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2023-01-04 19:54陈奕文张博渊张佳一王清晓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书屋农家供给

陈奕文,张博渊,张佳一,王清晓

(河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送戏下乡工程和体育健身工程等为代表的文化惠民工程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别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作为乡村振兴关键环节的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李加鹏认为山东省Y县农村文化发展呈现出与当前时代发展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农村文化衰落与失守的现象明显,提出政府要提高在文化供给方面的效率,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调动市场与社会组织参与度,发挥各方主观能动性。孙倩格以安康下设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指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以政府和农村文化委员会建设为主体,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建立本地特有的文化供给模式,在加大供给量的同时改变村民的文化服务理念,要将文化“软支撑”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郝赪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农民在城乡文化认知上存在明显偏差,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不高,提出要建设符合农村需求的公共文化设施。

农村地区的基层干部往往注重经济发展,而对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导致文化建设始终不能成为农村地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效果不好。农村相比城市而言,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导致文化基础设施陈旧,与现有经济发展现状不匹配。此外,还存在文化活动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很多地区节假日文化活动往往依靠乡镇政府划拨或企业、个人的赞助,整体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文化活动建设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对此,本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周边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乡村文化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洛阳市及其周边文物古迹众多,如龙门石窟、白园、白马寺、程门立雪等,还有豫剧、曲剧等传统戏曲形式。另外,洛阳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中原城市群城乡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好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洛阳市的乡村文化惠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孟津区倾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在农村全面推行“一网、一院、一屋、一场、一队”建设,全区272个行政村(社区),已实现远程教育网全覆盖,拥有农村文化大院270个、农家书屋232个、数字书屋45个、大小文化广场310个。同时积极组建文艺队伍,成立绘画、戏曲、舞蹈等民间协会60多个。目前,全区农村有近万名“乡土艺术家”、500多个特色文艺表演队伍。

洛阳新农村数字电影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总体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22年3月,为基层群众放映公益电影累计50余万场,观影人数达1.4亿,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洛阳市每年协调400多万元出版物补充更新专项资金,持续在资源整合、环境提升、功能优化上下功夫。截至2022年,洛阳市已有2729个农家书屋,其中518个实现了数字化。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洛阳市周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在广泛查阅关于农村文化服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以洛阳市周边15个乡村的村民为调查对象,发放24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83.3%。问卷共设计23道题目,内容包括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所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村民的文化需求等方面。经调查分析,发现现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社会安定,村民文化需求意识逐渐觉醒和提高,他们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本次洛阳周边乡村的调查中,只有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文化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参与豫剧、现代话剧、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表演和民间合唱、小品相声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

(二)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还不太顺畅

从受访群众对洛阳市周边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认知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村民选择政府和村委会,而仅有4.5%的人选择企业、14%的人选择村民自发组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在大众意识中,公共产品的主要承担者通常是政府。长久以来,政府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都由地方政府承担。相比于城市,农村公共文化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这一情况导致农村的公共文化缺乏民间资本的支持,一些具有营利性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同时,公共文化服务有着一定的制度约束和严格的资质审查程序,这无形中提高了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的多样化发展。

(三)服务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不足,利用率有待提高

截至2022年,洛阳已有2729个农家书屋,基本实现每一个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但仅有29.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并会利用村子里的农家书屋,更多的村民并没有关注过农家书屋的情况。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阅读习惯,真正有意愿去农家书屋阅读的村民并不多。在关于农村书屋平日开放情况的调查中,只有23.5%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开放,32%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开放,44.5%的受访者表示仅在遇到上级检查时开放或从不开放。建设农家书屋的初衷是为村民提供一个便捷、免费的阅读渠道,丰富村民的空闲生活,在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农家书屋建成之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更没有通过宣传引导将村民吸引到书屋来阅读和学习,背离了建设农家书屋的初心,不仅浪费了政府资金,也没有起到便民惠民的作用。同时,部分村庄文化广场的配套设施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部分器材出现配件遗失、生锈、损坏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三、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引领作用

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既不应该是事必躬亲的“保姆”,也不应该是将工作全部交给其他文化供给主体的“甩手掌柜”。洛阳周边农村地区的文化供给目前仍以政府全流程监管实施的“保姆”角色为主,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工作负担,还会导致文化供给主体单一,使供给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难以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将自身原本的“管理者”角色转变为“引路人”角色,减少繁杂严格的审核程序,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文化供给主体参与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政府要发挥好把握方向、整体指导、重视制度建设、整合多元主体的引领作用。

(二)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当前,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渐深入,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因此有必要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需求出发,构建更为完善的多渠道投资体系。虽然国家各级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需资金和资源十分庞大,仅仅依靠政府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投资为有效补充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环境下,广大农村市场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在考虑企业自身经营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企业实施相关的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通过适当的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参与者公平竞争、主动进步,激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市场活力。

(三)坚持需求导向,促进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供需匹配

村民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感。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要树立以村民为主体的原则,政府应深入人民群众,主动接触村民,切实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村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乡村公共文化需求识别方面的显著优势,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在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能收集到更为全面的信息。通过对收集到的大数据提取、整合、处理,可以更精准地识别村民的文化需求偏好,改变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不对称问题,由政府等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根据村民的需求偏好进行精准供给,有效提高供给效率,满足农村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资金压力。比如对文化广场基础设施进行周期性养护,指导村民规范使用,派出专业人员对老人和孩童进行指导,避免因不会用、不适用导致基础设施成为摆设和座椅。规范农家书屋的日常开放管理,充分了解村民的阅读喜好,定期更新更换陈旧书籍,改善书屋环境,尝试与村级小学进行联动,将农家书屋以及综合文化服务场所用于学生文化知识教育,定期邀请学校教师到农家书屋、文化服务场所担任指导员,鼓励村中老人读书识字、参与书屋的书籍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乡村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

四、结语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渠道,其供给情况也是衡量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均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是政府和社会应当思考和践行的责任。本文基于对河南省洛阳市周边乡村地区的走访调研,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助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书屋农家供给
西江月·农家早春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梦幻书屋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