纹饰发展历程

2.1 夏商周时期

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已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级化发展阶段,该时期的陶瓷制作加工具备了良好的水平,产生了最早陶瓷器的雏形。然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冶炼一定程度抢走了陶瓷的风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重视创新设计发展陶瓷作品,在陶瓷上所采用的纹饰图案元素还是以青铜器的造型与纹理为主,缺乏将生活化的丰富元素融入到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中。夏商周时期陶瓷以灰陶器为主,在这些陶器上所采用的纹饰图案有篮纹、回纹方格纹、绳纹等。而纹作为被古代民间社会称之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其中回纹是由横竖短线折绕构成的方形或者圆形的回环状花纹,形似汉字中的“回”字,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回纹。在商周时期出土的陶器上有着众多单体装饰回纹,而这些回纹也被频繁应用在商周时期的礼乐青铜器上,被装饰在器皿的颈、足、沿等部位,能够给人一种端庄威严、平稳厚重的质感气息[4]。商朝中期陶瓷的纹饰主要是以绳纹为主,占到了98%左右。比如,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大口尊陶器,该陶器整体器壮健壮雄浑、颇具阳刚之气,陶器的上腹部装饰有凹凸弦纹和压印纹,下腹部则是采用了绳纹进行装饰。

2.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陶瓷纹饰的主题开始变得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生前的各种现实生活场景。在秦汉时期社会盛行厚葬之风,画像砖被广泛应用在墓葬之中,人们会在画像砖上描绘出死者生前的不同场景,一方面可以起到纪念死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目前,在我国四川地区挖掘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砖中,说“画像砖”,实为模制,上色而已,且如今大多数画像砖已经脱色,然而画像砖上面描绘的人物形态仍然较为生动,让人过目不忘。在四川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汉代的画像砖,在画像砖上面有着丰富题材内容,纹饰题材种类主要涵盖了人物、几何纹、动植物以及云气等,此外还有一些模仿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在汉代时期,具有明显的“莲瓣纹”特点的纹饰已经被应用在民间彩绘陶瓷上,该种纹饰的外观轮廓呈现为微微弯曲的弧线与弦纹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清晰的莲瓣纹图案形状。秦汉时期国家统治者追求“长治久安”的发展理念,在陶瓷纹样设计上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神仙思想观念,因而在陶瓷纹饰上会出现大量关于神仙题材的云气纹。云气纹是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卷云纹特点,是以修长流畅的弧形曲线作为核心的形式元素,采用反向对弧的曲线构成逆旋云纹式的结构[5]。云气纹结构样式的创新促使其成为了秦汉时期标志性的纹样,表达了国家社会对于“长治久安”的期盼,也是人民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2.3 唐宋时期

在唐宋时期,我国陶瓷无论是在整体艺术造型上,还是在纹饰图案色彩上都有了崭新的统一发展,尤其是色彩绚丽多姿的唐三彩、长沙窑彩绘得到了空前发展。以唐代长沙窑为例,虽然它的陶瓷烧造历史偏短,但是却创造出了属于它的辉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传统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的瓷窑,也是中国第一个烧造红釉瓷器的瓷窑。唐代长沙窑在制作加工陶瓷作品时,所采用的纹饰主要包括了动植物、人物、山水以及象形图案等,同时还融入了传统诗词书法等内容,促使陶瓷艺术造诣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中,动物图是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画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可以分为鸟雀图、龙凤图以及家禽走兽图,这些动物种类形态多样、形象生动有趣,能够充分展现出唐代时期绘画者的高超技艺。而宋代时期的陶瓷纹饰则充满典雅情怀与生活情趣的鲜明特点,其纹饰图案主要包括了人物纹饰、山水画纹饰、动植物纹饰以及几何纹等。在宋代陶瓷艺术发展中,人物纹饰的刻画应用已经炉火纯青,各种人物形象在陶瓷中的出现是与宋代人民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向人们传递出宋代社会人民的日常生活情趣。在宋代陶瓷中人物纹饰最大的特征是笔法简练精致、高度概括,形形色色的人物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性,能够形象展现出宋代时期社会人文习俗风情。

2.4 元明清时期

元朝时期陶瓷釉料纹饰已经有了重大发展,釉里红、青花瓷是元代陶瓷器的代表,国家陶瓷加工生产开始向南方地区迁移,确定了以景德镇为中心,其他窑厂百花争艳的繁荣场面。元青花瓷装饰题材主要包括了人物故事、动植物以及几何图形等,其中人物故事是以元曲中的人物形象为主,大多数人物着装为宋代服饰,少部分为元代服饰。而在动物纹饰上则主要包括了飞禽走兽、游鱼等,是中国古代装饰常见的题材。元青花上的龙纹饰图案极具特色,其绘画技法显得强劲雄浑,给人一种犀利之感。龙纹饰整体造型为身躯细长、龙头扁长、四条腿细瘦、爪牙弯曲锋利、龙鳞较大,是作为一种瑞兽形象出现在陶瓷装饰中,寓意着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生活的向往追求。明朝时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五彩、斗彩、素三彩为辅的发展局面。明代是我国青花瓷发展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不仅有效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优点,还融入了明代能人巧匠的高超技艺与创作风格。牡丹纹作为明朝从官方至民间作为喜爱的纹饰之一,有着花中之王的文化内涵与富裕故乡的文化寓意。而在清朝时期釉装饰则是发展到了极致,以各种彩瓷为主、青花次之。清朝的陶瓷器制作加工技艺极为高超、纹样装饰极其精细华美,充分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新创造力与卓越才能。清朝的斗彩瓷延续了明朝斗彩颜色沉稳的特点,纹饰题材多样化,主要以花鸟、人物为主,富含大量清朝时期的艺术文化特色。

3 结语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研究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学习,并将其应用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各个行业领域中。传统陶瓷中的纹饰种类丰富多样,科学有效地记录表达了不同朝代下社会民众的独特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猜你喜欢
花鸟纹饰山水画
红胸啄花鸟
写意花鸟
蜡染的纹饰探讨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雕漆纹饰的修复
花鸟卷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